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善光学偏移的摄像模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6320发布日期:2019-03-15 19:1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改善光学偏移的摄像模组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摄像模组,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改善光学偏移的摄像模组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小型化FF模组采用H/M+AA工艺制作,组装方式主要是先H/M支架,然后通过AA封合镜头组件。由于支架的外形公差、材质、工艺精度等对光学中心偏移影响很大,目前常规的支架设计方案无法改善模组光轴偏移精度,对于模组的解析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能够改善光学偏移的适用于小型化摄像模组的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改善光学偏移的摄像模组支架,包括一体模压成型制成的承载平台、外挡墙、内挡墙,所述外挡墙和内挡墙均设置在承载平台的同一侧,所述内挡墙设置在外挡墙的内部,内挡墙的高度小于外挡墙的高度,在承载平台的中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与内挡墙的顶部保持一致,内挡墙的底部与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蓝膜区相贴合,所述内挡墙的中部开设有光通孔,所述光通孔与容纳槽相连通,所述外挡墙与内挡墙之间包围一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光通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挡墙底部的平面度不超过2°,所述外挡墙的内侧壁和光通孔的孔壁均朝内倾斜设置,外挡墙的外侧壁直立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挡墙横截面的形状呈L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光通孔位于容纳槽和容纳腔的中部,光通孔的形状与感光芯片感光区域的形状保持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承载平台上开设有逃气孔,所述逃气孔位于容纳槽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逃气孔为圆形逃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容纳槽的四周设置有溢胶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承载平台和内挡墙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外挡墙的形状为 “亚”字形,摄像模组的所有电子元件均集成在容纳腔内,并且位于内挡墙底部的外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结构合理稳定,在摄像模组组装过程中能够快速定位,可以保证组装精度和组装效率;支架中的外挡墙和内挡墙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改善光学偏移,并且将电子元件都集成在外挡墙内部并通过内挡墙对所有电子元件与感光芯片的蓝膜区进行隔离,有效避免了感光芯片的感光区域被污染,有效改善了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和解析力,同时使得模组的一致性更好;另外,支架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任意形状,对于摄像模组的结构设计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摄像模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摄像模组支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摄像模组支架组装在摄像模组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平台,2-外挡墙,3-内挡墙,4-容纳槽,5-光通孔,6-容纳腔,7-逃气孔,8-一体式光学镜头,9-支架,10-PCB板,11-滤光片,12-感光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改善光学偏移的摄像模组支架,包括一体模压成型制成的承载平台1、外挡墙2、内挡墙3,所述外挡墙2和内挡墙3均设置在承载平台1的同一侧,其中,承载平台1用于搭载摄像模组的一体式光学镜头8,所述外挡墙2用于H/M封合,所述内挡墙3设置在外挡墙2的内部,内挡墙3的高度小于外挡墙2的高度,外挡墙2和承载平台1完全包围住内挡墙3,整个支架9的高度是承载平台1的高度与外挡墙2的高度之和。

另外,在承载平台1的中部开设有容纳槽4,容纳槽4用于放置滤光片11,对滤光片11进行定位,所述容纳槽4的底部与内挡墙3的顶部保持一致,滤光片11贴合设置在内挡墙3的顶部,并且使得内挡墙3的顶部宽度大于容纳槽4的底部宽度,从而可对滤光片11形成强力支撑,内挡墙3的底部与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12蓝膜区相贴合,即内挡墙3搭载在摄像模组的感光芯片12蓝膜区,用于改善光学偏移。所述内挡墙3的中部开设有光通孔5,光通孔5的孔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这样便于脱模。所述光通孔5与容纳槽4相连通,滤光片11覆盖住整个光通孔5,所述外挡墙2与内挡墙3之间包围一个容纳腔6,所述容纳腔6与光通孔5相连通,摄像模组中的感光芯片12设置在容纳腔6的内部,从而能够避免污染物污染感光芯片12,并且使得光通孔5的底部与感光芯片12的蓝膜区相封合。

所述内挡墙3底部的平面度不超过2°,所述外挡墙2的内侧壁和光通孔5的孔壁均朝内倾斜设置,外挡墙2的外侧壁直立设置,这样不仅便于脱模,同时也能够节省材料并减轻整个支架9的重量。

所述内挡墙3横截面的形状呈L型,这样能够增强内挡墙3对滤光片11的承载力。

所述光通孔5位于容纳槽4和容纳腔6的中部,可有效使得光直射穿透滤光片11和感光芯片12,并且光通孔5的形状与感光芯片12感光区域的形状保持一致。

所述容纳槽4的四周设置有溢胶槽,可将用于固定滤光片11的多余胶水流置溢胶槽内,从而有效避免胶水影响滤光片11的使用效果,所述承载平台1上开设有逃气孔7,所述逃气孔7位于容纳槽4的一侧。逃气孔7与溢胶槽独立,可避免逃气孔7被胶水堵塞,有效保证排气效果。另外,所述逃气孔7采用圆形逃气孔7,便于开模且具有良好的排气效果。

优选的,所述承载平台1和内挡墙3的形状设计为矩形,所述外挡墙2的形状设计为 “亚”字形,摄像模组的所有电子元件均集成在容纳腔6内,从而能够避免污染物污染电子元件。并且位于内挡墙3底部的外侧,内挡墙3对电子元件与感光芯片12起到了隔离作用,使得电子元件位于感光芯片12的外周,从而能够避免感光芯片12的感光区域受污染,有效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

如图3所示,是组装有上述摄像模组支架9的摄像模组整体结构,其包括由上往下依次紧密贴合设置的一体式光学镜头8、支架9和PCB板10,滤光片11设置在一体式光学镜头8和支架9之间,感光芯片12设置在所述支架9和PCB板10之间,所述感光芯片12位于PCB板10上并与PCB板10通过导电线电连接,导电线封闭于外挡墙2内,位于PCB板10上的电子元件与PCB板10电连接,并且所有电子元件集成在外挡墙2内部,这样可以避免污染物污染电子元件。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