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45167发布日期:2020-12-01 13:2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耳机降噪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耳机音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当前的耳机往往集成有麦克风以实现语音通话功能,随着当前耳机使用环境中的环境音越来越复杂,导致当前的耳机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话场景下的语音降噪效果,进而提高语音信号的整体质量。

由此可见,提供一种耳机降噪方法,以提高通话场景下的语音降噪效果,进而提高语音信号的整体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通话场景下的语音降噪效果,进而提高语音信号的整体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耳机降噪方法,包括:

接收环境声信号;

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

若环境声信号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若环境声信号不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优选地,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包括:

判断环境声信号中低于预设阈值的目标频率在环境声信号的占比是否达到预设占比阈值;

若是,则执行环境声信号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的步骤;

否则,执行环境声信号不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的步骤。

优选地,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包括:

判断环境声信号的信号频谱是否连续;

若是,则执行环境声信号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的步骤;

否则,执行环境声信号不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的步骤。

优选地,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包括:

判断是否环境声信号中低于预设阈值的目标频率在环境声信号的占比达到预设占比阈值,且环境声信号的信号频谱连续;

若是,则执行环境声信号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的步骤;

否则,执行环境声信号不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的步骤。

优选地,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包括:

在第二语音信号中过滤第一语音信号得到第一过程语音信号;

获取基于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

在双麦降噪信号中过滤第一过程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优选地,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包括:

在第二语音信号中过滤第三语音信号得到第二过程语音信号;

获取基于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

在双麦降噪信号中过滤第二过程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优选地,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包括:

基于重力传感器或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

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包括:

基于反馈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

获取基于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包括:

获取基于语音麦克风以及前馈麦克风执行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耳机降噪装置,包括:

环境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环境声信号;

场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若是,则依次调用第一接收模块以及第一降噪模块,否则,依次调用第二接收模块以及第二降噪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第一降噪模块,用于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第二降噪模块,用于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耳机设备,包括:

振动传感器;

降噪麦克风;

语音麦克风;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接收环境声信号;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若环境声信号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若环境声信号不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耳机降噪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耳机降噪方法,首先接收环境声信号,进而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如果是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进一步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进而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如果环境声信号不是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进一步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进而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本方法根据耳机所处环境的环境声信号,判断耳机所处的环境是否为风噪场景,进而在风噪场景的情况下,通过振动传感器获取语音信号的方式降低风噪对最终得到的降噪语音信号的影响,在非风噪场景下,通过降噪麦克风获取语音信号的方式确保最终得到的降噪语音信号的频宽,综合提高了通话场景下的语音降噪效果,进而提高了语音信号的整体质量。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耳机降噪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益效果同上所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耳机降噪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体的耳机降噪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体的耳机降噪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体的耳机降噪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耳机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耳机设备的麦克风以及传感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随着人们对于耳机音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当前的耳机往往集成有麦克风以实现语音通话功能,随着当前耳机使用环境中的环境音越来越复杂,导致当前的耳机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话场景下的语音降噪效果,进而提高语音信号的整体质量。

为此,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耳机降噪方法,以提高通话场景下的语音降噪效果,进而提高语音信号的整体质量。

请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降噪方法,包括:

步骤s10:接收环境声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的环境声信号指的是耳机所处环境中的声音信号,接收环境声信号的方式可以具体是通过耳机中的语音麦克风或降噪麦克风对声音信号进行收集得到的,优选的,可以是通过用户说话时距离声源最近的语音麦克风接收环境声信号。

步骤s11: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若是,则依次执行步骤s12至步骤s13,否则,依次执行步骤s14至步骤s15。

在获取到环境声信号之后,本步骤进一步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此处所指的风噪场景指的是所产生的声信号中包含有风噪信号的场景。

步骤s12: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步骤s13: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判定环境声信号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时,本实施例进一步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进而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其中,振动传感器指的是能够通过收集振动波生成声音信号的传感器,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是通过两种不同途径收集到的语音信号,此处所指的语音信号包括但不限于是耳机使用者说话时产生的语音信号,也可以是耳机所在环境下产生的语音信号。

在风噪场景下,通过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能够相对减少风噪对第一语音信号的干扰,进而通过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能够相对提高降噪语音信号的降噪准确性。

步骤s14: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步骤s15: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判定环境声信号不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时,本实施例进一步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进而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是通过两种不同途径收集到的语音信号。

在无风噪的场景下,通过降噪麦克风接收的语音信号相较于通过振动传感器接收的语音信号而言,具有更高的语音频宽,因此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能够相对避免语音失真的情况产生。

本申请所提供的耳机降噪方法,首先接收环境声信号,进而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如果是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进一步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进而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如果环境声信号不是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进一步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进而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本方法根据耳机所处环境的环境声信号,判断耳机所处的环境是否为风噪场景,进而在风噪场景的情况下,通过振动传感器以接收振动波的方式获取语音信号,以此降低风噪对最终得到的降噪语音信号的影响,在非风噪场景下,通过降噪麦克风获取语音信号的方式确保最终得到的降噪语音信号的频宽,综合提高了通话场景下的语音降噪效果,进而提高了语音信号的整体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包括:

在第二语音信号中过滤第一语音信号得到第一过程语音信号;

获取基于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

在双麦降噪信号中过滤第一过程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的过程中,首先在语音麦克风接收的第二语音信号中过滤振动传感器接收到的第一语音信号,得到第一过程语音信号,进而获取基于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并在双麦降噪信号中过滤第一过程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获取基于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的步骤与在第二语音信号中过滤第一语音信号得到第一过程语音信号的步骤之间无固定的执行顺序,也可同时执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过程的表达式如下:

根据振动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一语音信号sg与语音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语音信号st进行比对,进而从第二语音信号st提取出干净的语音信号,即sclean:

sdv=st–k*sg;其中,k为降噪系数;(sdv包含风噪及其它噪音信号和被损伤的一部分语音信号);

通过双麦降噪方案采集到的信号为sd:

sclean=sd–r*sdv;其中,r为降噪系数。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包括:

在第二语音信号中过滤第三语音信号得到第二过程语音信号;

获取基于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

在双麦降噪信号中过滤第二过程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的过程中,首先在第二语音信号中过滤第三语音信号,得到第二过程语音信号,进而获取基于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并在双麦降噪信号中过滤第二过程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本实施例中,获取基于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的步骤与在第二语音信号中过滤第三语音信号得到第二过程语音信号的步骤之间无固定的执行顺序,也可同时执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过程的表达式如下:

根据降噪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三语音信号sfb与语音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二语音信号st进行比对,进而从第二语音信号st提取出干净的语音信号sclean:

sdv=st–l*sfb;(sdv含一小部分环境噪音信号);

通过双麦降噪方案采集到的信号为sd:

sclean=sd–n*sdv;其中,n为降噪系数。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包括:

基于重力传感器或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

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包括:

基于反馈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

获取基于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包括:

获取基于语音麦克风以及前馈麦克风执行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重点在于第一语音信号基于重力传感器(g-sensor)或骨传感器接收,能够相对确保第一语音信号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第三语音信号基于反馈麦克风(feedbackmic)接收得到,并且双麦降噪操作基于语音麦克风以及前馈麦克风(feedforwardmic)执行。本实施例进一步提高了耳机在通话场景下的语音降噪效果,进而提高了语音信号的整体质量。

请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降噪方法,包括:

步骤s20:接收环境声信号。

步骤s21:判断环境声信号中低于预设阈值的目标频率在环境声信号的占比是否达到预设占比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22以及步骤s23,否则,执行步骤s24以及步骤s25。

步骤s22: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步骤s23: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步骤s24: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步骤s25: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的方式,具体为判断环境声信号中低于预设阈值的目标频率在环境声信号的占比是否达到预设占比阈值,此处的预设阈值可以小于或等于人声频率区间的最小值,进而当环境声信号中的信号频率低于人声频率区间最小值的目标频率在环境声信号的占比达到预设占比阈值时,则认为环境声信号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否则,认为环境声信号不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本实施例进一步提高了判定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过程的准确性,进而确保了耳机降噪过程的整体可靠性。

请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降噪方法,包括:

步骤s30:接收环境声信号。

步骤s31:判断环境声信号的信号频谱是否连续,若是,则执行步骤s32以及步骤s33,否则,执行步骤s34以及步骤s35。

步骤s32: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步骤s33: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步骤s34: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步骤s35: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的方式,具体为判断环境声信号的信号频谱是否连续,由于考虑到在风噪场景下,风噪信号频谱往往是连续的,而语音信号的频谱往往是间隔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判断环境声信号的信号频谱是否连续,进而当环境声信号的信号频谱连续时,则认为环境声信号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否则,认为环境声信号不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本实施例进一步提高了判定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过程的准确性,进而确保了耳机降噪过程的整体可靠性。

请参见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降噪方法,包括:

步骤s40:接收环境声信号。

步骤s41:判断是否环境声信号中低于预设阈值的目标频率在环境声信号的占比达到预设占比阈值,且环境声信号的信号频谱连续,若是,则执行步骤s42以及步骤s43,否则,执行步骤s44以及步骤s45。

步骤s42: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步骤s43: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步骤s44: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步骤s45: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的方式,具体为判断是否同时满足环境声信号中低于预设阈值的目标频率在环境声信号的占比达到预设占比阈值,以及环境声信号的信号频谱连续这两个条件,进而当环境声信号中低于预设阈值的目标频率在环境声信号的占比达到预设占比阈值,并且环境声信号的信号频谱连续时,认为环境声信号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否则,认为环境声信号不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本实施例进一步提高了判定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过程的准确性,进而确保了耳机降噪过程的整体可靠性。

请参见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耳机降噪装置,包括:

环境声信号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环境声信号;

场景判断模块11,用于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若是,则依次调用第一接收模块12以及第一降噪模块13,否则,依次调用第二接收模块14以及第二降噪模块15;

第一接收模块12,用于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第一降噪模块13,用于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14,用于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

第二降噪模块15,用于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场景判断模块11,包括:

频率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环境声信号中低于预设阈值的目标频率在环境声信号的占比是否达到预设占比阈值;若是,则依次调用第一接收模块12以及第一降噪模块13;否则,依次调用第二接收模块14以及第二降噪模块15。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场景判断模块11,包括:

频谱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环境声信号的信号频谱是否连续;若是,则依次调用第一接收模块12以及第一降噪模块13;否则,依次调用第二接收模块14以及第二降噪模块15。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场景判断模块11,包括:

综合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环境声信号中低于预设阈值的目标频率在环境声信号的占比达到预设占比阈值,且环境声信号的信号频谱连续;若是,则依次调用第一接收模块12以及第一降噪模块13;否则,依次调用第二接收模块14以及第二降噪模块15。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降噪模块13,包括:

第一过滤模块,用于在第二语音信号中过滤第一语音信号得到第一过程语音信号;

降噪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于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

第一双麦过滤模块,用于在双麦降噪信号中过滤第一过程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降噪模块15,包括:

第二过滤模块,用于在第二语音信号中过滤第三语音信号得到第二过程语音信号;

降噪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于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

第二双麦过滤模块,用于在双麦降噪信号中过滤第二过程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模块,包括:

传感器接收模块,用于基于重力传感器或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

第二接收模块,包括:

反馈麦克风接收模块,用于基于反馈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

降噪信号获取模块,包括:

双麦降噪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于语音麦克风以及前馈麦克风执行双麦降噪操作得到的双麦降噪信号。

本申请所提供的耳机降噪装置,首先接收环境声信号,进而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如果是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进一步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进而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如果环境声信号不是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进一步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进而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本装置根据耳机所处环境的环境声信号,判断耳机所处的环境是否为风噪场景,进而在风噪场景的情况下,通过振动传感器以接收振动波的方式获取语音信号,以此降低风噪对最终得到的降噪语音信号的影响,在非风噪场景下,通过降噪麦克风获取语音信号的方式确保最终得到的降噪语音信号的频宽,综合提高了通话场景下的语音降噪效果,进而提高了语音信号的整体质量。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耳机设备,包括:

振动传感器;

降噪麦克风;

语音麦克风;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接收环境声信号;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若环境声信号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若环境声信号不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

本申请所提供的耳机降噪设备,首先接收环境声信号,进而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如果是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进一步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进而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如果环境声信号不是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进一步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进而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本设备根据耳机所处环境的环境声信号,判断耳机所处的环境是否为风噪场景,进而在风噪场景的情况下,通过振动传感器以接收振动波的方式获取语音信号,以此降低风噪对最终得到的降噪语音信号的影响,在非风噪场景下,通过降噪麦克风获取语音信号的方式确保最终得到的降噪语音信号的频宽,综合提高了通话场景下的语音降噪效果,进而提高了语音信号的整体质量。

在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下,耳机设备中包含的降噪麦克风具体为反馈麦克风以及前馈麦克风。

请参见图6所示,是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下的耳机设备的麦克风以及传感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中的耳机设备中包括:语音麦克风101;前馈麦克风102;反馈麦克风与振动传感器的组合器件103。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耳机降噪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首先接收环境声信号,进而判断环境声信号是否为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如果是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进一步基于振动传感器接收第一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进而基于第一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如果环境声信号不是风噪场景产生的声信号,则进一步基于降噪麦克风接收第三语音信号,并利用语音麦克风接收第二语音信号,进而基于第三语音信号以及第二语音信号得到降噪语音信号。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根据耳机所处环境的环境声信号,判断耳机所处的环境是否为风噪场景,进而在风噪场景的情况下,通过振动传感器以接收振动波的方式获取语音信号,以此降低风噪对最终得到的降噪语音信号的影响,在非风噪场景下,通过降噪麦克风获取语音信号的方式确保最终得到的降噪语音信号的频宽,综合提高了通话场景下的语音降噪效果,进而提高了语音信号的整体质量。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