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钢丝绳的防振装置以及具备它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9792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主钢丝绳的防振装置以及具备它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轿厢的移动中抑制主钢丝绳中产生的自激振动的防振装置、和具有该防振装置的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的轿厢由主钢丝绳悬挂在升降路径内,以环状连接有限速器绳。主钢丝绳和限速器绳都是将多个绳股捻合而制作的钢丝绳。如果轿厢以额定速度移动,则有因为绳股依次与导引各绳索的滑轮接触而作为自激振动而发生一定周期的振动的情况。
限速器绳以环状卷绕在配置于升降路径的上下的滑轮上。因此,限速器绳作为将与上下配置的滑轮的接触部分别当作固定端的弦,自然而然地具有固有振动频率f[Hz]。固有振动频率f[Hz]如果设次数为N、设主钢丝绳长为L、设作用在主钢丝绳上的张力为T、设主钢丝绳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为m,则用fN=N/2L{T/m}1/2表示。因此,如果由滑轮之间距离、作用在限速器绳上的张力、限速器绳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各条件决定的限速器绳的固有振动频率、和由轿厢的移动速度及限速器绳的绳股间距产生的自激振动频率为相互接近的值,则有可能共振而使限速器绳较大地摆动。
因此,限速器绳如日本专利公开号特开平11-11823号所示,在升降路径的中途的多个部位使辊从单侧抵接,来实施防振对策。
在限速器绳的情况,在运行电梯后,不存在改变固有振动频率那样的变量。因此,可以预先将设定错开,以使在滑轮与限速器绳之间产生的振动不接近于固有振动频率。相对于此,在主钢丝绳的情况下,对主钢丝绳施加的张力根据轿厢内的乘客的总重量而变化。此外,通过轿厢移动,滑轮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因此,在主钢丝绳的情况下,通过张架的长度或施加的张力等的各种条件变化,使固有振动频率发生较大变化。
在此情况下,在将相邻于特定的场所的滑轮固定、相互距离为一定的区间中,如果轿厢的移动速度、平衡锤的重量、乘客的总重量、主钢丝绳的直径、绳股数、绳股间距等的条件都满足了,则也可以假设通过滑轮与主钢丝绳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自激振动频率接近于固定的滑轮之间的主钢丝绳的固有振动频率。
如果作为外部振动而施加接近于某个区间的主钢丝绳的固有振动频率的频率的振动,则主钢丝绳开始共振。并且,在该区间中,发生滑轮之间的中央的振幅为最大的驻波,对于主钢丝绳整体成为很不稳定的状态。
主钢丝绳与限速器绳不同,多根并行排列而使用的情况较多。如果各主钢丝绳分别共振而振幅变大,则有时相邻的绳会彼此相碰而产生敲击音。此外,振动会从主钢丝绳传播,传递到行驶中的轿厢内而成为噪音,给搭乘者带来不适感。
作为上述那样的振动的防止对策,有变更轿厢的额定速度、减少主钢丝绳根数、对轿厢追加自重而增加作用在绳索上的张力等的方法。这些方法是通过根据运转条件预先进行计算、预先使作为外部输入因子的振动频率从主钢丝绳的固有振动频率充分偏离、来避免共振的发生、实现稳定性的方法。
但是,电梯的运转条件如上所述是由多个条件的组合决定的。并且,难以为了将主钢丝绳的自激振动的振动频率从固有振动频率错开而变更轿厢的额定速度的情况较多。此外,减少主钢丝绳的根数、或追加自重会增大主钢丝绳的每一根的负荷,所以对于主钢丝绳的寿命来说并不是优选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作为来自外部的输入因子的振动频率与主钢丝绳的固有振动频率接近的情况、也能够抑制在主钢丝绳上产生的振动的增大、降低敲击音等的噪音的主钢丝绳的防振装置、以及具备它的电梯。
有关本发明的防振装置是以主钢丝绳为对象而设置的,该主钢丝绳是张架于在轿厢上配置有一对的滑轮之间、设在卷扬机横拉型或顶层式的电梯上的分离滑轮之间等、以一定跨度分隔的滑轮之间的。由此,防止了在主钢丝绳上产生的自激振动增大。
有关本发明的防振装置设在具有向横截电梯的升降路径的方向离开并固定在轿厢上的一对滑轮的电梯上。防振装置在一对滑轮之间至少配置有1个,从与架设在一对滑轮之间的主钢丝绳相接的位置向相对于主钢丝绳离开的方向以及相对于主钢丝绳推压的方向具有调节余量,至少1个固定在轿厢上。
有关本发明的防振装置被设置于电梯上,该电梯在从轿厢移动的升降路径分离的位置上配置有卷扬机、从上述升降路径到上述卷扬机卷绕有通过至少一个分离滑轮悬挂上述轿厢的主钢丝绳,在分离滑轮于卷扬机之间、或者在相邻的分离滑轮之间至少配置有1个,从与架设在上述分离滑轮和上述卷扬机之间、或者相邻的上述分离滑轮之间的上述主钢丝绳相接的位置向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离开的方向以及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推压的方向具有调节余量而被固定。
有关本发明的电梯具备具备一对滑轮,向横截升降路径的方向离开而固定在轿厢上;主钢丝绳,架设于为了将上述轿厢悬挂在上述升降路径内的上述一对滑轮之间;以及至少1个防振装置,以与上述主钢丝绳交叉的朝向配置,从与上述主钢丝绳相接的位置向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离开的方向以及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推压的方向具有调节余量而被固定在上述轿厢上。
有关本发明的电梯具备轿厢,在升降路径中移动;卷扬机,被配置在从上述升降路径分离的位置上;主钢丝绳,将上述轿厢悬挂在上述升降路径内,并且卷挂在上述卷扬机上;至少1个分离滑轮,被配置在上述升降路径的上部,使上述主钢丝绳从上述升降路径向上述卷扬机变向;以及至少1个防振装置,从与架设在上述分离滑轮和上述卷扬机之间、或者多个上述分离滑轮之间的上述主钢丝绳相接的位置向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离开的方向以及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推压的方向具有调节余量而被配置。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立体图。
图2是设在图1所示的电梯的轿厢的上部的滑轮和其固定框及防振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防振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从滑轮的横向观察图1所示的电梯的轿厢的上部的侧视图。
图5是将图4所示的防振装置的周边切开一部分而放大后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的上部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的上部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的上部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轿厢的下部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到图5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1。为了使从此以后的说明变得容易理解,设与重力相反的方向为上方、设沿着重力的方向为下方。电梯1如图1所示,具备轿厢2、升降路径3、箱导轨4、箱滑轮5、平衡锤6、锤导轨7、卷扬机8、和主钢丝绳9。轿厢2沿着平行地配置在升降路径3内的一对箱导轨4移动。轿厢2具备与箱导轨4嵌合的箱框21、和保持在该箱框21上的箱室22。箱框21具备沿着箱导轨4配设的纵框21a、在箱室22的上方连结纵框21a的上部的上梁21b、和配置在箱室22的下部的底板21c。箱室22在不面向箱导轨4的侧壁上具备箱门22a。
在轿厢2的上部,在横截升降路径3的方向上相互离开而配置有一对箱滑轮5。箱滑轮5被设置在配置于箱室22的天花板与上梁21b之间的支撑梁51的两端上。支撑梁51以与上梁21b交叉的角度被固定,因此,相对于沿着箱导轨4的面,一个端部位于箱门22a侧,另一个端部位于与箱门22a相反侧。
平衡锤6在升降路径3内与箱导轨4平行地沿着一对锤导轨7移动。将沿着一对锤导轨7的面和沿着一对箱导轨4的面配置为,使它们相互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它们相互正交。在平衡锤6的上端安装有锤滑轮6a。
卷扬机8具有绳索滑轮8a。卷扬机8被配置在升降路径3的上部,以使绳索滑轮8a位于接近于平衡锤6侧的箱滑轮5及锤滑轮6a的上方。优选地配置为,使绳索滑轮8a的铅直方向的切线与箱滑轮5的铅直方向的切线以及绳索滑轮8a的铅直方向的切线与锤滑轮6a的铅直方向的切线相互分别位于同轴上。
主钢丝绳9的一个端部9a固定在设于箱导轨4的上端部的箱侧绳头组合4a上,另一个端部9b固定在设于锤导轨7的上端部的锤侧绳头组合7a上。主钢丝绳9从箱侧绳头组合4a开始,按照箱滑轮5的下侧、卷扬机8的绳索滑轮8a的上侧、锤滑轮6a的下侧的顺序卷绕。即,轿厢2通过将主钢丝绳9挂在箱滑轮5上而悬挂在升降路径3内。平衡锤6通过将主钢丝绳9挂在锤滑轮6a上而悬挂在升降路径3内。
主钢丝绳9使用多根,分别平行地卷挂在箱滑轮5、绳索滑轮8a、锤滑轮6a的外周面上。在箱滑轮5、绳索滑轮8a、锤滑轮6a上,设有与主钢丝绳9的根数对应的数量的槽5a、8b、6b。在轿厢2及平衡锤6通过的以外的升降路径3的空白空间中,配设有卷扬机8的控制盘8c及限速器等。
在一对箱滑轮5之间,如图2所示设有防振装置10。该防振装置10具备与箱滑轮5平行地配置旋转轴的辊11、和沿轴心方向从两侧夹着该辊的托架12。辊11具有相对于多根设置的主钢丝绳9(在图3中为9根)交叉的足够的长度。
此外,作为辊11的表层材料,如果考虑容易使振动衰减及耐磨损性以及耐油性,则优选地使用聚氨酯橡胶。另外,代替聚氨酯橡胶而可以使用氯丁橡胶或腈基丁二烯橡胶、具有延展性的合成树脂等。通过使防振装置10的辊11比主钢丝绳9的材质软,来减轻主钢丝绳9的磨损。
托架12如图3所示,在沿着辊11的旋转轴心的方向上具有安装孔13。对于各个安装孔13,在朝向辊11的面上安装有螺母14。并且,防振装置10与箱滑轮5一起在旋转轴方向从两侧被支撑梁51夹持,由通过设在支撑梁51上的安装孔52的螺栓15紧固。
防振装置10如图4所示,配置在一对箱滑轮5之间的距离L的中心位置上。该位置是在将与箱滑轮5的接触端9c作为固定端的弦而主钢丝绳9振动时的作为振幅的“波腹部”的位置。
设在支撑梁51上的安装孔52形成为长孔,以使得能够从辊11与张架在箱滑轮5间的主钢丝绳9相接的状态的位置P向从主钢丝绳9离开的方向及推压主钢丝绳9的方向分别微调防振装置10的位置。并且,防振装置10如图5所示,设置在轿厢2以额定速度运行中绳索11不与主钢丝绳9接触的位置上、使箱滑轮5间的主钢丝绳9如弦那样振动时的振动范围内。
在对箱滑轮5间的主钢丝绳9施加的振动为接近于此时的该部的固有振动频率的频率的情况下,主钢丝绳9如弦那样开始振动。但是,由于防振装置10设置在振幅范围内,所以如图5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主钢丝绳9与辊11相碰,振动的增大(成长)被辊11抑制。因此,即使在接近于架在箱滑轮5间的主钢丝绳9的固有振动频率的频率的外部输入振动施加在主钢丝绳9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主钢丝绳9的振幅增大。
这样,辊11不会给主钢丝绳9的磨损带来影响而能够减轻主钢丝绳9与辊11接触时产生的敲击音。结果,能够防止在轿厢2内产生振动及噪音。
此外,防振装置10在托架12的内侧安装有螺母14,通过设在支撑梁51上的安装孔52被螺栓固定。因此,相对支撑梁51的安装及拆卸较容易,也适合对于辊11磨损时的更换作业等维护。进而,由于安装孔52是长孔形状,所以能够将辊11与主钢丝绳9的位置关系调节为适当的状态。此外,在更换主钢丝绳9时或将箱滑轮5与防振装置10安装到支撑梁51上而发货时的输送中等、防振装置10成为作业的障碍的情况下,可以向上方推起而收容在支撑梁51内。
参照图6对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1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如图6所示,在该电梯1中,防振装置10配置在从箱滑轮5之间的中心位置仅离开一定距离的位置上。
在轿厢2的额定速度较快的电梯的情况下,会有相对于架在箱滑轮5间的主钢丝绳9如弦那样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fN=N/2L{T/m}1/2、通过外部输入因子的振动的频率会接近于固有振动频率的次数N=2的第2振动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主钢丝绳9成为在箱滑轮5间的中心位置上出现“节”、在其两侧具有“波腹”的高次模式的驻波。在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防振装置10配置在中心位置、正好处于驻波的节的位置上,所以不能得到对第2振动的共振的抑制效果。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0通过配置在偏离中心位置的位置上,对于固有振动频率的次数N=1以上的高次的次数时的振动也能够对应。其他的结构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所述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参照图7对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1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如图7所示,在该电梯1中,防振装置10配置在从箱滑轮5之间的中心位置相对于箱滑轮5间的L离开1/4L的位置上。该位置是第2振动的波腹的位置,所以不仅能够抑制基准振动,而且还能够可靠地抑制第2振动。其他的结构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所述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参照图8对有关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电梯1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如图8所示,在该电梯1中,防振装置10在从箱滑轮5之间的中心位置对称的位置上分别各配置有1个。
这样,通过将两个防振装置10从中心位置对称地设置,在第3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梯1中,不仅能够防止基准振动及第2振动、也能够防止防振装置10作为振动的固定端的新的固有振动。另外,其他的结构由于与第1实施方式所述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参照图9对有关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0a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防振装置10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如图9所示,防振装置10a的辊11具有与主钢丝绳9的根数匹配的数量的槽11a。在第1~第4实施方式中,在辊11与主钢丝绳9之间设有一些间隙。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防振装置10a设置为,使其对主钢丝绳9施加推压力。此外,关于沿着主钢丝绳9的方向上的防振装置10a的安装位置,可设置在第1~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部位的任一个上。
主钢丝绳9由于具有扭捻形态,所以如果总是与辊11转动接触则在横截主钢丝绳9的方向上受力。在此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主钢丝绳9嵌入在辊11的槽11a中。因此,主钢丝绳9不会脱落到辊11与托架12的间隙中。
参照图10对有关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0b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在第1、第5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防振装置10、10a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图10中所示的防振装置10b具有辊11、托架12和永久磁铁16。辊11在与主钢丝绳9交叉的直角方向上由托架12枢轴支撑,通过主钢丝绳9接触而旋转。托架12具有面向支撑梁51的内侧的凹部12a。托架12在轿厢2侧的缘部具有凸缘12b。在凸缘1 2b上,朝向支撑梁51而设有调节螺栓12c。通过调节调节螺栓12c的突出量,将辊11相对于主钢丝绳9定位。
永久磁铁16以在凹部12a的深度方向上形成磁力线的朝向安装。此外,永久磁铁16粘贴在凹部12a的底部12d上,并且比凹部12a的深度薄。支撑梁51由于是槽型的钢材,所以不设置用来固定防振装置10b的孔,而将防振装置10b安装在任意的位置上。例如,在对已有的电梯追加工安装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防振装置10b。
参照图11对有关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0c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在第1、第5及第6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防振装置10、10a、10b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图11所示的防振装置10c具备与主钢丝绳9滑动接触的衬垫17、和支撑该衬垫17的托架12f。对支撑梁51的安装方法与第1~第5实施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10、10a、10b相同。
衬垫17在多个主钢丝绳9排列的方向上具有足够的长度。衬垫17向从对主钢丝绳9接触的位置离开的方向错开,在主钢丝绳9如弦那样振动时的振幅范围内被定位。此外,衬垫17相对于主钢丝绳9的接触面考虑到在相互擦碰时产生的所谓的咬住、啃削、或者磨损,优选地使用比主钢丝绳9硬质的钢材。
在电梯的使用频率较少、在主钢丝绳9上发生振动的几率较少的情况下,通过这样的简单的构造也能够充分抑制振动的成长。此外,由于构造较简单,所以也能够实现降低用来设置防振装置10c的成本。
参照图12对有关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电梯1a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图12所示的电梯1a将箱滑轮5配置在轿厢2的下方。主钢丝绳9通过轿厢2的外侧而卷挂在箱滑轮5上。保持箱滑轮5的支撑梁51被固定在轿厢2的下部。在箱滑轮5之间,与第1实施方式所述同样地,配置有防振装置10。另外,也可以如第2~第7实施方式所述那样设置防振装置10、10a、10b、10c。
参照图13对有关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电梯1b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在第1~第8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1a或防振装置10、10a、10b、10c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图13所示的电梯1b将卷扬机8配置在从轿厢2移动的升降路径3分离的位置上。主钢丝绳9的一个端部9a固定在轿厢2的箱框21上,另一个端部9b固定在平衡锤6上。在升降路径3的上部配置有两个分离滑轮25、26。
一个分离滑轮25配置在固定于箱框21上的主钢丝绳9的端部9a的铅直上方的位置,另一个分离滑轮26配置在卷扬机8的绳索滑轮8a的铅直方向的位置上。分离滑轮25、26通过支撑梁55相互连接。分离滑轮25、26使主钢丝绳9从升降路径3向卷扬机8变更。主钢丝绳9卷挂在分离滑轮25、26、卷扬机8的绳索滑轮8a、锤滑轮6a上。
防振装置10的辊11向从与张架在绳索滑轮8a与分离滑轮26之间、以及两个分离滑轮25、26之间的主钢丝绳9相接的位置离开的方向偏移,分别在主钢丝绳9振动时的振幅范围内被定位。防振装置10的固定部分向相对于主钢丝绳9离开的方向以及对主钢丝绳9推压的方向具有调节余量,能够在现场组装及维护时适当调节为最适合的状态。
防振装置10也可以适当地采用在第1~第8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防振装置10、10a、10b、10c的形状及安装位置。在如第5实施方式所示的辊11那样在外周上设有槽11a的情况下,使辊11以稍稍推压的状态下与主钢丝绳9接触。另外,分离滑轮25、26及防振装置10也可以分别直接固定支撑在升降路径3的内壁上。
这样构成的电梯1b即使在张架于绳索滑轮8a与分离滑轮26之间、以及相邻的分离滑轮25、26之间的主钢丝绳9上产生的振动为接近于这部分的固有振动频率的值的情况下,也会与防振装置10的辊11接触而防止主钢丝绳9的振幅增长。因此,该电梯1b不会向轿厢2传递较大的振动,也不会发生不适的噪音。
在上述第1~第9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5~第7实施方式所述的防振装置10、10a、10b、10c应用到第1~第4、第8、及第9实施方式的电梯1、1a、1b中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在向横截升降路径3的方向在张架有主钢丝绳9的部位上设置防振装置10的情况下,在各实施方式中配置在主钢丝绳9的上方,但也可以设置为将辊11及衬垫17配置在下方。此外,假设在图12及图13中没有图示的详细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1~图5中记载的部分相同而将其作为参照。例如,图13中的防振装置10与支撑梁55的安装部和将图2所示的防振装置10与支撑梁51的安装部上下倒置的状态相同。
如以上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电梯能够提供、即使在张设于箱滑轮之间、分离滑轮之间、分离滑轮与绳索滑轮之间的、相互相邻的滑轮之间的距离为一定的部位上的主钢丝绳所具有的固有振动频率与来自外部施振源的振动频率接近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主钢丝绳的共振发生、降低振动及噪音的主钢丝绳的防振装置。由此,不需要改变额定速度及绳索根数等的从电梯的基本设计的变更。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防振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抑制设在轿厢上的一对滑轮之间、卷扬机与分离滑轮之间、相邻的分离滑轮之间发生的自激振动增大。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电梯,在轿厢上具备一对滑轮的情况下,在这些滑轮之间、将卷扬机从升降路径分离而配置的情况下,将防振装置配置在分离滑轮与卷扬机之间或相邻的分离滑轮之间。因此,在架在这些各区间上的主钢丝绳中发生了自激振动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以与滑轮相接的部分为固定端而主钢丝绳如弦那样振动。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并不限于电梯装置,通过也应用于具有具备钢丝绳和滑轮、滑轮之间的距离变化的结构的装置、滑轮之间的钢丝绳的张力变化的装置、例如起重机装置、索道、缆车等中,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向横截电梯的升降路径的方向离开而固定在轿厢上的一对滑轮之间至少配置有1个,在接触架设在为了将上述轿厢悬挂在上述升降路径内的上述一对滑轮之间的主钢丝绳的位置被固定在上述轿厢上。
2.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向横截电梯的升降路径的方向离开而固定在轿厢上的一对滑轮之间至少配置有1个,在架设于为了将上述轿厢悬挂在上述升降路径内的上述一对滑轮之间的主钢丝绳作为以与上述滑轮的接触端为固定端的弦振动时的振幅范围内的、与上述主钢丝绳相接的位置被固定在上述轿厢上。
3.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向横截电梯的升降路径的方向离开而固定在轿厢上的一对滑轮之间至少配置有1个,在比架设于为了将上述轿厢悬挂在上述升降路径内的上述一对滑轮之间的主钢丝绳相接的位置靠横截该主钢丝绳的方向上以被推压的状态被固定在上述轿厢上。
4.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向横截电梯的升降路径的方向离开而固定在轿厢上的一对滑轮之间至少配置有1个,从与架设于为了将上述轿厢悬挂在上述升降路径内的上述一对滑轮之间的主钢丝绳相接的位置向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离开的方向以及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推压的方向具有调节余量而被固定在上述轿厢上。
5.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被设置在具有向横截升降路径的方向离开而固定在轿厢上的一对滑轮的电梯上,在上述一对滑轮之间至少配置有1个,从与架设于为了将上述轿厢悬挂在上述升降路径内的上述一对滑轮之间的主钢丝绳相接的位置向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离开的方向以及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推压的方向具有调节余量而被固定在上述轿厢上。
6.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被设置于电梯上,该电梯在从轿厢移动的升降路径分离的位置上配置有卷扬机、从上述升降路径到上述卷扬机卷绕有通过至少一个分离滑轮悬挂上述轿厢的主钢丝绳,在分离滑轮于卷扬机之间、或者在相邻的分离滑轮之间至少配置有1个,从与架设在上述分离滑轮和上述卷扬机之间、或者相邻的上述分离滑轮之间的上述主钢丝绳相接的位置向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离开的方向以及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推压的方向具有调节余量而被固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被配置在从上述一对滑轮之间的中心位置仅离开一定距离的位置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一对滑轮之间的中心位置对称地分别各配置有1个。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被配置在上述主钢丝绳作为以与上述一对滑轮的接触端为固定端的弦而振动时的成为波腹的位置上。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辊,该辊被配置成与上述主钢丝绳交叉的朝向,并伴随着上述主钢丝绳的移动而旋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辊具备上述主钢丝绳嵌入的槽。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辊至少表层是聚氨酯制。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与上述主钢丝绳交叉的朝向配置、通过上述主钢丝绳接触而旋转的辊;保持该辊的托架;和将托架相对于上述轿厢固定的永久磁铁。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与上述主钢丝绳滑动接触的衬垫。
15.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滑轮,向横截升降路径的方向离开而固定在轿厢上;主钢丝绳,架设于为了将上述轿厢悬挂在上述升降路径内的上述一对滑轮之间;以及至少1个防振装置,以与上述主钢丝绳交叉的朝向配置,从与上述主钢丝绳相接的位置向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离开的方向以及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推压的方向具有调节余量而被固定在上述轿厢上。
16.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具备轿厢,在升降路径中移动;卷扬机,被配置在从上述升降路径分离的位置上;主钢丝绳,将上述轿厢悬挂在上述升降路径内,并且卷挂在上述卷扬机上;至少1个分离滑轮,被配置在上述升降路径的上部,使上述主钢丝绳从上述升降路径向上述卷扬机变向;以及至少1个防振装置,从与架设在上述分离滑轮和上述卷扬机之间、或者多个上述分离滑轮之间的上述主钢丝绳相接的位置向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离开的方向以及相对于上述主钢丝绳推压的方向具有调节余量而被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钢丝绳的防振装置以及具备它的电梯,该电梯(1)具备一对滑轮(5)、主钢丝绳(9)、和防振装置(10)。一对滑轮(5)向横截升降路径(3)的方向离开而固定在轿厢(2)上。主钢丝绳(9)为了将轿厢(2)悬挂在升降路径(3)中而架设在一对滑轮(5)之间。还具备以与主钢丝绳(9)交叉的朝向配置、从与主钢丝绳(9)相接的位置向相对于主钢丝绳(9)离开的方向以及相对于主钢丝绳(9)推压的方向具有调节余量而固定在轿厢(2)上的至少1个防振装置(10)。
文档编号B66B7/06GK101018727SQ20058003107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7日
发明者横林真 申请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