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782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技术领域本新型涉及电子装置的散热器,尤其是有关无风扇散热器散热管的固定机构 的改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产业界为求稳定性更高与更安静的电脑系统,纷纷着手进行无风 扇电脑系统的研发,就目前已量产的无风扇电脑系统而言,几乎都是以机壳充当散热器来解决恼人的散热问题,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291553号揭示的无风扇迷你 电脑的结构改良,中国台湾专利第M281221号揭示的无风扇的散热装置,中国台 湾专利第M273766号揭示的铝制鳍片散热外壳的无风扇工业电脑的结构装置等。习知的无风扇散热机构大致上可分为有热管及无热管两种。有热管的散热机 构,如图l、 2所示,包括板状的第二散热单元11的上边结合多个热管12的下端 部;多个固定单元13,具有多个螺丝孔131,分别置于热管12的上端部的下边, 藉由多个螺丝分别穿过螺丝孔131锁固于第一散热单元14相对应的螺孔内,使第 二散热单元ll、热管12及第-—散热单元14结合一体,如图2所示。第 一散热单 元14及一主机的机壳15的四角隅分别具有相对应的螺丝孔141及螺孔151,以供 螺丝穿过螺丝孔141螺接螺孔151,使第一散热单元14结合于机壳15的上边,且 第二散热单元11及热管12被置于机壳15内,第二散热单元11置于一发热元件 16,例如一晶片的上边,使发热元件16发出的热量经由第二散热单元11、热管12 传至第一散热单元14,进行无风扇的散热作用。上述已知有热管12的散热机构,需用许多螺丝藉由许多固定单元13才能将 热管12的上端部锁固于第一散热单元14,因此在组装上出现了生产线上组装困难; 且造成第一散热单元14的锁附孔位太多而破坏第一散热单元14的外观等问题。无热管的散热机构,如图3所示,包括由多个散热片组成的第三散热单元21 置于一机壳22内部的发热元件上边; 一第四散热单元23及机壳22的四角隅分别 设有相对应的螺丝孔231及螺孔221,藉由螺丝穿过螺丝孔231螺接螺孔221,使
第四散热单元23被固定于机壳22上边,并置抵靠于第三散热单元21的上边,进 行无风扇的散热作用。上述无导热管的散热机构,虽然组装容易,但因为缺少了高 导热效能,如热管等机构,使其第三、四散热单元2K 23之间的热阻太大,整体 之散热效能不佳。发明内容为了改善有热管的无风扇机构组装困难的缺失,而提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使热管与散热单元的组装更为方便、省时,以利生产线的快速组装作业。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使构成机壳顶盖的散热单元,可减少设置螺丝孔的数量,增加美观。一种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可提升散热器的组装效率及美观,包括 至少一热管,具有底端部及上端部;一固定单元,具有一顶面及一下凹面;该上端部置于该下凹面的上边; 一第一散热单元,覆盖于该下凹面的上方;当该第一散热单元、该固定单元的顶面结合于一机壳的上端时,该热管的上 端部被三明治式的固定于该第二散热单元与该固定单元的下凹面之间,使该热管的 上端部向上贴合该第二散热单元,使热管与散热单元的组装更方便,以利生产线上 快速的组装作业,可大幅节省组装时间,且不需使外露的散热单元设置多个固定热 管的螺孔,因此使外露的散热单元具有较美观的外观。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功效,请参阅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已知有热管的散热机构呈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单元及第一散热单元结合热管的示意图。 图3为己知无热管的散热机构呈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呈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单元及第一散热单元呈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散热单元结合于机壳上边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单元及第一散热单元结合热管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 5、 6所示。本实用新型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可提升散热器 的组装效率及美观者,它包括 一第二散热单元31、多个热管32、 一固定单元33 及一第一散热单元34所组成。第二散热单元31,其底端用以抵靠一机壳35内的发热元件。多个热管32,具有底端部321及上端部322;底端部321结合第二散热单元31。固定单元33,具有一顶面331及一下凹面332;顶面331的四角隅与一机壳 35上端的四角隅分别具有相对应的螺丝孔333及螺孔351;顶面331围绕于下凹面 332的三侧边;顶面331与下凹面332之间的高度差略大于热管32的上端部322 的厚度;下凹面332具有多个两两相对向上方弯折,具弹性的支撑片334;两相对 的支撑片334对应于每一热管32的上端部322。第一散热单元34,其四角隅具有与机壳35的螺孔351相对应的螺丝孔341。本实用新型组装时,使第二散热单元31与机壳35内的发热元件紧密接合; 再使固定单元33的下凹面332置于热管32的上端部322的下边,使两相对的支撑 片334分别弹性抵靠于上端部322下边的两侧;再使第一散热单元34覆盖于固定 单元33的顶面331的上边;再利用螺丝分别穿过第一散热单元34、固定单元33 的螺丝孔341、 333,螺接机壳35的螺孔351,使第一散热单元34、固定单元33 及机壳35固定结合;并使热管32的上端部322被三明治式的固定于第一散热单兀 34与固定单元33的下凹面332之间。藉由下凹面332的两相对的支撑片334弹性 的向上施力于热管32的上端部322,使热管32的上端部322向上紧密贴合第一散 热单元34,可获得最佳的导热效果。请参阅图4、 7、 8所示。本实用新型固定单元33可为铁件等金属材料制成, 其多个两两相对的支撑片334,与下凹面322 —体成型,再经裁切后由下凹面332 向上弯折,其中段处向相对边的内侧弯折一角度而具有较窄部分,使其上端分别由 中段处的较窄部分向相对边的外侧延伸,使两相对的支撑片334的上端顶撑于热管 32的上端部322时具有弹性的裕度,可有效顶撑在公差范围内不同厚度的上端部 322。两相对的支撑片334并具有维持使热管32的上端部322紧密贴合第一散热单 元34的弹力,使热管32与第一散热单元34之间的接触部分具有较少的热阻,i衍 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效率。另下凹面332的前端缘具有向下弯折的补强片335,以增 加下凹面332的支撑热管32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组装时,不需如图2所示,需要多个螺丝及多个固定单元B才能 将热管12的上端部固定于第一散热单元14下边的复杂固定操作。本实用新型只需 将一固定单元33的多个两两相对的支撑片334分别支撑于热管32的上端部322 的下边,再将第一散热单元34、固定单元32同时锁固于机壳35的上边,即可 次操作同时使热管32的上端部322紧密贴合第一散热单元34。本实用新型使热管与散热单元的组装更方便,以利生产线上快速的组装作业, 可大幅节省组装时间。另,本实用新型使外露的第一散热单元,即机壳的上盖不需 设置多个螺孔以固定热管的上端部,因此使外露的第 -散热单元具有较美观。本新型利用简易设计的铁件提供无风扇散热机构中的热管定位以及确保热管 与散热单元间的紧密接触以提升散热效能;另外,此机构设计的锁附孔位少,除机 构组装容易之外,也保有外观的完整性。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运用本新型所作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实用新型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 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1. 一种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可提升散热器的组装效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热管,具有底端部及上端部;一固定单元,具有一顶面及一下凹面;该上端部置于该下凹面的上边; 一第一散热单元,覆盖于该下凹面的上方;当该第一散热单元、该固定单元的顶面结合于一机壳的上端时,该热管的t. 端部被三明治式的固定于该第一散热单元与该固定单元的下凹面之间,使该热管的 上端部向上贴合该第一散热单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凹面具有 向上方延伸的至少一支撑片;该支撑片顶撑该上端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凹面对应 于该每一热管的上端部具有两相对的支撑片;该两相对的支撑片顶撑该上端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两相对的支撑片的中段处向相对边的内侧弯折一角度,而具有较窄部分,该两相对的支撑片的 上端分别由该中段处的较窄部分向相对边的外侧延伸,以使该两相对的支撑片的上 端顶撑于该热管的上端部时具有弹性。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凹面的前 端缘具有向下弯折的补强片。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单元为 金属材料制成,该支撑片与该下凹面一体成型,再经裁切后由该下凹面向上弯折而 成。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热管的底端部结合一第二散热单元;该第二散热单元的底端用以抵靠该机壳内的 发热元件。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该 机壳;该机壳的上端具有多个螺孔;该第一散热单元、该固定单元的顶面分别具有 对应于该螺孔的螺丝孔;多个螺丝分别穿过该第一散热单元、该固定单元的螺丝孔, 螺接该机壳的螺孔,使该第二散热单元、该固定单元及该机壳固定结合。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壳上端的四角隅分别具有该螺孔。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单元为铁件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无风扇散热器的固定机构,使第一散热单元、固定单元的顶面结合于一机壳的上端时,热管的上端部同时被三明治式的固定于第二散热单元与固定单元的下凹面之间,使热管的上端部向上贴合第二散热单元,使热管与散热单元的组装更方便,以利生产线上快速的组装作业,可大幅节省组装时间,且不需使外露的散热单元设置多个固定热管的螺孔,因此使外露的散热单元具有较美观。
文档编号H05K7/20GK201039653SQ20072014257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1日
发明者林信介 申请人:建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