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38583发布日期:2020-06-09 20:3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信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的业务场景下,工作人员能为远端的用户提供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远程操控用户所在的第二终端(例如让第二终端跳转到特定页面),以引导用户做出相应的动作(例如让用户上传相关的业务资料)。

因为一般的项目是基于b/s架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实际上仅仅是一个web页面。websocket技术本质上解决的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与服务器之间低成本、带上下文的通信问题。而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需要进行通信时,原生的websocket在服务器端并没有提供更多的支持。除此之外,开源项目socketio基于websocket进行了一些功能上的增强,例如增加了“通信房间”概念,所以开源项目socketio被广泛用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中,例如聊天室应用、游戏应用、数据应用等等。但开源项目socketio并没有提供远程操控的具体方案,也就是说不能进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远程交互。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系统和方法,旨在解决如何让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配对以及如何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指令信号进行跨浏览器的信息交流与远程交互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系统,包括:

第一终端;

第二终端;

资源池,以用于在无所述第二终端申请连接的信号时存储所述第一终端上传的第一识别信息,在有所述第二终端申请连接的信号时将所述第二终端上传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进行匹配;

通信房间,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远程交互的空间;

服务器,以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所述资源池以及所述通信房间产生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形成一对一的交流通信组。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方法,包括:

s1、将第一终端上传的第一识别信息存放到资源池中;

s2、创建通信房间;

s3、将第二终端上传的第二识别信息与在所述资源池中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得出多个信息匹配组,并将匹配过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标记上忙标志;

s4、依据每个所述信息匹配组的匹配关系将每个所述信息匹配组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通信房间中建立多个交流通信组;

s5、所述交流通信组中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统一的指令列表发送指令信号;

s6、接受所述指令信号,并通过预设的指令处理函数来处理所述指令信号,得出指令处理信息;

s7、依据所述指令处理信息来执行所述指令信号所包含的操作与流程,并作出指令反馈信号。

优选地,步骤s7之后还包括:

a71、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确认解决的所述指令反馈信号后,将所述交流通信组断开连接,并将所述交流通信组产生的通信数据上传到服务器;

a72、将匹配过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清除忙标志,以待下一次所述交流通信组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包括可办理的业务id以及第一终端的位置数据;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包括用户的基础数据、需办理的业务id以及第二终端的位置数据。

优选地,步骤s3包括:

s31、将所述用户的基础数据与预设的目标用户的标准比较,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使用者是否为目标用户;

s32、若所述第二终端的使用者不是目标用户,在此步骤终止;

s33、若所述第二终端的使用者是目标用户,则进入步骤s34;

s34、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数据是否为同一地区,若是同一地区则进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步匹配;

s35、判断所述可办理的业务id的数目是否不小于所述需办理的业务id的数目;

s36、若所述可办理的业务id的数目是不小于所述需办理的业务id的数目,则进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二步匹配,得出多个信息匹配组,并将匹配过的第一识别信息标记上忙标志。

优选地,步骤s34包括:

s341、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数据是否为同一个区级;

s342、若是同一个区级,则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步匹配,再进入步骤s35;

s343、若不是同一个区级,则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数据是否为同一个市级;

s344、若是同一个市级,则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步匹配,再进入步骤s35;

s345、若不是同一个市级,则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数据是否为同一个省级;

s346、若是同一个省级,则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步匹配,再进入步骤s35;

s347、若不是同一个省级,则在以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数据为中心在地域上相隔不超过两个省的范围内进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步匹配,再进入步骤s35。

优选地,步骤s7之前,还包括:

f71、所述第二终端依据所述指令处理信息,来控制本地硬件采集所述用户的基础数据。

优选地,所述用户的基础数据包括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的桌面图像数据。

优选地,所述指令信号与所述指令反馈信号均是json格式。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系统,其包括第一终端用于上传第一识别信息、接收和发出指令信号以及处理指令信号并作出指令反馈信号;第二终端用于上传第二识别信息、接收和发出指令信号以及处理指令信号并作出指令反馈信号;资源池,即一组存放数据资源的空间,资源池的创建避免了网络连接反复多次的进行创建以及销毁的操作,它有效的节省了处理时间以及提高了程序的并发性。而资源池存储了一定数目的第一终端上传的第一识别信息,当有第二终端申请连接的信号时,将第二识别信息与第一识别信息进行匹配;通信房间建立在服务器上,是用于匹配过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执行远程交互操作的空间;服务器,以用于存储第一终端、第二终端、资源池以及通信房间产生的数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方法,其包括首先将第一终端上传的第一识别信息存放到资源池中,并在服务器上创建通信房间。继而将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匹配,得出多个信息匹配组,并将匹配过的第一识别信息打上忙标志。依据每个信息匹配组的匹配关系将每个信息匹配组所对应的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在通信房间中建立多个交流通信组。当交流通信组中的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指令信号时,是遵循一套的标准的指令协议,并且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都采用了统一的指令列表,作为接受端的第二终端还需要预先定义好指令处理函数。第二终端接受指令信号之后,利用指令处理函数来处理指令信号,得出指令处理信息。接着依据指令处理信息来执行指令信号的操作步骤与流程,并作出指令反馈信号。本发明实现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一对一的配对,而使用资源池通过中心化的手段解决了两个不相关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通信问题,同时大大节省了程序的处理时间以及提高了程序的并发性。本发明还实现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能通过指令信号来执行远程交互的操作,利用指令信号有效地解决了跨浏览器的远程页面的操控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方法中的建立交流通信组的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方法中的交流通信组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以及远程交互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图4的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方法中的步骤s3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步骤s34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7为图4的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方法中的步骤s7之后的一个步骤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系统;

11:第一终端;

12:第二终端;

13:资源池;

14:通信房间;

15: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系统10,包括第一终端11;第二终端12;资源池13,以用于在无第二终端12申请连接的信号时存储第一终端11上传的第一识别信息,在有第二终端12申请连接的信号时将第二终端12上传的第二识别信息与第一识别信息进行匹配;通信房间14,以用于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远程交互;服务器15,以用于存储第一终端11、第二终端12、资源池13以及通信房间14产生的数据。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系统10的组成示意图。第一终端11用于上传第一识别信息、接收和发出指令信号以及处理指令信号并作出指令反馈信号。第二终端12用于上传第二识别信息、接收和发出指令信号以及处理指令信号并作出指令反馈信号。资源池13,即一组存放数据资源的空间,资源池13的创建避免了网络连接反复多次的进行创建以及销毁的操作,它有效的节省了处理时间以及提高了程序的并发性。而资源池13存储了一定数目的第一终端11上传的第一识别信息,当有第二终端12申请连接的信号时,将第二识别信息与第一识别信息进行匹配。通信房间14建立在服务器15上,是用于匹配过的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执行远程交互操作的空间。

同时,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形成一对一的交流通信组。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允许存在多个终端,如第一终端11、第二终端12……第n个终端,n为大于2的自然数。终端数目的上限由服务器15来决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因此交流通信组也存在多组。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方法中的建立交流通信组的过程示意图。步骤s1至步骤s4为建立交流通信组的具体步骤。

s1、将第一终端11上传的第一识别信息存放到资源池13中。

在步骤s1中,将第一终端11上传的第一识别信息存放到资源池13中。资源池13存储一定数目的第一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的数目确定了资源池13中的最大连接数。特别地,最大占用连接数和最小空闲连接数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定。

s2、创建通信房间14。

在步骤s2中,在服务器15上建立通信房间14,以用于给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通过指令信号进行信息交流与远程交互提供空间。

s3、将第二终端12上传的第二识别信息与在资源池13中的第一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得出多个信息匹配组,并将匹配过的第一识别信息标记上忙标志。

如图5所示,图5为图4的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方法中的步骤s3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在步骤s3中,当有第二终端12申请连接的信号时,并由资源池13分配一个与第二识别信息相匹配的第一识别信息,匹配过的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共同组成一组信息匹配组,并且要将匹配过的第一识别信息标记上忙标志,表明该第一识别信息不能在被分配使用。同时为了保证信息匹配组的连接有效性,增加了连接心跳的检测,连接心跳的检测可以减少连接失效造成的远程调用失败。同时连接心跳的检测间隔时间依据具体业务场景来设定。

而第一识别信息包括第一终端id、可办理的业务id以及第一终端11的位置数据。第二识别信息包括第二终端id、用户的基础数据、需办理的业务id以及第二终端12的位置数据。

s31、将用户的基础数据与预设的目标用户的标准比较,判断第二终端12的使用者是否为目标用户。

s32、若第二终端12的使用者不是目标用户,在此步骤终止。

s33、若第二终端12的使用者是目标用户,则进入步骤s34。

很明确地,在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通过指令信号进行信息交流与远程交互之前,第二终端12需要先验证第二终端12的使用者是否为目标用户。若用户的基础数据符合预设的目标用户的标准,则执行后续步骤;若用户的基础数据不符合预设的目标用户的标准,则不进行后续步骤。

s34、判断第二终端12的位置数据和第一终端11的位置数据是否为同一地区,若是同一地区则进行第二识别信息与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步匹配。

s341、判断第二终端12的位置数据和第一终端11的位置数据是否为同一个区级。

s342、若是同一个区级,则在全区范围内的进行第二识别信息与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步匹配,再进入步骤s35。

s343、若不是同一个区级,则判断第二终端12的位置数据和第一终端11的位置数据是否为同一个市级。

s344、若是同一个市级,则在全市范围内的进行第二识别信息与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步匹配,再进入步骤s35。

s345、若不是同一个市级,则判断第二终端12的位置数据和第一终端11的位置数据是否为同一个省级。

s346、若是同一个省级,则在全省范围内的进行第二识别信息与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步匹配,再进入步骤s35。

s347、若不是同一个省级,则在以第二终端12的位置数据为中心在地域上相隔不超过两个省的范围内进行第二识别信息与第一识别信息的第一步匹配,再进入步骤s35。

如图6所示,图6为图5中的步骤s34的具体流程示意图。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进行的第一步匹配为:按照地域范围来进行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的匹配。若在同一个区级内存在没有标记上忙标志的第一识别信息,则将该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匹配。若在同一个区级内不存在没有标记上忙标志的第一识别信息,则将匹配范围扩大到市级。若在同一个市级存在没有标记上忙标志的第一识别信息,则将该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匹配。若在同一个市级不存在没有标记上忙标志的第一识别信息,则将匹配范围扩大到省级。若在同一个省级存在没有标记上忙标志的第一识别信息,则将该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匹配。若在同一个省级不存在没有标记上忙标志的第一识别信息,则随机匹配到以第二终端12的位置数据为中心在地域上相隔不超过两个省的范围内。

s35、判断可办理的业务id的数目是否不小于需办理的业务id的数目。

s36、若可办理的业务id的数目不小于需办理的业务id的数目,则将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进行第二步匹配,得出多个信息匹配组,并将匹配过的第一识别信息标记上忙标志。

因而,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进行的第二步匹配为:判断第以识别信息中的可办理业务id数目是否大于第而识别信息中的需办理业务id数目,若是大于才能进行匹配,得出多个信息匹配组。即只有可办理业务id数目大于需办理业务id数目,第一终端11才能为第二终端12提供业务办理服务。并且将匹配过的第一识别信息标记上忙标志。

除上述按就近原则进行的匹配操作之外,还有一种按签到顺序原则进行的匹配操作。按签到顺序即按签到的时间顺序来依次进行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的匹配,特别的如果业务类型为全省通办即在全省范围内按签到的顺序进行排队匹配,如果业务类型为全市通办就在全市范围内按签到的顺序进行排队匹配,如果业务类型为全区通办就在全区范围内按签到的顺序进行排队匹配。

s4、依据每个信息匹配组的匹配关系将每个信息匹配组所对应的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在通信房间14中建立多个交流通信组。

在步骤s4中,依据每个信息匹配组的匹配关系将每个信息匹配组所对应的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在通信房间14建立多个交流通信组。

s5、交流通信组中第一终端11采用统一的指令列表发送指令信号;

s6、接受指令信号,并通过预设的指令处理函数来处理指令信号,得出指令处理信息;

s7、依据指令处理信息来执行指令信号所包含的操作与流程,并作出指令反馈信号。

而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方法中的交流通信组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以及远程交互的过程示意图。在步骤s5至s7中,当第一终端11向第二终端12发送指令信号时,是遵循一套的标准的指令协议,并且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采用了统一的指令列表,第二终端12还需要预先定义好指令处理函数。为了统一接收放与发送方的信息规范,定义了一套标准的指令协议,如下:

此外,还需要定义统一的指令代码,让第二终端12与第一终端11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来处理对应的指令代码所代表的业务回调逻辑。当具体的业务回调逻辑需要某些特定参数时,通过指令协议中的content字段传递。值得一提的是该指令协议没有限定只允许从第一终端11发起,也允许从第二终端12发起。

f71、第二终端12依据指令信号,来控制本地硬件来采集用户的基础数据。而用户的基础数据包括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以及第二终端12的桌面图像数据,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用户的语音信息、用户的指纹信息以及用户的面部数据。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11于第二终端12是基于web页面的,指令信号与指令反馈信号都是使用json格式。

而在步骤s7的具体步骤中,第二终端12接收指令信号之后,通过预设的指令处理函数来处理指令信号,得出指令处理信息,依据指令处理信息来执行指令信号的操作步骤,并发送指令反馈信号到第一终端11。

a71、第一终端11接收到第二终端12的确认解决的指令反馈信号后,将交流通信组断开连接,并将交流通信组产生的通信数据上传到服务器15;

a72、将匹配过的第一识别信息清除忙标志,以待下一次交流通信组的连接。

如图7所示,图7为图4的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方法中的步骤s7之后的一个步骤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当一组交流通信组处理完业务之后,将该交流通信组断开连接,将第一识别信息清除忙标志,以待下一次交流通信组的连接,并且将此次业务处理中交流通信组产生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15中。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方法的具体流程图,其首先将第一终端11上传的第一识别信息存放到资源池13中,并在服务器15上创建通信房间14。继而将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匹配,得出多个信息匹配组,并将匹配过的第一识别信息打上忙标志。依据每个信息匹配组的匹配关系将每个信息匹配组所对应的第二终端12与第一终端11在通信房间14中建立多个交流通信组。当交流通信组中的第一终端11向第二终端12发送指令信号时,是遵循一套的标准的指令协议,并且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都采用了统一的指令列表,作为接受端的第二终端12还需要预先定义好指令处理函数。第二终端12接受指令信号之后,利用指令处理函数来处理指令信号,得出指令处理信息。接着依据指令处理信息来执行指令信号的操作步骤与流程,并作出指令反馈信号。本发明实现了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一对一的配对,而使用资源池13通过中心化的手段解决了两个不相关的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的通信问题,同时大大节省了程序的处理时间以及提高了程序的并发性。本发明还实现了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之间能通过指令信号来执行远程交互的操作,利用指令信号有效地解决了跨浏览器的远程页面的操控难题。

在更具体地实施例中,以第一终端11为工作人员端,第二终端12为用户端为例(同样地,也可以第一终端11为用户端,第二终端12为工作人员端为例,此二者的操作步骤及流程并无区别)。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用户上传资料,在工作人员端的界面上点击“上传”,然后工作人员端发送一条包含上传资料的指令信号到用户端,这时用户端的界面就跳转到上传资料的页面上,并且调用本地硬件,打开高拍仪。当用户将资料放到高拍仪下,再在界面上点击“上传”,就会将这份资料的图像数据传输到服务器15。同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也包含了用户端向工作人员端发送指令信号的步骤,当用户点击“上传”时,用户端会生成一个图像上传到一个中间服务器15,然后用户端就发送指令信号到工作人员端的页面刷新文件列表,这样工作人员才会看到用户上传的资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为一种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系统10以及方法。一种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系统10包括第一终端11、第二终端12、资源池13、通信房间14以及服务器15。

而一种基于web页面的远程服务方法,当工作人员登陆第一终端11时,会将第一终端11上传的第一识别信息存放到资源池13中,并在服务器15上创建通信房间14,当用户操作第二终端12时,将第二终端12上传的第二识别信息与资源池13中的第一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匹配可以按照不同匹配原则来进行,具体有:按就近原则与按签到顺序原则,按照实际情况来使用不同的原则。匹配过的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组成一组信息匹配组,同时匹配过的第一识别信息打上忙标志。这样依据每个信息匹配组的匹配关系将每个信息匹配组对应的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在通信房间14中建立起多个交流通信组。

在一组交流通信组中,第二终端12与第一终端11在通信房间14进行信息交流与通过指令信号来进行远程交互。在第二终端12一侧发起指令信号,第二终端12接受指令信号之后,利用指令处理函数来处理指令信号,得出指令处理信息。接着依据指令处理信息来将指令信号划分为不同层级的业务指令,有基础业务类型与专业业务类型。在第一终端11一侧发起指令信号的步骤与上述第二终端12一侧发起指令信号的步骤一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利用资源池13将第二识别信息与第一识别信息匹配,并在通信房间14中建立了交流通信组,成功构建起了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之间的通信通道,这样就避免了在一同通信房间14内,一个指令信号被多个终端截获,让第一终端11能清楚地知道指令信号要发往那个具体角色,实现了信息传递的精确控制。同时匹配原则按实际情况来设定,最大程度地给予用户的最好的业务办理服务。

而在同一交流信息组中的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进行信息交流与通过指令信号完成远程交互,是遵循一套的标准的指令协议,不需要多余的信号处理,保证了指令信号的传递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