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物体接近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01868阅读:来源:国知局
射频信号收到阻碍,RX模块接收到的信号会衰减,强度变弱。
[0066]例如,参见图2,一个终端内包括TX模块和RX模块,在图2a中,TX模块发送的射频信号由RX模块接收,此时没有物体接近终端,该接收信号强度最强。在图2b中,有物体接近终端,对TX模块发射的射频信号有阻碍作用,因此,RX模块接收到的信号有衰减,信号强度变弱,所以根据接收信号的强度就可以确定是否有物体接近终端。
[0067]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有物体接近该终端,可以包括:
[0068]在该接收强度小于该强度阈值时,确定有物体接近该终端;在该接收强度大于等于该强度阈值时,确定没有物体接近该终端。
[0069]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按照预设的发射强度发送射频信号,可以包括:
[0070]判断该终端当前是否处于通话中;
[0071]在确定该终端当前处于通话时,按照预设的第一发射强度发送射频信号;在确定该终端当前未处于通话时,按照预设的第二发射强度发送射频信号;
[0072]其中,该第一发射强度大于该第二发射强度。
[0073]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射频信号经由该终端的主键发送和接收,该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有物体接近该终端,可以包括:
[0074]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有物体接近该终端的主键。
[0075]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0076]将该发射强度乘以预设的比例系数后的结果设置为该强度阈值。
[0077]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按照预设的发射强度发送射频信号,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将接收所述射频信号的接收强度与预设的强度阈值作比较,所述强度阈值根据所述发射强度设置,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有物体接近所述终端,采用发送和接收射频信号的方式来取代距离传感器,无需在终端上开孔就能实现物体是否接近的检测,不影响终端的外观,极大地提高了终端的美观性。
[0078]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检测物体接近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用于终端中,包括以下步骤。
[0079]在步骤S21中,按照预设的发射强度发送射频信号。
[0080]其中,所述发射强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如IdbM等,具体数值本实施例不做限定。[0081 ] 在步骤S22中,接收该射频信号。
[0082]在步骤S23中,将接收该射频信号的接收强度与预设的强度阈值作比较,该强度阈值根据该发射强度设置。
[0083]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强度阈值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设置:
[0084]将该发射强度乘以预设的比例系数后的结果设置为该强度阈值。
[0085]其中,所述比例系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0086]例如,射频信号的发射强度为P,比例系数为K,则可以将强度阈值设置为KXP。其中,所述K可以为30%或者20%等等。
[0087]在步骤S24中,在该接收强度小于该强度阈值时,确定有物体接近该终端;在该接收强度大于等于该强度阈值时,确定没有物体接近该终端。
[0088]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射频信号经由该终端的主键发送和接收,所述确定有物体接近该终端为确定有物体接近该终端的主键,所述确定没有物体接近该终端为确定没有物体接近该终端的主键。
[0089]其中,射频信号经由终端的主键发送和接收,可以由以下方式来实现:将TX模块和RX模块设置在终端主键上,从而保证射频信号经由主键发送和接收。这种场景下,可以精确地识别出是否有物体接近终端的主键,如识别手指是否接近主键等等。
[0090]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按照预设的发射强度发送射频信号,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将接收所述射频信号的接收强度与预设的强度阈值作比较,所述强度阈值根据所述发射强度设置,在该接收强度小于该强度阈值时,确定有物体接近该终端;在该接收强度大于等于该强度阈值时,确定没有物体接近该终端,采用发送和接收射频信号的方式来取代距离传感器,无需在终端上开孔就能实现物体是否接近的检测,不影响终端的外观,极大地提高了终端的美观性。
[0091]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检测物体接近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用于终端中,包括以下步骤。
[0092]在步骤S31中,判断该终端当前是否处于通话中,在确定该终端当前处于通话时,执行步骤S32 ;在确定该终端当前未处于通话时,执行步骤S33。
[0093]其中,通过判断终端是否正在通话,可以确定当前的应用场景是否为识别人脸接近终端的场景,当终端处于通话时,当前的场景需要识别人脸是否接近终端,当终端未处于通话时,当前的场景为识别其它物体是否接近终端,如手指等等。
[0094]在步骤S32中,按照预设的第一发射强度发送射频信号,然后执行步骤S34。
[0095]在步骤S33中,按照预设的第二发射强度发送射频信号,然后执行步骤S34。
[0096]其中,该第一发射强度大于该第二发射强度。
[0097]本实施例中,由于对于终端的屏幕来说,人脸在接近终端屏幕时,通常还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会完全靠近,因此,需要用较强的发射强度来发射射频信号,才能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对于其他场景,如手指接近终端的场景,由于手指接近终端时是可以由远至近甚至直接接触终端屏幕,相对来说手指离终端屏幕的距离较小甚至为零,因此,可以使用较弱的发射强度来发射射频信号,就可以实现识别手指的接近。
[0098]例如,参见图5,左侧为手指接近终端的场景,由于手指距离终端屏幕的距离较近,因此,可以使用较低的发射强度来发射射频信号。右侧为脸部接近终端的场景,由于脸部距离终端屏幕的距离稍远,因此,可以使用较高的发射强度来发射射频信号。通过对场景的判断,并相应地使用不同的发射强度来发射射频信号,从而达到了不同场景下,对物体接近的识别,适用范围较广,应用更灵活。
[009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射强度和第二发射强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具体数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第一发射强度为8dbM,第二发射强度为5dbM等等。
[0100]在步骤S34中,接收该射频信号。
[0101]在步骤S35中,将接收该射频信号的接收强度与预设的强度阈值作比较,该强度阈值根据该发射强度设置。
[010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强度阈值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设置:
[0103]将该发射强度乘以预设的比例系数后的结果设置为该强度阈值。
[0104]在步骤S36中,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有物体接近该终端。
[0105]本实施例中,如果该射频信号的接收强度小于所述强度阈值,则可以确定人脸接近该终端,如果该射频信号的接收强度大于等于所述强度阈值,则可以确定人脸未接近该终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定人脸是否接近终端,进而可以确定是否需要锁定屏幕,进行相应的处理,此处不做过多说明。
[0106]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射频信号经由该终端的主键发送和接收,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有物体接近该终端,可以包括:
[0107]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有物体接近该终端的主键。
[0108]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判断该终端当前是否处于通话中,在确定该终端当前处于通话时,按照预设的第一发射强度发送射频信号;在确定该终端当前未处于通话时,按照预设的第二发射强度发送射频信号;接收该射频信号,将接收该射频信号的接收强度与预设的强度阈值作比较,该强度阈值根据该发射强度设置,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有物体接近该终端,采用发送和接收射频信号的方式来取代距离传感器,无需在终端上开孔就能实现物体是否接近的检测,不影响终端的外观,极大地提高了终端的美观性。
[0109]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检测物体接近的装置框图。参照图6,该装置应用于终端中,包括射频发射模块121,射频接收模块122、比较模块123和确定模块124。
[0110]该射频发射模块121,被配置为按照预设的发射强度发送射频信号。
[0111]该射频接收模块122,被配置为接收该射频信号。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