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7328发布日期:2019-12-06 21:0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微型扬声器均为振膜、球顶、音圈、注塑盆架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来实现音圈z向定位以及产品振动空间的调节。

上述扬声器的设计方案,难以满足目前扬声器大振幅、高响度、低失真、振动平衡性好的市场需求,其劣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在产品高度尺寸较小的情况下,难以将产品振幅提升至极致(如2.5mm的产品高度,其振幅设计为0.65mm);

2、大振幅产品需较大的振动空间,以避免产品发生打碰,这就导致音圈难以集中于磁场最密集区域,未能获得最大bl值,以致产品响度不够高;

3、大振幅产品需较大的振动空间,以避免产品发生打碰,这就导致音圈难以相对于中心极片对称设置,bl曲线对称性较差,以致产品失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扬声器,通过音圈骨架来固定音圈的位置,使音圈处于磁感线密集区域,改善振幅、响度和bl曲线对称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扬声器,其包括振动系统及固定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及位于所述振膜下方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组件,所述音圈组件包括音圈和音圈骨架,所述音圈骨架包括与振膜连接的振膜连接部、与音圈连接的音圈连接部和第一延长部,所述第一延长部一端与振膜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延长部另一端与音圈连接部连接,所述音圈连接部远离振膜的一侧与音圈靠近振膜一端的上表面连接;

所述第一延长部位于振膜连接部内侧,所述音圈连接部位于第一延长部内侧;

所述第一延长部使音圈具有远离振膜的z轴方向的高度;

所述第一延长部与音圈连接部之间夹角为70°-110°。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音圈的形状为具有4个r角的矩形,所述音圈骨架包括长轴边或/和短轴边。

作为一种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上设有球顶,所述音圈骨架通过所述振膜连接部与球顶连接,所述振膜连接部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球顶加强部,所述球顶加强部设置于振膜连接部的长轴边或/和短轴边,每一所述振膜连接部至少设置1个所述球顶加强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音圈骨架的数量至少为1个,所述音圈骨架为对称结构或者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音圈短轴边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音圈的下方,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系统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音圈骨架连接,所述支撑件包括fpc,所述fpc与所述音圈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系统包括环形极片,所述支撑件一端与所述环形极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音圈骨架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辅膜,所述辅膜叠设于所述fpc下方,所述辅膜一端与所述固定系统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音圈骨架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音圈骨架还包括与所述支撑件连接的第二延长部,所述第二延长部设置于振膜连接部外侧,所述第二延长部一端与振膜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延长部的另一端沿着远离振膜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长部另一端与支撑件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音圈骨架包括4个r角结构,4个所述r角结构与所述音圈的4个r角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延长部位于所述振膜连接部的r角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音圈骨架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音圈的形状为具有4个r角的矩形,四个所述音圈骨架分别对称设置在对应于所述音圈的4个r角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中心极片,所述音圈相对于中心极片中心水平平面上下对称设置。

本申请中扬声器的设计方案,可以满足目前扬声器大振幅、高响度、低失真、球顶不易断裂、振动平衡性好、散热性好的市场需求,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所述振膜连接部、所述第一延长部与所述音圈连接部成台阶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延长部位于振膜连接部内侧,所述音圈连接部位于第一延长部内侧,该音圈骨架结构设置增大了球顶的辐射面积sd,提升了产品的灵敏度。

2、所述音圈骨架通过所述音圈连接部310远离振膜1的一侧与音圈4靠近振膜1一端的上表面连接,使得音圈位于磁间隙时所形成的磁回路缩短,增大产品的bl值。

3、所述振膜连接部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球顶加强部,所述球顶加强部与球顶连接,使得所述音圈外侧区域的球顶部分不易发生断裂,提升了产品的机械可靠性。

4、所述第一延长部使得所述振膜连接部与所述音圈连接部具有z轴向高度h,所述音圈具有远离所述振膜的z轴方向的高度h,所述音圈相对于中心极片的中心的水平平面上下对称设置,使得所述音圈插入所述磁间隙内尽可能多地集中于磁场最密集区域,以获取最大bl值且使bl曲线对称度较好,提升产品的响度、降低产品的失真。

5、通过所述fpc和辅膜支撑固定所述音圈骨架,从而支撑固定所述音圈,维持音圈只在z方向运动,振动平衡性较好,音圈不易打碰到磁路系统,提高扬声器的纯音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扬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扬声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扬声器中音圈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图3中截面a-a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图4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一种扬声器中环形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一种扬声器中fpc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一种扬声器中辅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扬声器中音圈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图7中截面e-e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图8中局部f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一种扬声器中音圈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是图10中截面e-e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4是图10中局部f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15是本发明一种扬声器与常规扬声器的对比bl测试表。

附图16是本发明一种扬声器与常规扬声器的对比bl测试曲线图。

图中:1-振膜;2-球顶;3-音圈骨架;310-音圈连接部;320-振膜连接部;331-第一球顶加强部;332-第二球顶加强部;333-第三球顶加强部;334-第四球顶加强部;341-第一支撑部;342-第二支撑部;343-第三支撑部;344-第四支撑部;350-第一延长部;360-第二延长部;4-音圈;5-fpc;6-辅膜;610-第一固定部;611-第二固定部;621-第一辅膜折环部;622-第二辅膜折环部;623-第三辅膜折环部;624-第四辅膜折环部;7-盆架;8-环形极片;9-中心极片;10-中心磁钢;11-边磁钢;12-磁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一种扬声器,其包括固定系统及振动系统。所述固定系统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盆架7和收容于所述盆架7内驱动所述振动系统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罩12及设置于所述磁罩12上的磁钢,所述磁钢包括中心磁钢10及设置于所述中心磁钢10两侧的边磁钢11,所述中心磁钢10和所述边磁钢11之间形成的磁间隙。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环形极片8和中心极片9,所述中心极片9粘接在中心磁钢10。所述环形极片8为具有通孔的平板状。所述盆架7为整体呈中空的矩形,所述环形极片8固持于所述盆架7且叠设于所述边磁钢11上。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1及音圈组件。所述振膜1包括与盆架7连接的边缘部、折环部和球顶2,所述球顶2设置于振膜1的中心位置,所述球顶2的材质可选用金属、合金或铝+pmi+铝复合材料。所述音圈组件包括音圈骨架3及音圈4,所述音圈4位于所述振膜1的下方且驱动所述振膜1振动发声,所述音圈4插入所述磁间隙内,所述音圈的整体形状为具有4个r角的矩形结构。所述音圈4包括一对长轴边及一对短轴边,所述音圈4夹设于所述振膜1和支撑件之间,所述音圈4包括向外延伸的音圈引线。所述音圈4包括靠近所述振膜1的上表面、远离所述振膜1的下表面及连接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的侧面。

本实施例中,如附图3、4和5所示,所述音圈骨架3的材质可选用金属或pi,所述音圈骨架3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音圈骨架3整体为截面形状为具有4个r角的矩形结构,所述音圈骨架3包括一对长轴边及一对短轴边。所述音圈骨架3包括与振膜连接的振膜连接部320、与音圈4连接的音圈连接部310和第一延长部350,所述第一延长部350一端与振膜连接部320连接、所述第一延长部350另一端与音圈连接部310连接,所述音圈连接部310远离振膜1的一侧与音圈4靠近振膜1一端的上表面连接,使得音圈4位于磁间隙时的磁回路缩短,增大产品的bl值。

所述第一延长部350位于振膜连接部320内侧,所述音圈连接部310位于第一延长部350内侧,实际应用中所述音圈连接部310也可以位于第一延长部350内侧。该音圈骨架结构设计方式增大了球顶的辐射面积(sd),提升了产品的灵敏度。

所述第一延长部350与音圈连接部310垂直连接,其之间夹角c为90°,所述第一延长部350与所述振膜连接部320垂直连接,其之间夹角d为90°,所述第一延长部350使得所述振膜连接部320与所述音圈连接部310存在z轴向高度h,所述音圈4具有远离所述振膜1的z轴方向的高度h,使得所述音圈4相对于中心极片9的中心的水平平面上下对称设置,所述音圈4插入所述磁间隙内尽可能多地集中于磁场最密集区域,以获取最大bl值且使bl曲线对称度较好,提升产品的响度、降低产品的失真。

本发明中定义的z轴向是指平行于音圈运动的方向。

所述振膜连接部320连接于所述振膜1的中心位置的所述球顶2处,所述振膜连接部320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球顶加强部,所述球顶加强部位于所述振膜连接部320的四条边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球顶加强部设置有4个,即所述振膜连接部320的每一条边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球顶加强部,包括第一球顶加强部331、第二球顶加强部332、第三球顶加强部333和第四球顶加强部334,所述第一球顶加强部331、第二球顶加强部332、第三球顶加强部333和第四球顶加强部334设置于振膜连接部320外侧,四件球顶加强部与振膜连接部320的四条边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振膜连接部320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球顶加强部,所述球顶加强部与球顶2连接,使得所述音圈4外侧区域的球顶部分不易发生断裂,提升了产品的机械可靠性。

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位于音圈4短轴边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音圈4的短轴边位置处且弹性支撑所述音圈4,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音圈4的下方,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系统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音圈骨架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fpc5(fpc即柔性电路板)和辅膜6,所述fpc5与音圈4的引线电联接。

所述音圈骨架3还包括与所述支撑件连接的第二延长部360、所述第二延长部360设置于振膜连接部320外侧,所述第二延长部360一端与振膜连接部320连接,所述第二延长部360的另一端沿着远离振膜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长部360另一端与支撑部连接。

所述第二延长部360的数量为四件,四件第二延长部360与振膜连接部320的四个r角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延长部360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支撑部341、第二支撑部342、第三支撑部343和第四支撑部344,四件支撑部与四件第二延长部360一一对应设置。

如附图6、7和8所示,所述固定系统包括所述环形极片8,所述fpc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极片8,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一方面,所述fpc5支撑固定所述音圈骨架3,从而起到支撑固定所述音圈4的作用,另一方面所述fpc与所述音圈4的音圈引线连接起电性连接所述音圈4的作用。

所述辅膜6叠设于fpc5的下方,所述fpc5设置于连接部与辅膜6之间,所述辅膜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系统即所述环形极片8,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如附图8所示,所述辅膜6包括与固定系统连接的第一固定部610,与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611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610和第二固定部611的辅膜折环部,所述辅膜折环部包括第一辅膜折环部621、第二辅膜折环部622、第三辅膜折环部623和第四辅膜折环部624。所述辅膜6进一步支撑固定所述音圈骨架3,从而起到进一步支撑固定所述音圈4的作用。

通过所述fpc5和辅膜6支撑固定所述音圈骨架3,从而支撑固定所述音圈4,维持音圈4只在z方向运动,振动平衡性较好,音圈4不易打碰磁路系统,提高扬声器的纯音效果。

附图15是本实施例中产品与采用常规音圈的扬声器对比bl测试表,附图16是对比bl测试曲线图。由对比测试表和图可以直观发现,本发明的产品bl对称性显著好于采用常规音圈的扬声器,其最大bl值也高于传统扬声器,综合性能具有显著提升。

实施例2: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如附图9、10和11所示,所述音圈骨架3的数量为两个,本实施例中以每一个所述音圈骨架3包括一对长轴边和位于长轴边两端的2个r角,所述音圈骨架3对称设置于所述音圈4的一对长轴边位置。音圈骨架3包括一对短轴边和位于短轴边两端的2个r角与本实施例中结构相似,再此不做说明。

所述第一延长部350与音圈连接部310夹角c为70°,所述第一延长部350与所述振膜连接部320之间夹角d为70°。所述第一延长部350使得所述振膜连接部320与所述音圈连接部310存在z轴向高度h’,使得所述音圈4相对于中心极片9的中心的水平平面上下对称设置,所述音圈4插入所述磁间隙内尽可能多地集中于磁场最密集区域,以获取最大bl值且使bl曲线对称度较好,提升产品的响度、降低产品的失真。

所述振膜连接部320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球顶加强部,所述球顶加强部设置于振膜连接部320的一对长轴边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球顶加强部设置有4个,每一条所述振膜连接部320的边上设置有2个所述球顶加强部,所述4个球顶加强部为第一球顶加强部331、第二球顶加强部332、第三球顶加强部333和第四球顶加强部334,所述第一球顶加强部331和第三球顶加强部333设置于振膜连接部320外侧,所述第一球顶加强部331和第二球顶加强部332对称设置所述振膜连接部320的一条长轴边上,所述第三球顶加强部333和第四球顶加强部334对称设置所述振膜连接部320的另一条长轴边上。

实施例3:如附图2所示,一种扬声器,其包括固定系统及振动系统。所述固定系统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盆架7和收容于所述盆架7内驱动所述振动系统的所述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罩12和设置于所述磁罩12内的磁钢,所述磁钢包括中心磁钢10和设置于所述中心磁钢10两侧的边磁钢11,所述中心磁钢10和所述边磁钢11之间形成的磁间隙。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环形极片8和中心极片9,所述中心极片9粘接在中心磁钢10。所述环形极片8为具有通孔的平板状,所述盆架7为整体呈中空的矩形,所述环形极片8固持于所述盆架7且叠设于所述边磁钢11上。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1及音圈组件。所述振膜1包括与盆架7连接的边缘部、折环部和球顶2,所述球顶2设置于振膜1的中心位置,所述球顶2的材质可选用金属、合金或铝+pmi+铝复合材料。所述音圈组件包括音圈骨架3及音圈4,所述音圈4位于所述振膜1的下方且驱动所述振膜1振动发声,所述音圈4插入所述磁间隙内,所述音圈的整体形状为具有4个r角的矩形结构。所述音圈4包括一对长轴边及一对短轴边,所述音圈4夹设于所述振膜1和支撑件之间,所述音圈4包括向外延伸的音圈引线。所述音圈4包括靠近所述振膜1的上表面、远离所述振膜的下表面及连接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的侧面。

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2、13和14所示,所述音圈骨架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音圈骨架3包括4个r角结构,4个所述r角结构与所述音圈4的4个r角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音圈骨架3的材质可选用金属或pi。所述音圈骨架3包括与振膜连接的振膜连接部320、与音圈4连接的音圈连接部310和第一延长部350,所述第一延长部350一端与振膜连接部320连接、所述第一延长部350另一端与音圈连接部310连接,所述音圈连接部310远离振膜1的一侧与音圈4靠近振膜1一端的上表面连接。

所述第一延长部350位于振膜连接部320内侧,所述音圈连接部310位于第一延长部350内侧。该音圈骨架结构设置增大了球顶的辐射面积(sd),提升了产品的灵敏度。

所述第一延长部350与音圈连接部310夹角c为110°,所述第一延长部350与所述振膜连接部320之间夹角d为110°。所述第一延长部350使得所述振膜连接部320与所述音圈连接部310的z轴向存在高度h",所述音圈4具有远离所述振膜1的z轴方向的高度h,所述音圈4相对于中心极片9的中心的水平平面上下对称设置,所述音圈4插入所述磁间隙内尽可能多地集中于磁场最密集区域,以获取最大bl值且使bl曲线对称度较好,提升产品的响度、降低产品的失真。

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位于音圈短轴边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音圈4的短轴边位置处且弹性支撑所述音圈4,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音圈4的下方,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系统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音圈骨架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fpc5(fpc即柔性电路板)和辅膜6,所述fpc5与音圈4的引线电联接。

所述音圈骨架3还包括与所述支撑件连接的第二延长部360、所述第二延长部360设置于振膜连接部320外侧,所述第二延长部360一端与振膜连接部320连接,所述第二延长部360的另一端沿着远离振膜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长部360另一端与支撑部连接。

所述第二延长部360的数量为四件,四件第二延长部360与振膜连接部320的四个r角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延长部360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支撑部341、第二支撑部342、第三支撑部343和第四支撑部344,四件支撑部与四件第二延长部360一一对应设置。

如附图6、7和8所示,所述固定系统包括所述环形极片8,所述fpc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极片8,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一方面,所述fpc5支撑固定所述音圈骨架3,从而起到支撑固定所述音圈4的作用,另一方面所述fpc与所述音圈4的音圈引线连接起电性连接所述音圈4的作用。

所述辅膜6叠设于fpc5的下方,所述fpc5设置于连接部与辅膜6之间,所述辅膜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系统即所述环形极片8,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如附图8所示,所述辅膜6包括与固定系统连接的第一固定部610,与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611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610和第二固定部611的辅膜折环部,所述辅膜折环部包括第一辅膜折环部621、第二辅膜折环部622、第三辅膜折环部623和第四辅膜折环部624。所述辅膜6进一步支撑固定所述音圈骨架3,从而起到进一步支撑固定所述音圈4的作用。

通过所述fpc5和辅膜6支撑固定所述音圈骨架3,从而支撑固定所述音圈4,维持音圈4只在z方向运动,振动平衡性较好,音圈不易打碰到磁路系统,提高扬声器的纯音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数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