扬声器与壳体装配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5968发布日期:2018-08-08 00:3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与壳体装配的工装。



背景技术:

扬声器作为发声器件,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均有非常广泛的用途。扬声器在使用时,为了避免扬声器直接受到碰撞等因素的损坏,通常需要将扬声器装配在一个壳体内,通过该壳体对扬声器加以保护。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由前盖1和后盖组成,前盖1具有容纳腔体2,前盖1的端面上设有孔,且前盖1的端面上设有环绕在该孔周围的凸起部3,该孔供扬声器4的磁罩5的一部分通过该孔裸露在空气中,在前盖1内设有安装柱6,该安装柱上设有安装孔,安装扬声器时,先将扬声器4的磁罩5与所述孔对齐,然后将一个环形的支架7套在扬声器4上,支架7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径向延伸的安装部8,安装部8上设有装配孔,将支架7上的装配孔与所述安装孔对齐,螺丝穿过装配孔与安装孔螺纹连接,从而使安装部8与安装柱6固定成为一体,支架7将扬声器4压紧在壳体1中。

对于上述的安装方式,支架7目前直接与安装柱进行固定,没有任何的辅助工具,而且对于扬声器4来说,由于磁罩5与前盖1上的孔是有间隙的,在手动对齐扬声器4与孔的过程中,磁罩5容易偏到一边,这样容易导致扬声器4的磁罩5中心与孔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安装后,对整个产品的美观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与壳体装配的工装,本实用新型可使扬声器与壳体装配时扬声器的中心与前盖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扬声器与壳体装配的工装,包括底座,该底座的一端设有容纳前盖端面上的凸起部的第一通孔,底座的另一端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口两侧的第一凸起,在两个第一凸起之形成容纳前盖的容纳槽,底座上设置第一凸起的一端的端面上还形成有槽;

盖板,盖板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扬声器的尾部进行间隙配合的第二通孔,盖板上还设有用于与前盖内的安装柱相对应的多个第三通孔,这些第三通孔位于第二通孔的周围,盖板的另一端设有环绕在所述第二通孔周围的第二凸起,相邻两个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用于与支架的安装部间隙配合的缺口,每个缺口对应一个第三通孔的孔口,盖板设置第二凸起的端面上还设有定位块,盖板盖在底座上后,定位块插入到底座上的槽中。

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用于容纳前盖上的支耳的凹陷。

所述底座上设有挡块,所述槽由挡块以及两个第一凸起的端部所围成。

所述盖板设置第二凸起的端面上还设有支撑在第一凸起的支撑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将前盖间隙配合到容纳槽中,前壳上的凸起部间隙配合到第一通孔中,前盖1上的支耳配合到凹陷中,这样,通过底座完成对前盖的定位。将扬声器的磁罩配合到前盖上的孔中,将支架套在扬声器上,将盖板与底座合并,并使支架上的安装部配合到盖板上的缺口中,通过盖板对安装部形成限制作用,从而对扬声器的位置进行微调,使扬声器的磁罩的中心与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同时,安装部限制于缺口中后,安装部上的装配孔与安装柱上的装配孔以及第三通孔的位置恰好对应。将螺丝从第三通孔的一端伸入到第三通孔中,拧动螺丝转动,从而使螺丝将安装部与安装柱锁紧,将两者锁紧完毕后,将底座与盖板分开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扬声器与前壳安装后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盖板的示意图;

1为前盖,2为容纳腔体,3为凸起部,4为扬声器,5为磁罩,6为安装柱,7为支架,8为安装部;

10为底座,11为第一通孔,12为第一凸起,13为容纳槽,14为槽,15为挡块,16为凹陷;

20为盖板,21为第二通孔,22为第三通孔,23为第二凸起,24为缺口,25为定位块,26为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与壳体装配的工装,包括底座10、盖板20,底座10的一端设有容纳前盖1端面上的凸起部3的第一通孔11,底座10的另一端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口两侧的第一凸起12,在两个第一凸起12之形成容纳前盖1的容纳槽13,底座10上设置第一凸起11的一端的端面上还形成有槽14;所述底座10上设有挡块15,所述槽14由挡块15以及两个第一凸起12的端部所围成。所述第一凸起12上设有用于容纳前盖1上的支耳的凹陷16,前盖1上的支耳用于将整个前盖安装或固定到其它物体上,以及前盖1获得定位。当前盖1插入到容纳槽13中时,前盖1上的凸起部3进入到第一通孔11中,而前盖1上的支耳插入到凹陷16中,这样使前盖1在底座10上自动获得定位,从而前盖1的中心与第一通孔11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盖板20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扬声器4的尾部进行间隙配合的第二通孔21,盖板20上还设有用于与前盖20内的安装柱6相对应的多个第三通孔22,这些第三通孔22位于第二通孔21的周围,第三通孔22的孔径大于用于锁紧前盖1上的安装柱6与支架7上的安装部8的螺丝的直径,以便于让螺丝能完全穿过,并在将两者锁紧后,能将盖板20取走。盖板20的另一端设有环绕在所述第二通孔21周围的第二凸起23,相邻两个第二凸起23之间形成用于与支架7的安装部8间隙配合的缺口24,每个缺口24对应一个第三通孔的孔口,盖板20设置第二凸起23的端面上还设有定位块25,盖板20盖在底座上后,定位块插入到底座上的槽14中。所述盖板20设置第二凸起23的端面上还设有支撑在第一凸起11的支撑部26。

使用时,将前盖1间隙配合到容纳槽13中,前壳1上的凸起部3间隙配合到第一通孔11中,前盖1上的支耳配合到凹陷16中,这样,通过底座10完成对前盖1的定位。将扬声器4的磁罩5配合到前盖上的孔中,将支架7套在扬声器上,将盖板20与底座合并,并使支架7上的安装部8配合到盖板20上的缺口24中,通过盖板20对安装部8形成限制作用,从而对扬声器4的位置进行微调,使扬声器4的磁罩5的中心与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同时,安装部8限制于缺口24中后,安装部8上的装配孔与安装柱6上的装配孔以及第三通孔22的位置恰好对应。将螺丝从第三通孔22的一端伸入到第三通孔中,拧动螺丝转动,从而使螺丝将安装部8与安装柱6锁紧,将两者锁紧完毕后,将底座10与盖板分开20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