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3557发布日期:2019-04-16 22:5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及其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通常会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正面设置前置镜头组件,在移动终端的背面上设置后置镜头组件。然而,所述前置镜头组件及所述后置镜头组件不仅占用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内部空间,影响移动终端的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布局,而且所述前置镜头组件会占用移动终端的正面的空间,从而限制了移动终端的屏占比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占用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内部空间的一种摄像装置及设置有所述摄像装置的移动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于移动终端上,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上的摄像头及电池,所述摄像装置连接至所述移动终端后,所述摄像头电性连接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所述电池能给所述移动终端提供电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以及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顶端面、底端面或侧面上,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上的摄像头及电池,所述摄像装置连接至所述移动终端后,所述摄像头电性连接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所述电池能给所述移动终端提供电量。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摄像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顶端面、底端面或侧面上。当需要使用所述摄像装置时,将所述摄像装置连接至所述壳体上,以方便用户使用;当不需要使用所述摄像装置时,可以将所述摄像装置从所述壳体上拆下。因此,所述摄像装置不占用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的内部空间,从而方便所述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布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摄像装置与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七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其包括一壳体20、设于所述壳体20内的一主板30、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一显示屏50,以及一摄像装置60。所述摄像装置60是外置摄像头装置,所述摄像装置6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20上。所述摄像装置60包括一外壳62、位于所述外壳62上的摄像头63及一电池65,当所述摄像装置60连接至所述移动终端100后,所述摄像头63电性连接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主板30,所述电池65能给所述移动终端100提供电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00为手机,所述显示屏50及所述摄像装置60均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100的摄像装置6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20上,即,所述摄像装置60的外壳6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20上。当需要使用所述摄像装置60时,将所述摄像装置60连接至所述壳体20上,以方便用户使用;当不需要使用所述摄像装置60时,可以将所述摄像装置60从所述壳体20上拆下。由于所述摄像装置6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20上,因此,所述摄像装置60不占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壳体20的内部空间,从而方便所述主板30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布局,且所述摄像装置60也不占用所述壳体20的前侧面的面积,从而能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以提高视觉体验。

所述壳体20包括一前侧面21、一后侧面23、相对设置的两侧面25、一顶端面26及一底端面27。所述显示屏50设置于所述壳体20的前侧面21上。所述摄像装置60能设置于所述壳体20的顶端面26、底端面27或两个所述侧面25上,即,所述摄像装置6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顶端面26、底端面27或两个所述侧面25。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6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20的顶端面26上,所述摄像装置60的外壳62与所述壳体20之间通过磁吸连接。具体的,所述外壳62与所述壳体20之间设置有磁铁及铁片,当所述摄像装置60连接至所述壳体20上时,所述磁铁吸附所述铁片。所述顶端面26上具有相互间隔的一第一接口262及一第二接口264,所述第一接口262及所述第二接口264均电性连接于所述主板30。所述外壳20的顶端面26于所述第一接口262与第二接口264之间具有一铁片72。所述前侧面21指面朝所述显示屏50的出光面的面,所述后侧面23指背朝所述显示屏50的出光面的面。

所述外壳62呈长形框体,所述外壳6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壳体20的宽度,所述外壳6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壳体20的厚度。所述外壳62包括一前侧面621、一后侧面623及相对的两侧面625。所述前侧面621指所述摄像装置60连接至所述壳体20后,面朝所述显示屏50的出光面的面,所述后侧面623指背朝所述显示屏50的出光面的面。所述摄像头63及所述电池65设置于所述外壳62内,所述摄像头63包括一前置摄像头632及一后置摄像头634,所述前置摄像头632的镜头位于所述前侧面621上,所述后置摄像头634的镜头位于所述后侧面623上,所述电池65位于所述前置摄像头632与所述后置摄像头634之间。

所述外壳62上间隔地凸设有一第一插接头626及一第二插接头628,所述第一插接头626电性连接于所述摄像头63,所述第二插接头628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池65,所述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分别对应所述壳体20的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具体的,所述外壳62的其中一侧面625上对应所述壳体20的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凸设有所述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所述第一插接头626电性连接于所述前置摄像头632及所述后置摄像头634。所述其中一侧面625于所述第一插接头626与第二插接头628之间具有一磁铁片74,所述磁铁片74对应所述铁片72。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20的其中一侧面25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摄像装置60的前置摄像头632及后置摄像头634的操作键252,即,按压所述操作键252能使所述前置摄像头632或后置摄像头634进行拍摄或关闭。本实施例中,操作键2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操作键252均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两个所述操作键252能分别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632或后置摄像头634,即,其中一个所述操作键252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632,另一个所述操作键252控制所述后置摄像头634。

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键可以是设置于所述显示屏50上的触控图标,点击所述触控图标能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30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632及所述后置摄像头634开启或关闭。

当需要使用所述摄像装置60时,开启所述移动终端100,将所述摄像装置60的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分别插入所述壳体20的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内,使所述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所述磁铁片74磁性吸附于所述铁片72。此时,所述电池65给所述移动终端100提供电量。按压用于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632的操作键252,所述操作键252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30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632开启,以方便用户进行前置拍摄;按压用于控制所述后置摄像头634的操作键252,所述操作键252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30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所述后置摄像头634开启,以方便用户进行后置拍摄。所述摄像装置60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不占用所述壳体20的内部空间及前侧面21的面积,有利于所述壳体20内的主板30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布局及提供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

当不需要使用所述摄像装置60时,可以将所述摄像装置60从所述壳体20取下所述摄像装置60,并可对所述摄像装置60内的电池65进行充电。

如图3所示,图3是图1中的摄像装置与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充电器200用于给所述摄像装置60内的电池65进行充电,所述充电器200设置有充电接口202,所述充电接口202对应所述摄像装置60的第二插接头628。充电时,将所述摄像装置60的第二插接头628插入所述充电器200的充电接口202内,即可实现对所述电池65的充电。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在具有所述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的顶端面26上设置有三片铁片72,其中一铁片72位于第一接口262与第二接口264之间,另外两个铁片72分别邻近所述壳体20的两个所述侧面25。所述外壳62在具有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的侧面625上设置有三片磁铁片74,其中一磁铁片74位于第一插接头626与第二插接头628之间,另外两个磁铁片74分别位于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的外端。三个所述磁铁片74与三个所述铁片72一一对应,当所述摄像装置60连接至所述壳体20上时,所述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内,三个所述磁铁片74分别吸附对应的铁片72,使所述摄像装置60与所述壳体20的连接更牢固。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60与所述壳体20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具体的,所述摄像装置60的外壳62的侧面625上于所述第一插接头626与第二插接头628之间设置有带钩的刺毛74a,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壳体20的顶端面26上于所述第一接口262与第二接口264之间设置有柔软的纤维72a。所述刺毛74a与所述纤维72a对应,当所述摄像装置60连接至所述壳体20上时,所述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内,所述刺毛74a粘贴于所述纤维72a上,从而使所述摄像装置60与所述壳体20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60的外壳62的侧面625上于所述第一插接头626与第二插接头628之间设置有柔软的纤维72a,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壳体20的顶端面26上于所述第一接口262与第二接口264之间设置有带钩的刺毛74a,所述纤维72a与所述刺毛74a对应。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四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第四实施例中,省略所述壳体20上的铁片72及所述摄像装置60上的磁铁片74,在所述第一插接头626的侧面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插接头626的插入方向凸设有弹性的凸包6262,在所述第一接口262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凸包6262开设卡槽2622;或在所述第二插接头628的侧面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插接头628的插入方向凸设有弹性的凸包6282,在所述第二接口264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凸包6282开设卡槽264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头626及所述第二插接头628的侧面上分别凸设有弹性的凸包6262、6282,所述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的侧壁上对应凸包6262、6282分别开设有卡槽2622、2642;当所述摄像装置60连接至所述壳体20上时,所述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内,所述第一插接头626上的凸包6262卡入所述第一接口262的卡槽2622内,所述第二插接头628上的凸包6282卡入所述第二接口264的卡槽2642内,从而使所述摄像装置60与所述壳体20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第一插接头626的侧面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插接头626的插入方向开设有卡槽,在所述第一接口262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卡槽凸设有弹性的凸包;或在所述第二插接头628的侧面上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插接头628的插入方向开设有卡槽,在所述第二接口264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卡槽凸设有弹性的凸包。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五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五实施例中,省略所述壳体20上的铁片72及所述摄像装置60上的磁铁片74,在所述外壳62相对的两端沿所述摄像装置60的插入方向分别延伸有弹性的定位条66,当所述摄像装置60连接至所述壳体20上时,所述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内,两个所述定位条66夹持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壳体20相对的两侧面25上,从而使所述摄像装置60与所述壳体20连接。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六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第六实施例中,省略所述壳体20上的铁片72及所述摄像装置60上的磁铁片74,在所述外壳62具有所述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框67,所述连接框67的横截面面积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壳体20的顶端面26的面积。当所述摄像装置60连接至所述壳体20上时,所述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内,所述连接框67套接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壳体20具有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的一端,即,所述连接框67套接于所述壳体20的顶端面26上,从而使所述摄像装置60与所述壳体20连接。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七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七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七实施例中,省略所述壳体20上的铁片72及所述摄像装置60上的磁铁片74,在所述外壳62具有所述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的一侧面625上凸设有弹性的定位柱68,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壳体20具有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的一端面上对应所述定位柱68开设有定位孔268,当所述摄像装置60连接至所述壳体20上时,所述第一插接头626及第二插接头628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接口262及第二接口264内,所述定位柱68插接于对应的定位孔268内,从而使所述摄像装置60与所述壳体20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60的前侧面621上还可以设置光学感应器、受话器等电子元器件,当所述摄像装置60连接至所述壳体20上时,这些电子元器件均电性连接于所述壳体20内的主板。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