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5751发布日期:2020-11-20 09:5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脖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脖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和有线耳机相比,有线耳机功能较为单一,收纳不便,易缠绕打结。无线耳机使用便携,佩戴方便。市场上有线耳机向无线耳机转化的趋势明显,但是,目前市场上无线耳机基本采用蓝牙传输形式,应用于蓝牙传输的所有无线频段,传输的音频数据都无法实现hi-res认证(hi-res,全称highresolutionaudio,即高解析度音频,由索尼提出并定义、jas(日本音频协会)和cea(消费电子协会)制定的高品质音频产品设计标准),无法实现在无线耳机中播放高分辨率(24/32bitto192/384khz)无损音频文件。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在无线耳机中播放高分辨率无损音频文件的新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脖戴式耳机,旨在解决无线耳机中无法播放高分辨率无损音频文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脖戴式耳机,包括耳机组件和脖戴组件,所述耳机组件内设有出声单元,所述耳机组件与所述脖戴组件线缆连接,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所述脖带组件包括:

控制单元、颈梁以及供电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颈梁的两个末端中的一个末端,所述供电单元连接所述颈梁的两个末端中的另一个末端;所述供电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并对控制单元提供供电;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pcba板、mcu、蓝牙芯片、wifi芯片以及至少两个dac芯片;所述mcu设在pcba板上,所述蓝牙芯片和所述wifi芯片集成在mcu中;所述mcu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ac芯片的输入端,所述dac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出声单元连接;

所述mcu对蓝牙芯片、wifi芯片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识别,得到音频信号,再将识别到的音频信号传输给所述dac芯片进行解码。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外壳底座、按键外壳、按键内壳;

所述pcba板设于所述外壳底座内;所述按键内壳盖合所述外壳底座,并将所述pcba板盖合于所述按键内壳与所述外壳底座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按键内壳设有至少两个控制键;所述按键外壳形状与所述按键内壳相适配且盖合所述按键内壳,并对应设有相同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底座内还设有与所述pcba板连接的存储卡卡槽以及usb接口,所述按键内壳以及所述按键外壳均设有对应的存储卡卡槽开孔以及usb接口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卡卡槽为microsd卡槽,所述usb接口为usb-c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pcba板上还设有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的麦克风以及ai芯片;所述ai芯片集成在所述mcu中。

进一步地,所述颈梁内设有连接线,所述供电单元为充电电池,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电池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pcba板上还设有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电池,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cu。

进一步地,所述dac芯片数量为两个,所述dac芯片型号为es9218p。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组件包括:第一耳机以及第二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均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颈梁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耳机以及所述第二耳机均设有第一磁吸固定部;所述控制单元以及供电单元均设有第二磁吸固定部;所述第一磁吸固定部可磁吸连接所述第二磁吸固定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方案通过wifi传输音频数据使得无线耳机中可以播放高分辨率无损音频文件,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使用两个高分辨率dac芯片解码播放,播放延迟在1ms以下;设置麦克风以及ai芯片既能实现降噪,又能实现语音控制,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听音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脖戴式耳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脖戴式耳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控制单元1、外壳底座11、按键外壳12、按键内壳13、pcba板14、存储卡卡槽15、usb接口16、内壳指示灯开孔17、外壳指示灯开孔18、颈梁2、供电单元3、mcu4、蓝牙芯片5、wifi芯片6、dac芯片7、电源管理芯片8、麦克风9。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及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脖戴式耳机,包括耳机组件和脖戴组件,所述耳机组件内设有出声单元,所述耳机组件与所述脖戴组件线缆连接,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所述脖带组件包括:

控制单元1、颈梁2以及供电单元3;

所述控制单元1连接所述颈梁2的两个末端中的一个末端,所述供电单元3连接所述颈梁2的两个末端中的另一个末端;所述供电单元3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并对控制单元1提供供电;

所述控制单元1包括pcba板14、mcu4(单片微型计算机)、蓝牙芯片5、wifi芯片6以及至少两个dac芯片7(数模转换芯片);所述mcu4设在pcba板14上,所述蓝牙芯片5和所述wifi芯片6集成在mcu4中;所述mc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ac芯片7的输入端,所述dac芯片7的输出端与所述出声单元连接;

所述mcu4对蓝牙芯片5、wifi芯片6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识别,得到音频信号,再将识别到的音频信号传输给所述dac芯片7进行解码。

在本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通过蓝牙传输音频数据无法达到播放高分辨率无损音频文件的效果,本申请脖戴式耳机通过设置蓝牙芯片5、wifi芯片6、以及多个dac芯片7,可以与移动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和wifi连接,并可通过wifi接收音频数据,由于wifi传输数据的能力较蓝牙强很多,可以达到脖戴式耳机中播放高分辨率无损音频文件的效果,同时,本申请内置解码器为多个dac,多个dac解码效率更高,可将无损音频无延迟的提供给无线用户。举例而言,移动终端和脖戴式耳机建立蓝牙连接和wifi连接,通过uwp(universalwindowsplatform,windows通用应用平台)授权移动终端的特定app,此app则可通过wifi的形式将无损音频文件的音频数据传输给脖戴式耳机,脖戴式耳机通过对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再播放,达到脖戴式耳机中播放高分辨率无损音频文件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还包括:外壳底座11、按键外壳12、按键内壳13;

所述pcba板14设于所述外壳底座11内;所述按键内壳13盖合所述外壳底座11,并将所述pcba板14盖合于所述按键内壳13与所述外壳底座11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按键内壳13设有至少两个控制键,例如音量控制键,状态控制键等;所述按键外壳12形状与所述按键内壳13相适配且盖合所述按键内壳13,并对应设有相同按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pcba板14上设置相应的控制键,按键内壳13上也设置同样的控制键,安装时按键内壳13时,只需使得按键内壳13上的控制键与设置在pcba板14上的控制键重合,再套上按键外壳12,即可使得按压按键外壳12上的按键对应至pcba板14上的按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pcba板14上设置控制键的连接接口,在按键内壳13上设置相应的控制键,并将控制键连接上述接口对应的接头,通过接口与接头相连接,达到将按键内壳13的按键信号输入控制单元1的目的。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控制键除了可以控制音量大小、播放状态之外,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操作(不同按键的单击、双击、三击、长按等)控制快进、快退、上一曲、下一曲、切换工作状态(例如收音机模式、蓝牙模式、存储卡模式)等。另外,还可以在pcba板14上设置状态指示灯,并在按键内壳13设置内壳指示灯开孔17,按键外壳12设置相应的外壳指示灯开孔18,以提示用户脖戴式耳机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底座11内还设有与所述pcba板14连接的存储卡卡槽15以及usb接口16,所述按键内壳13以及所述按键外壳12均设有对应的存储卡卡槽15开孔以及usb接口16开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卡卡槽15为microsd卡槽,所述usb接口16为usb-c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设置扩展存储卡槽,并优选为microsd卡槽,microsd卡具有体积小巧,存储数据容量大和高速率传输的优点。优选的,本申请中脖戴式耳机数据和充电的usb接口16为usb-c接口,usb-c接口具有如下优点,第一,支持正反面盲插;第二,充电电流最高支持5a,充电功率大,充电速度快;第三点,数据传输速度超强,最高达到10gbit/秒,提升脖戴式耳机内核版本升级及优化等速度;第四点,接口轻薄小巧(8.3-8.4*(2.5-2.6mm),提升产品空间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a板14上还设有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的麦克风9以及ai芯片(未图示);所述ai芯片集成在所述mcu4中。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麦克风9(图2中mic),本实施例中为双麦克风阵列,使得脖戴式耳机具有了声音输入功能,脖戴式耳机连接移动终端时,可以打电话或进行语音、视频通话。另一方面,ai芯片配合麦克风9设置,可以通过麦克风9输入环境噪声、再通过ai芯片进行去噪。进一步的,用户还可以通过麦克风9进行语音输入,再由ai芯片语音识别,进行对脖戴式耳机的语音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颈梁2内设有连接线,所述供电单元3为充电电池,所述控制单元1与所述充电电池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a板14上还设有电源管理芯片8(图2中pmic),所述电源管理芯片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电池,所述电源管理芯片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cu4。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管理芯片8选用型号为sc2720,sc2720是在单片芯片内包括了多种电源轨和电源管理功能的集成电路。由于将多种功能集成到单片芯片内,芯片尺寸小,可提供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和系统电源效率。电源管理芯片8内集成的功能包括电压转换器和调节器、电池充电器、电池电量计、led驱动器、实时时钟、电源排序器和电源控制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dac芯片7数量为2,所述dac芯片7型号为es9218p。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2个dac芯片7,可将播放延迟降低在1ms以下。dac芯片7优选es9218p,es9218p具有极高的集成度,占用空间小,提供高保真级输出,可提供2.0vrms输出,可支持高达32位384khzpcm(pulsecodemodulation)和dsd(directstreamdigital)256,可提供高达130db的snr(signalnoiseratio)和-114dbthd+n(总谐波失真加噪声),确保音响发烧级音质一直到耳机。它还支持业界最流行的高分辨率和无损音频格式,包括dsd,dop,flac,alac,aiff和wav。还支持压缩的传统格式,以确保用户获得最佳的收听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组件包括:第一耳机以及第二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均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颈梁2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耳机以及所述第二耳机均设有第一磁吸固定部;所述控制单元1以及供电单元3均设有第二磁吸固定部;所述第一磁吸固定部可磁吸连接所述第二磁吸固定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磁吸固定部可以是磁铁,通过在耳机一端设置磁铁,同时在脖戴组件上也设置磁铁,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直接将耳机固定在脖戴组件上,使用时,直接取下即可,同时,磁吸式固定不会造成磨损,并且使得耳机整体收纳更加方便,更加便于携带与佩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按键上设有按键标示图案,例如,控制单元上设有三个按键,分别是音量增加按键、音量减少按键和状态按键时,以加号标示音量增加按键,以减号标示音量减少按键,以圆圈标示状态按键,标示图案设置有一定的纹理,用户可以触摸感知,由于脖戴式耳机佩戴方式的原因,用户无法通过眼睛看到按键,因此按键标示图案可以让用户准确感知具体按键的位置,对脖戴式耳机进行准确控制。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