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声阀的音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7185发布日期:2019-07-10 10:4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具有声阀的音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总体涉及音频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不同操作模式的音频装置。



背景技术:

音频装置通常已知并且包括助听器和耳机以及耳塞、以及其它装置。一些音频装置被配置为向用户的耳朵提供声密封(即,“封闭配合”)。密封可能引起作为耳内的压力增大的感觉的闭塞以及其它负面影响(诸如用户可能希望听到的外部产生声音的阻止和自己语音的扭曲感知)的感知。然而,封闭配合装置具有期望的效果,包括低频下的更高输出以及阻挡来自周围环境的不想要噪声。

其它音频装置永久通气(即,“开放配合”),这允许环境声音传入用户耳朵中。开放配合装置往往减少闭塞的负面影响,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不提供优化的频率性能和声音质量。一个这种开放配合听力装置是与开放配合耳机穹顶配合的耳道式接收器(ric)装置。ric装置通常用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放大声音来补充环境声音,以补偿听力损失并辅助通信。发明人已经认识到需要能够提供开放配合和封闭配合这两者的益处的听力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项目1.一种听力装置,所述听力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被配置为至少部分设置在用户耳道中的部分;

声换能器,所述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声换能器包括膜片,所述膜片将所述壳体内的容积分成后部容积和前部容积;

所述壳体的声音开口,所述声音开口声学地联接到所述前部容积,其中,当所述壳体的所述部分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用户耳道中时,来自所述前部容积的声音经由所述声音开口发出到所述用户耳道中;

通声孔,所述通声孔具有第一端口,在所述壳体的所述部分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用户耳道中时,所述第一端口声学地联接到由所述用户耳道限定的容积,所述通声孔具有第二端口,在所述壳体的所述部分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用户耳道中时,所述第二端口联接到环境大气,所述通声孔至少部分由所述声换能器的一部分限定;

声阀,所述声阀沿着所述通声孔设置,

其中,所述声阀能够致动以改变声音在所述通声孔中的传递。

项目2.根据项目1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包括换能器壳体,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换能器壳体中,所述通声孔设置在所述换能器壳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其中,所述换能器壳体的外表面限定所述通声孔的至少一部分。

项目3.根据项目2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前部容积声学地联接到所述声换能器的声音端口,并且所述壳体包括限定所述壳体的所述声音开口的前向声壳体部分,所述前向声壳体部分的容积限定所述通声孔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前向声壳体部分的所述容积限定所述声换能器的所述声音端口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声音开口之间的声路径。

项目4.根据项目3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听力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前向声壳体部分的所述容积分成第一容积和第二容积,其中,所述第一容积是所述通声孔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容积是所述声路径的在所述声换能器的所述声音端口与所述壳体的所述部分的所述声音开口之间的至少一部分。

项目5.根据项目2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通声孔包括多个不连续路径,各个不连续路径至少部分由所述声换能器的对应部分限定。

项目6.根据项目2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后部容积中的马达。

项目7.根据项目6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是平衡电枢接收器,所述马达包括连接到所述膜片的可动部分的电枢。

项目8.根据项目1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限定所述声音开口的前向声壳体部分,所述听力装置包括联接到所述壳体的一部分的耳机穹顶,所述耳机穹顶具有被配置为与用户耳道大致形成声密封的部分。

项目9.根据项目2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声音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端部上,所述通声孔的所述第一端部声学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声音开口,所述声阀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的开口中。

项目10.根据项目1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通声孔穿过所述听力装置的所述前部容积,其中,所述膜片限定所述通声孔的一部分。

项目11.根据项目10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包括换能器壳体,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换能器壳体中,并且所述前部容积部分地由所述膜片和所述换能器壳体的一部分限定,其中,所述通声孔还至少部分地由所述声换能器的一部分来限定。

项目12.根据项目11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换能器壳体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穿过所述换能器壳体的所述第一端部而设置的第一声音端口、以及穿过所述换能器壳体的所述第二端部而设置的第二声音端口,其中,所述声阀在所述壳体中与所述声换能器的所述第二端部相邻地设置。

项目13.根据项目10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后部容积中的马达。

项目14.根据项目13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是平衡电枢接收器,所述马达包括连接到所述膜片的可动部分的电枢。

项目15.根据项目10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限定所述声音开口的前向声壳体部分,所述听力装置包括联接到所述壳体的一部分的耳机穹顶,所述耳机穹顶具有被配置为与用户耳道接触的部分。

项目16.根据项目10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形成所述前部容积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通声孔还由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前部容积的部分限定。

项目17.根据项目16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包括支撑所述膜片并且限定所述后部容积的杯部。

项目18.根据项目16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声音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端部上,所述通声孔的所述第一端口声学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声音开口,所述声阀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的开口中。

项目19.根据项目1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入口屏障,所述入口屏障被配置为防止所述声阀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全地理解本公开,应对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进行参照,附图中:

图1是例示了至少部分位于用户耳道内部的听力装置的图;

图2是没有耳机穹顶的听力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附接有耳机穹顶的图2所示的听力装置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4是沿着线a-a且沿着图1中的箭头b的方向的图1的听力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在前向声壳体部分中没有隔板的听力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具有穿过换能器的通声孔的听力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具有穿过换能器的通声孔的另一个听力装置的剖面图;

图8是听力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听力装置的剖面图;以及

图10是另一个听力装置的剖面图。

附图中的元件是为了简单且清楚而例示的,不是必须等比例绘制或包括所有特征、选项或附件。例如,附图中的一些元件的维数和/或相对定位可以相对于其它元件夸大,以帮助改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理解。同样,为了促进本发明的这些各种实施方式的更少阻碍视图,通常不描绘在商业上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有用或必要的常见但良好理解的元件。除了这里另外阐述不同特定含义的情况以外,这里所用的术语和表达具有如这种术语和表达由如以上所阐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依照的普通技术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关于听力装置,这些听力装置可通过以下方式在不同时间在开放配合与封闭配合配置之间配置:致动位于一个或更多个通气孔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声阀,这些通气孔在听力装置的设置在用户耳朵中或上的一部分与听力装置的暴露到环境的另一部分之间。阀可以在不必从用户的耳朵去除听力装置的情况下原位可致动,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根据用户的期望或其它背景体验封闭配合或开放配合的益处。

本公开的教导一般应用于包括声音产生电声换能器的听力装置,该声音产生电声换能器设置在具有被配置为与用户耳朵形成密封的部分的壳体中。密封可以由听力装置的耳机末端或其它部分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听力装置是用于结合耳背式(bte)装置使用的耳道式接收器(ric)装置,该bte装置包括电池和电路。ric通常包括声音产生电声换能器,该声音产生电声换能器设置在具有被配置为至少部分插入用户耳道中的部分的壳体中。bte单元由关于用户耳朵延伸的有线连接电联接到ric装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听力装置是包含换能器、电路以及所有其它组件的耳内型(ite)装置或深耳道式(cic)装置。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听力装置是耳背式(bte)装置,该bte装置包含换能器、电路以及具有音管的其它有源组件和延伸到用户耳朵中的其它无源组件。本公开的教导还应用于耳罩式装置、耳机、耳塞、耳塞(earpods)、具有无线连接的耳内头戴式耳机、以及与用户的耳朵形成密封联接并向其发出声音的其它可穿戴装置。这些和其它可应用听力装置通常包括可操作为产生声音的电声换能器,但该教导还应用于没有电声换能器的无源听力装置。

在包括电声换能器的实施方式中,换能器通常包括膜片,该膜片将听力装置的壳体内的容积分成前部容积和后部容积。马达响应于施加至马达的激励信号致动膜片。膜片的致动使空气从壳体的容积经由听力装置的声音开口移动至用户耳朵中。这种换能器可以具体实施为平衡电枢接收器或动态扬声器以及其它已知和将来换能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听力装置包括通声孔,该通声孔在听力装置的旨在联接到用户耳朵(例如,设置在用户耳朵上或至少部分在耳道中)的部分与听力装置的暴露到环境的部分之间延伸,其中,通声孔至少部分由换能器的一部分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声音产生换能器包括设置在听力装置的壳体内的换能器壳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听力装置的通声孔设置在换能器壳体与壳体(诸如其内壁)之间,使得换能器壳体的外表面限定通声孔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声孔包括多个不连续路径,其中,各通气孔路径至少部分由换能器的对应部分来限定。这种路径可以保持隔离或在阀或壳体的声音开口中的一个或两个处合并。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通声孔穿过换能器的前部容积,其中,换能器的膜片限定通声孔的一部分。在该实施方式中,前部容积声学地联接到壳体的声音开口和暴露到环境的通声孔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构成换能器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壳体和换能器壳体是同一个。

在通声孔中或沿着通声孔设置的声阀的致动改变穿过通气孔的声音的传递,从而在相对开放配合状态与相对封闭配合状态之间配置听力装置。在声阀打开时,耳内的压力与耳道外部的环境气压相等,并且至少部分允许传递低频声音,从而减少在完全堵塞耳道时常见的闭塞影响。打开声阀还允许耳道外部的环境声音行进穿过声音通道并且到达耳道中。相反,通过关闭声阀,装置更完全地隔离用户与外部声音,并且改善装置的低频声输出,这对于特定活动(诸如收听音乐)可能是优选的。

壳体通常包括限定壳体的声音开口的前向声壳体部分。前向声壳体部分的容积限定壳体的前部容积与声音开口之间的声路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向声壳体部分的容积还限定通声孔的一部分。由前向声壳体形成的通声孔和声路径的部分可以为同延的,或者它们可以被物理分隔物分离,或者它们可以通过其组合来进行。

图1至图4例示了听力装置100的一个示例,在该听力装置中,通声孔设置在换能器壳体与听力装置的壳体之间。听力装置100是被配置为至少部分插入用户耳道中的ric或其它装置。听力装置包括耳机末端或穹顶109或与耳道形成密封的其它结构。在该示例中,听力装置100由声换能器102、壳体104、通声孔106、可致动声阀108以及封闭配合耳机穹顶109组成。

在图1至图4中,声换能器102包括具有盖111和杯部113的换能器壳体110。声换能器102被具体实施为包括膜片112的平衡电枢接收器,该膜片将换能器壳体110的内部容积分成后部容积114和前部容积116。前部容积116部分由盖111和膜片112限定。换能器壳体110还由附接到盖111的杯部113的侧壁117组成。一旦听力装置100至少部分插入耳道中,则被设置为穿过壳体的声音端口118就声学地联接到耳道。同样,前部容积116声学地联接到声音端口118。然而,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声接收器。

在图1至图4中,换能器102包括设置在后部容积114中的马达120。马达包括围绕电枢124的一部分设置的线圈122,该电枢的可动部分126平衡地设置在磁铁128与130之间。磁铁128和130由磁轭132来保持。电枢124的可动部分126由杆134或其它连杆联接到膜片112。膜片112可移动地联接到换能器壳体110的支撑结构136。在该示例中,如图4所示,支撑结构136是在膜片112周围的环,该环是由形成在壳体110中的拉片(tab)支撑的非移动部分。未示出的诸如胶水的粘合剂将膜片112的非移动部分密封到换能器壳体110。可以在适当时采用用于支撑结构136的其它合适配置。激励信号到线圈122的施加调制磁场,这引起磁铁128与130之间的电枢124的偏转。膜片112的移动引起前部容积116中的气压的变化,其中,声压(例如,声音)被发出穿过换能器102的声音端口118。适于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电枢接收器可从楼氏电子(knowleselectronics)有限责任公司购得。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电声换能器。在被配置为与bte单元一起使用的ric单元中,互连线137传输电信号,这些电信号例如包括声换能器102的驱动信号和使阀108的状态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改变的电流。

在图1至图4中,壳体104包括被称为管口138的部分,该管口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倒钩140,耳机穹顶109可去除地附接到这些倒钩。壳体104还具有:第一部分142,该第一部分被配置为至少部分设置在用户耳道中;和第二部分144,该第二部分在联接到环境大气的相对侧上。被定位为与第一部分142相邻的是前向声壳体部分146。隔板148将前向声壳体部分146分成第一容积150和第二容积152。隔板148可以至少部分由换能器壳体110、壳体104或由单独组件组成。第二容积152限定位于壳体104的第一部分142上的声音开口154。第二容积152还限定声路径156(在图1中用单头箭头指示),该声路径位于换能器102的声音端口118与壳体104的声音开口154之间。由此,在第一部分142至少部分设置在用户耳道中时,来自前部容积116的声音沿着声路径156经由声音开口154发出到用户耳道中。壳体104可以在适当时由任意合适的材料制成,诸如金属或塑料。

此外,在该示例中,位于换能器102与阀108之间的波状过渡部分168和170以任意合适的形状形成在壳体104中,以固定阀108,并且允许气流穿过通声孔106的流路径162。而且,过滤器172可在声阀108的任一侧或两侧上内部地安装在壳体104内。在图1中,过滤器设置在阀108与壳体104的第二部分144之间或外部地设置以便容易更换。过滤器172防止蜡、颗粒物质、流体、蒸汽以及其它碎片移动到听力装置中。

在图1中,通声孔106具有第一端口158和第二端口159,这两个端口被定位为允许用户耳道通气到环境大气。在听力装置的第一部分至少部分设置在用户耳道中时,通声孔106的第一端口158声学地联接到耳道,而通声孔106的第二端口159联接到环境大气。通声孔106由壳体104的内表面160与换能器壳体110的外表面161之间的容积以及壳体104的前向声壳体部分146的第一容积150限定。通声孔106的流路径162用双头箭头来指示。声阀108沿着通声孔106放置,使得在致动声阀108时,阀108可以改变声音在耳道与环境大气之间的传递。对于声阀108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声阀,包括但不限于如在转让给楼氏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的美国专利no.8798304中公开的声阀。

在图1中,耳机穹顶109具有容纳倒钩140的一组凹口164。耳机穹顶109还具有被配置为在听力装置100至少部分插入耳朵中的同时接触用户耳道的部分167。耳机穹顶109的声音开口166在壳体104的管口138插入穿过耳机穹顶109的声音开口166时联接到听力装置100的声音开口118。随着管口138插入穿过耳机穹顶109的声音开口166,凹口164附接到沿着管口138设置的倒钩140,以防止耳机穹顶109从装置100的任意疏忽去除。

在图1中,一旦听力装置至少部分插入耳道中,则耳机穹顶形成到耳道的大致声密封,从而随后防止声音从耳道泄露到环境大气中。耳机穹顶108可以由如被视为适于听力装置使用的任意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泡沫、硅胶、塑料或橡胶。为了在听力装置至少部分插入耳道内部的同时向用户提供更隔离或更可靠的声密封,可以在适当时采用任意合适的耳机末端,并且可以采用不同形状的耳机穹顶,诸如双或三凸缘耳机穹顶。可以使用任意其它合适的配置。

在图2和图3中,壳体104联接到管200,该管包含从声换能器102突出的线137。在更复杂的实施方式中,听力装置100可以包括控制阀108的集成电路(ic)。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装置可以包括需要另外信号的麦克风和穿过管200的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组线137包括控制声换能器102的至少两条线和控制阀108的至少另外两条线。

图5示出了听力装置500,在该听力装置中,前向声壳体部分146没有图1所示的隔板148。在该示例中,听力装置500由声换能器102、壳体502、通声孔504、可致动声阀108以及耳机穹顶109组成。

壳体包含声换能器102和声阀108。在该示例中,前向声壳体部分146的容积508限定位于壳体的第一端部506上的声音开口510,而且还限定位于换能器的声音端口118与壳体502的声音开口510之间的声路径512。由此,在听力装置的第一部分142至少部分设置在用户耳道中时,来自前部容积116的声音沿着声路径512经由声音开口510发出到用户耳道中。

听力装置500的通声孔504具有在壳体502内部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口514和第二端口516。在第一部分506至少部分设置在用户耳道中时,通声孔504的第一端口514声学地联接到耳道,而通声孔504的第二端口516联接到环境大气。通声孔504由壳体502的内表面518与换能器壳体110的外表面161之间的容积以及壳体502的前向声壳体部分508的容积508限定。在图5中,通声孔504的流路径520用双头箭头来指示。声阀108沿着通声孔504设置,使得在致动声阀108时,阀108可以改变声音经由通声孔504在耳道与环境大气之间的传递。

图6示出了具有通声孔的听力装置600,该通声孔被设置为穿过前部容积并至少部分由换能器壳体和换能器的膜片限定。该配置消除了壳体与换能器壳体之间的通声孔,从而减小听力装置的整体截面尺寸或提供容纳更大电声换能器的更多空间。阀和换能器的轴向对准还有助于听力装置的减小截面积。听力装置600包括声换能器602、壳体604、通声孔606、可致动声阀108以及耳机穹顶109。

在图6中,声换能器602包括具有盖609和膜片112的换能器壳体608,该膜片将换能器壳体的内部容积分成后部容积114和前部容积610。换能器包括马达120,该马达设置在后部容积114中,以致动如这里讨论的膜片。

在图6中,换能器壳体608包括第一端部612和第二端部614,两者在彼此的相对侧上。第一端部612和盖609限定第一声音端口616,一旦听力装置600至少部分插入耳朵中,则该第一声音端口声学地联接到耳道。第二端部614和盖609限定第二声音端口618。前部容积610声学地联接到第一声音端口616和第二声音端口618。

壳体604具有:第一端部620,该第一端部至少部分设置在用户耳道中;和第二端部622,该第二端部在联接到环境大气的相对侧上。在该示例中,前向声壳体部分146的容积624限定位于壳体604的第一端部620上的声音开口626,而且限定位于换能器102的声音端口616与壳体604的声音开口626之间的声路径628(用单头箭头指示)。壳体604的第二端部622还具有通气口629。此外,位于换能器602与阀108之间的波状过渡部分636和638形成在壳体604中。

通声孔606部分由换能器602的在换能器壳体60的盖609与膜片112之间的前部容积610限定。通声孔具有在壳体604内部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口630以及第二端口631。前部容积610部分由膜片112和盖609的内表面632限定。前部容积610还部分由换能器壳体608的第一端部612和第二端部614限定。在壳体604的第一端部620至少部分设置在用户耳道中时,通声孔606的第一端口630声学地联接到耳道,而通声孔606的第二端口631联接到环境大气。在图6中,通声孔606的流路径634用双头箭头来指示。声阀108设置在与换能器602的第二端部614相邻的、壳体604的第二端部622的通气口629中,使得在致动声阀108时,阀108可以改变声音穿过通声孔606到和从耳道和环境大气的传递。

图7示出了听力装置700,在该听力装置中,壳体604构成换能器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在该实施方式中,通声孔704部分由膜片112和壳体的一部分714限定。和这里的其它实施方式一样,听力装置700还包括声换能器702、通声孔704、可致动声阀108以及封闭配合耳机穹顶109。

在图7中,声换能器702包括被配置为多边杯部720的换能器壳体部分,该多边杯部包括底部706和侧部,这些侧部包括第一端部708和第二端部710。膜片112设置在杯部中,并且限定听力装置的后部容积114和前部容积712。前部容积712部分由壳体604的内表面714和膜片112限定。换能器壳体706包含:第一声音端口716,该第一声音端口由壳体604的第一端部708和内表面714来限定;和第二声音端口718,该第二声音端口由壳体604的第二端部710和内表面714来限定。

在图7中,通声孔704穿过换能器702的前部容积712。通气孔具有在壳体604内部彼此相对定位的第一端口722和第二端口724。在壳体604的第一端部620至少部分设置在用户耳道中时,通声孔704的第一端口722声学地联接到耳道,而通声孔704的第二端口724联接到环境大气。通声孔704部分由壳体604的内表面714与膜片112之间的容积限定,而且部分由前向声壳体部分146的容积624限定。通声孔704的流路径726用双头箭头来指示。此外,由前向声壳体部分146的容积624和第一声音端口716限定声路径728,该声路径从第一声音端口716延伸到声音开口626。

图8和图9分别是具有部分由换能器限定的多个流路径的听力装置800和900的剖面图。在两个实施方式中,在一个示例中,多个流路径在听力装置的一端处在声音开口之前并且在听力装置的另一端处在声阀之前合并。在另一个示例中,多个流路径可以由声阀截短,使得流路径在声阀的主体内部有效合并。由于多个路径允许多个平行流路径而不是允许更高整体阻力的单个路径,多个路径总体减小穿过听力装置的气流的限制。

在图8中,听力装置800包括声换能器102、壳体802以及通声孔804,该通声孔具有在换能器壳体110周围的四个不连续流路径804a、804b、804c以及804d。流路径804a至804d中的每一个由声换能器102的换能器壳体110的外表面806和壳体802的内表面808限定。在图9中,听力装置900包括声换能器102、壳体902以及通声孔904,该通声孔具有在换能器壳体110周围的两个不连续流路径904a和904b。流路径904a和904b中的每一个由声换能器102的换能器壳体110的外表面906和壳体902的内表面908限定。

虽然图8和图9中的示例分别具有四个和两个不连续流路径,但将理解,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在被认为适当时,通过修改壳体的形状和/或尺寸或通过在换能器壳体与壳体之间形成的容积内添加任意数量的隔板,任意数量的流路径是可以的。

图10例示了存在通声孔的多个路径的听力装置1000的另一个示例。在该示例中,听力装置1000包括声换能器102、壳体1002、通声孔1004、声阀108以及耳机穹顶109。壳体1002包括被称为管口1006的部分,该管口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倒钩140,耳机穹顶109固定地附接到这些倒钩。壳体1002具有第一部分1008和第二部分1010。壳体1002具有包括隔板1014的前向声壳体部分1012,该隔板将前向声壳体部分1012内部的容积分成第一容积1016和第二容积1018。第二容积1018限定位于壳体1002的第一部分1008上的声音开口1020。第二容积1018还限定声路径1022(在图10中用单头箭头指示),该声路径位于换能器102的声音端口118与声音开口1020之间。由此,在第一部分1008至少部分设置在用户耳道中时,来自前部容积116的声音沿着声路径1022经由声音开口1020发出到用户耳道中。

在图10中,通声孔1004具有第一端口1024和多个第二端口1026。在该示例中,存在被定位为允许使用户耳道向环境大气通气的四个面向下的第二端口1026a、1026b、1026c以及1026d。第二端口1026的形状和尺寸由壳体1002的第二部分1010来限定。在听力装置的第一部分至少部分设置在用户耳道中时,通声孔1004的第一端口1024声学地联接到耳道,而通声孔1004的第二端口1026联接到环境大气。通声孔1004由壳体1002的内表面1028与换能器壳体110的外表面1030之间的容积以及壳体1002的前向声壳体部分1012的第一容积1016限定。通声孔1004的流路径1032用双头箭头来指示。声阀108沿着通声孔1004放置,使得在致动声阀108时,阀108可以改变声音在耳道与环境大气之间的传递。位于换能器102与第二端口1026之间的波状过渡部分1034还部分限定通声孔1004的从阀108到第二端口1026的容积。如图例示(并且还如图1所示),阀108被布置为与声换能器102对齐。在该示例中,阀108被插在声换能器102与管口1006之间,而在图1中,声换能器102被插在阀108与管口138之间。

虽然图10中的示例具有通声孔的四个第二端口,但将理解,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在被认为适当时,通过修改壳体,任意数量的端口是可以的。过滤器172可内部地在声阀108与壳体104的第二部分1010之间安装在壳体1002内或者可安装在外部,以便容易更换,或者安装在这两个位置。同样,在一个示例中,如认为适当,过滤器172可以直接安装到阀108、第二部分1010或这两者。在另一个示例中,过滤器172可以位于阀108与第一部分1024之间,以便保护第一部分1024处的通气孔路径1004和声音开口1020处的声路径1022这两者。在又一个示例中,可以采用多个过滤器,其中,可以将多达四个过滤器放置在以下位置中:第二端口1026处、如图10例示的声学联接到环境大气的阀108的一端上、声学联接到用户耳道的阀108的另一端上、以及通声孔1004的第一端口1024和声音开口1020位于的管口1006的端部处。

多个通声孔路径减小通声孔内的流动阻力,并且使得来自环境大气的更多空气和声音能够到达耳道,但还可以提供其它优点。同样,多个路径中的每一个在其它路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由于任意异物进入路径而变得堵住的情况下可以充当备用通气孔路径。

在用户更喜欢具有开放配合时,可以机械或电子地打开听力装置所包括的阀,从而减少一些闭塞效应并允许来自环境大气的期望外部声音传递到用户耳朵中。如果采用电子阀,则阀的打开和关闭可以由各种手段控制,包括但不限于:到听力装置的用户输入、到远程装置的用户输入、到有线装置的用户输入、以及基于如何使用听力装置自适应地由装置或所连接主装置(例如,蜂窝电话)中的算法。

项目1.一种听力装置,所述听力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被配置为至少部分设置在用户耳道中的部分;

声换能器,所述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声换能器包括膜片,所述膜片将所述壳体内的容积分成后部容积和前部容积;

所述壳体的声音开口,所述声音开口声学地联接到所述前部容积,其中,当所述壳体的所述部分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用户耳道中时,来自所述前部容积的声音经由所述声音开口发出到所述用户耳道中;

通声孔,所述通声孔具有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在所述壳体的所述部分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用户耳道中时声学地联接到由所述用户耳道限定的容积,所述通声孔具有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壳体的所述部分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用户耳道中时联接到环境大气,所述通声孔至少部分由所述声换能器的一部分来限定;

声阀,所述声阀沿着所述通声孔设置,

其中,所述声阀能够致动以改变声音穿过所述通声孔的传递。

项目2.根据项目1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包括换能器壳体,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换能器壳体中,所述通声孔设置在所述换能器壳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其中,所述换能器壳体的外表面限定所述通声孔的至少一部分。

项目3.根据项目2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前部容积声学地联接到所述声换能器的声音端口,并且所述壳体包括限定所述壳体的所述声音开口的前向声壳体部分,所述前向声壳体部分的容积限定所述通声孔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前向声壳体部分的所述容积限定所述声换能器的所述声音端口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声音开口之间的声路径。

项目4.根据项目3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前向声壳体部分的所述容积分成第一容积和第二容积,其中,所述第一容积是所述通声孔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容积是所述声路径的在所述声换能器的所述声音端口与所述壳体的所述部分的所述声音开口之间的至少一部分。

项目5.根据项目2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通声孔包括多个不连续路径,各个路径至少部分由所述声换能器的对应部分来限定。

项目6.根据项目2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后部容积中的马达。

项目7.根据项目6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是平衡电枢接收器,所述马达包括连接到所述膜片的可动部分的电枢。

项目8.根据项目1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限定所述声音开口的前向声壳体部分,所述装置包括联接到所述壳体的一部分的耳机穹顶,所述耳机穹顶具有被配置为与用户耳道大致形成声密封的部分。

项目9.根据项目2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声音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端部上,所述通声孔的所述第一端部声学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声音开口,所述声阀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的开口中。

项目10.根据项目1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通声孔穿过所述听力装置的所述前部容积,其中,所述膜片限定所述通声孔的一部分。

项目11.根据项目10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包括换能器壳体,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换能器壳体中,并且所述前部容积部分地由所述膜片和所述换能器壳体的一部分来限定,其中,所述通声孔还至少部分地由所述声换能器的一部分来限定。

项目12.根据项目11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换能器壳体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第一声音端口被设置为穿过所述换能器壳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并且第二声音端口被设置为穿过所述换能器壳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其中,所述声阀在所述壳体中与所述声换能器的所述第二端部相邻地设置。

项目13.根据项目10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后部容积中的马达。

项目14.根据项目13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是平衡电枢接收器,所述马达包括连接到所述膜片的可动部分的电枢。

项目15.根据项目10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限定所述声音开口的前向声壳体部分,所述听力装置包括联接到所述壳体的一部分的耳机穹顶,所述耳机穹顶具有被配置为与用户耳道接触的部分。

项目16.根据项目10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形成所述前部容积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通声孔还由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前部容积的部分来限定。

项目17.根据项目16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包括支撑所述膜片并且限定所述后部容积的杯部。

项目18.根据项目16所述的听力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声音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端部上,所述通声孔的所述第一端口声学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声音开口,所述声阀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部的开口中。

项目19.根据项目1所述的听力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入口屏障,所述入口屏障被配置为防止所述声阀的污染。

项目20.一种用于结合耳背式bte装置使用的耳道式接收器ric听力装置,所述bte装置包括电池和音频处理器,所述ric听力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被配置为至少部分设置在用户耳道中的部分;

声换能器,所述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声换能器包括膜片,所述膜片将所述壳体内的容积分成后部容积和前部容积;

所述壳体上的声音开口,所述声音开口声学地联接到所述前部容积,其中,当所述壳体的所述部分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用户耳道中时,来自所述前部容积的声音经由所述声音开口发出到所述用户耳道中;

通声孔,所述通声孔具有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在所述壳体的所述部分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用户耳道中时声学地联接到由所述用户耳道限定的容积,所述通声孔具有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壳体的所述部分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用户耳道中时联接到环境大气;

声阀,所述声阀沿着所述通声孔设置,

其中,所述声阀的致动改变声音穿过所述通声孔的传递。

项目21.根据项目20所述的耳道式接收器ric听力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能够连接到bte装置的电连接器的电接口。

项目22.根据项目20所述的耳道式接收器ric听力装置,其中,所述通声孔至少部分由所述声换能器的一部分来限定。

项目23.根据项目22所述的耳道式接收器ric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包括换能器壳体,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换能器壳体中,所述通声孔设置在所述换能器壳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其中,所述换能器壳体的外表面限定所述通声孔的至少一部分。

项目24.根据项目23所述的耳道式接收器ric听力装置,其中,所述前部容积声学地联接到所述声换能器的声音端口,并且所述壳体包括限定所述壳体的所述声音开口的前向声壳体部分,所述前向声壳体部分的容积限定所述通声孔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前向声壳体部分的所述容积限定所述声换能器的所述声音端口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声音开口之间的声路径。

项目25.根据项目24所述的耳道式接收器ric听力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前向声壳体部分的所述容积分成第一容积和第二容积,其中,所述第一容积是所述通声孔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容积是所述声路径的在所述声换能器的所述声音端口与所述壳体的所述部分的所述声音开口之间的至少一部分。

项目26.根据项目22所述的耳道式接收器ric听力装置,所述通声孔穿过所述听力装置的所述前部容积,其中,所述膜片限定所述通声孔的一部分。

项目27.根据项目26所述的耳道式接收器ric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包括换能器壳体,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换能器壳体中,并且所述前部容积部分地由所述膜片和所述换能器壳体的一部分来限定,其中,所述通声孔还至少部分由所述声换能器的一部分来限定。

项目28.根据项目27所述的耳道式接收器ric听力装置,其中,所述换能器壳体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第一声音端口被设置为穿过所述换能器壳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并且第二声音端口被设置为穿过所述换能器壳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其中,所述声阀在所述壳体中与所述声换能器的所述第二端部相邻地设置。

项目29.根据项目26所述的耳道式接收器ric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后部容积中的马达。

项目30.根据项目29所述的耳道式接收器ric听力装置,所述声换能器是平衡电枢接收器,所述马达包括连接到所述膜片的可动部分的电枢。

项目31.根据项目22所述的耳道式接收器ric听力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限定所述声音开口的前向声壳体部分,所述听力装置包括联接到所述壳体的一部分的耳机穹顶,所述耳机穹顶具有被配置为与用户耳道接触的部分。

项目32.根据项目22所述的耳道式接收器ric听力装置,所述壳体的一部分形成所述前部容积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通声孔还由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前部容积的部分来限定。

虽然已经以由发明人所有并且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作出并使用本公开的方式描述了本公开和当前被认为是最佳模式的内容,但将理解,存在这里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许多等同物,并且可以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多种修改和变更,这不受示例性实施方式限制,而受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