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用钢丝绳卸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3392阅读:2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重机用钢丝绳卸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起重机用钢丝绳卸力装置
狀糊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卸力装置,尤其是一种起翥机用钢丝绳卸 力装置。。
背最姊
起重机的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产生一定的扭转力,如果扭转力不 能的到及时释放,聚集到一定程度会使,绳之间相互鐮绕,给吊装带来 不便,通常当扭转力聚集到一定程度时要卸下钢丝绳来释放,目前也有的 是直接采用防扭曲锎丝绳,但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鳙够自动消除起 重机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的扭转力,使起重机的钢丝绳在吊装过程中相互 不缠绕、并且吊钩也不会旋转的钢丝绳卸力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包括上吊耳和下吊耳,其 特征在于上吊耳和下吊耳之间设有簾转卸力装置,该装置由一转轴和套于 转轴外的轴套构成,转轴头端设有直径大于转轴的凸起,轴套与转轴对应 处则设有与转轴凸起对应的凹入,并且轴套与转轴对应的凸起与凹入的 上、下接触面之间设有推力球轴承,上述的上、下吊耳分别与所述轴套和 转轴连接。
上述的推力球轴承最好为平面推力滚子轴承。
使用时,把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吊耳的任一端与钢丝绳连接,另一端 与起重机臂架连接,即可自动释放钢丝绳的扭转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在起重机升降 时有效的自动释放镌丝绳的扭转力,适合各种起重机钢丝绳的卸力a
附酮说明
附顯为本实用新型实簾例l主裸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l为下吊耳,2为转轴凸起,3为上吊耳,4为轴套,5为轴承,6
为转轴。
实施例l-
参照附圉,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l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圉,包括上吊耳3 和下吊耳l,在上吊^3和下吊耳1之间设有旋转卸力装置,该装置由一转 轴6和套于转轴6^的轴套4构成,转轴头雉设有直径大于转釉的凸起2,轴
套与转轴对应处則设有与转轴凸起对应的凹入,并且轴套与转轴对应的凸 起与凹入的上、下接触面之间设有推力球轴承5,上述的上吊13和下吊耳 1分别与所述轴套4和转轴6连接。
使用时,把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钢丝绳和起重机臂架之间,上吊耳3和 下吊耳l中的任一端与钢丝绳连接,另一竭与起重机臂架连接,通过转轴6 的自由转动,即可自动释放钢丝绳的扭转力。
实施例2:
与实施例l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所述的推力球轴承为平面推力 滚子轴承。
权利要求1、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卸力装置,包括上吊耳和下吊耳,其特征在于上吊耳和下吊耳之间设有旋转卸力装置,该装置由一转轴和套于转轴外的轴套构成,转轴头端设有直径大于转轴的凸起,轴套与转轴对应处则设有与转轴凸起对应的凹入,并且轴套与转轴对应的凸起与凹入的上、下接触面之间设有推力球轴承,上述的上、下吊耳分别与所述轴套和转轴连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起重机用钢丝绳卸力装置,势降征在于所述 的推力球轴承为平面推力滚子轴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的卸力装置,包括上吊耳和下吊耳,其特征在于上吊耳和下吊耳之间设有旋转卸力装置,该装置由一转轴和套于转轴外的轴套构成,转轴头端设有直径大于转轴的凸起,轴套与转轴对应处则设有与转轴凸起对应的凹入,并且轴套与转轴对应的凸起与凹入的上、下接触面之间设有推力球轴承,上述的上、下吊耳分别与所述轴套和转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在起重机升降时有效的自动释放钢丝绳的扭转力,适合各种起重机钢丝绳的卸力。
文档编号B66C13/00GK201010441SQ20072000170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6日
发明者聂新成 申请人:聂新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