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3913发布日期:2019-03-30 08:4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元件,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声学器件的扬声器内设有悬空的引线,以通过引线连接外部电路。而此类产品中,由于设置引线,在振动过程中,引线会对产品产生牵引作用。引线的牵引力将导致产品引线侧与非引线侧受到的力不一致,从而两侧振幅不一样。即,引线侧振幅小,非引线侧振幅大,从而引起产品偏振。偏振问题将会进一步导致产品出现断线,听音不良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定心支片来缓解产品的偏振,但定心支片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导致扬声器尺寸过大。而小型的声学器件,尤其是微型扬声器对尺寸要求较高,这种结构难以满足微型扬声器的尺寸要求,同时定心支片应用在微型扬声器中的工艺难度较高,增加了微型扬声器的生产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扬声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扬声器装置,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与磁路系统的磁间隙配合在一起的音圈,所述音圈包括环形的音圈本体以及对称分布在音圈本体上的一对引线,音圈本体上引线引出的一侧记为引出侧,与引出侧相对的一侧记为自由侧;

其中,所述音圈本体在磁路系统形成的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引出侧大于自由侧。

进一步的,所述音圈本体上引出侧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小于所述自由侧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以使得所述引出侧两个拐角之间的音圈本体的导线长度大于所述自由侧两个拐角之间的音圈本体的导线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磁间隙的形状与音圈本体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磁间隙对应引出侧位置的两个拐角的倒角小于磁间隙对应自由侧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音圈本体、磁间隙上的倒角均为倒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安装在所述导磁轭上的磁铁以及结合于所述磁铁表面的导磁板;所述音圈本体悬设在所述导磁轭与所述磁铁之间的磁间隙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磁板对应引出侧位置的两个拐角的倒角小于导磁板对应自由侧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导磁轭对应引出侧位置的两个拐角的倒角小于导磁轭对应自由侧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对应引出侧位置的两个拐角的倒角小于磁铁对应自由侧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

进一步的,两条引线的引出位置位于音圈本体的同一边。

进一步的,两条引线的引出位置分别位于音圈本体相对两侧边的同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将音圈本体引出侧的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设计为小于自由侧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以使得引出侧的导线长度大于自由侧的导线长度,进而使得音圈本体在磁路系统形成的磁场中引出侧受到的安培力大于自由侧受到的安培力,增大了引出侧的振幅,从而调节引出侧和自由侧的振动平衡,解决了偏振问题,提高了扬声器的声学性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装置的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盖;2-振动系统;3-磁路系统;4-外壳;21-振膜;22-音圈;23-球顶部;31-导磁板;32-磁铁;33-导磁轭;221-音圈本体;222-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装置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该抑制偏振的扬声器装置,包括:前盖1、振动系统2、磁路系统3,振动系统2和磁路系统3位于外壳4和前盖1围设的腔体内。

振动系统2包括振膜21和位于振膜21下方的音圈22,且振膜21上还设有球顶部23。音圈22根据通过其线圈的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在磁路系统3的磁间隙内做往复切割磁力线运动,带动振膜21振动,从而策动空气发声,完成电声之间的能量转换。

音圈22包括环形的音圈本体221以及对称分布在音圈本体221上的一对引线222,音圈本体221上引线引出的一侧记为引出侧,与引出侧相对的一侧记为自由侧。

例如,引线的引出位置可采用如下几种设计方式,以使得音圈引线222对称的分布在音圈本体221上。两条引线222的引出位置左右对称分布在音圈本体221的同一边,且对称分布,例如可以分布在同一条长边的两端位置。或者是,两条引线222的引出位置对称分布在音圈本体221相对两侧边的同一端,如图2所示,两条引线222的引出位置位于分布在两条短边上,并邻近同一条长边设置。

在振动中,由于引线连接在音圈22上,且引线上涂有用于缓冲的阻尼胶,因此,音圈22在引出侧会额外受到引线的牵引力的作用,造成该侧的振幅较小;而相反,音圈22的自由侧不受牵引力作用,振幅会较大,这种振幅的不平衡会造成产品偏振问题。

其中,可通过改变音圈22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来改变音圈22的振幅。音圈22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可以由式(1)计算得到:

F=BLI(1)

在公式(1)中,F是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B是磁场中的磁感应强度,I是电流强度,L是导线垂直于磁感线的长度。由于音圈22由一根导线绕制而成,因此,音圈22中引出侧和自由侧的电流强度相同,可通过改变磁感应强度B和/或导线长度L的方式改变音圈22的引出侧和自由侧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改变引出侧导线长度的方式改变引出侧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从而改变引出侧的振幅。

具体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装置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音圈本体221上引出侧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小于自由侧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以使得引出侧两个拐角之间的音圈本体221的导线长度L1大于自由侧两个拐角之间的音圈本体221的导线长度L2。

可选的,音圈本体221的倒角可以为倒圆角。倒圆角的大小用圆弧的半径表示。

在图2中,引出侧两个拐角之间的音圈本体的导线长度为L1,自由侧两个拐角之间的音圈本体的导线长度为L2,引出侧的倒圆角为R1,自由侧的倒圆角为R2。其中,引出侧的倒圆角R1小于自由侧的倒圆角R2,使得引出侧导线的长度L1大于自由侧导线的长度L2。将如上所述的引出侧导线长度为L1带入到式(1)中,可得到引出侧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F1;将如上所述的自由侧导线长度L2带入到式(1)中,则可以得到自由侧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F2。在本实施例中,假设自由侧和引出侧的磁场强度、电流强度均相等,由于引出侧导线长度L1大于自由侧导线长度L2,相应得到的引出侧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F1大于自由侧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F2,进而增大了引出侧的振幅,调节了引出侧和自由侧的振动平衡,改善了偏振问题,从而提高了扬声器的声学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装置,通过改变音圈本体的拐角位置的倒角大小改善扬声器的偏振问题,其工艺简单,降低了微型扬声器的生产成本。

其中,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装置的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磁路系统3可包括导磁轭33、安装在导磁轭33上的磁铁32以及结合于磁铁32表面的导磁板31;音圈22悬设在导磁轭33与磁铁32之间的磁间隙内。优选的,磁间隙的形状与音圈本体的形状相匹配,磁间隙对应引出侧位置的两个拐角的倒角小于磁间隙对应自由侧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从而使得引出侧磁通量大于自由侧的磁通量,增大了引出侧的振幅,从而调节引出侧和自由侧的振动平衡,改善偏振问题,从而提高了扬声器的声学性能。

其中,磁间隙上的倒角可以是倒圆角。且磁间隙倒圆角的形状与音圈本体上倒圆角的形状相匹配。

上述磁间隙拐角位置的倒角与音圈拐角位置的倒角是相应的。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单独改变磁间隙位置对应引出侧和自由侧的磁场感应强度来达到调整音圈受到的安培力。

例如,将导磁板31对应引出侧位置的两个拐角的倒角设计为小于导磁板31对应自由侧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或者,将导磁轭33对应引出侧位置的两个拐角的倒角设计为小于导磁轭33对应自由侧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再或者,将磁铁32对应引出侧位置的两个拐角的倒角设计为小于磁铁32对应自由侧两个拐角位置的倒角。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