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330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特别地指一种电磁煞车释放装置将绕组总成、磁芯、干式轴承、柱塞及滑销等与轭部的盖板共同形成一个同轴模块后固定在该轭部上。
背景技术
传统电梯用电磁煞车机构,例如图6及图6a所示,为一种公知的双电磁煞车机构10,其主要包括一轭部11,具有一中空的收容室12;一对绕组13,具有中心孔,分别收容在该收容室12的两端;一轴衬14,具有中心孔,并介于上述一对绕组13之间;一对磁芯15,各包含有一轴部15a穿设在该一对绕组13的中心孔中,及一径部15b分别封闭在该收容室12外侧并固定在该轭部11上;一对滑块16,位于磁芯15内侧,并可滑动地穿设在该绕组13与轴衬14的中心孔中;一对动作销17,其一端连接在该滑块16上,另一端分别可滑动地穿设在该磁芯15的中心孔中,其端部蓄有一弹性组件18的势能并伸出在该磁芯15的径部15b外侧;其中,一对大孔径的干式轴承19,分别设置在该轴衬14的中心孔内,作为该滑块16的滑动面;及,一对小孔径的干式轴承20,分别设置在该磁芯15的中心孔内,作为该动作销17的滑动面。如此,在通电激磁下通过该一对滑块16与动作销17滑动而释放煞车。另外,在上述一对滑块16之间设有一手动解放杆21,并延设有一手拉杆22在该轭部11外,通过此手拉杆22能以手动方式释放煞车。
上述的公知技术,从其结构具体观察能发现具有下列有待改善的空间1)该设计在组装时必须严格要求其精度,该绕组13是否对准中心轴线,组装若误差过大会干涉滑块16的动作。
2)过大孔径的干式轴承19作为该滑块16的滑动面,及小孔径的干式轴承20作为该动作销17的滑动面,该滑动面分别在不同的位置上,其加工时对同轴度的要求非常高,若同轴度不足则会干涉动作机构的滑动。
3)动作机构仅能在组装完成后才能确认是否有无互相干涉现象,并且保养时该干式轴承19、20替换不易,检修及维护困难度高且费时。
4)该手动解放杆21延设有一手拉杆22在轭部11外侧,易有误操作或碰触的危险。
5)该轭部11采用无缝钢管,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构件之间同轴度优异、动作准确及低故障率的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其包括,一对煞车动作板,各枢设有一煞车蹄片位于一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煞车滑轮外侧,其一端枢接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上分别设置一弹簧,使该弹簧的势能恒定向中心抵靠成煞车制动状态;一电磁煞车释放装置,包含有一对同轴模块分别设置在一轭部两端的收容室中,并介于该煞车动作板自由端之间,其中,该同轴模块包含有一绕组总成,容置在该轭部的收容室内,其中心具有一轴衬套;一磁芯,穿设在该轴衬套的轴向外侧端,并与绕组总成固定成一体,该磁芯中心形成有一轴向孔径;一盖板,径向内侧与该磁芯固定成一体,其径向外侧固定在该收容室外侧的轭部上;一对干式轴承,分别固定在该磁芯轴向孔径两端;一柱塞,可滑动地穿设在位于磁芯相对侧的该轴衬套中,该柱塞中心具有一轴向孔径;一滑销,一端固定在该柱塞轴向孔径的外侧端,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设在该一对干式轴承的内侧,其端部并伸设在该盖板外侧。在电磁煞车释放装置通电激磁下,该柱塞被吸附往磁芯方向滑动,同时使滑销的外侧端动作该煞车动作板自由端而释放煞车。
根据本发明,该电磁煞车释放装置将该磁芯与绕组总成余隙配合相互锁固后,再与一对干式轴承、柱塞、滑销,及轭部的盖板等预先共同组合成一个同轴模块后装入并固定在该轭部上,使其安装及拆卸简单化,及动作机构可在同轴模块上直接检查有无干涉状况,能清楚地掌握动作情形,使平时之检修、维护容易进行等。
根据本发明,该柱塞通过滑销并以该磁芯轴向孔径内之一对干式轴承为滑动面而构成滑动部,动作时不涉及其它构件,使动作单纯化,而降低其它构件干涉卡死的机率。
根据本发明的同轴模块,通过该磁芯轴向孔径内前、后一对相同尺寸的干式轴承作为滑销的滑动面,在机构动作上同轴度表现非常优异,构件之间同轴加工容易,无需通过严格的精度要求来确保动作时的同轴度。并且,该干式轴承保养容易,只要依其磨耗准则按时更换即可,不须像液态润滑剂需要随时检查是否干涸或被异物黏住。
根据本发明,包含有一手动释放销,其一端形成有第一扁平部介于两柱塞之间,另一端包含有第二扁平部伸设在该轭部外侧;该手动释放销必须通过开口扳手转动第二扁平部,同时动作两煞车动作板而释放煞车,可避免误操作的危险。


图1为本发明双电磁煞车结构实施在一电梯用电机上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电磁煞车释放装置的部分剖开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电磁煞车释放装置的同轴模块的细部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同轴模块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电磁煞车释放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公知技术,其显示一种电梯用双电磁煞车机构的示意图;图6a为图6的公知双电磁煞车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特点作进一步地说明,该实施例仅为较佳的范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谨通过参考附图结合下列详细说明而获致最好的理解。
首先,请参考图1,本发明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100,其主要包括,一对煞车动作板101,其内侧各枢设有一煞车蹄片102分别位于一固定在电机103转轴103a上的煞车滑轮104外侧,一端101a分别枢接固定在煞车滑轮104的下方两侧,另一端101b为自由端,该自由端101b上各蓄有一弹簧105,使该弹簧的势能恒定向中心抵靠,使该煞车蹄片102磨擦在煞车滑轮104上成煞车制动状态。一电磁煞车释放装置110,具有一安装部116结合在电机103上,该电磁煞车释放装置110包含有一对同轴模块120,分别设置在一轭部111两端的收容室112中,并介于该煞车动作板101自由端101b之间。在该电磁煞车释放装置110通电激磁下,通过该一对同轴模块120分别动作该煞车动作板101自由端101b而释放煞车。
请再参考图2至图5,根据本发明该同轴模块120包含有一绕组总成121,容置在该轭部111的收容室112内,其中心具有一轴衬套1210;一磁芯122,穿设在该轴衬套1210的轴向外侧端,并经由多个螺固组件1221与绕组总成121固定成一体,该磁芯122中心形成有一轴向孔径1222;一盖板113,径向内侧通过多个螺栓1131与该磁芯122固定成一体,其径向外侧通过多个螺栓1131固定在该收容室112外侧的轭部111上;一对干式轴承123,分别固定在该磁芯122轴向孔径1222两端;一柱塞124,穿设在位于磁芯122相对侧的该轴衬套1210中成可滑动,该柱塞124中心具有一轴向孔径1241;一滑销125,一端具有一螺纹部1251啮合连接在该柱塞124轴向孔径1241的外侧端,另一端穿设在该一对干式轴承123的内侧成可滑动,其端部125a并伸设在该盖板113外侧,并与一固定在煞车动作板101自由端101b上的调整螺栓106相抵接。在电磁煞车释放装置110的通电激磁下,该柱塞124被吸附往磁芯122方向滑动,同时使滑销125的外侧端部125a动作该煞车动作板101自由端101b而释放煞车。
如图5中所示,该轭部111两收容室112之间形成有一径向支持部114,支持在该绕组总成121的轴衬套1210的里侧端,同时该支持部114具有一轴向中心孔径1141以导引该柱塞124滑动;该两柱塞124轴向中心孔径1241内侧分别形成有一收容部1242,共同容置一弹簧组件1243,另外有一同轴导销1244,其两端分别穿设在该两柱塞124轴向中心孔径1241中可滑动。按照本发明,该支持部114上形成有一径向贯穿孔1142与该轴向中心孔径1141相通,及在此径向贯穿孔1142中穿设有一手动释放销126;该手动释放销126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扁平部1261介于两柱塞124之间,另一端包含有第二扁平部1262伸设在该轭部111外侧;及,该轭部111外侧对应于此手动释放销126形成有一突环1143套设在其外侧,在该手动释放销126第二扁平部1262内侧形成有一径向凹槽1263,及通过一螺栓1264穿过该突环1143限制在此凹槽1263中。视情况需要,可通过一开口扳手转动此手动释放销126的第二扁平部1262,通过第一扁平部1261扳开两柱塞124,动作该煞车动作板101自由端101b,能以手动释放煞车。如此,可避免误操作的危险。
根据本发明,该电磁煞车释放装置110是将该磁芯122与绕组总成121余隙配合相互锁固后,再与一对干式轴承123、柱塞124、滑销125,及轭部的盖板113等预先共同组合成一个同轴模块120后,装入轭部111的收容室112中并固定在该轭部111上,使其安装及拆卸简单化,及动作机构可在同轴模块上直接检查有无干涉状况,能清楚地掌握动作情形,使平时的检修、维护容易进行等。又,该柱塞124通过滑销125并以该磁芯122轴向孔径1222内的一对干式轴承123为滑动面而构成滑动部,动作时不涉及其它构件,使动作单纯化,而降低与其它构件干涉卡死的机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同轴模块120,通过该磁芯122轴向孔径1222内前、后一对相同尺寸的干式轴承123作为滑销125的滑动面,在机构动作上同轴度表现非常优异,构件之间同轴加工容易,无需通过严格的精度要求来确保动作时的同轴度。并且,该干式轴承123保养容易,只要依其磨耗准则按时更换即可,不须像液态润滑剂一样随时检查是否干涸或有异物黏住的情况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其构造简单化,模块构件之间同轴加工容易、精度佳,柱塞与滑销动作时不与其它构件干涉,可降低故障率、动作准确,使检修、维护容易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100),其包括一对煞车动作板(101),各枢设有一煞车蹄片(102)位于一固定在电机转轴(103a)上的煞车滑轮(104)外侧,其一端(101a)枢接固定成可摆转,另一端为自由端(101b),该自由端(101b)上分别设置一弹簧(105),使该弹簧的势能恒定向中心抵靠成煞车制动的状态;一电磁煞车释放装置(110),包含有一对同轴模块(120)分别设置在一轭部(111)两端的收容室(112)中,并介于两煞车动作板(101)自由端(101b)之间,在通电激磁下通过该一对同轴模块(120)分别动作两煞车动作板(101)自由端(101b)而释放煞车;其特征在于,该同轴模块(120)包含有一绕组总成(121),容置在该轭部(111)的收容室(112)内,其中心具有一轴衬套(1210);一磁芯(122),穿设在该轴衬套(1210)的轴向外侧端,并与绕组总成(121)固定成一体,该磁芯(122)中心形成有一轴向孔径(1222);一盖板(113),径向内侧与该磁芯(122)固定成一体,其径向外侧固定在该收容室(112)外侧的轭部(111)上;一对干式轴承(123),分别固定在该磁芯(122)轴向孔径(1222)两端;一柱塞(124),可滑动地穿设在位于磁芯(122)相对侧的该轴衬套(1210)中,该柱塞(124)中心具有一轴向孔径(1241);一滑销(125),一端固定在该柱塞(124)轴向孔径(1241)的外侧端,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设在该一对干式轴承(123)中,其端部(125a)并伸设在该盖板(113)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100),其中该电磁煞车释放装置(110)是将该磁芯(122)与绕组总成(121)余隙配合相互锁固后,再与一对干式轴承(123)、柱塞(124)、滑销(125)及盖板(113)等组合成一个同轴模块(120)后装入并固定在该轭部(11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100),其中在该轭部(111)两收容室(112)之间形成有一径向支持部(114),支持该绕组总成(121)的轴衬套(12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100),其中该支持部(114)具有轴向中心孔径(1141)导引该柱塞(124)滑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100),其中该支持部(114)上形成有一径向贯穿孔(1142)与该轴向中心孔径(1141)相通,及在该径向贯穿孔(1142)中穿设有一手动释放销(12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100),其中该手动释放销(126)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扁平部(1261)介于两柱塞(124)之间,另一端包含有第二扁平部(1262)伸设在该轭部(111)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100),其中该轭部(111)外侧形成有一突环(1143)套设在该手动释放销(126)外侧,于该手动释放销(126)第二扁平部(1262)内侧形成有一径向凹槽(1263),及通过一螺栓(1264)穿过该突环(1143)限制在此凹槽(1263)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100),其中通过扳手转动该手动释放销(126)的第二扁平部(1262)可操作该煞车动作板(101)自由端(101b)而释放煞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100),其中在该两柱塞(124)轴向中心孔径(1241)内侧端分别形成有一收容部(1242),共同容置一弹簧组件(124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100),其中又包含有一同轴导销1244,其两端分别可滑动地穿设在该两柱塞(124)轴向中心孔径(1241)内侧端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100),其中该滑销(125)一端通过螺纹部(1251)啮合连接在该柱塞(124)轴向孔径(1241)的外侧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100),其中该煞车动作板(101)自由端(101b)上设有一调整螺栓106与该滑销(125)端部(125a)相抵接。
全文摘要
一种电梯用双电磁煞车结构,其包括一对煞车动作板,位于一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煞车滑轮外侧,其一端枢接固定、另一自由端分别设置一弹簧使其势能将煞车动作板恒成煞车制动状态;一电磁煞车释放装置,包含有一对同轴模块,设置在一轭部两端并介于该煞车动作板自由端之间,在通电激磁下同时动作该煞车动作板自由端而释放煞车;其中,该电磁煞车释放装置将绕组总成、磁芯、干式轴承、柱塞及滑销等与该轭部的盖板形成一同轴模块后固定在该轭部上。如此,模块构件之间,同轴加工容易、精度佳,柱塞与滑销动作时不与其它构件干涉,降低故障率、动作准确,检修及维护容易进行。
文档编号B66D5/00GK1891613SQ200510082848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8日
发明者蔡尚育, 许世昌, 陈志华, 陈展昭 申请人:永大机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