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0856发布日期:2019-10-19 03:3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可折叠手机中,通过将手机的显示屏进行对折,实现将手机小型化,方便用户携带手机。通常情况下,折叠手机无法有效设置辐射体,导致折叠手机产生形成有效的天线信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装置,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可弯曲部分,其中,所述折叠装置包括:

第一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件和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件的第一转动臂,所述第一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部分;

第二承载组件,包括第二承载件和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件的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二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二部分;

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并用于承载所述可弯曲部分;

第一辐射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臂,所述第一辐射体设有第一馈电端,所述第一辐射体经所述第一馈电端接收馈电信号,以产生谐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折叠装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显示屏、第一电路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馈电源,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第一显示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的第二显示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和所述第二显示部之间的可弯曲显示部,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一馈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以使所述第一辐射体产生谐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承载件经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基座,所述第二承载件经所述第二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基座,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可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闭合,并且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臂上,充分利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排布空间,并且所述第一辐射体可相对所述第二承载件闭合或开展,使得所述第一辐射体至少可以产生两种不同谐振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子设备的II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闭合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基座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基座与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轴承件与第一转动臂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轴承件与第二转动臂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闭合状态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0,所述电子设备 1000包括折叠装置900和柔性显示屏800。所述柔性显示屏800包括第一显示部810、相对所述所述第一显示部810设置的第二显示部820和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部810与所述第二显示部820之间的可弯曲显示部830。所述折叠装置900包括:

第一承载组件100,包括第一承载件110和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的第一转动臂120,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显示部810。

第二承载组件200,包括第二承载件210和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的第二转动臂220。

基座3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120和所述第二转动臂220,并用于承载所述可弯曲显示部830。

第一辐射体400,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臂120,所述第一辐射体400设有第一馈电端410,所述第一辐射体400经所述第一馈电端410接收馈电信号,以产生谐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0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0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800折叠后,所述柔性显示屏800的可折叠部分并不是完全闭合折叠,所述柔性显示屏800的可折叠部分大致形成水滴状结构。所述基座300对大致呈水滴状的所述可弯曲显示部830可收容。利用所述第一转动臂120上固定所述第一辐射体400,以充分利用所述折叠装置900的排布空间,使得所述折叠装置900结构简单,方便产生天线谐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可折叠式电子设备900可通过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0 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0相互展开或靠拢,以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800折叠或展开,从而实现两种使用状态。所述电子设备9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经所述第一转动臂120转动连接所述基座300,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经所述第二转动臂220转动连接所述基座300,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0可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0闭合,并且所述第一辐射体400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臂120上,所述第一辐射体可相对所述第二承载件闭合或开展,使得所述第一辐射体至少可以产生两种不同谐振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件110包括第一自由边缘11和相对所述第一自由边缘11设置的第一连接边缘12。所述第一连接边缘12邻近所述基座300。所述第一显示部810由所述第一连接边缘12向所述第一自由边缘11展开,以方便利用所述第一承载件110对所述第一显示部810稳固承载。所述第一转动臂120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件110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边缘12处。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0包括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120。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120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120分别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边缘12的两端。所述第一转动臂 120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所述第一连接边缘12。所述第一转动臂120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件400,而间接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300。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120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的两端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0 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0平衡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承载件210包括第二自由边缘211和相对所述第二自由边缘211设置的第二连接边缘212。所述第二连接边缘212邻近所述连接壳体300。所述第二显示部820由所述第二连接边缘212向所述第二自由边缘 211展开,以方便利用所述第二承载件210对所述柔性显示屏800的一部分稳固承载。所述第二转动臂220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件210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边缘 212处。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0包括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220。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220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220分别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边缘212 的两端。所述第二转动臂220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所述第一连接边缘212。所述第二转动臂220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件400,而间接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300。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220分别带动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的两端相对所述第一承载件110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相对所述第一承载件110平衡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装置900包括第一活动组件600和第二活动组件 700。所述第一活动组件600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一活动组件600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0,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壳体300。第二活动组件700,所述第二活动组件700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二活动组件700 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0,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壳体300。当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0翻转以弯曲柔性显示屏800,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0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0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活动组件600和所述第二活动组件700转动并展开,所述第一活动组件600、所述第二活动组件700及所述连接壳体300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收容大致呈水滴状的所述可弯曲显示部83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动组件600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120的第一支撑件610和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610滑动伸缩的第一转动件620。所述第一支撑件610长度方向两端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120。所述第一支撑件610 大致呈板件状,以增大对所述柔性显示屏800支撑面积占比。所述第一转动件 620转动连接所述基座300,以带动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件21 相翻转。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活动组件700包括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220 的第二支撑件710和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710的第二转动件720。第二转动件720所述第二支撑件710在长度方向两端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220。所述第二支撑件710大致呈板件状,以增大对所述柔性显示屏800支撑面积占比。当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翻转以展开柔性显示屏800,所述第一转动件620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610滑动收缩,所述第二转动件720相对所述第二支撑件710滑动收缩,以带动所述基座300对所述柔性显示屏800 部分承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300设有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620的第一转轴320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720的第二转轴330,以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转轴320和所述第二转轴330之间的收纳凹槽310。所述第一转轴320和所述第二转轴330相平行。所述基座300包括连接壳体340。所述连接壳体340包括第一侧板341、与所述第一侧板341相对的第二侧板342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 341与所述第二侧板342的第三侧板343。所述第一侧板341、第二侧板342和所述第三侧板343一体成型。所述收纳凹槽310形成于所述第一侧板341、第二侧板342和第三侧板343之间。所述连接壳体340大致呈“U”型壳体。所述第一转轴320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341远离所述第三侧板343的边缘。所述第二转轴330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342远离所述第三侧板343的边缘。所述第一转轴320平行所述第一侧板341的边缘延伸。所述第二转轴330平行所述第二侧板342的边缘延伸。当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相展开,所述第一承载件110和所述第二承载件210分别拼接于所述第三侧板343边缘,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第二承载件210和所述第三侧板343对所述折叠装置1000 内部器件遮挡,提高所述折叠装置900外观。当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相对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相靠拢,所述第一承载件110和所述第二承载件210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341和所述第二侧板342拼接,使得所述折叠装置900外观结构简洁。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可以是通过粘接或者是通过一体成型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臂120上。所述第一辐射体400位于第一转动臂120 与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相隔离处。所述第一辐射体400与所述第一显示部810 之间存在间距,以避免所述柔性显示屏800的电磁信号与所述辐射体400的谐振信号相互干扰。所述第一辐射体400是由金属片构成,也可以是由金属膜层构成。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可以是平行所述第一转动臂120长度方向直线延伸,也可以是沿曲线延伸。所述第一馈电端410位于所述第一辐射体400的一端,所述第一馈电端410可以经馈电源接收馈电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辐射体400 产生谐振。所述第一辐射体400收容于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的内侧,以充分利用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的收纳空间,以使所述第一承载件110上可以排布更多器件。所述第一承载件110还可以对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形成保护,增加所述电子设备1000的安全性。所述电子设备1000可以在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120 上分别设置两个不同结构的第一辐射体400,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0可以产生两种不同谐振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装置900还包括第二辐射体500,所述第二辐射体500 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臂220,所述第二辐射体500设有第二馈电端510,所述第二辐射体500经所述第二馈电端510接收馈电信号,以产生谐振。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辐射体500与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可以呈非对称结构。当所述第一承载件110与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相闭合后,所述第二辐射体500与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可以相互错开,以避免所述第二辐射体500与所述第一辐射体400相互干扰,防止产生杂波。所述第二辐射体500可以是通过粘接或者是通过一体成型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臂220上。所述第二辐射体 500位于第二转动臂220与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相隔离处。所述第二辐射体500 与所述第二显示部820之间存在间距,以避免所述柔性显示屏800的电磁信号与所述辐射体400的谐振信号相互干扰。所述第二辐射体500是由金属片构成,也可以是由金属膜层构成。所述第二辐射体500可以是平行所述第二转动臂220 长度方向直线延伸,也可以是沿曲线延伸。所述第二馈电端510位于所述第二辐射体500的一端,所述第二馈电端510可以经馈电源接收馈电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二辐射体500产生谐振。所述第二辐射体500收容于所述第二承载件210 的内侧,以充分利用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的收纳空间,以使所述第二承载件210 上可以排布更多器件。所述第二承载件210还可以对所述第二辐射体500形成保护,增加所述电子设备1000的安全性。所述电子设备1000可以在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220上分别设置两个不同结构的第二辐射体400,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0可以产生两种不同谐振信号。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基座300设有凹槽350和连通所述凹槽350的天线缝360,所述天线缝360内设置非信号屏蔽材料。所述第一转动臂120 的部分和所述第二转动臂220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350内,所述第一辐射体 400和所述第二辐射体500位于所述凹槽350内与所述天线缝360正对。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300包括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壳体340的端盖370,所述天线缝360形成于所述端盖370和所述连接壳体340之间。所述端盖370 设有收容凹槽371,所述收容凹槽371和所述收纳凹槽310构成所述凹槽350。所述收纳凹槽310具有平行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0转动轴向的开口。所述端盖 370遮盖所述收纳凹槽310长度方向的开口。所述端盖370遮盖所述第一转轴 320、所述第二转轴330,以及遮盖所述第一转动臂120端部和所述第二转动臂 220端部。所述收容凹槽371的开口与所述收纳凹槽310的开口对接。所述轴承件400封盖所述收容槽361的开口。即所述轴承件400位于所述收纳凹槽310 内刚好与所述收纳凹槽310开口相邻处。所述收容槽361内可以收容所述第一转动臂120端部和所述第二转动臂220端部。所述折叠装置900在所述端盖370 的收容槽371开口处设置非信号屏蔽材料372。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372抵触于所述连接壳体340,方便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和所述第二辐射体500的谐振信号经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372辐射至所述电子设备1000外侧,并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0的外观结构。所述端盖370的周侧面和所述非信号屏蔽材料372的外侧面与所述连接壳体340的外表面平齐。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和所述第二辐射体 500大致位于所述电子设备1000的转动轴处,以方便所述电子设备1000排布天线结构,并且增加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0和所述第二承载组件200上的器件排布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装置9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凹槽350内的轴承件1100,所述第一转动臂120和所述第二转动臂220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件1100,所述第一转动臂120和所述第二转动臂220在所述端盖370和所述连接壳体340之间转动,所述第一辐射体400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臂120与所述轴承件1100相对处,所述第二辐射体500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臂220与所述轴承件1100相对处。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叠装置900包括两个所述轴承件1100,两个所述轴承件1100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壳体340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臂120 的一端可以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轴承件1100。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臂220的一端可以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轴承件1100。所述第一辐射体400与所述轴承件1100具有间距,所述第一辐射体400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臂120的转轴外侧,防止所述轴承件1100和所述第一转动臂120的转轴与所述第一辐射体400产生摩擦。所述第一辐射体400与所述轴承件1100相对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转动臂120与所述轴承件1100结构紧凑,以减小所述连接壳体340 的体积,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0的折叠转轴结构减小,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0 的外观结构。所述第二辐射体500与所述轴承件1100具有间距,所述第二辐射体500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臂220的转轴外侧,防止所述轴承件1100和所述第二转动臂220的转轴与所述第二辐射体500产生摩擦。所述第二辐射体500与所述轴承件1100相对设置,使得所述第二转动臂220与所述轴承件1100结构紧凑,以减小所述连接壳体340的体积,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0的折叠转轴结构减小,提高所述电子设备1000的外观结构。所述轴承件400大致与所述弯曲显示部830的边缘相对,即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和所述第二辐射体500与所述弯曲显示部830错开,以减少所述弯曲显示部830对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和所述第二辐射体500的干扰。两个所述轴承件400之间存在收容空间,以方便所述连接壳体340在两个所述轴承件400之间可以收容弯曲的所述可弯曲显示部30。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件1100朝向所述第一转动臂110和所述第二转动臂120 一侧设有信号屏蔽层1110,所述信号屏蔽层1110与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和所述第二辐射体500相隔离。所述信号屏蔽层1110覆盖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和所述第二辐射体500。所述信号屏蔽层1110将所述第一辐射体400的电磁信号和所述第二辐射体500的电磁信号与所述可弯曲显示部830相隔离,避免所述可弯曲显示部830对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和所述第二辐射体500产生影响。

本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第一辐射体400沿弯折曲线附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臂120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辐射体500沿弯折曲线附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臂220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转动臂120设有朝向所述轴承件1100的第一侧壁121和与所述轴承件1100大致垂直的第二侧壁122和第三侧壁123。所述第二侧壁122和所述第三侧壁123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121的两边缘。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在所述第二侧壁122、第一侧壁121和第三侧壁123分别设有第一分支401、第二分支402和第三分支403。所述第二转动臂220设有朝向所述轴承件1100的第四侧壁221和与所述轴承件1100大致垂直的第五侧壁222 和第六侧壁223。所述第五侧壁222和所述第六侧壁223连接于所述第四侧壁221的两边缘。所述第二辐射体500在所述第五侧壁222、第四侧壁221和第六侧壁223分别设有第四分支501、第五分支502和第六分支503。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充分利用所述第一转动臂120的使用面积,增加长度,实现多频段要求。所述第二辐射体500充分利用所述第二转动臂220的使用面积,增加长度,实现多频段要求。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体400可以沿平行所述第一转动臂120长度方向直线延伸。所述第二辐射体500可以沿平行所述第二转动臂220长度方向直线延伸。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馈电端410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臂120远离所述轴承件1100的端部。即所述第一馈电端410大致与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相对。所述第一馈电端410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臂120大致垂直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的侧壁。所述第一馈电端410方便与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件110的馈电源连接,以方便接收馈电信号。所述第二馈电端510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臂220远离所述轴承件1100的端部。即所述第二馈电端510大致与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相对。所述第二馈电端510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臂220大致垂直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的侧壁。所述第二馈电端510方便与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的馈电源连接,以方便接收馈电信号。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所述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件 110的第一电路板1200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200的第一馈电源1210。所述第一馈电源1210与所述第一辐射体400电连接,以向所述第一辐射体400提供馈电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1200为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1200 靠近所述第一转动臂120的边缘设有第一馈电弹片1220。所述第一馈电弹片 1220与所述第一馈电端410相抵触。所述第一馈电源1210经所述第一馈电弹片 1220向所述第一辐射体400提供馈电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件210的第二电路板1300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1300的第二馈电源1310。所述第二馈电源 1310与所述第二辐射体500电连接,以向所述第二辐射体500提供馈电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路板1300为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1300 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臂220的边缘设有第二馈电弹片1320。所述第二馈电弹片 1320与所述第二馈电端510相抵触。所述第二馈电源1310经所述第二馈电弹片1320向所述第二辐射体500提供馈电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第一功能器件910和第二功能器件 920。所述第一功能器件910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920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件110和所述第二承载件210,所述柔性显示屏800遮盖所述第一功能器件910 和所述第二功能器件920。所述电子设备1000可以在所述第一承载件110上固定多个所述第一功能器件910。所述第一功能器件910可以是电池、主板、扬声器、或受话器等。所述电子设备1000可以在所述第二承载件210上固定多个所述第二功能器件920。所述第二功能器件920可以是摄像头模组、天线、存储器、电源连接器或者耳机连接器等。所述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100的主板1400,所述主板1400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1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300。所述主板1400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件110和所述第一显示部810之间。所述第一电路板1200与所述主板1400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1300与所述主板1400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相连接,该柔性电路板经所述凹槽350连接所述主板1200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300,以将所述主板1200 的电信号传导至所述第二电路板1300。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件经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基座,所述第二承载件经所述第二转动臂转动连接所述基座,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可相对所述第二承载组件闭合,并且所述第一辐射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臂上,充分利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排布空间,并且所述第一辐射体可相对所述第二承载件闭合或开展,使得所述第一辐射体至少可以产生两种不同谐振信号。

以上是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