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3688发布日期:2019-04-29 12:34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所述多功能扬声器包括盆架、振动系统、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下夹板、收容于下夹板内的主磁钢和副磁钢以及设置在副磁钢上的上夹板,上夹板固定在盆架上。现有技术中,上夹板与盆架注塑形成,上夹板与盆架仅通过面贴合的方式连接,注塑后掰断上夹板的废料时,在上夹板和盆架的结合处容易出产生裂缝,从而影响上夹板与盆架的结合性能,削弱结合力,使得上夹板在振动过程中易松动脱落而影响扬声器的性能。

因而有必要研究一种上夹板与盆架结合力良好的新型扬声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上夹板与盆架结合力良好的新型扬声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盆架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和为所述振膜提供驱动力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下夹板、固定于所述下夹板上的主磁钢、设于所述主磁钢两侧的副磁钢以及设于所述副磁钢上的上夹板,所述上夹板包括朝向所述振膜的第一表面以及远离所述振膜的第二表面,所述上夹板包括自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凹陷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包括底面,所述上夹板还包括自所述底面贯穿至所述第一表面的固定孔,所述盆架注塑填充于所述固定槽和所述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盆架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一底壁,自所述第一底壁远离所述振膜方向延伸形成与所述上夹板连接固定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收容于所述固定孔内的第一固定结构以及收容于所述固定槽内的第二固定结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沿振动方向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底面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上夹板包括靠近所述主磁钢的第三表面和远离所述主磁钢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均平行于振动方向,所述固定槽自所述第四表面朝向所述第三表面方向凹陷。

优选地,所述盆架包括与所述上夹板固定连接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包括远离所述主磁钢的第一外壁和靠近所述主磁钢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一外壁均平行于振动方向,所述第一底壁连接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一外壁,所述第一侧部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外壁远离所述振膜且平行于振动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自所述第一侧壁沿垂直振动方向朝向所述主磁钢水平延伸,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夹板包括自所述第四表面朝向所述第三表面方向凹陷的让位部,所述让位部与所述固定槽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槽至少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上夹板包括自所述第四表面朝向第一外壁方向水平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于相邻两个所述让位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延伸部的缺口部。

优选地,所述上夹板还包括自两端朝向远离所述振膜方向弯折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嵌设于所述盆架中。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的上夹板上设置的固定槽和固定孔,盆架上设置有与盆架连接的第一固定结构和自第一固定结构延伸的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固定于固定孔,第二固定结构固定于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宽度大于固定孔的宽度,该结构增大了上夹板与盆架之间的结合面积,从而提升了结合力,在注塑后掰除上夹板的废料时上夹板与盆架的结合处不会因外力作用分离,有效提升了结合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从而提升扬声器产品的振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立体图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中盆架的立体图;

图5是图4分解图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中上夹板的立体图;

图7是图4立体图中C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100,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盆架1、收容于收容空间的振动系统2和磁路系统3,扬声器100还包括与盆架1固定的上盖4。

振动系统2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21以及为振膜21提供驱动力的音圈22;扬声器100还包括用于连接音圈22和外部电路的导电端子5;振膜21为分体式振膜,其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球顶211和围绕所述球顶211的折环212;在其他实施例中,振膜21也可为一体式振膜。

磁路系统3包括固定于盆架1的下夹板31、固定于下夹板31上的主磁钢32、设于主磁钢32两侧的副磁钢33以及设于副磁钢33上的上夹板34,主磁钢32上还设有极芯35。

上夹板34包括朝向振膜21的第一表面341以及远离振膜21的第二表面342,上夹板34包括自第二表面342朝向第一表面341凹陷的固定槽343,固定槽343包括底面3431,上夹板34还包括自底面3431贯穿至第一表面341的固定孔344,盆架1注塑填充于固定槽343和固定孔34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孔344沿振动方向的正投影面积小于底面3431的面积;在注塑时,盆架塑料填充在固定槽343和固定孔344内与盆架形成整体,将上夹板与盆架牢固的连接,提升上夹板与盆架之间的结合力。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孔344沿振动方向的正投影面积也可以等于底面3431的面积,只要起到卡持固定的作用即可。

盆架1包括与第一表面341相对设置的第一底壁11,第一底壁11远离振膜21方向延伸形成与上夹板34连接固定的固定结构12,固定结构12包括收容于固定孔344内的第一固定结构121以及收容于固定槽343内的第二固定结构122;盆架1还包括与上夹板34连接固定的第一侧部13,第一侧部13包括靠近主磁钢32的第一内壁131和远离主磁钢32的第一外壁132,第一内壁131和第一外壁132均平行于振动方向,第一底壁11连接第一内壁131和第一外壁132,第一侧部13还包括自第一外壁132朝向振膜21且平行于振动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133。

上夹板34包括靠近主磁钢32的第三表面345和远离主磁钢32的第四表面346,固定槽343自第四表面346朝向第三表面345方向凹陷,此外,上夹板34还包括自第四表面346朝向第三表面345方向凹陷的让位部347,让位部347与固定槽343连接;第二固定结构122自第一侧壁133沿垂直振动方向朝向主磁钢32水平延伸,第二固定结构122靠近主磁钢32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结构121连接,第二固定结构122与固定槽343卡持固定。

其中,固定槽343至少为两个,与之对应的固定结构12的数量与固定槽343的数量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槽343为4个;上夹板34还包括自第四表面346朝向第一外壁132方向水平延伸的延伸部348,延伸部348与第一外壁132间隔设置,即延伸部348并未延伸至第一外壁132;延伸部348设于相邻两个让位部347之间,第一侧壁133设有用于收容延伸部348的缺口部1331;注塑时,上夹板34的注塑废料自延伸部348掰断。此外,上夹板34还包括自两端朝向远离振膜21弯折延伸的弯折部349,弯折部349卡持固定于盆架1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的上夹板上设置的固定槽和固定孔,盆架上设置有与盆架连接的第一固定结构和自第一固定结构延伸的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固定于固定孔,第二固定结构固定于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宽度大于固定孔的宽度,该结构增大了上夹板与盆架之间的结合面积,从而提升了结合力,在注塑后掰除上夹板的废料时上夹板与盆架的结合处不会因外力作用分离,有效提升了结合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从而提升扬声器产品的振动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