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式移动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6747阅读:15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式移动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手动式移动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经检索尚未发现类似技术,目前,在工程中使用的升降平台均为液压式升降平台,结构较重,需要电源,也有手、电两用型,以备无电使用;手压液压缸升降,因其升降时间长,压动活塞用力大,较少单独采用,以电源做动力时,工程施工中升降平台需要移动,电源线不能无限延长,随着平台的移动就得不断的找电源接线,而且电源线穿越道路时,还得采取保护措施,比较麻烦,移动式升降平台决定了其流动作业的性质,情况往往是,平台是自己的,电源是别人的,用电还需找相关单位协商,再找专业电工接电,使用车辆作动力时,车辆必须相随作业,使用成本高,现用于一些行业抢修、维修和安装等,还有配置直流电瓶作动力,使用直流电瓶时的充电维护不便,起升平台所用功率大,充电频繁,有时在使用中因电不足影响作业,即是长时间不用电瓶,还要充电保护,也很麻烦;现行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升降机构可以看作是由多个铰链平行四杆机构用铰链剪叉式串联组成,平台升降采用由液压缸活塞杆的顶出力作用于铰链平行四杆机构中相邻两杆件上,把处于折叠状态的铰链平行四杆机构顶开至正四边形,从而使平台升起,如在9m高的升降平台中,约有6个铰链平行四杆机构,一般使用2-3个液压缸均匀分段布置,平台起升时由装有液压缸的铰链平行四杆主动机构,把力传递给无液压缸的铰链平行四杆从动机构,以使整个平台升起,机构传递力的过程需要克服承载重量和摩擦力,从四杆机构中任取一构件分析,可知构件端的铰链节点上承受压力,该压力可分解为轴向压力和力矩,力矩是构件产生弯曲,对于构件来说抵抗弯曲的力是很小的,其承受力矩的能力远远小于其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因此,现有液压升降平台为了使构件能够承受这一力矩,采取加大其有效截面积及选用高强度材料,因而整个装置较重,制造费用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不用电源、内燃机做动力,移动方便,机动性强,重量轻,稳定性好,操作省力,升降速度快的手动式移动升降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式升降平台是由车辆底盘,平台,剪叉杆件等组成,在剪叉内杆或剪叉外杆上安滑轮,钢丝绳穿绕滑轮后与绞车的卷筒连接,为消除现行剪叉内、外杆上的力矩,采用滑轮组,增加主动构件的数目,使升降平台中的每根剪叉内、外杆对称的均匀受力,把它们都做为主动构件。
在所述的剪叉内杆端和剪叉外杆端的活动铰处的剪叉内杆上安滑轮,外力的作用点选择在铰链平行四杆机构的对角,即在每组铰链平行四杆机构水平线上的对角铰链处设置滑轮组,是铰链外受到从外向的拉力,该拉力只产生拉力和构件轴向受力,不产生力矩。
剪叉内杆端的活动铰处,与另一边相对应的活动铰之间安连杆轴,在连杆轴上安滑轮,钢丝绳穿绕滑轮后与绞车的卷筒连接。
在车架上安绞车,不使用电源及内燃机,由钢丝绳通过绞车对滑轮所在的铰链处施加外力,绞车用脚踏或手摇。
在棘轮装置的螺旋盖上,偏心轮连接从螺旋盖的孔中穿出的棘爪。
升降平台极限高度限位器的拉杆的一端与制动带连接,另端与杠杆活动连接,杠杆与连接剪叉外杆的拉杆活动连接。
钢丝绳沿剪叉内杆和外杆轴线作用在其两端的力使剪叉内杆和外杆产生内力而保持平衡,钢丝绳的拉力随着铰链平行四杆机构内夹角的变化,在各阶段也是不一样的,把铰链平行四杆机构的中间铰看作支承点,从穿绕在滑轮上的水平钢丝绳到支承点的距离为力臂,钢丝绳与构件形成的夹角越小,力臂就越短,拉动升降机构的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升降平台在折叠状态升起时,钢丝绳与构件的夹角小,力臂短,钢丝绳初始拉力大,为消除不足,就把绞车安在车上一定高度,同时也便于操作脚踏绞车,再把钢丝绳从升降平台底部构件端的滑轮绕出与卷筒连接,绕出端的钢丝绳基本垂直,其与构件的夹角约为90度,这时力臂距支承点最长,拉动平台升降时,几乎无分力产生,拉力效率约是其余钢丝绳的6倍,所以,绕出端钢丝绳的拉力克服了平台初起时其余钢丝绳拉力效率低的不足,使整个机构运行平稳。
本实用新型不用电源和内燃机做动力,机动性强,操作方便,采用绞车,升降省力,速度快,自身防爆,适用各种防爆要求严格的环境使用;在铰链平行四杆机构中的水平对角上,处在受力状态下的水平直线钢丝绳,把铰链平行四杆机构的四边形从对角处分开为两个三角形,滑轮组、钢丝绳的穿绕方式使全部铰链平行四边形就成为多个可变三角形的平面桁架结构,其荷载只作用在铰链的结节上,各构件只受轴向拉力或压力、截面应力均匀分布,受力合理,从而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承载能力,减轻结构自重,节省材料,机构工作时,呈桁架状态,其稳定性更好。


图1是手动式移动升降平台结构示意图;图2是绞车传动机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棘轮装置构造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带式制动器示意图;图5是剪叉内杆铰链节点上的滑轮穿绕示意图;图6是剪叉内杆之间的连接轴上的滑轮穿绕示意图;图7是图5导向滑轮的主视图,示意图与图9位置关系;图8是图5导向滑轮左视图,示意图与图10位置关系;图9是图5铰链节点处滑轮右视图,示意图与图7位置关系;图10是图5铰链节点处滑轮主视图,示意图与图8位置关系;图11是车辆底盘示意图;
图12是车辆触地支撑腿俯视图;图13是车辆前轮旋转部分构造示意图;按图顺序描述各零部件名称,图1中,1、平台,2剪叉内杆,3、护栏杆,4、U型连接插销,5、链条,6、活动铰,7、滚轮,8、槽钢,9、钢丝绳,10、滑轮,11、中间铰,12、车架,13、固定绳头,14、车轮,15、车辆转向把,16、绞车,17、惯性轮,18、曲柄,19、连杆,20、脚踏摇杆,21、支撑架,22、入卷筒钢丝绳,23、带式制动器,24、棘轮,25、限位器,26、拉杆,27、铰链支承点,28、弹簧,29、螺母,30、杠杆,31、止动杆,32、止动片,图2中,33、卷筒,34、卷筒轴,35、中间齿轮轴,36、主动齿轮,37、被动齿轮,38、棘轮外壳,39、曲柄轴,40、带式制动器安装座,图3中,41、偏心轮,42、制动杆,43、螺旋盖,44、棘爪壳,45、棘爪壳内上孔,46、棘爪壳内下孔,47、棘爪,48、偏心轮凹槽,49、凸台,50、棘爪斜面,图4中,51、制动带,52、制动盘,53、活动夹板,54、制动杠杆,55、孔,图5中,56、剪叉外杆,57、连接盘,58、轴,59、螺栓,60、导向滑轮,61、滑轮支架,图6中,62、连杆轴,图11中,63、触地支撑腿,64、定位销,65、触地升降盘,图13中,66、园盘,67、滚轮支承架,68、轮轴与底盘连接杆,69、连杆端凸台,70、滚珠,71、滚珠托盘,72、轮轴。
实施效果把车推到高空作业地点,把触地支撑腿63活动铰6处的定位销64拔下,旋转90度,再把定位销64插进工作时的定位孔55中,支起触地支撑腿63,踏动脚踏摇杆20,使平台1升至作业高度,停止脚踏摇杆20,棘轮装置自行制动,10m高度的平台1,升起用时约数分钟,当高空作业完毕下降平台1时,左手操作制动杠杆54,使绞车处于刹车状态,右手抬起棘轮制动杆42并自锁,消除制动,右手拿回,左手操作带式制动器23的制动杆42,适度用力,平台1慢慢下放至起始位置,如果升起的过程超过限定高度时,车辆车架连接的剪叉外杆56就拉动限位器25上的拉杆26,拉杆26经杠杆30拉动连接制动带51的拉杆26,是制动盘52制动,绞车就停止转动,升降机构底部和上端平台下面一边的剪叉外杆56与车架12用活动铰6连接,另一边的剪叉内杆2端安有滚轮,是以两边的槽钢8内作为轨道,平台1升降时作水平滚动。
在本实用新型原理范围内还会有多种变型和改进,还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和装备,是绞车及车辆底盘用电源、内燃机等驱动,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式移动升降平台,由车辆底盘,平台,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剪叉内杆(2)或剪叉外杆(56)上安滑轮(10),钢丝绳(9)穿绕滑轮(10)后与绞车(16)的卷筒(3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式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剪叉内杆(2)端和剪叉外杆(56)端的活动铰(6)处的剪叉内杆(2)上安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式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剪叉内杆(2)端的活动铰(6)处,与另一边相对应的活动铰(6)之间安连杆轴(62),在连杆轴(62)上安滑轮(10),钢丝绳(9)穿绕滑轮(10)后与绞车(16)的卷筒(3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式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在车架(12)上安绞车(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式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棘轮装置的螺旋盖(43)上,偏心轮(41)连接从螺旋盖(43)的孔(55)中穿出的棘爪(4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式移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升降平台极限高度限位器(25)的拉杆(26)的一端与制动带(51)连接,另端与杠杆(30)活动连接,杠杆(30)与连接剪叉外杆(56)的拉杆(26)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手动式移动升降平台,它由车辆底盘、平台等组成,在剪叉内杆上安滑轮,钢丝绳穿绕滑轮后与绞车的卷筒连接,滑轮安在剪叉内杆的活动铰处,滑轮组、钢丝绳的穿绕方式使全部铰链平行四边形就成为多个可变三角形的平面桁架结构,其荷载只作用在铰链的结节上,各构件只受轴向拉力或压力、截面应力均匀分布,受力合理,从而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承载能力,减轻结构自重,节省材料,机构工作时,呈桁架状态,其稳定性更好;本实用新型不用电源和内燃机做动力,机动性强,操作方便,采用绞车,升降省力,速度快,自身防爆,适用各种防爆要求严格的环境使用。
文档编号B66F11/04GK2668596SQ20032010718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6日
发明者白天海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一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