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3949发布日期:2018-11-30 20:1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通常会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上设置前置镜头组件、听筒组件、光线感应器等电子器件。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体验,全面屏手机已经成为手机发展的新趋势,然而,现有的全面屏手机正面上的前置镜头组、听筒组件、光线感应器等电子器件会占用移动终端的正面的空间,从而限制了手机的屏占比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占比高的移动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主板的第一显示屏,所述壳体包括前侧面、后侧面、相对设置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以及顶端面,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面,所述壳体的顶端面沿左右方向开设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位于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所述收纳槽相对的两端分别穿通所述壳体的左侧面及右侧面,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于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侧面上凸设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能盖覆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顶端部,所述第一凸条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条上设置有听筒,所述安装盒于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侧面上设置有连接于所述主板的第一摄像头,所述安装盒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以使所述第一摄像头露出或藏入所述壳体。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壳体的顶端面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后侧开设所述收纳槽,所述安装盒能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从而使所述安装盒上的第一摄像头露出或藏入所述壳体。由于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安装盒上,而所述安装盒能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因此,所述第一摄像头不占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显示屏的面积,从而能提高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占比,以提高视觉体验;其次,由于所述听筒设置于所述第一凸条上,且所述第一凸条盖覆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顶端面,因此,在接听电话时,无需所述安装盒伸出所述收纳槽,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前侧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右侧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七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八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正面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其包括一壳体20、设于所述壳体20内的一主板30,以及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一第一显示屏60。所述壳体20包括一前侧面21、一后侧面28、相对设置的一左侧面23及一右侧面24,以及一顶端面26。所述第一显示屏60设置于所述壳体20的前侧面21。所述壳体20的顶端面26沿左右方向开设一收纳槽27,所述收纳槽27位于所述前侧面21与所述后侧面28之间,所述收纳槽27相对的两端分别穿通所述壳体20的左侧面23及右侧面24。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一安装框40,所述安装框40包括一安装盒41,所述安装盒41于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侧面上凸设有一第一凸条418,所述第一凸条418能盖覆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端,所述第一凸条418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条418上设置有一听筒46,所述安装盒41于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侧面上设置有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一第一摄像头410,所述安装盒41能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以使所述第一摄像头410露出或藏入所述壳体20。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00为手机,所述第一显示屏60、第一摄像头410及所述听筒46均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能驱动所述安装盒41滑动的一驱动装置50,即,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20为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中框,所述收纳槽27开设于所述中框的顶端面上且沿左右方向延伸至所述中框的左侧面及右侧面。所述壳体20的前侧面是指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一面,后侧面是指背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一面。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100的壳体20的顶端面26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后侧开设所述收纳槽27,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从而使所述安装框40上的第一摄像头410露出或藏入所述壳体20。即,当需要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410时,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所述收纳槽27,以方便用户使用;当不需要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410时,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盒41缩进所述收纳槽27内,所述第一凸条418盖覆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端。由于所述第一摄像头410设置于所述安装框40上,而所述安装框40能收纳于所述收纳槽27内,因此,所述第一摄像头410不占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第一显示屏60的面积,从而能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使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可达到85%以上,甚至可以达到95%以上,以提高视觉体验;其次,由于所述听筒410设置于所述第一凸条418上,且所述第一凸条418盖覆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端面,因此,在接听电话时,无需所述安装盒41伸出所述收纳槽27,方便用户使用,且能防止灰尘从所述移动终端的顶端进入;另外,所述移动终端100的第一摄像头410需要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所述收纳槽27后才可以使用,能防止他人恶意远程开启所述移动终端100的第一摄像头410进行图像采集而导致用户无意间隐私被泄露,以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安全性。

所述壳体20的后侧面28上设置有一背板29,所述壳体20的顶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与所述背板29之间围成所述收纳槽27。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29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20,且所述背板29的顶端面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端面齐平;所述收纳槽27的前后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后侧面及所述背板29的前侧面。所述安装盒41背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侧面上凸设有一第二凸条419,所述第二凸条419盖覆于所述壳体20的顶端,即,当所述安装盒41缩进所述收纳槽27内时,所述第二凸条419盖覆于所述背板29的顶端,且所述第二凸条419后侧面与所述背板29的后侧面齐平。

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可以是由中框与背板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壳体的顶端面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相对的两端分别穿通所述壳体相对的左侧面及右侧面,所述收纳槽的后侧不会延伸所述壳体的后侧面,即,在所述壳体20的顶端面就形成所述收纳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29是设置于所述壳体20的后侧面28上且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第二显示屏,即,所述第二显示屏可以是背板29的全部或部分。所述移动终端100为双面屏手机,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屏的顶端面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端面齐平,所述壳体20的顶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围成所述收纳槽27,所述安装框40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方向滑动地收纳于所述收纳槽27内。当所述安装盒41缩进所述收纳槽27内时,所述第一凸条418盖覆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端,且所述第一凸条418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前侧面齐平;所述第二凸条419盖覆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顶端,且所述第二凸条419的后侧面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后侧面齐平。

所述壳体20的右侧面24上还设置有用于开启所述驱动装置50的操作键201,即,按压所述操作键201能使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内。本实施例中,操作键2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操作键201均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按压其中一个所述操作键201能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所述收纳槽27,按压另一个所述操作键201能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安装框40缩进所述收纳槽27。

所述壳体20的中部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主板30、电池等电子元器件的收容空间212,所述壳体20内设有一连接板214,所述连接板214位于所述收容空间212与所述收纳槽27之间,即,所述连接板214是所述收纳槽27的底板。所述连接板214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收容空间212的通孔216。

所述安装框40包括所述安装盒41及连接于所述安装盒41的至少一连接件45。所述安装盒41用于安装摄像头、听筒、闪光灯、指纹识别等其他电子器件,所述安装盒41包括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一前侧面413、面朝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后侧面414、相对的左侧面415及右侧面416,以及一顶端面417。所述第一凸条418设置于所述前侧面413邻近所述顶端面417处,所述第一凸条418自所述左侧面415延伸至所述右侧面416,所述第一凸条418的顶端面与所述安装盒41的顶端面齐平;所述第二凸条419设置于所述后侧面414邻近所述顶端面417处,所述第二凸条419自所述左侧面415延伸至所述右侧面416,所述第二凸条419的顶端面与所述安装盒41的顶端面齐平。所述第一摄像头410设置于所述前侧面413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凸条418的下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听筒46设置于所述第一凸条418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侧面上。所述安装盒41的背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侧面上设置有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一第二摄像头42,即,所述第二摄像头42设置于所述安装盒41的后侧面414上。所述后侧面414于邻近的所述第二摄像头42处还设置有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一闪光灯43。所述第二摄像头42及所述闪光灯43均位于所述第二凸条419的下部。所述安装盒41的前侧面413于所述第一凸条418的下部还设置有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一感光元件47。所述第一摄像头410、第二摄像头42、闪光灯43、听筒46及感光元件47在所述安装盒41上均错位设置,即,这些电子元器件在所述安装盒41内在前后方向上不重叠,有利于减少所述安装框40的厚度,从而能减少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整体厚度。所述第一摄像头410、第二摄像头42、闪光灯43、听筒46及感光元件47通过一数据线49穿过所述壳体20的其中一通孔216连接于所述主板30,从而使这些电子元器件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连接件4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45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盒41的底端面的左右两端,每一连接件45包括自所述安装盒41的底端面向底部延伸的一延伸条,以及沿垂直于所述延伸条的延伸方向凸设于所述延伸条末端的一凸块452。所述驱动装置50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20内并连接于的所述主板30的两个驱动件51,以及设置于每一驱动件51上的一传动件53。每一传动件53是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延伸并穿过对应的通孔216的传动杆,每一传动杆的外周壁上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开设有螺旋槽532。两个所述连接件45的凸块452分别可滑动地配合于两个所述传动杆的螺旋槽532上。两个所述驱动件51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两个所述驱动件51分别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转动,从而带动每一连接件45的凸块452沿对应的螺旋槽532滑动,使每一连接件45伸入或退出对应的通孔216内,以带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侧面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当需要使用第一摄像头410或第二摄像头42进行拍摄时,按压所述操作键201而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30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两个所述驱动件51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转动,使每一连接件45的凸块452沿对应的螺旋槽532滑动,而带动每一连接件45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安装盒41伸出所述收纳槽27,直至所述第一摄像头410露出所述壳体20的顶端面、第二摄像头42露出所述壳体20的顶端面,两个所述驱动件51停止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转动,所述安装盒41被定位于所述壳体20外,方便使用第一摄像头410、第二摄像头42或听筒46等电子元器件。

当需要收纳所述安装盒41时,按压所述操作键201而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30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两个所述驱动件51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反向转动,使每一连接件45的凸块452沿对应的螺旋槽532滑动,以带动每一连接件45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滑入对应的通孔216内,从而使所述安装盒41缩进所述收纳槽27,直至所述第一摄像头410及第二摄像头42均藏入所述收纳槽27内,两个所述驱动件51停止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转动。此时,所述安装盒41被定位于所述壳体20的收纳槽27内,所述安装盒41的左侧面415与所述壳体20的左侧面23齐平,所述安装盒41的右侧面416与所述壳体20的右侧面24齐平,所述安装盒41的顶端面417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端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100的壳体20的顶端面26上开设有所述收纳槽27,所述收纳槽27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与第二显示屏之间,所述安装盒41可滑动地收纳于所述收纳槽27内,所述主板30上的控制器能控制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从而使安装盒41上的第一摄像头410、第二摄像头42、闪光灯43及感光元件47等电子元器件露出或藏入所述收纳槽27。由于所述这些电子元器件均设置于所述安装盒41上,因此不占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第一显示屏60及第二显示屏的面积,从而能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另外,由于所述听筒46设置于所述第一凸条418上,且所述第一凸条418盖覆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端面上,因此,在接听电话时,无需所述安装盒41伸出所述收纳槽27,方便用户使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键可以是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或第二显示屏上的一个触控图标,点击所述触控图标能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30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两个所述驱动件51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转动。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条418的顶端面与所述安装盒41的顶端面齐平,听筒416设置于第一凸条418的顶端面上,且所述听筒416位于所述第一凸条418的中部。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条418包括盖覆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端部的一贴合面4182,所述听筒416设置于所述第一凸条418的贴合面4182上。所述听筒416位于所述第一凸条418的中部。所述第一凸条418的贴合面4182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端面之间开设有缝隙,所述缝隙邻近所述听筒416,且所述缝隙连通所述听筒416。所述缝隙用于将所述听筒416的声音传出所述壳体20,即,所述移动终端100接听电话时,所述安装盒41无需伸出所述收纳槽27,所述听筒46的声音从所述缝隙传出即可。所述听筒416设置于所述第一凸条418的贴合面4182上,能防止灰尘掉入所述听筒416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缝隙开设于所述第一凸条418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缝隙开设于所述第一凸条418上。

在所述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条418的贴合面4182是倾斜面,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贴合面4182贴合的一收容面62;所述第二凸条419包括与所述背板29的顶端面293贴合的一贴合面4192,所述第二凸条419的贴合面4192是倾斜面,所述背板29的顶端面293与所述贴合面4192贴合。所述第一凸条418的贴合面4182是自所述安装盒41的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侧面向顶部并向前延伸。所述第二凸条419的贴合面4192是自所述安装盒41的面朝所述背板29的侧面向顶部并向后延伸。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60的四周壁包裹有一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对应所述贴合面4182设有伸缩方向,所述收容面与所述收纳槽27连通,当所述安装盒41缩进所述收纳槽27内时,所述贴合面4182与所述伸缩方向贴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缝隙可以开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端部。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四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不同,所述第四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20内并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两个马达51a,以及连接于每一马达51a上的一丝杆53a。每一丝杆53a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延伸。所述安装盒41上开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丝杆53a螺接的两个螺孔45a,两个所述马达51a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主板30控制两个所述马达51a驱动两个所述丝杆53a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20内的一个马达51a,以及连接于所述马达51a上的一丝杆53a。所述丝杆53a沿所述安装框40的伸缩方向延伸。所述安装盒41上开设有与所述丝杆53a螺接的一个螺孔45a,所述马达51a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主板30控制所述马达51a驱动所述丝杆53a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五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五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不同,所述第五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20内并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一个马达51b、连接于所述马达51b上的一驱动齿轮53b,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盒41并沿其伸缩方向延伸的一齿条45b。所述马达51b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驱动齿轮53b齿合于所述齿条45b上,所述马达51b驱动所述驱动齿轮53b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齿条45b滑动,以便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

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与所述安装盒41之间还设置有一导滑机构,即,所述导滑机构包括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延伸的一导滑柱550、设置于所述壳体20内并与所述导滑柱550对应的定位块552,以及设置于所述导滑柱550远离所述安装盒41一端的止挡块554。所述定位块552上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开设有一导滑孔,所述导滑柱550滑动地插接于所述导滑孔内。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的过程中,所述导滑柱550沿所述定位块552的导滑孔滑动,所述止挡块554能挡止于所述定位块552远离所述安装框40的一端,以防止所述安装盒41脱离所述壳体20。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六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六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与第五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不同,所述第六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20并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一个电磁铁51c,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盒41上并对应所述电磁铁51c的一磁铁45c。所述电磁铁51c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当需要将所述安装盒41伸出所述收纳槽27时,所述主板30给所述电磁铁51c供电,使所述电磁铁51c与磁铁45c之间的磁极相同而相互排斥,从而能驱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所述收纳槽27;当需要将所述安装盒41缩进所述收纳槽27时,所述主板30给所述电磁铁51c供电并改变供电方向,使所述电磁铁51c与磁铁45c之间的磁极不相同而相互吸引,从而驱动所述安装盒41缩进所述收纳槽27内。

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的过程中,所述导滑柱550沿所述定位块552的导滑孔滑动,所述止挡块554能挡止于所述定位块552远离所述安装盒41的一端,以防止所述安装盒41脱离所述壳体20。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实施例中的磁铁45c也可以采用电性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电磁铁替换,所述主板30给两个电磁铁提供电量,并能改变供电方向,从而使两个电磁铁之间的磁极相同或不相同,从而驱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内。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七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七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七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不同,所述第七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20内并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两个马达51d、连接于每一马达51d上的驱动齿轮514、邻近每一马达51d并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延伸的一传动杆53d,以及邻近每一传动杆53c并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滑动的一连接杆45d。每一传动杆53d的一端设置有齿合于对应的马达51d上的驱动齿轮514的一从动齿轮534。每一传动杆53d的外周壁上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开设有螺旋槽532。每一连接杆45d的顶端连接于的所述安装盒41,所述连接杆45d的底端设置有可滑动地收容于对应的传动杆53d的螺旋槽532内的滑动块。两个所述马达51d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主板30控制两个所述马达51d驱动两个所述驱动齿轮514转动而带动对应的从动齿轮534转动,从而使每一传动杆53d转动而带动对应的连接杆45d的滑动块沿对应的螺旋槽532滑动,以带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八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八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八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不同,所述第八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弹性抵接于所述壳体20与安装盒41之间的一弹性件56、设置于所述安装盒41与所述壳体20之间的一导滑机构57,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20上的一定位机构58。所述弹性件56用于抵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所述收纳槽27,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6是连接于所述安装盒41与所述壳体20之间的弹簧。所述导滑机构57包括连接于安装盒41上并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延伸至所述壳体20内的一导滑条571、设置于所述壳体20内并与所述导滑条571对应的定位块573,以及设置于所述导滑条571远离所述安装盒41一端的止挡块575。所述定位块573上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开设有一导滑孔,所述导滑条571滑动地插接于所述导滑孔内。所述止挡块575能挡止于所述定位块573远离所述安装盒41的一端,以防止所述安装盒41脱离所述壳体20。所述导滑条571的周壁上开设有邻近所述安装盒41的一第一定位槽5711,以及一远离所述安装盒41的第二定位槽5713。所述定位机构58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20内的一转动件581、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件581的一端的按压件583、转动连接于转动件581远离所述按压件583的另一端的定位滑块585,以及连接于所述定位滑块585上并迫使其复位的一弹性件587。所述定位滑块585远离所述转动件581的一端可滑动地插入所述第一定位槽5711或第二定位槽5713内,所述定位滑块585邻近所述导滑条571的一端开设有一导滑面5852。所述按压件583远离所述转动件581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20而形成一操作键,按压所述按压件583的操作键带动所述转动件581转动,从而所述转动件581带动所述定位滑块585滑出所述第一定位槽5711或第二定位槽5713,所述弹性件587发生弹性变形。

当所述安装盒41收纳于所述收纳槽27内时,所述弹性件56被挤压于所述安装盒41与所述壳体20之间而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定位滑块585远离所述转动件581的一端卡入所述第一定位槽5711内,以防止所述弹性件56抵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所述定位槽5711。

当需要将所述安装盒41伸出所述收纳槽27时,压按所述按压件583的操作键而推动所述转动件581转动,所述转动件581带动所述定位滑块585沿远离所述导滑条571的方向滑动而脱离与所述第一定位槽5711的卡持,所述弹性件587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弹性件56恢复形变而抵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所述收纳槽27,所述导滑条571沿所述定位块573的导滑孔滑动,直至所述安装盒41伸出所述收纳槽27。此时,所述止挡块575止挡于所述定位块573,以防止所述安装盒41脱离所述壳体20;当所述定位滑块585正对所述第二定位槽5713时,所述弹性件587恢复弹性形变而抵推所述定位滑块585卡入所述第二定位槽5713内,以定位所述安装盒41。

当需要将所述安装盒41缩进所述收纳槽27时,朝所述收纳槽27按压所述安装盒41,使所述安装盒41滑入所述收纳槽27内,所述导滑条571的第二定位槽5713的上表面滑动地抵推所述导滑条571的导滑面5852,使所述导滑条571朝远离所述第二定位槽5713的方向滑动而脱离与所述导滑条571的卡持;所述弹性件56及所述弹性件587均发生弹性变形,当所述导滑条571滑动至所述第一定位槽5711正对所述定位滑块585时,所述弹性件587恢复形变而抵推所述定位滑块585卡入所述第一定位槽5711内,从而定位所述安装盒41收纳于所述收纳槽27内。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八实施例的安装盒41通过抵接于所述壳体20与安装盒41之间的弹性件56、设置于所述安装盒41与所述壳体20之间的导滑机构57,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20上的定位机构58,将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不仅使所述第一摄像头410不占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第一显示屏60的面积,从而能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且能节省能源并提高用户的操作感。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