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257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用于产生电阻热的发热导体和用于屏蔽上述发热导体产生的电磁波的屏蔽导体缠绕在同一个轴上的非磁性电热丝,尤其涉及一种在上述两各导体中的至少一个导体上涂有耐热和绝缘材料—珐琅层的较细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
背景技术
用作电热地板、电热毯或电褥子等寝具的发热体的现有的非磁性电热丝,大致包括由聚酯丝(thread)或玻璃丝构成的芯线、螺旋缠绕于上述芯线上的加热器线圈、为起到绝缘作用而涂布于上述芯线外周的上述加热器线圈上的内部绝缘体、在上述内部绝缘体的外周面以导线或网状缠绕而成并与地面接地的屏蔽铠装及涂布于上述屏蔽铠装上的外部绝缘体。在上述结构中,上述加热器线圈和屏蔽铠装的各端点相互连接而形成电串联,而其各前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端子相连而成为电源输入端子。
当为加热器线圈和屏蔽铠装接入电源时,上述结构的现有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通过加热器线圈产生的电阻热进行发热,特别地,当进行发热时,上述屏蔽铠装屏蔽加热器线圈产生电磁波,因此能够在不向外部释放有害电磁波的情况下发热。
但是,上述现有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因为内部绝缘体较厚,因此较粗且屈伸性较差。
也就是说,上述现有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在发热时,因为加热器线圈的高热导致内部绝缘体软化并使其绝缘效果直线下降,所以为防止加热器线圈和屏蔽铠装的短路只能加厚内部绝缘体的厚度。因此,现有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直径至少在6mm以上,较粗,从而在用于电褥子时,导致电褥子表面不平而使用户感到不适。而且因为其较粗且屈伸性较差而很难用于电热毯、毛毯、地板等较薄的寝具。
不仅如此,现有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绝缘体因为采用的是聚四氟乙烯树脂、玻璃纤维等高价材料,所以还存在造价高的问题。
另外,现有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造价高的问题,可通过采用合成树脂材料作为内部绝缘体材料来解决,但是,由于内部绝缘体的厚度比玻璃纤维还厚,因此粗细的问题就变得更加严重。
现有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有一种非磁性电热丝是在中心轴的导线上缠绕玻璃丝,并在其上涂布合成树脂绝缘体,从而防止导线之间的短路问题。但上述电热丝同样未能解决粗细的问题。而且,因为在玻璃纤维组织之间存在水分和空气层,因此很难把合成树脂绝缘体涂布于其上,从而存在生产率很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它的发热导体和屏蔽导体间不存在发生短路的隐患,又因其较细可用于较薄的寝具,而且生产率高,成本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横向剖面图;图3和图4为能够用于本发明实施例1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发热导体剖面图;图5为由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构成的电热寝具的电路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另一种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图;图8为图7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横向剖面图;图9为由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构成的电热寝具的电路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图;图11为图10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纵向剖面图;图12为图10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横向剖面图;图13为由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构成的电热寝具的电路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图;图15为图14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横向剖面图;图16为由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构成的电热寝具的电路图;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图;图18为图17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横向剖面图;图19为由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构成的电热寝具的结构图;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图;图21为图20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横向剖面图;图22为由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构成的电热寝具的结构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电热丝11芯线12发热导体 15内部绝缘体16屏蔽导体 17格栅形屏蔽导体18外部绝缘体E电源G接地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在非导体芯线周围的同一个轴上以绝缘状态缠绕产生电阻热的发热导体和屏蔽电场或磁场的屏蔽导体的非磁性电热丝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导体或屏蔽导体中的至少一个导体的外周面涂有起到绝缘作用的珐琅层。
在上述结构中,上述加热器线圈的珐琅层为高温聚酰胺材料为宜。
另外,上述发热导体和屏蔽导体相互串联并使其各前端成为电源输入端子,其中为了屏蔽电磁波可以将屏蔽导体接地。
还有,根据优选结构,上述发热导体为在上述芯线周围螺旋缠绕的线形导体,而在上述芯线的外周涂布有能够对上述发热导体起到绝缘作用的内部绝缘体;上述屏蔽导体缠绕于上述内部绝缘体的外周面,而在上述内部绝缘体的外周面涂布有能够对上述屏蔽导体起到绝缘作用的外部绝缘体。
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在为发热导体和屏蔽导体接入电源时,通过上述发热导体产生的电阻热进行发热,而屏蔽导体屏蔽上述发热导体产生的电磁波,因此能够在不向外释放有害电磁波的情况下发热。
本发明中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在上述发热导体和屏蔽导体中的至少一个导体上涂布耐热性高,高温绝缘效果良好的高温硬化性聚酰胺材料的珐琅层,因此为上述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而涂布的绝缘体厚度不到现有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绝缘体厚度的1/2。与厚度为6mm以上的现有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相比,本发明的非磁性电热丝的厚度只有3mm以下,所以,可以解决用于电褥子等时由于表面不平而让使用者感到不适的问题,且因屈伸性高而可以用于电热毯、毛毯、地板等较薄的寝具。不仅如此,不必为了提高绝缘效果而使用诸如聚四氟乙烯树脂、玻璃纤维等高价的绝缘材料,因此生产率高,生产成本低。
下面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和作用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横向剖面图,图3和图4为实施例1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发热导体剖面图,而图5为由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构成的电热寝具的电路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10包括由聚酯等非导体构成的芯线11;在芯线11的外周面螺旋缠绕的线形发热导体12;为了上述发热导体12的绝缘而涂布于缠绕有发热导体12的芯线11的外周面的内部绝缘体15;在上述内部绝缘体15的外周面以与上述发热导体12相反方向螺旋缠绕的线形屏蔽导体16;以及为了使上述屏蔽导体16绝缘而涂布于上述内部绝缘体15上的外部绝缘体18等。
在上述结构中,上述发热导体12为接入电源时产生电阻热的电阻导体,而且,如图3和4所示,具有圆型或扁平椭圆形的截面。为了提高发热导体12的绝缘性,在上述发热导体12的外周面涂布耐热性、耐久性及绝缘性极好的由高温硬化性材料—聚酰胺材料制作而成的珐琅层120。因为涂布了珐琅层120,因此大大改善了发热导体12的绝缘性,具有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规定的线圈绝缘等级中的H等级(180℃以上时保证绝缘性)以上的绝缘性。从而使为发热导体12和屏蔽导体16之间的绝缘而涂布于芯线11之上的内部绝缘体15的厚度与现有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内部绝缘体的厚度相比至少减少1/2以上。
如图5所示,上述屏蔽导体16为其末端与上述发热导体12的末端相连,从而与上述发热导体12形成电串联的线形导体,而其前端和上述发热导体12的前端一起构成电热丝10的电源输入端子,并且为了屏蔽发热导体12的电场而接地。
如图6所示,上述屏蔽导体16可用网状结构的格栅形屏蔽导体17来代替。另外,也可与发热导体12交换位置。也就是说,与图1相反,屏蔽导体16缠绕在芯线11上,而发热导体12缠绕在内部绝缘体15的外周面上。这时,珐琅层120应涂布于缠绕在内部绝缘体15上的发热导体12上。
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1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10,在通过上述发热导体12和屏蔽导体16的电源输入端子接入电源10之后,通过发热导体12的电阻热发热。这时,上述发热导体12产生的电场和磁场被上述屏蔽导体16屏蔽,或被上述屏蔽导体16的相反方向的磁场相抵消,所以可在不释放有害电磁波的情况下发热。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10,在上述发热导体12和屏蔽导体16中的至少一个导体(在实施例1中为发热导体12)上涂布高温绝缘性极好的珐琅层120,从而使为两导体12、16之间的绝缘而涂布的内部绝缘体15的厚度大大减少,其截面直径达到3mm以下。因此可解决现有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带来的寝具等的表面不平而让使用者感到不适的问题。而且,因为具备了良好的屈伸性而能够用于电热毯、毛毯和地板等较薄的寝具上。与此同时,无需为提高缠绕在同一个轴上的发热导体12和屏蔽导体16之间的绝缘性而在内部绝缘体15之上使用聚四氟乙烯树脂、玻璃纤维等高价绝缘材料,所以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图,图8为图7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横向剖面图,而图9为由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构成的电热寝具的电路图。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20包括由聚酯等非导体构成的芯线21;在芯线21的外周面螺旋缠绕的线形发热导体22;为了上述发热导体22的绝缘而涂布于缠绕有发热导体22的上述芯线21的外周面的内部绝缘体25;在上述内部绝缘体25的外周面以与上述发热导体22相反方向螺旋缠绕的线形屏蔽导体26;在上述内部绝缘体25上,与上述屏蔽导体26反复交叉并以相反方向螺旋缠绕的低电阻导体27;以及为了上述屏蔽导体26及低电阻导体27的绝缘而涂布于上述内部绝缘体25上的外部绝缘体28。
在上述结构中,上述发热导体22为在接入电源时产生电阻热的高电阻导体并具有圆型或扁平椭圆形的剖面(参见图3和4),而且为了提高绝缘性,在其外周面涂布耐热性、耐久性及绝缘性极好的由高温硬化性材料—聚酰胺材料制作而成的珐琅层220。因为涂布了珐琅层220,因此大大改善了发热导体22的绝缘性,具有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规定的线圈绝缘标准等级中的H等级(180℃以上时保证绝缘性)以上的绝缘性。从而使为发热导体22和屏蔽导体26之间的绝缘而涂布于芯线21之上的内部绝缘体25的厚度与现有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内部绝缘体的厚度相比至少减少1/2以上。
如图9所示,上述屏蔽导体26的末端与上述发热导体22的末端相连,从而与上述发热导体22形成电串联,而其前端26a和上述发热导体22的前端22a一起构成电热丝20的电源输入端子,并且为了屏蔽发热导体12的电场而接地。
低电阻导体27相对于上述屏蔽导体26以反方向螺旋缠绕,并在上述屏蔽导体26上反复短路与缠绕次数一样的次数,而其两端27a、27b与上述屏蔽导体26的两端26a、26b相连,从而与上述屏蔽导体26电并联。上述屏蔽导体26和低电阻导体27一起,以比起上述发热导体22完全可忽略的大小的低电阻,以低电位方式接地,从而吸收发热导体22周围的大部分电荷并进行放电,从而可以屏蔽电热丝周围的电场。
上述低电阻导体27通常以螺旋型缠绕,而在反复受到发热导体22的高热的热作用力和外力的屈伸作用力的电热丝20上,上述螺旋结构可容纳根据作用力变化的屈伸位移并抑制疲劳损伤。因此,即使低电阻导体27反复受到屈伸外力,断线的可能性非常小。
但是,低电阻导体27也可以在内部绝缘体25的外周面沿轴向直线排列。这样虽然对抗屈伸作用力和热作用力的能力相对减弱,但可以减少整体的低电阻导体27的长度,也使缠绕操作变得简单,从而在从生产成本或生产效率方面比螺旋型缠绕更有利。因此,在像床垫或床等厚度较厚,从而受到外力的屈伸作用力的可能性较小的寝具上,采用直线排列低电阻导体27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未图示)更经济一些。
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2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20,在通过电源输入端子接入电源之后,通过发热导体22的电阻热发热。这时,上述发热导体22产生的电场和磁场被上述屏蔽导体26屏蔽,或被相反方向的磁场相抵消,所以可在不释放有害电磁波的情况下发热。特别地,在实施例2中,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20因为具有低电阻导体27,因此屏蔽导体26的接地电位较低,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场屏蔽效率。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2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20,在上述发热导体22上涂布耐热且绝缘性极好的珐琅层220,从而使为发热导体22和屏蔽导体26之间的绝缘而涂布的内部绝缘体25的厚度大大减少,其厚度仅为3mm以下。因此可解决现有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带来的电褥子表面不平而让使用者感到不适的问题。而且,因为其较细且具备良好的屈伸性而能够用于电热毯、毛毯和地板等较薄的寝具。与此同时,无需为提高缠绕在同一个轴上的发热导体22和屏蔽导体26之间的绝缘性而在内部绝缘体25中使用聚四氟乙烯树脂、玻璃纤维等高价绝缘材料,所以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图,图11为图10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纵向剖面图,图12为图10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横向剖面图,而图13为由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构成的电热寝具的电路图。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30包括由聚酯等非导体构成的芯线31;在上述芯线31的外周面相隔一定间距以双重螺旋形方式缠绕的两条发热导体32、33;为了上述发热导体32的绝缘而涂布于上述芯线31外周面的绝缘体35。
在上述结构中,上述发热导体32、33为当接入电源后产生电阻热的电阻导体并可具有圆型或扁平椭圆形的剖面(参见图3和4),而且两个末端32b、33b短路并相互串联。发热导体32、33中的至少一个发热导体32或两个发热导体32、33上,为了提高绝缘性,在其外周面涂布耐热性、耐久性及绝缘性极好的由高温硬化性材料—聚酰胺材料制作而成的珐琅层320、330。因为涂布了珐琅层320、330,因此大大改善了发热导体32、33的绝缘性,具有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规定的线圈绝缘等级中的H等级(180℃以上时保证绝缘性)以上的绝缘性。因为具有了足够的绝缘性,因此即使上述发热导体32、33在上述芯线31的外周面以双重螺旋形方式同时缠绕,其短路的可能性也很小。
如图13所示,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3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中,在芯线32的外周面形成沟槽并分别埋入发热导体32、33,且根据至少在一侧发热导体32、33上涂布的珐琅层320和涂布于芯线31的外周面的绝缘体35实现双重绝缘。
上述发热导体32、33中的任何一个发热导体33,可由能够屏蔽或抵消另一个发热导体32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的、电阻值很小并接地的线形导体(即屏蔽导体36)构成。
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实施例3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在通过电源输入端子接入电源之后,通过发热导体32、33的电阻热发热。这时,流向相反方向的电流在各发热导体32、33周围产生相反方向的磁场并相互抵消,所以可在不释放有害电磁波的情况下发热。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3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30,在两个发热导体32、33中的至少一个发热导体32上涂布高温绝缘性极好的珐琅层320、330,并同时缠绕于芯线31上,因为只有厚度很薄的一层绝缘体35,所以其厚度很细。因此可解决现有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带来的电褥子等表面不平而让使用者感到不适的问题。而且,因为具备了良好的屈伸性而能够用于电热毯、毛毯和地板等较薄的寝具。与此同时,无需为提高缠绕在同一个轴上的发热导体32和屏蔽导体36之间的绝缘性而在内部绝缘体35中使用聚四氟乙烯树脂、玻璃纤维等高价绝缘材料,所以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特别地,实施例3中的电热丝30因为是由两条发热导体32、33发热,所以与实施例1、2的电热丝10、20相比具有单位长度的发热量大的特点。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图,图15为图14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横向剖面图,而图16为由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构成的电热寝具的电路图。
如图14至图16所示,实施例4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40包括由聚酯等非导体构成的芯线41;在上述芯线41的外周面相隔一定间距以双重螺旋形方式缠绕的两条发热导体42、43;为了上述发热导体42的绝缘而涂布于芯线41的外周面的内部绝缘体45;在内部绝缘体45的外周面螺旋缠绕的屏蔽导体46;以及涂布于上述内部绝缘体45上的外部绝缘体48。即从结构上与实施例3的电热丝30相比,进一步包括了通过另一个电路接地的屏蔽导体46和对上述屏蔽导体46起到绝缘作用的外部绝缘体48。
因此,实施例4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比起实施例3的电热丝30通过发热导体42、43的双重螺旋结构抵消磁场来实现非磁性发热的结构,不仅可以抵消磁场,还可以通过屏蔽导体46来吸收上述发热导体42、43周围的电荷并通过接地放电,因此还可以屏蔽电场,从而实现非电磁波发热。另外,与实施例3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30相同,单位长度发热量大,而且通过提高发热导体42、43之间的绝缘性而减小了外部绝缘体48的厚度,因为较细且具备了良好的屈伸性,因此可解决现有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带来的电褥子等表面不平而让使用者感到不适的问题,而且能够用于电热毯、毛毯和地板等较薄的寝具。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图,图18为图17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横向剖面图,而图19为由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构成的绝缘寝具的结构图。
如图17至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50包括由聚酯等非导体构成的芯线51;在芯线51的外周面螺旋缠绕的线形第一发热导体52;为了上述第一发热导体52的绝缘而涂布于缠绕有上述第一发热导体52的芯线51的外周面的内部绝缘体55;在内部绝缘体55的外周面以与上述发热导体52相反方向螺旋缠绕的线形第二发热导体53;在上述内部绝缘体55的外周螺旋缠绕并接地的屏蔽导体56;以及涂布于上述绝缘体55上的导电覆膜59。
在上述结构中,上述发热导体52、53通过其末端52b、53b相连而形成电串联,各前端52a、53a由电热丝50的电源输入端子构成,发热导体52、53为接入电源后产生电阻热的电阻导体并具有圆型或扁平椭圆形的截面(参见图3和4),而且为了提高绝缘性,至少在其中的一个发热导体52的外周面涂布耐热性、耐久性及绝缘性极好的由高温硬化性材料—聚酰胺材料制作而成的珐琅层。因为涂布了珐琅层,因此大大改善了发热导体52、53的绝缘性,具有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规定的线圈绝缘等级中的H等级(180℃以上时保证绝缘性)以上的绝缘性。因为具有足够的绝缘性,从而使发热导体52之间的内部绝缘体25的厚度变薄。上述发热导体52、53在通过电源输入端子接入电源时产生电阻热。这时,流向相反方向的电流在各发热导体52、53周围产生相反方向的磁场并相互抵消,所以可在不释放有害电磁波的情况下发热。
屏蔽导体56缠绕在发热导体52、52的周围并通过另外的接地电路接地,与此同时,以涂布于外侧的由导电性合成树脂材料制作而成的导电覆膜59为媒介与寝具面料保持导电状态。而屏蔽导体56吸收第一、二发热导体52、53周围的电荷并通过接地放电,从而屏蔽电场,另外,通过导电覆膜59吸收寝具面料的静电并通过接地G引导放电。
根据上述结构,实施例5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在接入电源之后通过第一、二发热导体52、53产生的电阻热发热,而第一、二发热导体52,53产生的磁场和电场通过发热导体52、53的双重螺旋结构和屏蔽导体56各自抵消或屏蔽,所以可在不释放有害电磁波的情况下发热。
实施例5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因为具有两条电热丝,因此具有单位长度发热量大的特点。另外,因为在各发热导体52、53上涂布高温绝缘性极好的珐琅层,从而减少内部绝缘体55的覆膜的厚度,其厚度约为3mm以下,且屈伸性良好。因此用于寝具类时,不会导致面料表面不平,所以可以解决现有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带来的用户感到不适的问题,也可以适用于电热毯,毛毯等很薄的寝具类。此外,因为不再需要为了提高绝缘性而在内部绝缘体55中使用聚四氟乙烯树脂,玻璃纤维等高价绝缘材料,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地,通过导电覆膜59和屏蔽导体56,对给使用者造成不快的寝具面料的静电进行放电,从而改善了电热寝具的使用舒适度。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结构图,图21为图10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的横向剖面图,而图22为由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构成的电热寝具的结构图。
如图20至2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60包括由聚酯等非导体构成的芯线61;在上述芯线61的外周面相隔一定间距以双重螺旋形方式缠绕的两条发热导体62、63;为了上述发热导体62的绝缘而涂布于芯线61的外周面的内部绝缘体65;在上述内部绝缘体65的外周面螺旋缠绕的屏蔽导体66;涂布于上述内部绝缘体65上的导电覆膜69等。也就是说,比起实施例4的电热丝30,实施例5的电热丝60在内部绝缘体65的外周面上涂布有由导电性合成树脂材料制作而成的导电覆膜69,以替代非导体的外部绝缘体68来引导寝具面料B的静电并进行放电。
上述结构的实施例6的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60,在发热时,与前实施例4的电热丝40一样,通过发热导体62、63的双重螺旋结构抵消磁场,与此同时,通过缠绕在上述发热导体62、63的屏蔽导体66吸收上述发热导体62、63周围的电荷并通过接地放电,因此还可以屏蔽电场,从而实现非电磁波发热。另外,屏蔽导体66以由导电性合成树脂材料制作而成的导电覆膜59作为媒介与寝具面料B保持导电状态,并通过导电覆膜69对给使用者造成不快的寝具面料B的静电C进行放电,从而改善了寝具的使用舒适度。
发明的效果本发明采用通过涂布珐琅层来改善耐热性、绝缘性的发热导体或屏蔽导体,大大改善各导体的绝缘性,从而能够把为提高上述发热导体和屏蔽导体的绝缘性而涂布的绝缘体的厚度减少至1/2以上。因此其优点在于将其用于寝具上时使用者无任何不适,而且,因为具备了良好的屈伸性而能够用于电热毯、毛毯和地板等较薄的寝具上。此外,如果在最外侧绝缘体上缠绕接地的屏蔽导体并在其上涂布导电性合成树脂材料时,由于能够对寝具面料的静电进行接地放电,从而解决由使用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时所带来的静电引起的不适。另外,无需为发热导体的绝缘效果而使用聚四氟乙烯树脂、玻璃纤维等高价绝缘材料,所以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权利要求
1.一种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在非导体芯线周围的同一个轴上缠绕有用于产生电阻热的发热导体和用于屏蔽电场或磁场的屏蔽导体的非磁性电热丝中,上述发热导体或上述屏蔽导体中的至少一个导体的外周面涂有起绝缘作用的珐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导体的珐琅层为高温硬化性聚酰胺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导体和上述屏蔽导体相互串联并使其各前端成为电源输入端子,而且上述屏蔽导体在绝缘状态下与上述发热导体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导体为螺旋缠绕于芯线的外周面的线形导体;在上述芯线的外周面涂布有能够对上述发热导体起到绝缘作用的内部绝缘体;上述屏蔽导体缠绕于上述内部绝缘体的外周面;在上述内部绝缘体的外周面涂布有对上述屏蔽导体起到绝缘作用的外部绝缘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上述屏蔽导体为在上述内部绝缘体外周面螺旋缠绕的线形导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导体和屏蔽导体的缠绕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电阻导体,其与上述屏蔽导体并联连接并在上述内部绝缘体的外周面上与屏蔽导体反复交叉并短路缠绕,从而减小上述屏蔽导体的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上述低电阻导体与上述屏蔽导体以相反方向螺旋缠绕。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上述屏蔽导体为格栅形导体。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导体和屏蔽导体为分别在上述芯线周围相隔一定间距以双重螺旋形缠绕而成的线形导体,并且在上述芯线周围涂布有对上述发热导体和屏蔽导体起到绝缘作用的外部绝缘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导体和屏蔽导体为相互串联并能够分别产生电阻热的,同等规格、相同材料的线形导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导体为在上述芯线周围相隔一定间距并以双重螺旋形结构缠绕的、相互串联的两条线形导体;在上述芯线的外周涂布有对上述发热导体起到绝缘作用的内部绝缘体;上述屏蔽导体缠绕于上述内部绝缘体的外周面并接地;在上述内部绝缘体的外周面涂布有对上述屏蔽导体起到绝缘作用的外部绝缘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导体为螺旋缠绕于上述芯线周围的线形导体;在上述芯线的外周涂布有对上述发热导体起到绝缘作用的内部绝缘体;上述屏蔽导体缠绕于上述内部绝缘体的外周面并接地;在上述内部绝缘体的外周面涂布有能够从周围吸收电荷并引导至上述屏蔽导体的、由导电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导电覆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磁性电热丝,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热导体为分别在上述芯线周围相隔一定间距以双重螺旋形缠绕而成的线形导体;在上述芯线的外周涂布有对上述发热导体起到绝缘作用的内部绝缘体;上述屏蔽导体缠绕于上述内部绝缘体的外周面并接地;在上述内部绝缘体的外周面涂布有能够从周围吸收电荷并引导至上述屏蔽导体的、由导电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导电覆膜。
全文摘要
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本发明的非磁性电热丝,在非导体芯线周围的同一个轴上缠绕有用于产生电阻热的发热导体和用于屏蔽电场或磁场的屏蔽导体的非磁性电热丝中,上述发热导体或屏蔽导体中的至少一个导体的外周面涂有起绝缘作用的珐琅层。由于上述寝具专用非磁性电热丝为导体涂有绝缘效果良好的珐琅层,因此内部绝缘体的厚度变薄,非磁性电热丝变细,从而当用于寝具上时不会让人感到不适,且因其屈伸性良好而可用于较薄的寝具。
文档编号H05K9/00GK1592501SQ20041005726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6日
发明者吉钟镇 申请人:吉钟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