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复印机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90135阅读:来源:国知局
稿纸张而生成的图像信号不仅包括原稿纸张的图像而且还包括表示原稿纸张与原稿纸张的背景(反射部件137)之间的边界线的信息(也就是说,表示原稿纸张边缘的信息)。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倾斜校正处理中,基于包含在所接收的图像信号中的原稿纸张边缘信息来检测原稿纸张的沿传送方向的前边缘。然后计算原稿倾斜量。最后,对由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进行倾斜校正,并且生成表示倾斜校正图像的新图像信号。
[0213]图6A至图6D示出了图像倾斜校正处理的细节。首先,通过霍夫变换计算表示原稿纸张的前边缘的直线以及该直线的倾斜角度。接着,将原稿纸张的图像旋转与通过包括在仿射变换中的旋转处理所计算出的图像信号的倾斜角度相对应的量,从而生成表示无倾斜图像的新图像信号。由于霍夫变换和仿射变换是众所周知的计算方法,因此在下文中仅对它们进行概述。
[0214]图6A至6C示出了如何进行霍夫变换。如上所述,沿着包括读取位置SP的传送路径传送原稿纸张。当原稿纸张经过读取位置SP时,读取原稿纸张上的图像,从而生成图像信号。该图像信号包含表示原稿纸张的边缘的信息。
[0215]在图6A中,横轴X表示沿着原稿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而纵轴y表示沿着原稿纸张的传送方向的位置。
[0216]在图6A中,直线L表示原稿纸张的前边缘。直线L尚未确定并且被假定为连接已从所生成的图像信号中提取的点a至点f的线,点a至点f作为显示为位于原稿纸张的前边缘上的点。然而,点a至点f不但包括实际上位于表示原稿纸张的前边缘的直线L上的许多点(在本实例中为点a至e),点a至点f还包括误差点(例如点f)。
[0217]直线由下式表示,
[0218]r = xcos Θ +ysin Θ...(I)
[0219]其中,!■为从原点O到直线的垂线长度,而Θ是倾斜角度。如果如下地确定!■和Θ,则能够唯一地确定如6A所示的直线L,
[0220]r = r0, Θ = Θ 0...⑵
[0221]霍夫变换是用于确定(r,Θ) = (r0, Θ 0)的技术。
[0222]图6Β示出了五条直线L1至L5,直线L1至L5为经过图6Α所示的一个点b的不同直线。
[0223]各条直线L1至L5的垂线的长度和角度分别用&和Θ i (i = I, 2,…,5)表示。图6Β示出了两条直线1^、1^4的长度r3、r4和角度03和Θ 4。
[0224]图6C示出了由垂线长度r(横轴)和角度Θ (纵轴)限定的霍夫空间。图6C所示的正弦曲线b是通过绘制经过点b的许多直线的长度r和角度Θ的组而获得的。该正弦曲线b表示经过点b的直线。
[0225]图6C示出了以与曲线b相同的方式获得的针对图6A所示的所有点a至f的曲线a至f,曲线a至f中的每一者均由垂线的长度r和角度Θ表示。
[0226]而表示经过位于原稿纸张的前边缘上的点a至e的直线的曲线a至e经过霍夫空间中的单个点Ov Θ J,表示经过误差点f的直线的曲线f不经过点Crtl, Θ。)。
[0227]如上所述,通过从图像信号中提取显示为位于原稿纸张的前边缘上的许多点,计算如图6C所示的许多曲线,继而找出曲线集中的点,可以确定表示如图6A所示的直线L的坐标 Cr。,Θ。)。
[0228]从而,基于图像信号使用上述霍夫变换识别出表示原稿纸张的前边缘的直线L。在图中6D同样示出了表示原稿纸张的前边缘的直线L。
[0229]在这个阶段,已通过上文参考图6A至图6C所描述的霍夫变换唯一地确定了直线L。也就是说,确定了角度Θ。。
[0230]现在使用角度Qtl根据下式计算直线L的倾斜角度% (即,原稿纸张的倾斜量):
[0231]τ0 = 90。_θ0…(3)
[0232]接着,进行通过旋转直线L来计算无倾斜直线L’的处理。下式给出了通过将直线L上的示意点b(x, y)旋转角度τ ^而获得的新点b’的坐标(x’,y’),
[0233]X,= xcos τ 0_ysin τ 0
[0234]y,= xsin τ 0+ycos τ 0...(4)
[0235]根据式(4)转换构成了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的每个点的坐标。结果,表示通过读取倾斜的原稿纸张而生成的倾斜图像的图像信号被转换为表示在原稿纸张未倾斜的状态下读取原稿纸张而生成的图像的新图像信号。
[0236]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刚才所述的图像倾斜校正处理与参考图5所描述的原稿倾斜校正处理之间做出选择。
[0237]接下来,将对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进行的图像读取操作进行描述。图7示出在进行初始设置操作时显示在触摸面板613 (参见图3)上的校正模式切换设置画面80。
[0238]在校正模式切换设置画面80中布置有按钮“自动”、“原稿校正”和“图像校正”。还显示有“设置”按钮和“取消”按钮。首先将对分别按下按钮“原稿校正”和“图像校正”时将进行的操作进行描述。稍后将对按下按钮“自动”时将进行的操作进行描述。按钮“原稿校正”是用于将校正模式设置到在传送原稿纸张时以机械方式校正原稿纸张的倾斜的第一校正模式(如上文参考图5的描述)的按钮。按钮“图像校正”是用于将校正模式设置到基于通过读取原稿纸张而生成的图像信号来校正图像倾斜的第二校正模式(如上文参考图6Α至图6D所描述)的按钮。按钮“自动”是用于将校正模式设置到根据将在后文中描述的情况而自动地在第一校正模式与第二校正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自动校正模式的按钮。
[0239]如果在按下按钮“自动”、“原稿校正”和“图像校正”中的一个按钮之后按下“设置”按钮,则自动校正模式、第一校正模式(原稿校正模式)和第二校正模式(图像校正模式)中的与所按下的按钮相对应的一种模式被设置,并且校正模式切换设置画面80从触摸面板613的显示屏中消失。如果按下“取消按钮”,则没有做出新的设置,并且校正模式切换设置画面80从触摸面板613的显示屏中消失。已经做出了设置的事实意味着设置被存储在设于电路单元70(参见图2)中的存储单元(未示出)中。根据所存储的内容(将在后文中详细描述)单独地进行实际操作的准备。
[0240]通过图7所示的校正模式切换设置画面80所做出的设置是初始设置,并且不管已经执行了多少作业该初始设置都保持有效,直到进行了复位为止。
[0241]图8示出了长原稿设置按钮91。长原稿模式被设置为读取沿着传送方向的长度大于预定长度(例如440mm)的原稿纸张(其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通过按下图8所示的显示在触摸面板613上的长原稿设置按钮91来设置长原稿模式。与已被设置的校正模式(参见图7)的情况不同,每当执行读取作业时,需要事先进行长原稿模式的设置。当读取长原稿纸张的作业完成后,长原稿模式的设置被取消,并且读取模式返回到用于读取具有比长原稿纸张短的普通尺寸的原稿纸张的模式。
[0242]尽管在上述实例中通过按下图8所示的显示在触摸面板613上的长原稿设置按钮91来设置长原稿模式,但长原稿设置按钮也可以设置为图3所示的用户界面61的设置按钮612中的一个按钮。作为另一种选择,通过设置用于检测文档托盘11上所放置的长原稿纸张的传感器,可以免去用户设置长原稿模式所花费的时间和劳力。
[0243]图9示出混合尺寸原稿设置按钮92。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将混合尺寸原稿纸张(即具有不同尺寸的一沓原稿纸张)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并且对它们进行读取。为了使图像读取装置10能够读取混合尺寸原稿纸张,用户按下图9所示的显示在触摸面板613上的混合尺寸原稿设置按钮92,从而设置混合尺寸原稿模式。与长原稿模式的情况一样,每当执行读取作业时,需要事先设置混合尺寸原稿模式。当读取混合尺寸原稿纸张的作业完成后,混合尺寸原稿模式的设置被取消,并且读取模式返回到用于读取具有相同尺寸的一沓原稿纸张的模式。
[0244]尽管在上述实例中通过按下显示在触摸面板613上的混合尺寸原稿设置按钮92(参见图9)来设置混合尺寸原稿模式,但与长原稿设置按钮的情况一样,可以设置物理的混合尺寸原稿设置按钮,作为图3所示的用户界面61中的一个按钮。
[0245]图10是图3所示的开始按钮611被按下时由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机I的图像读取装置10所执行的第一实例处理的流程图。
[0246]在将一张或多张原稿纸张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并且按下图8所示的长原稿设置按钮91 (所放置的原稿纸张为长原稿纸张的情况)或按下图9所示的混合尺寸原稿设置按钮92 (所放置的原稿纸张为混合尺寸原稿纸张的情况)之后,在按下图3所示的开始按钮611时执行图10所示的处理。并且假定已通过图7所示的校正切换设置画面80将自动校正模式、第一校正模式(原稿校正模式)和第二校正模式(图像校正模式)中的一种模式设置为初始设置。
[0247]在图10所示的处理开始时,首先,在步骤SOl中,判断校正模式是否被设置为自动校正模式、原稿校正模式或图像校正模式。如上所述,通过用户操作校正切换设置画面80而进行了设置的事实意味着该设置被存储在内部。如果设置(存储)了原稿校正模式,则在步骤S02中,对根据第一校正模式的原稿倾斜校正(其中校正原稿自身的倾斜,如上文参考图5的描述)进行设置。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Ol中判定设置了图像校正模式,则在步骤S03中,对根据第二校正模式的图像倾斜校正(其中基于通过读取而生成的图像信号来校正图像倾斜,如上文参考图6A至图6D所描述)进行设置。在步骤S02中进行的原稿倾斜校正的设置和在步骤S03中进行的图像倾斜校正的设置均均表示对实际倾斜校正操作的具体准备。这同样适用于以下描述。
[0248]在执行完步骤S02或S03之后,处理转入步骤S16,在步骤S16中,在根据所设置的校正模式进行原稿倾斜校正或图像倾斜校正的同时传送原稿纸张并且顺次逐张地读取原稿纸张,直到完成当前作业(步骤S17)。
[0249]如果在步骤SOl中判定设置(存储)了自动校正模式,则在步骤Sll中判断当前的原稿纸张是否是长原稿纸张。在步骤S12中,判断当前的原稿纸张是否是混合尺寸原稿纸张。如果当前的原稿纸张既不是长原稿纸张也不是混合尺寸原稿纸张(也就是说,当前的各原稿纸张具有普通尺寸并且尺寸相同),则在步骤S13中基于引导部件117对(参见图3和图4)之间的间隔判断当前的原稿纸张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例如A3SEF(短边进纸))。A3纸张的SEF为297mm。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以A3原稿纸张的较长边缘与传送方向平行的方式供给A3原稿纸张或以A4原稿纸张的较短边缘与传送方向平行的方式供给A4原稿纸张的情况下,原稿纸张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在以A4原稿纸张的较长边缘与传送方向平行的方式供给A4原稿纸张的情况下,原稿纸张的宽度小于第一阈值。
[0250]如果在步骤S13中判定当前的原稿纸张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步骤S14中进行原稿倾斜校正的设置。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3中判定当前的原稿纸张的宽度小于第一阈值,则在步骤S15中进行图像倾斜校正的设置。在执行完步骤S14或S15之后,与上文所述的情况一样,处理转入步骤S16,在步骤S16中,在根据所设置的校正模式进行原稿倾斜校正或图像倾斜校正的同时传送原稿纸张并且顺次逐张地读取原稿纸张,直到完成当前作业(步骤S17)。
[0251]当进行原稿倾斜校正时,在辊旋转或不旋转的情况下重复地进行使原稿纸张的头部碰触辊的操作(如上文参考图5的描述),因此与不进行原稿倾斜校正时不同,在原稿纸张的读取期间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另一方面,在图像倾斜校正的情况下,尽管原稿纸张的读取仅伴随着较小的声音,但原稿纸张的倾斜可能会引起这样的问题:不能读取原稿纸张的一部分或不能将通过读取原稿纸张而生成的图像信号的一部分存储到存储器中,其结果是,不能校正图像倾斜或图像的一部分丢失。当对于读取传感器136的读取宽度、存储器容量等而言原稿纸张较宽时,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0252]鉴于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引导部件117之间的间隔检测原稿纸张的宽度,并且如果原稿纸张的宽度小于第一阈值,则在无声传送原稿纸张的情况下进行图像倾斜校正。如果原稿纸张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为了可靠地进行倾斜校正并防止图像的一部分的丢失,在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大噪声的情况下进行原稿倾斜校正。
[0253]如果在步骤Sll中判定当前作业的原稿纸张为长原稿纸张,则处理转入步骤S21,在步骤S21中,基于引导部件117之间的间隔判断原稿纸张的宽度是否大于第二阈值。第二阈值设置为小于步骤S13中使用的第一阈值的值(例如在B5SEF与A4SEF之间)。在长原稿纸张的情况下,对于一定的倾斜角度而言,在长原稿纸张的沿着传送方向的前边缘与后边缘之间容易出现较大的横向偏差并且由此引起图像的一部分的丢失。鉴于此,在步骤S21中,使用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二阈值进行判定。
[0254]如果在步骤S21中判定原稿纸张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在步骤S22中进行原稿倾斜校正的设置。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1中判定原稿纸张的宽度小于第二阈值,则在步骤S23中进行图像倾斜校正的设置。在执行完步骤S22或S23之后,与上文所述情况一样,处理转入步骤S16,在步骤S16中,在根据所设置的校正模式进行原稿倾斜校正或图像倾斜校正的同时传送原稿纸张并且顺次逐张地读取原稿纸张,直到完成当前作业(步骤 S17)。
[0255]如果在步骤S12中判定当前的原稿纸张为混合尺寸原稿纸张,则处理转入步骤S31,在步骤S31中,与在步骤S13中一样,基于引导部件117之间的间隔判断原稿纸张的宽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如果基于引导部件117之间的间隔判定原稿纸张的宽度小于第一阈值,这意味着:尽管当前作业为处理混合尺寸原稿纸张,但包括最大宽度在内的所有原稿纸张的宽度都小于第一阈值。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32中进行图像倾斜校正的设置。在执行完步骤S32之后,处理转入步骤S16,在步骤S16中,在根据所设置的图像校正模式进行图像倾斜校正的同时传送原稿纸张并且顺次逐张地读取原稿纸张,直到完成当前作业(步骤S17)。
[0256]如果当前作业的原稿纸张为混合尺寸原稿纸张(S12:是)并且基于引导部件117之间的间隔判定原稿纸张的宽度大于第一阈值(S31:是),则在步骤S33中开始一张原稿纸张的传送。在步骤S34中,再次检测原稿纸张的宽度。然而这一次,是由第二传感器122检测所供给的一张原稿纸张的宽度。这是因为:由于读取模式为混合尺寸原稿模式,因此即使引导部件117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S31:是),实际所传送的一张原稿纸张的宽度也不一定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0257]如果在步骤S35中判定这次所传送的一张原稿纸张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步骤S36中进行原稿倾斜校正的设置。另一方面,如果这次所传送的一张原稿纸张的宽度小于第一阈值,则在步骤S37中进行图像倾斜校正的设置。在执行完步骤S36或S37之后,处理转入步骤S38,在步骤S38中,读取一张原稿纸张。如果在步骤S39中判定所读取的一张原稿纸张为当前作业的最后一张原稿纸张,则结束当前作业的读取处理。如果当前作业仍有要读取的原稿纸张,则处理返回步骤S33,在步骤S33中,开始下一张原稿纸张的传送。
[0258]如上所述,如果读取模式为混合尺寸原稿模式并且原稿纸张包括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原稿纸张,则根据各张原稿纸张的宽度在原稿倾斜校正与图像倾斜校正之间进行切换。
[0259]图11是按下图3所示的开始按钮611时由图像读取装置10执行的第二实例处理的流程图。
[0260]与第一实例处理一样,假定作为初始设置已经进行了校正模式的设置(参见图7)、关于当前作业是否要处理长原稿纸张的设置(参见图8)、以及关于当前作业是否要处理混合尺寸原稿纸张的设置(参见图9)。在图10所示的第一实例处理的情况下,在执行处理之前,单独地为进行长原稿纸张将被读取以及混合尺寸原稿纸张将被读取的设置。此夕卜,不考虑包括有长原稿纸张的混合尺寸原稿纸张。与之不同,在图11所示的第二实例处理的情况下,考虑了包括有长原稿纸张的混合尺寸原稿纸张。此外,在执行图11所示的第二实例处理之前,可以仅在已经进行了长原稿纸张将被读取的设置的情况下才进行混合尺寸原稿纸张将被读取的设置。在进行了这些设置之后,只要按下开始按钮611,就执行图11所示的处理(而不是图10所示的处理)。
[0261]与图10所示的第一实例处理不同,图11所示的第二实例处理旨在用于这样的情况:图像读取装置10在沿原稿纸张主扫描方向(宽度方向)的读取宽度以及用于存储通过读取原稿纸张而生成的图像的存储器容量方面具有大的裕量。与图10所示的第一实例处理不一样,图11所示的第二实例处理还可以用于这样的情况:尽管图像读取装置10在读取宽度和存储器容量方面不具有大的裕量,但通过采用比图10的第一实例处理中所用的第一阈值小的值(例如在B5SEF与A4SEF之间的值)作为用于判断原稿倾斜校正与图像倾斜校正之间的切换的阈值(即图11所示的第三阈值),也能够相对增大这些裕量。图11所示的第二实例处理涉及图像读取装置10在读取宽度和存储器容量方面具有大的裕量的情况。因此,图11所示的第二实例处理采用第三阈值,第三阈值具有与图10所示的第一实例处理中采用的第一阈值相同的值。
[0262]在按下开始按钮611时执行步骤S01。步骤SOl至S03与图10所示的第一实例处理相同,因此下文将不对这些步骤进行重复描述。
[0263]在步骤S51中,判断当前的原稿纸张是否包括长原稿纸张。如果当前的原稿纸张不包括长原稿纸张,则不管当前的原稿纸张是否为混合尺寸原稿纸张,处理都转入到用于进行图像倾斜校正设置的步骤S55。也就是说,在当前的原稿纸张不包括长原稿纸张的情况下,图像读取装置10的图像传感器136具有这样的读取宽度:其能够读取被设置为读取对象的多张原稿纸张中的具有最大宽度并且以预期范围内的最大倾斜进行传送的原稿纸张,并且图像读取装置10的存储器具有这样的容量:其使得基于通过这种读取操作而生成的图像能够正确地进行图像倾斜校正。
[0264]如果在步骤S51中判定当前的原稿纸张包括长原稿纸张,则在步骤S52中判断当前的原稿纸张是否是混合尺寸原稿纸张。如果判定当前的原稿纸张包括长原稿纸张(S51:是)并且当前的原稿纸张不是混合尺寸原稿纸张(S52:否),则处理转入步骤S53。除了步骤S53使用第三阈值作为判定基准之外,步骤S53至S57与图10所示的第一实例处理的步骤S13至S17相同,因此下文将不对这些步骤进行重复描述。第三阈值的含义已经在上文进行了描述,因此也将不再重复描述。
[0265]如果判定当前的原稿纸张包括长原稿纸张(S51:是)并且是混合尺寸原稿纸张(S52:是),则处理转入步骤S61。除了步骤S61和S65使用第三阈值作为判定基准之外,步骤S61至S69与图10所示的第一实例处理的步骤S31中S39相同,因此下文将不对这些步骤进行重复描述。
[0266]也就是说,在假定原稿纸张的读取宽度、存储器容量等适用于原稿纸张的图11所示的第二实例处理中,如果当前的原稿纸张不包括长原稿纸张,则校正模式固定为图像校正模式,并且仅在当前的原稿纸张包括长原稿纸张的情况下,才根据原稿纸张的宽度在原稿校正模式与图像校正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0267]尽管在上文中已经对图像读取装置10所执行的实例处理进行了描述,但通过由图像读取装置10进行读取而生成的图像信号的目的地是无关紧要的。图像信号可以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20并用于形成复印图像,可经由传真接口 50(参见图1)进行传真发送,或可经由I/O接口 40 (参见图1)发送到个人计算机。
[0268]尽管本示例性实施例涉及设置有长原稿模式的情况,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不读取长原稿纸张或不进行长原稿纸张将被读取的设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省略图10所示的第一实例处理的步骤S21至S23并且不采用图11所示的第二实例处理。
[0269]尽管本示例性实施例涉及设置有混合尺寸原稿模式的情况,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也可以应用于不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