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复印机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490135阅读:来源:国知局
读取混合尺寸原稿纸张的图像读取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省略图10所示的步骤S12、S31至S39和图11所示的处理的步骤S52、S61至S69。
[0270]此外,在上文中已经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包括示例性图像读取装置和示例性复印机的多功能机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单功能的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0271]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
[0272]示例性实施例1
[0273]图12是概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图像读取装置3的图像形成装置Al的整体构造的示意图。
[0274]<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
[0275]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Al配备有用于读取原稿纸张6上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3和作为基于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示例性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图像读取装置3设置在装置主体la(其容纳图像形成单元2)上,并且由支撑结构4进行支撑。在图像读取装置3与装置主体Ia之间形成有用于排出记录介质的空间。
[0276]在图像读取装置3的主体31的前壁311的顶部设置有作为用于操作图像形成装置Al的操作单元的控制面板101。控制面板101不仅充当用于向用户显示菜单、警告、信息等的显示单元而且还具有用于接收例如与所显示的操作菜单有关的各种设置的触摸面板102和多个操作按钮103。如将在后文中描述的那样,控制面板101的触摸面板102还具有停止装置的功能。
[0277]图像形成单元2配备有:多个图像生成装置10,其用于通过用色调剂(显影剂)进行显影来形成色调剂图像;中间转印装置A20,其用于承载由各个图像生成装置10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并且最终将色调剂图像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在色调剂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被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5 (示例性记录介质)上;供纸装置A50,其用于容纳和供给指定的将被供应至二次转印位置的记录纸张5 ;定影装置A40,其用于将已被中间转印装置A20 二次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张5上;以及其它装置。装置主体Ia由支撑结构部件、外盖等构成。
[0278]图像生成装置10是分别用于形成四种颜色(也就是说,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的四个图像生成装置10Y、10M、10C、10K。四个图像生成装置10Y、10M、10CU0K在装置主体Ia的内部空间中排成直线。
[0279]如图12所示,图像生成装置10Y、10M、10C、10K配备有作为示例性旋转图像保持体的各个感光鼓AU。设置在各个感光鼓All的周围的主要装置为:充电装置A12,其用于对感光鼓All的周面(上面可以形成有图像的图像保持表面)进行充电;曝光装置A13,其为通过用能够反映图像信息(信号)的光LB照射经过充电装置A12充电的感光鼓All周面来形成具有电势差的相应颜色的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装置;显影装置A14 (Y、M、C或K),其为用相应颜色(Y、M、C或K)的色调剂(显影剂)将静电潜像显影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装置;一次转印装置15,其用于将色调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装置A20 ;以及鼓清洁装置(未示出),其用于在一次转印之后通过除去诸如色调剂等残留(附着)在图像保持表面上的物质来清洁感光鼓Al I的图像保持表面。
[0280]如图12所示,中间转印装置A20设置在图像生成装置ΙΟΥ、10M、10C、1K的上方。中间转印装置A20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中间转印带A21,其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以便通过感光鼓All与一次转印装置(一次转印辊)15之间的一次转印位置;多个带支撑辊A22、A23和A24,其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从内侦彳支撑中间转印带A21,以便将中间转印带A21保持在所需状态下;二次转印装置A25,其设置在带支撑辊A22、A23、A24所支撑的中间转印带A21的外周表面(图像保持表面)侧,并且用于将中间转印带A21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5上;以及带清洁装置26,其用于通过除去诸如色调剂和纸粉等残留(附着)在中间转印带A21的外周表面的已经通过二次转印装置A25的部分上的物质来清洁中间转印带A21的外周表面的该部分。
[0281]如图12所示,二次转印装置A25是具有二次转印辊的接触式转印装置,二次转印辊被供应有二次转印电压,并且以在中间转印带A21的外周表面上的由带支撑辊A23进行支撑处的二次转印位置与中间转印带A21的外周表面接触的方式旋转。将具有与色调剂带电极性相同或相反的极性的直流电压作为二次转印电压供应给中间转印装置A20的二次转印装置(辊)A25或支撑辊A23。
[0282]定影装置A40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辊形或带形加热旋转体41,其被加热装置加热,以便将表面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以及辊形或带形加压旋转体42,其以指定的压力以与加热旋转体41接触的方式进行旋转。在定影装置A40中,加热旋转体41与加压旋转体42彼此接触的接触部充当进行指定的定影处理(加热和加压)的定影处理部。
[0283]供纸装置A50设置在曝光装置A13的下方。供纸装置A50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多个(或单个)纸张容纳体511、512和513,其容纳具有所需尺寸、类型等的记录纸张5沓;以及供给装置52、53,其用于从纸张容纳体51p512和513逐张地供给记录纸张5。例如,纸张容纳体51p512和513安装为能够从装置主体Ia拉出到装置主体Ia的前侧(即在使用时,用户面向图像形成装置Al的一侧)。
[0284]纸张传送通道56由用于将从供纸装置A50供给而来的记录纸张5传送至二次转印位置的多个纸张传送辊54、55,以及传送引导部件构成。例如,在纸张传送通道56中设置为紧接二次转印位置的上游的纸张传送辊55是用于调节记录纸张5的传送定时的辊(配准辊)。此外,在定影装置A40的沿着纸张传送方向的下游设置有用于将记录纸张5排出到纸张排出容纳单元57的排出辊58。
[0285]<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操作>
[0286]将对在使用四个图像生成装置10Y、10M、10CU0K将全彩色图像形成为四种颜色(Y、M、C、K)的色调剂图像的组合时进行的图像形成操作进行描述。
[0287]当图像形成装置Al接收到图像形成操作(打印)的请求的指令信息时,启动四个图像生成装置ΙΟΥ、10M、10C、10K、中间转印装置A20、二次转印装置A25、定影装置A40等。
[0288]在各个图像生成装置10Y、10M、10CU0K中,首先,感光鼓Al I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并且充电装置A12将感光鼓All的表面充电到指定极性(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负极性)的指定电势。然后,曝光装置A13用能够反映图像信号(其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将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Al中的图像信息或在图像形成装置Al中生成的图像信息转换成颜色Y、M、C、K中的相应一个的组分)的光LB照射感光鼓All的带电表面,从而形成具有指定电势差的相应颜色的静电潜像。
[0289]然后,通过向显影装置14(Y、M、C或K)供应以指定极性(负极性)充电且与颜色Y、M、C或K相对应的色调剂,显影装置14对形成在感光鼓All上的相应颜色Y、M、C或K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从而将色调剂附着在静电潜像上。其结果是,形成在感光鼓All上的相应颜色Y、M、C或K的静电潜像显现为相应颜色Y、M、C或K的色调剂图像。
[0290]然后,将形成在各个图像生成装置10Y、10M、10CU0K的感光鼓All上的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传送至各个一次转印位置并且按顺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装置A20的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A21上,从而使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彼此叠加。
[0291]在已完成一次转印的各个图像生成装置10中,鼓清洁装置(未示出)在一次转印之后通过刮除来除去诸如色调剂等残留在感光鼓All的表面上的物质来清洁感光鼓All的表面。这样,各个图像生成装置10恢复到能够进行下一次图像形成操作的状态。
[0292]接着,在中间转印装置A20中,旋转的中间转印带A21保持被一次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并且将它们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操作的同时供纸装置A50将指定的记录纸张5供给到纸张传送通道56。纸张传送通道56的纸张传送辊55 (配准辊)在适于转印色调剂图像的定时将记录纸张供给到二次转印位置。
[0293]在二次转印位置,二次转印装置A25将中间转印带A21上的各色调剂图像一起二次转印到记录纸张5上。在完成二次转印的中间转印装置A20中,带清洁装置26通过除去诸如色调剂等残留在中间转印带A21的表面的完成二次转印部上的物质来清洁中间转印带A21的表面。
[0294]承载有二次转印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5从二次转印装置A25被剥离下来并且被传送到定影装置A40。定影装置A40通过进行必要的定影处理(加热和加压)来将记录纸张5上的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定影。最后,完成定影的记录纸张5通过排出辊58被排出到位于例如装置主体Ia内部的纸张排出容纳单元57。
[0295]通过以上操作而输出其上形成有全彩色图像的记录纸张5,该全彩色图像形成为四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的组合。
[0296]0046.<图像读取装置的构造>
[0297]图13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3的构造的示意图。图像读取装置3通常配备有:主体31,其顶面形成有原稿读取面;原稿压盖32,其以可打开的方式安装在主体31上;以及原稿自动供给单元33,其为原稿压盖32的一个端部。
[0298]以这样的方式构造图像读取装置3:可以在原稿纸张6被原稿自动供给单元33自动传送的同时读取原稿纸张6的第一读取模式与读取放置在原稿台76 (将在后文中描述)上的原稿纸张6的第二读取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图13示出了在第一读取模式中的原稿读取操作期间如何设置各个部件。
[0299]原稿自动供给单元33配备有原稿纸张容纳单元A60以及原稿供给机构,原稿纸张容纳单元A60被设置为处于原稿纸张6堆叠在其上的状态,原稿供给机构由用于从原稿纸张容纳单元A60供给原稿纸张6的供给辊A61、用于将供给辊A61所供给的原稿纸张6分离成单张纸张的一对分离辊62、以及用于将原稿纸张6传送到原稿读取位置的传送辊63至67构成。当读取原稿纸张6时,通过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供给辊A61、该对分离辊62以及传送辊63至67。一对传送辊65用作配准辊,沿传送方向设置在该对传送辊65的上游的一对传送辊64a、64b用作预配准辊。传送辊67是用于按压原稿纸张6的顶面的辊。
[0300]沿着原稿纸张传送方向布置的一对传送棍63a、63b和该对传送棍64a、64b用作机械校正原稿纸张6的相对于传送方向的倾斜的第一倾斜校正装置。如图13所示,沿着原稿纸张传送方向设置在上游位置的该对传送辊63a、63b中的作为驱动辊的传送辊63b在诸如驱动电动机(未示出)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既可以沿正常旋转方向Ra也可以沿反向旋转方向Rb旋转。在传送棍63a压靠传送棍63b的状态下,作为从动棍的传送棍63a随着传送辊63b的旋转而旋转。因此,传送辊63a沿着与传送辊63b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0301]同样地,如图13所示,沿着原稿纸张传送方向设置在下游位置的该对传送辊64a、64b中的作为驱动辊的传送辊64b在诸如驱动电动机(未示出)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既可以沿正转方向Ra旋转也可以沿反转方向Rb旋转。在传送棍64a压靠传送棍64b的状态下,作为从动棍的传送棍64a随着传送棍64b的旋转而旋转。因此,传送棍64a沿着与传送棍64b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0302]该对传送辊63a、63b对正被传送的原稿纸张6进行倾斜校正(在下文中也称为“歪斜校正”),以便通过使原稿纸张6的头部碰触设置在该对传送辊63a、63b下游并且不旋转的该对传送辊64a、64b而使原稿纸张6弯曲,而使得原稿纸张6变为沿原稿传送方向取向,由此该对传送辊63a、63b用作机械式的第一倾斜校正装置的一部分。同样地,该对传送棍64a、64b对正被传送的原稿纸张6进行歪斜校正,以便通过使原稿纸张6的头部碰触设置在该对传送辊64a、64b下游并且不旋转的该对传送辊65而使原稿纸张6弯曲,而使得原稿纸张6变为沿原稿传送方向取向,由此该对传送辊64a、64b用作机械式的第一倾斜校正装置的一部分。
[0303]在控制单元200 (将在后文中描述)的控制下,仅当需要时,该对传送辊63a、63b和该对传送棍64a、64b才进行机械倾斜校正。因此,传送棍63b、64b通常沿正转方向旋转。并不总是需要使用该对传送辊63a、63b和该对传送辊64a、64b这两者以两个阶段来校正原稿纸张6的歪斜。也就是说,图像读取装置3可以构造为仅使用该对传送辊63a、63b和该对传送辊64a、64b中的一者来校正原稿纸张6的歪斜。
[0304]原稿自动供给单元33还配备有:弯曲状读取引导件A70,其用于将原稿纸张6引导至读取位置并且将原稿纸张6引导为使之从读取位置朝向排出侧行进;板状镜面反射板72,其设置在读取窗口 71的上方,安装在读取引导件A70的一部分上,并且用作原稿纸张的背部支撑件;第一传感器73,其为用于检测原稿纸张6的沿副扫描方向的尺寸的示例性检测装置;第二传感器74,其为用于检测原稿纸张6的沿主扫描方向的尺寸的示例性检测装置;以及背面读取单元75,其用于在需要时读取原稿纸张的背面上的图像。
[0305]镜面反射板72用于以如下反射率反射从照明灯78 (将在后文中描述)发射出的光:该反射率使得所得到的反射光具有与图像读取元件83能够检测到的上限(白色上限)光强度相等的光强度。例如,镜面反射板72可以是镜面加工的金属板、通过银或铝蒸镀制成的膜板、或由诸如铝等金属制成的片材。
[0306]图像读取装置3的主体31是长方体形状的箱体,其顶壁312部分敞开。主体31具有:顶壁312,其与原稿压盖32相对;底壁313,其与顶壁312相对;侧壁341、315,其位于底壁313两侧并且沿副扫描方向(图13中的左右方向)彼此相对;上述前壁311 (参见图12);以及后壁316,其沿主扫描方向(垂直于图13的纸面的方向)与前壁311相对。
[0307]开口 317形成为在与以第二读取模式读取原稿纸张6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贯穿主体31的顶壁312。开口 317设置有用于支撑原稿纸张6的原稿台(台板玻璃)76。读取窗口 71形成在原稿台76的原稿自动供给单元33侧的一侧上,在第一读取模式下透过读取窗口 71来读取原稿纸张6。在读取窗口 71与原稿台76之间设置有用于在第一读取模式下引导原稿纸张6的引导部件77。
[0308]图像读取装置3在主体31的内部配备有:柱状照明灯78,其用于发射出用于原稿纸张6的照明的光;反射器79,其作为反射从照明灯78发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的反射部件;第一反射镜80,其用于接收来自原稿纸张6的反射光;第二反射镜81,其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反射镜80的反射光;第三反射镜82,其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反射镜81的反射光;以及图像读取单元,其具有诸如CCD等图像读取元件83、用于将来自第三反射镜82的反射光成像在图像读取元件83上的透镜84、以及其它元件。照明灯78、反射器79和第一反射镜80至第三反射镜82沿主扫描方向(垂直于图13的纸面的方向)延伸。照明灯78朝向镜面反射板72和反射器79发射出光。
[0309]照明灯78、反射器79和第一反射镜80固定在第一可移动体85上,第一可移动体85为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往复台,并且设置为可以沿副扫描方向移动。当第一可移动体85由安装在主体31的后壁316上且沿副扫描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86引导而沿副扫描方向移动时,照明灯78照射原稿纸张6的读取目标区域,并且第一反射镜80朝向固定在第二可移动体87上的第二反射镜81反射来自原稿纸张6的反射光。
[0310]第二反射镜81和第三反射镜82固定在第二可移动体87上,第二可移动体87为沿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往复台,并且设置为可以沿副扫描方向移动。当第二可移动体87被第二轨道88引导从而而沿副扫描方向移动时,第三反射镜82朝向图像读取单元的透镜84反射最初经原稿纸张6反射的反射光,第二轨道88安装在主体31的底壁313上从而沿副扫描方向延伸。该条第一轨道86和该条第二轨道88沿主扫描方向分别设置在两个端部上,从而它们彼此相对。
[0311]图像读取单元还具有板90,板90安装有图像读取元件83并且固定在由底壁313所支撑的基板89上。图像读取单元构造为使得来自第三反射镜82并且穿过透镜84的反射光在诸如CCD等图像读取元件83上成像,并且图像读取元件83读取原稿纸张6的图像。由此,图像读取单元输出所得到的图像数据。
[0312]图像读取装置3构造为:在第二读取模式下,当第一可移动体85和第二可移动体87被驱动机构(未示出)驱动而沿副扫描方向移动时,第二可移动体87的运动距离为第一可移动体85的一半,使得从原稿纸张6上的图像读取位置到图像读取元件83的光路长度不会变化。在图13中,由双点划线表示在第一可移动体85已经沿副扫描方向移动到靠近原稿纸张6的端部的位置的状态下的第一可移动体85和第二可移动体87。
[0313]图14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3的位于第一读取模式的原稿读取位置周围的一部分的构造的剖视图。在图14中,从照明灯78发射出并照射在原稿6上的光的光路用双点划线表示。在读取引导件A70的外周侧上设置有读取引导件70a、70b、70c,并且读取引导件70a、70b、70c与读取引导件A70 —起引导正被传送棍对65、66传送的原稿纸张6。
[0314]用于照明灯78的光引导件和光漫射板(未示出)的角度、位置等被调节为:从照明灯78发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直接到达原稿读取位置,而光的另一部分照射在反射器79上。反射器79的角度、位置等调节为:反射器79朝向原稿读取位置反射来自照明灯78的光的一部分。
[0315]第一反射镜80、第二反射镜81和第三反射镜82的角度、位置等调节为:当原稿纸张6的一部分存在于原稿读取位置时,经原稿纸张6的该部分反射的光到达图像读取单元。
[0316]镜面反射板72的角度、位置等调节为:当原稿纸张6的任何部分都不存在于原稿读取位置时,镜面反射板72朝向第一反射镜80反射从照明灯78发射出并直接到达原稿读取位置的光。
[0317]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通过粘附而设置在安装位置的镜面反射板72形成镜面反射面,镜面反射板72为铝制片材。必要时,将蜡涂布在镜面反射板72和读取引导件A70的表面上,使得其上不易粘附诸如纸粉、灰尘等异物。当原稿纸张6在被读取引导件A70引导而行进时,诸如纸粉等异物容易以原稿纸张6与读取引导件A70的角部接触的方式产生。因此,在抑制纸粉的产生方面,与仅将蜡涂布在镜面反射板72上相比,还将蜡涂布在读取引导件A70上会更有效。
[0318]〈控制单元的构造〉
[0319]图15是图像读取装置3的控制单元200的框图。控制单元200由CPU,用于存储将由CPU运行的程序、相关参数等的存储装置,以及其它装置构成,并且控制单元200设置在主体31内部。
[0320]具有触摸面板102和操作按钮103的控制面板101 (其为示例性操作装置)与控制单元200连接。控制单元200控制行缓冲器201、作为示例性第二倾斜校正装置的歪斜校正处理单元202、图像处理单元203、图像形成单元2、缩小处理单元204、边缘检测处理单元205和角度计算处理单元206等。可以采用接收输出的图像数据的网络、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HDD等代替图像形成单元2。
[0321]代替控制歪斜校正处理单元202、图像处理单元203、缩小处理单元204、边缘检测处理单元205、角度计算处理单元206等,控制单元200可以由自身来实现这些单元的功能。也就是说,控制单元200可以构造为根据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未示出)中的程序运行为歪斜校正处理单元202、图像处理单元203、缩小处理单元204、边缘检测处理单元205、角度计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