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308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特别是涉及可使用于移动电话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信息终端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发光装置方面,代替具有使用了液晶元件的像素的液晶显示器(LCD),正在对使用了以电致发光(EL)元件等为代表的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进行研究开发。这些发光装置有效地利用发光型所具有的高图像质量、广视角、由于不需要背照光而获得的外形薄、重量轻等优点,正期待着作为移动电话机显示屏或显示器而被广泛利用。
并且,在移动信息终端方面,由于其使用目的多元化而期望高附加值,最近,正在提供一种在通常显示面的背面设置了副显示面的信息终端(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85445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1-86205号公报发明内容除原来的显示面以外,还设置了副显示面的移动信息终端除了包括背照光等的模块所占据的体积外,还不能忽视安装了驱动这些模块的控制IC等的衬底等所占据的体积,特别是最近提供的移动信息终端,轻薄且较短小化很显著,是高附加值化的折衷产物。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为提供体积小且可模块化的发光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讲述了下述手段将以EL元件等为代表的发光元件使用在像素部,在一个发光装置的两处不同的位置上设置像素部。第1像素部采用呈矩阵状配置像素,各像素具有借助于该开关元件逐个控制接通、断开的有源矩阵型结构,并按有源矩阵方式驱动。在第1像素部的外围具有给第1像素部传送信号的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和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等使第1像素部工作的第1驱动部。如第1驱动部那样,把衬底外围或像素部外围设有电路的部分称为外围电路部。第2像素部具有将对置配置的带状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的交点部分作为各像素的无源矩阵型结构,并按无源矩阵方式进行驱动。第2像素部是从衬底背面向衬底表面的方向与构成第1像素部的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的TFT组重叠形成的。第2像素部与构成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线驱动电路的TFT组用层间薄膜隔开。即,在形成于构成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的TFT组等的第1驱动部上的层间薄膜上形成第2像素部。第2像素部内的发光元件具有第2像素部内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从衬底背面向衬底表面方向发光的结构。因此,第2像素部内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就不会被相对第2像素部内的发光元件处于衬底背面方向的形成了TFT的层所遮住。因此,第2像素部可在衬底表面方向与构成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线驱动电路的TFT组重叠形成,并能够节省空间。
另外,第2像素部也可以从衬底背面到衬底表面方向与构成带有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以外功能的外围电路,例如,带有图像处理电路或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等功能的外围电路的TFT组重叠形成。
并且,在第1像素部和第2像素部中,亦可以采用把光出射方向内外颠倒的结构。
并且,也可以根据用途选择显示面。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供给发光元件的任何一条电流路径上设置开关元件,在利用第1像素部发光时切断向第2像素部供给电流,在利用第2像素部的发光时切断向第1像素部供给电流。这种场合下,在具有使第1像素部工作的第1驱动部、使第2像素部工作的第2驱动部和分别将信号和电压供给到第1驱动部和第2驱动部的布线的发光装置中,把向第1驱动部和第2驱动部供给信号和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布线变成共用,并设置使上述第1像素部或第2像素部的二者之一工作的装置,并在外部进行切换的结构。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呈矩阵状配置了多个第1像素的第1像素部,在上述一个表面上与上述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具有配置了多个第2像素的第2像素部,上述第1像素部具有上述多个第1像素,上述第1像素具有在上述一个表面侧发光的第1发光元件,上述第2像素部形成在外围电路部上所形成的层间薄膜上,而且,上述第2像素部具有上述多个第2像素,上述第2像素具有在上述一个表面侧发光的第2发光元件。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呈矩阵状配置了多个第1像素的第1像素部,在上述一个表面上与上述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具有配置了多个第2像素的第2像素部,上述第1像素部在与上述一个表面的相反方向具有上述多个第1像素,上述第1像素具有发射光的第1发光元件,上述第2像素部形成在外围电路部上所形成的层间薄膜上,而且,上述第2像素部具有上述多个第2像素,上述第2像素具有在上述一个表面侧发光的第2发光元件。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使上述第1像素部工作的第1驱动部;使上述第2像素部工作的第2驱动部;以及分别向上述第1驱动部和上述第2驱动部供给信号和电压的布线,把分别向上述第1驱动部和上述第2驱动部供给信号和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布线作为共用,具有使上述第1像素部或第2像素部的两者之一工作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围电路部是使上述第1像素部工作的第1驱动部。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第1像素分别具有开关元件,上述第1像素部按有源矩阵方式来驱动。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像素部按无源矩阵方式进行驱动。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电子设备中使用上述发光装置。
另外,本说明书中虽然使用了薄膜晶体管(TFT)作为开关元件或驱动元件,但是并不特别只限定于此。例如,同样可以使用诸如MOS晶体管、有机晶体管、分子晶体管等。
按照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提供外形薄且体积小的发光装置。并且,根据显示的屏面切换驱动所需的信号和电压或者使其共用,从而能够减少输入信号个数。
本发明不仅可以适用于使用了电致发光元件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而且亦可适用于其它的发光装置等。


图1是表示发光装置的像素部结构之一例的剖面图[实施方案1]。
图2是表示发光装置的像素部结构之一例的剖面图[实施方案2]。
图3是表示发光装置的像素部结构之一例的剖面图[实施方案3]。
图4是表示发光装置的像素部结构之一例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即面板基板的结构的一个实例图[实施例1]。
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即面板基板使用于折叠式移动电话机时的一例结构图[实施例1]。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1)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1(A)是表示第1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剖面图的一例。第1像素部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以图1(A)示出的第1像素,而且第1像素呈矩阵状进行配置。图1(B)是表示第2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剖面图的一例。第2像素部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且与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上具有多个以图1(B)示出的第2像素。在图1(A)和图1(B)中对同一层的部分使用了同样的标号。并且图4示出第1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电路图的一个例子。在图4中,900是像素,901是开关TFT,902是驱动TFT,903是发光元件。
在图1(A)中,以虚线框1010包围的区域是驱动TFT,直接地或通过其他电路元件向发光元件1011提供电流。
发光元件1011是像素电极1012、电场发光层1003和对置电极1004层叠的部位,而且在衬底1000的一个表面侧发光。即,朝着以发光方向1013所示的方向发光。这时,像素电极1012由铝等的反射膜形成,并且具有对向发光方向1013的相反方向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所以,发光元件1011具有选择性地朝着以发光方向1013所示的方向发光的结构。另外,像素电极1012也可以制作成反射膜和在反射膜上层叠了透明导电膜的构造。并且,从电场发光层1003沿发光方向1013示出的方向进行层叠的对置电极1004是透明导电膜或者由可透光的厚度形成的铝膜等,保护膜1005由氮化碳膜等透过膜形成。
在驱动TFT1010的电极1014与像素电极1012之间存在第2层间薄膜1001,并设有接触孔1015以便把驱动TFT的电极1014和像素电极1012电连接起来。相邻的第1像素间设有称作堤防或隔壁的绝缘膜1002。将绝缘膜1002设置成覆盖像素电极1012的端部。如果没有绝缘薄膜1002,则在像素电极1012端部与对置电极1004之间就会发生边缘漏电。该绝缘膜1002具有防止这种漏电的功能。
在图1(B)中,以虚线框1020包围的区域是构成供给使第1像素部工作所需信号的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等外围电路的TFT组。而且在构成该外围电路的TFT组上形成第2像素部。
第2像素部具有发光元件1021。发光元件1021是像素电极1022、电场发光层1003和对置电极1004层叠的部位,而在衬底1000的一个表面侧发光。即,朝着以发光方向1023所示的方向发光。这时,像素电极1022由铝等的反射膜形成,并具有将从发光元件1021向发光方向1023的相反方向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所以,发光元件1021具有选择性地朝着以发光方向1023所示的方向发光的结构。另外,像素电极1022也可以做成反射膜和在反射膜上边层叠透明导电膜的构造。并且,从电场发光层1003沿发光方向1023所示的方向层叠的对置电极1004是透明导电膜或者由可透光的厚度形成的铝膜等,保护膜1005由氮化碳膜等透过膜形成。
在TFT组1020与像素电极1022之间存在着第2层间薄膜1001,并且TFT组1020和像素电极1022并不电连接。在相邻的第2像素之间设有称作堤防或隔壁的绝缘膜1002。将绝缘膜1002设置成覆盖像素电极1022的端部。如果没有绝缘薄膜1002,则在像素电极1022的端部与对置电极1004之间就会发生边缘漏电。该绝缘膜1002有防止这种漏电的功能。
在图1(A)和图1(B)中,电场发光层1003为同一层,但是既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电场发光层,亦可以由对每个像素均不同的材料形成电场发光层。
在图1(A)和图1(B)中,对置电极1004为同一层。但是,既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对置电极,又可以不进行电连接。
在图1(A)和图1(B)中,保护膜1005为同一层,但是,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保护膜。
并且,就电场发光层1003来说,可以是低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中分子材料当中的任意一种材料。
还有,实际上如果到图1为止已经完成,则最好采用气密性很高、漏气少的保护膜(层压薄膜、紫外线硬化树脂薄膜等)或透光性覆盖材料进行封装使之不会暴露在空气中。
并且,驱动TFT1010和TFT组1020采用由公知方法制作的p沟型TFT或n沟型TFT等。
(实施方案2)图2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2(A)是表示第1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剖面图的一例。在第1像素部中,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以图2(A)示出的第1像素,而且第1像素呈矩阵状配置。图2(B)是表示第2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剖面图的一例。在第2像素部中,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且与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上具有多个以图2(B)示出的第2像素。在图2(A)和图2(B)中,对同一层的部分使用了同样的标号。图4表示第1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电路图的一个例子。在图4中,900是像素,901是开关TFT,902是驱动TFT,903是发光元件。
在图2(A)中,以虚线框2010包围的区域是驱动TFT,直接地或通过其他电路元件向发光元件2011供应电流。
发光元件2011是像素电极2012、电场发光层2003和对置电极2004层叠的部位,而且沿与衬底2000的一个表面相反的方向发光。即,沿发光方向2013示出的方向发光。像素电极2012由透明导电膜形成,从像素电极2012到发光方向2013示出的方向形成的膜、和衬底2000都由透光材料形成。并且将反射膜2006成膜在保护膜2005上,起到将从发光元件2011向发光方向2013的相反方向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作用。所以,发光元件2011具有选择性地朝着发光方向2013示出的方向发光的结构。
在驱动TFT2010的电极2014与像素电极2012之间存在第2层间薄膜2001,并设有接触孔2015以便把驱动TFT2010的电极2014和像素电极2012电连接起来。相邻的第1像素间设有称作堤防或隔壁的绝缘膜2002。将绝缘膜2002设置成覆盖像素电极2012的端部。要是没有绝缘膜2002,则在像素电极2012端部与对置电极2004之间就会发生边缘漏电。该绝缘膜2002有防止这种漏电的功能。
在图2(B)中,以虚线框2020包围的区域是构成提供使第1像素部工作所需信号的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线驱动电路等外围电路的TFT组。在构成该外围电路的TFT组上形成第2像素部。
第2像素部具有发光元件2021。发光元件2021是像素电极2022、电场发光层2003和对置电极2004层叠的部位,并在衬底2000的一个表面侧发光。即,朝着以发光方向2023所示的方向发光。这时,像素电极2022由铝等的反射膜形成,并具有对从发光元件2021向发光方向2023的相反方向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所以,发光元件2021具有选择性地朝着以发光方向2023所示的方向发光的结构。另外,像素电极2022也可以制作成反射膜和在反射膜上边层叠了透明导电膜的构造。并且,从电场发光层2003沿发光方向2023所示的方向层叠的对置电极2004是透明导电膜或者由可透光的厚度形成的铝膜等,保护膜2005由氮化碳膜等透过膜形成。
在TFT组2020与像素电极2022之间存在第2层间薄膜2001,并且TFT组2020和像素电极2022并不电连接。在相邻的第2像素之间设有称作堤防或隔壁的绝缘膜2002。将绝缘膜2002设置成覆盖像素电极2022端部。如果没有绝缘膜2002,则在像素电极2022端部与对置电极2004之间就会发生边缘漏电。该绝缘膜2002具有防止这种漏电的功能。
在图2(A)和图2(B)中电场发光层2003为同一层,但是既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电场发光层,又可以由每个像素均不同的材料形成电场发光层。
在图2(A)和图2(B)中,对置电极2004为同一层,但是,既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对置电极,又可以不进行电连接。
在图2(A)和图2(B)中,保护膜2005为同一层,但是,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保护膜。
并且,就电场发光层2003来说,也可以是低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中分子材料当中的任意一种材料。
还有,实际上如果到图2为止已经完成,则进而最好采用气密性高、漏气少的保护膜(层压薄膜、紫外线硬化树脂薄膜等)和透光性覆盖材料进行封装使之不暴露在空气中。
并且,驱动TFT2010和TFT组2020采用由公知的方法制作的p沟型TFT或n沟型TFT等。
(实施方案3)图3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3(A)是表示第1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剖面图的一例。在第1像素部中,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以图3(A)示出的第1像素,而且第1像素呈矩阵状配置。图3(B)是表示第2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剖面图的一例。在第2像素部中,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且与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上具有多个以图3(B)示出的第2像素。在图3(A)和图3(B)中对同一层的部分使用了同样的标号。图4中表示第1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电路图的一个例子。在图4中,900是像素,901是开关TFT,902是驱动TFT,903是发光元件。
在图3(A)中,以虚线框3010包围的区域是驱动TFT,直接地或通过其他电路元件给发光元件3011提供电流。
发光元件3011是像素电极3012、电场发光层3003和对置电极3004层叠的部位,而且在衬底3000的一个表面侧发光。即,朝着以发光方向3013示出的方向发光。这时,像素电极3012由铝等的反射膜形成,并具有将向发光方向3013的相反方向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所以,发光元件3011有选择性地朝着以发光方向3013示出的方向发光的结构。另外,像素电极3012也可以变成反射膜和在反射膜上边层叠透明导电膜的构造。并且,从电场发光层3003到衬底表面方向层叠的对置电极3004是透明导电膜或以可透光的厚度形成的铝膜等,保护膜3005是氮化碳等的透过膜,滤色膜3007由彩色抗蚀剂等形成。滤色膜3007的材料若每像素采用不同材料,就能够以各像素均不同的颜色发光。
在驱动TFT3010的电极3014与像素电极3012之间存在第2层间薄膜3001,并设有接触孔3015以便把驱动TFT3010的电极3014和像素电极3012电连接起来。相邻的第1像素间设有称作堤防或隔壁的绝缘膜3002。将绝缘膜3002设置成覆盖像素电极3012的端部。如果没有绝缘薄膜3002,则在像素电极3012的端部与对置电极3004之间就会发生边缘漏电。该绝缘膜3002有防止这种漏电的功能。
在图3(B)中,以虚线框3020包围的区域是构成提供使第1像素部工作所需信号的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等外围电路的TFT组。而且在构成该外围电路的TFT组上形成第2像素部。
第2像素部具有发光元件3021。发光元件3021是像素电极3022、电场发光层3003和对置电极3004层叠的部位,而在衬底3000的一个表面侧发光。即,朝着以发光方向3023所示的方向发光。这时,像素电极3022由铝等的反射膜形成,并具有对从发光元件3021向发光方向3023的相反方向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所以,发光元件3021具有选择性地朝着以发光方向3023所示的方向发光的结构。并且,从电场发光层3003沿发光方向3023所示的方向层叠的对置电极3004是透明导电膜或者由可透光的厚度形成的铝膜等,保护膜3005是氮化碳膜等透过膜,滤色膜3007是由彩色抗蚀剂等形成的。滤色膜3007的材料如果采用每像素都不相同的材料,就能够以各像素都不同的颜色发光。
在TFT组3020与像素电极3022之间存在第2层间薄膜3001,并且TFT组3020和像素电极3022并不电连接。在相邻的第2像素之间设有称作堤防或隔壁的绝缘膜3002。将绝缘膜3002设置成覆盖像素电极3022的端部。如果没有绝缘薄膜3002,则在像素电极3022的端部与对置电极3004之间就会发生边缘漏电。该绝缘膜3002具有防止这种漏电的功能。
在图3(A)和图3(B)中,电场发光层3003为同一层,但是既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电场发光层,又可以采用对每像素都不同的材料来形成电场发光层。
在图3(A)和图3(B)中,对置电极3004为同一层,但是,既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对置电极,又可以不进行电连接。
在图3(A)和图3(B)中,保护膜3005为同一层,但是,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保护膜。
滤色膜3007也可以采用每一区域都不相同的材料。
并且,就电场发光层3003来说,可以是低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中分子材料当中的任意一种材料。
还有,实际上如果到图3为止已经完成,则进而最好采用气密性高、漏气少的保护膜(层压薄膜、紫外线硬化树脂薄膜等)和透光性覆盖材料进行封装使之不会暴露在空气中。
此外,驱动TFT3010和TFT组3020采用由公知的方法制作出的p沟型TFT或n沟型TFT等。
(实施例)下面,记载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
说明构成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的面板基板的一个例子。
图5(A)是衬底5000为下侧而对置衬底5002为上侧时面板基板的俯视图,而在该面板基板中,以图1(A)示出第1像素部的一个像素的剖面图,以图1(B)示出第2像素部的一个像素的剖面图。图5(B)是横向观看面板基板时的图。在图5(A)和图5(B)中,对相同部分采用同样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在衬底5000上设有第1像素部5010和在与第1像素部5010不同位置的第2像素部5020。在第1像素部5010中,在衬底5000一个表面侧具有多个由图1(A)所示的第1像素,该第1像素呈矩阵状配置。构成第1像素部的第1像素在衬底5000的一个表面侧具有多个发光的第1发光元件。第1像素部5010的发光方向是5013。第2像素部5020在衬底5000的一个表面侧具有多个由图1(B)所示的第2像素。构成第2像素部的第2像素在衬底5000的一个表面侧具有发光的第2发光元件。第2像素部5020的发光方向是5023。
在发光方向5023所示的方向,与提供使第1像素部5010发光所需信号的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重叠并形成第2像素部5020。在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与第2像素部5020之间存在层间薄膜,并形成为使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和第2像素部并不电连接。
衬底5000表面除粘接FPC5003的部分外,还借助于密封材料5001和对置衬底5002,用填充材料密封起来。
在第1像素部5010上连接着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5012a、5012b,并提供使第1像素部5010发光所需的信号。
在第2像素部5020上连接着第2驱动电路5021,并提供使第2像素部5020发光所需的信号。
通过FPC5003基板面板,提供使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第2驱动电路5021和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5012a、5012b驱动所需的信号和电压及电流。
假设采用第1像素部5010和第2像素部5020能同时点亮的结构,则可采用下述结构使向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和第2源极线驱动电路5021提供信号和电压的一部分和全部布线共用,而且也可以设置使上述第1像素部或上述第2像素部的二者之一工作的装置,并在外部进行切换,其中,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用于提供使第1像素部5010工作所需的信号;而第2源线驱动电路5021用于提供使上述第2像素部5020工作所需的信号。这里,把给驱动电路提供信号的布线叫做信号线,给驱动电路提供电压的布线叫做电源线。
图6是电子设备上使用图5所示面板基板的例子,是折叠式移动电话机使用本面板基板时的一个例子。
图6的折叠式移动电话机由第1壳体5100和第2壳体5200构成。图6(A)示出已打开折叠式电话机的状态。图6(B)示出合上了折叠式电话机的状态。图6(C)示出打开了折叠式电话机状态下的剖面图。在图6(A)~(C)中对相同部分使用同样的标号。并且图6(A)~(C)中对与图5相同部分使用同样的标号。
第1壳体5100具有听筒5101、显示控制器5102和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面板基板。面板基板是用密封材料将衬底5000和对置衬底5002粘贴在一起而形成的,并具有第1像素部5010和第2像素部5020。
第2壳体5200具有天线5201、话筒5202、主体驱动用模块5203、操作键模块5204和电池5205。
图6(A)示出已打开折叠式电话机的状态,使用者可以看到第1像素部5010上映现的图像和第2像素部5020上映现的图像。
图6(B)示出合上了折叠式电话机的状态。
图6(C)示出打开了折叠式电话机状态的剖面图,第1像素部5010的发光方向为5013,第2像素部5020的发光方向为5023。
这里,示出第1像素部5010的发光方向5013和第2像素部5020的发光方向5023为相同方向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第1像素部5010的发光方向5013和第2像素部5020的发光方向5023相反,并在第1壳体5100的背面显示第1像素部5010或第2像素部5020的二者之一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可在合上了图6(B)的折叠式电话机的状态下观看二者之一的图像。使第1像素部的发光方向与第2像素部的发光方向相反,为了在第1壳体5100背面显示二者之一的图像,例如,在图5示出的原面板基板上,第1像素部和第2像素部可以采用图2示出的面板基板。
并且,在图5示出的面板基板中,第1像素部和第2像素部如果采用图3示出的面板基板,就能实现彩色显示。
并且,这里示出了将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用于折叠式电话机的例子,然而在其他构造的移动电话机或无线通信机、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ce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信息终端上也能使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呈矩阵状配置了多个第1像素的第1像素部,在所述一个表面的与所述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上具有配置了多个第2像素的第2像素部,所述第1像素部具有所述多个第1像素,所述第1像素在所述一个表面侧具有发光的第1发光元件,所述第2像素部形成在外围电路部上所形成的层间薄膜上,而且,所述第2像素部具有所述多个第2像素,所述第2像素在所述一个表面侧具有发光的第2发光元件。
2.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呈矩阵状配置了多个第1像素的第1像素部,在所述一个表面的与所述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上具有配置了多个第2像素的第2像素部,所述第1像素部具有所述多个第1像素,所述第1像素在与所述一个表面相反的方向具有发光的第1发光元件,所述第2像素部形成在外围电路部上所形成的层间薄膜上,而且,所述第2像素部具有所述多个第2像素,所述第2像素在所述一个表面侧具有发光的第2发光元件。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所述第1像素部工作的第1驱动部;使所述第2像素部工作的第2驱动部;以及分别向所述第1驱动部和所述第2驱动部供给信号和电压的布线,把分别向所述第1驱动部和所述第2驱动部供给信号和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布线作为共用,具有使所述第1像素部或所述第2像素部的两者之一工作的装置。
4.按照权利要求1到3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电路部是使所述第1像素部工作的第1驱动部。
5.按照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1像素分别具有开关元件,所述第1像素部按有源矩阵方式进行驱动。
6.按照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像素部按无源矩阵方式进行驱动。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用按照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将提供体积小且可模块化的发光装置作为课题。在像素部使用以EL元件等为代表的发光元件,并在一个发光装置内的两处不同的位置设置像素部。第1像素部为呈矩阵状配置了像素的像素部,外围具有给第1像素部传送信号的第1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第2像素部由无源型像素构成,第1像素部与构成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的TFT组,在从衬底背面朝衬底表面的方向由层间薄膜隔开。
文档编号H05B33/14GK1732495SQ20038010758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6日
发明者岩渊友幸, 山崎优 申请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