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配送车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1436发布日期:2018-06-30 06:5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配送车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配送车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总的来说,配送是物流活动中一种非单一的业务形式,它与商流、物流、资金流紧密结合,并且主要包括了商流活动、物流活动和资金流活动,可以说他是包括了物流活动中大多数必要因素的一种业务形式。从物流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完成。但是,配送的主体活动与一般物流却有不同,一般物流是运输及保管,而配送则是运输及分拣配货,分拣配货是配送的独特要求,也是配送中有特点的活动,以送货为目的的运输则是最后实现配送的主要手段,从这一主要手段出发,常常将配送简化地看成运输中之一种。

经检索,申请号为201510795687.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配送车监控系统,其结构包括:位于配送车内的车载拾音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无线传输终端,车载拾音视频监控系统能获取并存储配送车配送过程中相关的语音信息、视频信息以及位置信息,且车载拾音视频监控系统能通过无线传输终端将获取的语音信息、视频信息以及位置信息传输至监控中心内;监控中心接收并存储车载拾音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的语音信息、视频信息以及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的位置信息将配送车的配送过程以GIS方式实时显示输出。结构紧凑,能对配送过程实现全程有效监控,确保配送人员以及货品的安全可靠。

然而分析发现,现有的配送车监控系统基本是在物理设备层面上对配送货品进行监视,具有一定的监控区域以及事故追查覆盖面上的缺陷,存在待改进的方面。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配送车监控系统,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配送车监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配送车监控系统,包括配送模块、后端服务模块和移动数据采集器,所述移动数据采集器设置于所述配送模块和所述后端服务模块的底端,所述配送模块包括多台配送车,所述配送车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智能配送柜和监控摄像头,且所述监控摄像头安装于所述智能配送柜的顶部,所述智能配送柜由若干不同大小规格并层叠布置的储货柜、带屏显一体机和无线网络接入设备构成,所述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和带屏显一体机均安装于所述储货柜的侧面,所述后端服务模块由PC服务端和服务器构成,所述PC服务端与所述服务器数据相关联,所述带屏显一体机和移动数据采集器均与所述PC服务端数据相关联。

进一步的,所述储货柜的内部设有门控制器,所述门控制器具体为P202智能电控锁。

进一步的,所述PC服务端包括通信单元、信息管理单元和条码生成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带屏显一体机具体为KPC-156LT工控平板电脑,所述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具体为TL-TR961全网通直插卡式路由器。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内还包括信息记录数据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基于互联网的配送车监控系统,将物理设备监控与互联网数据监控相结合,在物理设备监控的基础上完善了配送过程中数据层面上的记录及监控,实现了配送环节监控范围的全覆盖,大大提高了货品配送环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货品配送事故的调查追责也能够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且提高了配送环节中各个单位的协调性以及流畅性,具有显著的安全性优势和效率优势,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示意图;

图中:1-配送模块;2-后端服务模块;3-移动数据采集器;4-配送车;5-智能配送柜;6-监控摄像头;7-PC服务端;8-服务器;9-储货柜;10-门控制器;11-带屏显一体机;12-无线网络接入设备;13-通信单元;14-信息管理单元;15-条码生成单元;16-信息记录数据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配送车监控系统,包括配送模块1、后端服务模块2和移动数据采集器3,所述移动数据采集器3设置于所述配送模块1和所述后端服务模块2的底端,所述配送模块1包括多台配送车4,所述配送车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智能配送柜5和监控摄像头6,且所述监控摄像头6安装于所述智能配送柜5的顶部,所述智能配送柜5由若干不同大小规格并层叠布置的储货柜9、带屏显一体机11和无线网络接入设备12构成,所述无线网络接入设备12和带屏显一体机11均安装于所述储货柜9的侧面,所述后端服务模块2由PC服务端7和服务器8构成,所述PC服务端7与所述服务器8数据相关联,所述带屏显一体机11和移动数据采集器3均与所述PC服务端7数据相关联。

更具体而言,所述储货柜9的内部设有门控制器10,所述门控制器10具体为P202智能电控锁。通过所述的门控制器10控制储货柜9柜门的开关,当PC服务端7与带屏显一体机11之间完成通信,带屏显一体机11将门控制器10打开,提货方就能够在储货柜9中提取货品,采用自助式提货方式保证了提货方提货过程均在监控摄像头6覆盖范围内,规避视频监控盲区缺陷。

更具体而言,所述PC服务端7包括通信单元13、信息管理单元14和条码生成单元15。所述条码生成单元15用于生成提货条码,并传递到带屏显一体机11上显示作为验证信息,提货方利用移动数据采集器3以扫描条码的方式进行验证,所述通信单元13用于实现提货方一端的移动数据采集器3、PC服务端7以及带屏显一体机11三方数据通信信息交换和更新,对称三方信息窗口,所述信息管理单元14用于处理提货方一端的移动数据采集器3回传数据与带屏显一体机11验证数据之间的匹配,通过条码扫描方式提货保证了储货柜9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一个提货条码对应一个储货柜9,避免货品提取时产生错拿或者恶意偷窃行为,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更具体而言,所述带屏显一体机11具体为KPC-156LT工控平板电脑,所述无线网络接入设备12具体为TL-TR961全网通直插卡式路由器,所述无线网络接入设备12用于将带屏显一体机11接入互联网与后端服务模块2建立通信。

更具体而言,所述服务器8内还包括信息记录数据库16,所述信息记录数据库16用于记录系统内的数据记录,对系统内数据提供监控依据,便于查询管理和追责调查。

实施例:货品根据不同提货方要求,分别装载入各个储货柜9中,带屏显一体机11通过无线网络接入设备12接入到互联网与后端服务模块2建立通信,PC服务端7的条码生成单元15生成各个储货柜9唯一匹配的提货条码并传递到带屏显一体机11上进行显示,由配送车4运输货品进行配送,整个配送环节在监控摄像头6影像录制下进行,当配送车4到达提货点,提货方手持移动数据采集器3扫描带屏显一体机11上的提货条码,并将条码信息回传至PC服务端7,此时PC服务端7的信息管理单元14处理移动数据采集器3回传数据与条码验证数据之间的匹配,匹配成功后PC服务端7与带屏显一体机11建立通信,带屏显一体机11将门控制器10打开,提货方就能够在储货柜9中提取货品,并且服务器8所包括的信息记录数据库16写入PC服务端7数据通信数据记录,在数据层面上进行监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