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复印机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90135阅读:来源:国知局
r>[0144]701a,701b:滑臂
[0145]702a,702b:齿条臂
[0146]710:小齿轮
[0147]721:光发射/接收传感器
[0148]721a:光发射单元
[0149]721b:光接收单元
[0150]Al:图像形成装置
[0151]2:图像形成单元
[0152]200:控制单元
[0153]201:行缓冲器
[0154]202:倾斜校正处理单元
[0155]203:图像处理单元
[0156]204:缩小处理单元
[0157]205:边缘检测处理单元
[0158]206:角度计算处理单元
[0159]111:第一辊
[0160]112:第二辊
[0161 ]121、121a、121b、121c:第一传感器
[0162]122:第二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163]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机的框图,该多功能机包括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多功能机I包括图像读取装置10和图像形成装置20。
[0164]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中,通过读取原稿纸张上的图像生成图像信号。图像信号被输入到信号处理单元30 (将在后文中描述)中并且在此经过各种图像处理。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中,沿着包括读取位置的传送路径传送带有读取目标图像的原稿纸张,并且在原稿纸张经过读取位置时读取原稿纸张上的图像。图像读取装置10与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实例相对应(将在后文中详细描述)。
[0165]图像形成装置20基于图像信号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并且排出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假定图像形成装置20为所谓的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装置,但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概念也可以应用于诸如喷墨型等其它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
[0166]如将在后文中描述的那样,将被图像形成装置20形成在纸张P上的图像的图像信号不总是需要通过图像读取装置10读取原稿的图像来获得,也可以从外部输入。
[0167]多功能机I配备有信号处理单元30。信号处理单元30根据操作模式对图像读取装置10所获得的图像信号或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执行各种信号处理。
[0168]多功能机I还配备有I/O接口 40和传真接口 50。I/O接口 40负责多功能机I与图像编辑装置(未示出,其通常为计算机)之间的通信。I/O接口 40经由信号处理单元30接收由图像读取装置10生成的图像信号,并且将图像信号发送到图像编辑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多功能机I用作扫描仪。I/O接口 40接收从图像编辑装置发来的图像信号。经由信号处理单元30将I/O接口 40所接收的图像信号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20。图像形成装置20基于所接收到的图像信号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多功能机I用作打印机。
[0169]传真接口 50是与电话线连接的模块,并因此负责传真功能。更具体而言,在传真发送模式中,图像读取装置10通过读取原稿纸张上用于传真发送的图像来生成图像信号。所生成的图像信号经由信号处理单元30和传真接口 50输出到电话线,并因此被发送到目的地。在传真接收模式中,经过电话线发送的图像信号由传真接口 50接收,并且经由信号处理单元30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20。图像形成装置20基于所接收到的图像信号在纸张上打印出图像。
[0170]多功能机I还具有复印功能。在复印模式中,图像读取装置10通过读取原稿纸张上的图像而生成的图像信号经由信号处理单元30被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20。图像形成装置20基于所接收到的图像信号在纸张上打印出图像。该复印功能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复印机的实例相对应。
[0171]多功能机I还配备有包括用户界面(用户接口)61的控制单元60。控制单元60负责在多功能机I中所需的所有控制,诸如根据例如通过用户界面61接收到的用户指令而在上述各种功能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控制等。
[0172]信号处理单元30、I/O接口 40、传真接口 50和控制单元60可以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10的主体或图像形成装置20的主体中,或以分布式的方式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10和图像形成装置20的主体中。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机I中,它们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20的主体中。作为例外,用户界面61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20的主体的顶面中(参见图3)。
[0173]图2是概要地示出图1以框图形式所示的多功能机的机械构造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多功能机I的图像读取装置10和图像形成装置20的结构。在图2中,多功能机I的其它单元(也就是说,信号处理单元30、I/O接口 40、传真接口 50和控制单元60 (参见图1))整合为单个块,即电路单元70。将参考图3对用户界面61进行单独描述。图像读取装置10具有分别作为用于读取原稿纸张上的图像的读取模式的传送读取模式和静止读取模式。
[0174]在传送读取模式中,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的原稿纸张M沿着传送路径(其以图2中的虚线表示)被逐张地传送并且经过读取位置SP,通过按下图3所示的开始按钮611启动传送。当原稿纸张M经过读取位置SP时,灯131照射各张原稿纸张M上的图像的一部分,所得到的反射光被构成了读取光学系统的反射镜132、133、134和透镜135引导至读取传感器136,并且由读取传感器136进行读取,从而生成图像信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反射镜132、133、134和透镜135 (读取光学系统)以及读取传感器136构成了光接收装置13。已经经过读取位置SP的原稿纸张被排出到原稿纸张排出托盘12。将在后文中描述用于传送原稿纸张M的传送单元的细节。
[0175]图像读取装置10配备有透明玻璃板14,透明玻璃板14上将放置单张原稿纸张M。并且图像读取装置10在沿着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的深度侧上具有沿图2的左右方向延伸的铰轴。利用这种结构,设置在透明玻璃板14上的盖件单元能够被抬起以露出透明玻璃板14。
[0176]在静止读取模式中,用户抬起盖件单元,将原稿纸张M面朝下放置在透明玻璃板14上,并且使原稿纸张M夹设在透明玻璃板14与原稿纸张排出托盘12的底面之间。当在该状态下通过用户操作启动读取时,反射镜132至134沿与透明玻璃板14的底面平行的箭头D所示的方向移动,并且由读取传感器136读取原稿纸张M上的图像并且生成图像信号。
[0177]接下来,将对图像形成装置20进行概述,该图像形成装置2为通过所谓的电子照相法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类型。
[0178]图像形成装置20配备有使用黑色(K)、蓝绿色(青色)(C)、品红色(M)和黄色(Y)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形成色调剂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1K、21C、21M、21Y。在下面的描述中,如果无需在颜色、单元或部件之间进行区分,将仅用数字表示不附加表示颜色的后缀K,C,M、Y。
[0179]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配备有沿着箭头B所示的方向旋转的电子照相式感光鼓22。各个感光鼓22由充电器(未示出)进行充电并且被来自曝光单元23的曝光光线照射,从而在感光鼓22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未示出)用色调剂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从而在感光鼓22上形成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
[0180]在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下方设置有中间转印带24,中间转印带24与感光鼓22的排列方向相平行地延伸,被辊241张紧,并且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循环。一次转印辊25设置为与相应的感光鼓22相对,并且中间转印带24夹设在一次转印辊25与感光鼓22之间。
[0181]当各个一次转印辊25运行时,形成在相应感光鼓22上的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被顺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上从而彼此叠加。
[0182]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配备有清洁器(未示出),清洁器用于清洁相应感光鼓22的刚刚进行了转印的区域。因此,感光鼓22的表面被相应的清洁器所清洁。
[0183]图像形成装置20配备有二次转印辊26。已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上而彼此叠加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已被传送到二次转印辊26的位置的纸张P上。
[0184]在图像形成装置20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纸张P的两个纸张托盘27A、27B。为了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从纸张托盘27A、27B中的一者拾取一张纸张P并且通过传送辊271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传送该纸张P。当纸张P经过二次转印辊26的位置时,将色调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24转印到纸张P上。已经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被传送带272进一步传送并且通过定影器28,定影器28配备有加热辊281和加压辊282。被传送来且承载有未定影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被夹设在加热辊281与加压辊282之间,从而被加热和加压,因此将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P上。通过排出辊273将印有已定影色调剂图像的图像的纸张P排出到纸张排出托盘29上。
[0185]通过清洁器242清洁中间转印带24的表面区域,在二次转印辊26的操作下,色调剂图像已经从该表面区域转印到纸张P上。
[0186]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多功能机的顶部(也就是说,图像读取装置10和图像形成装置20的顶部)的外观的透视图。
[0187]图3示出了图像读取装置10的文档托盘11和原稿纸张排出托盘12 (也参见图2)。图3还示出了用于在限制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的待传送的原稿纸张的沿宽度方向的位置的同时引导原稿纸张的引导部件117。在按下开始按钮611 (将在后文中描述)时,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的原稿纸张的沿宽度方向的位置被限制,并且原稿纸张在由引导部件117进行引导的同时通过原稿运送入口 118被顺次逐张地运送到图像读取装置10中。
[0188]如上所述,可以围绕设置在深度侧上的铰轴的轴线抬起图像读取装置10的位于线η的上方(参见图3)的盖件单元。在盖件单元被抬起的情况下,将原稿纸张面朝下放置在透明玻璃板14(参见图2)上。在放下盖件单元之后(参见图3),按下开始按钮611,此时,图像读取装置10开始以上述静止读取模式读取原稿纸张上的图像。
[0189]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0的顶面设置有用户界面61 (也参见图1),用户界面61包括上述开始按钮611、多个设置按钮612,设置按钮612包括十键单元和同样用于显示的触摸面板613。
[0190]在按下开始按钮611时,图像读取装置10开始读取原稿纸张。使用设置按钮612设置复印份数、传真发送的目的地的传真号码等。此外,通过在触摸面板613上显示的画面进行各种设置。
[0191]原稿运送入口 118的上方覆盖有可打开的盖件119,在发生原稿纸张卡纸时可以打开该可打开的盖件119。可打开的盖件119可以构造为通过下述方式打开:用手指勾住可选的握持部分119a来抬起可打开的盖件119。
[0192]上面参考图1至图3所做的描述不仅适用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而且还适用于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0193]图4是概略示出盖件单元的顶部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该盖件单元处于这样的状态:位于原稿运送入口 118(也参见图3)上方的可打开的盖件119被打开并且文档托盘11的顶盖被移除。
[0194]滑臂701a和齿条臂702a从用于引导原稿纸张的右侧(从沿着原稿传送方向(其以箭头Z表示)的下游观察)的引导部件117a(引导部件117对中的一者)朝向用于引导原稿纸张的左侧的引导部件117b延伸。滑臂701a是用于辅助引导部件117a的滑动的部件。具有齿条的齿条臂702a与小齿轮710啮合。滑臂701a和齿条臂702a彼此固定并且固定在引导部件117a上,并且与引导部件117a —起沿着原稿宽度方向(以箭头y_y表示)滑动。
[0195]同样地,滑臂701b和齿条臂702b从用于引导原稿纸张的左侧的引导部件117b朝向用于引导原稿纸张的右侧的引导部件117a延伸。滑臂701b是用于辅助引导部件117b的滑动的部件。具有齿条的齿条臂702b与小齿轮710啮合。滑臂701b和齿条臂702b彼此固定并且固定在引导部件117b上,并且与引导部件117b —起沿着原稿宽度方向(以箭头y_y表示)滑动。
[0196]小齿轮710夹设在两个齿条臂702a、702b之间并且与它们啮合。因此,当使两个引导部件117a、117b中的一者(例如引导部件117a)滑动时,另一引导部件(例如引导部件117b)沿相反方向移动。已调节成使得这两个引导部件117a、117b总是滑动到与文档托盘11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心相距相同距离的位置。因此,当引导部件117a、117b滑动为从原稿纸张的右侧和左侧挤压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的原稿纸张时,原稿纸张的位置被限制为位于文档托盘11的沿宽度方向的中心。
[0197]在引导原稿纸张的右侧的滑臂701a的旁边设置有多个光发射/接收传感器721。每个光发射/接收传感器721由光发射单元721a和光接收单元721b组成,并且从光发射单元721a发射出的光由光接收单元721b接收。如果光在光发射单元721a与光接收单元721b之间发生中断,则能够检测到该中断。
[0198]滑臂701a具有底侧敞开的支架形横截面。当滑臂701a与引导部件117a —起滑动时,光发射/接收传感器721的各光发射单元721a顺次地进入引导部件117a的内部。滑臂701a的将位于光发射单元721a(内侧)与光接收单元721b (外侧)之间的壁部以下模式中形成有开口:光发射/接收传感器721的开/关模式随引导部件117a(即滑臂701a)的滑动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基于光发射/接收传感器721的开/关模式来检测引导部件117a的滑动位置。另一引导部件117b的滑动位置由引导部件117a的滑动位置确定,从而也确定了引导部件117a和引导部件117b之间的间隔。该间隔与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的原稿纸张的宽度一致。以这种方式,原稿纸张中的一张原稿以光发射/接收传感器721的开/关组合的形式放置在文档托盘Ilb上。
[0199]紧接在原稿运送入口 118(也参见图3)的下游设置有第一辊111和第一传感器
121。第一辊111是首先作用在放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原稿纸张上以便逐张地供给原稿纸张的辊。第一传感器121是因被第一辊111所供给的原稿纸张的头部推压而倒下并且检测其自身的倒下的传感器。第一传感器121对原稿纸张已被第一辊111供给进行检测。
[0200]在第一辊111和第一传感器121的下游设置有第二辊112,并且在第二辊112的下游设置有第二传感器122。第二辊112是用于校正第一辊111所供给的原稿纸张的倾斜并且将原稿纸张继续向下游供给的辊。与第一传感器121 —样,各个第二传感器122是因被第一辊111所供给的原稿纸张的头部推压而倒下并且检测其自身的倒下的传感器。多个第二传感器122沿原稿纸张的宽度方向布置。第二传感器122是不仅对原稿纸张已经传送通过第二辊112进行检测而且还基于已由它们检测到的原稿纸张来检测原稿纸张的宽度的传感器。
[0201]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机I的图像读取装置10具有用于读取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且具有混合在一起的多种尺寸的多张原稿纸张上的图像的混合尺寸原稿模式。在混合尺寸原稿模式中,可以利用引导部件117a、117b之间的间隔来检测多张堆叠的原稿纸张的宽度中的最大宽度。也就是说,无法利用引导部件117a、117b之间的间隔来检测堆叠的原稿纸张的小于最大宽度的宽度。鉴于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第二传感器122检测所供给的各张原稿纸张的宽度。
[0202]图5示出图1和图2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如何操作。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的原稿纸张M沿包括读取位置SP的传送路径被逐张地传送然而被排出到原稿纸张排出托盘12上。
[0203]如图5所示,第一对辊111、第二对辊112、第三对辊113、第四对辊114、第五对辊115和第六对辊116设置为用于传送原稿纸张M的传送部件。第一传感器121、第二传感器
122、第三传感器123、第四传感器124、第五传感器125和第六传感器126设置为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沿着传送路径传送的原稿纸张的传感器。
[0204]传送路径具有校正原稿纸张M的倾斜的功能。然而,与不使用该原稿倾斜校正功能时不同,当使用该原稿倾斜校正功能时,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因此,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中,可以作出是否使用原稿倾斜校正功能的选择。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原稿倾斜校正功能的模式和不使用原稿倾斜校正功能的模式分别称为第一校正模式和第二校正模式。在下文中,将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中于使用原稿倾斜校正功能的第一校正模式的前提下对原稿倾斜校正功能进行描述。
[0205]第一对辊111是用于将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的多张原稿纸张M中的一张供给到传送路径的一对辊。当原稿纸张M的头部(其已被第一对辊111供给)刚好到达第二对辊112时,第二对辊112不旋转。因此,在碰触第二对辊112之后原稿纸张M的头部被弯曲,从而如果原稿纸张M以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的状态进行供给则校正原稿纸张M的倾斜。然后,第二对辊112开始旋转,以进一步传送原稿纸张M。原稿纸张M碰触第三对辊113并且被再次弯曲,从而其倾斜再次被校正。通过第三对辊113进一步供给原稿纸张M。为防止原稿纸张M因第二对辊112的转速与第三对辊113的转速之间的差异而受到拉拽,在原稿纸张M以一定程度弯曲的状态下传送原稿纸张M。已被第三对辊113传送的原稿纸张M被第四对辊114进一步传送,并且到达读取位置SP。在读取位置SP处,在原稿纸张M与透明玻璃板14的顶面接触的状态下传送原稿纸张M。在通过读取位置SP之后,原稿纸张M被第五对辊115进一步传送,并且被第六对辊116排出到原稿纸张排出托盘12上。
[0206]在第一传感器121至第六传感器116的位置处,对所供给的原稿纸张M是否已经通过这些位置中相应位置进行检测,从而基于通过检测结果来调节各组辊对开始旋转的定时、读取传感器136开始读取的定时以及其他事项。特别是在对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倾斜校正处理(将参考图6进行描述)的情况下,应当严格调节读取传感器136开始读取的定时;比在上文中参考图5所描述的原稿倾斜校正处理(即,未对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倾斜校正处理)的情况更精确地进行定时调节。
[0207]反射部件137设置在正经过读取位置SP (也就是说,在原稿纸张M夹设在反射部件137与灯131之间的位置)的原稿纸张M的后方。
[0208]当原稿纸张M正经过读取位置SP时,原稿纸张M反射从灯131发射出的光。反射光照射在光接收装置13上并且被读取传感器136所读取,从而生成图像信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接收装置13配备有反射镜132至134、透镜135和读取传感器136。
[0209]灯131和第一反射镜132装在第一往复台13A内,而第二反射镜133和第三反射镜134装在第二往复台13B内。
[0210]在传送读取模式(其为当由第一辊111从文档托盘11供给原稿纸张M时在读取位置SP读取原稿纸张M上的图像的模式)中,第一往复台13A和第二往复台13B停留在图5所示的固定位置,并且由灯131照射已被传送至读取位置SP的原稿纸张M并由读取传感器136读取所得到的反射光。另一方面,在静止读取模式中,原稿纸张M放置在透明玻璃板14上,并且第一往复台13A和第二往复台13B沿着副扫描方向(也就是说,沿着箭头D所示的方向)平行于透明玻璃板14的底面进行移动。第二往复台13B以第一往复台13A的运动速度的一半速度进行移动。结果,经原稿纸张M反射的反射光前进直到到达透镜135的光路的长度保持恒定,并且在读取传感器136上对原稿纸张M上的图像进行正确地成像。
[0211]接下来,将对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的第二校正模式进行描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第二校正模式进行图像倾斜校正处理。在该图像倾斜校正处理中,基于通过读取原稿纸张而生成的图像信号来计算由所生成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的倾斜量,并且基于计算出的倾斜量来生成表示倾斜校正图像的新图像信号。
[0212]通过读取原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