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卡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371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盖卡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应用于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装置 的电池盖卡锁结构。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及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 应用日益广泛,而提供便携式电子装置能量的电池因随着能量消耗,不得不进行更换。为使 在更换电池时易于将扣设于电池上的电池盖打开,人们设计出许多电池盖卡锁结构。
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多采用卡钩和扣锁结构卡固于本体上,即在电 池盖一端设置一对卡钩,另一端设置一卡锁销,对应的在机体一端设置一对卡槽,另一端设 置一扣锁孔。安装时,先将电池盖的卡钩插入机体的卡槽,再将电池盖以该卡槽为轴朝向机 体方向旋转并按压该电池盖直至电池盖的卡锁销卡入机体的扣锁孔中。
该类电池盖安装后与机体结合紧密且牢固,但拆装时费力、不方便,且如果用力过大还 会损坏电池盖,甚至连同便携式电子装置一同掉到地上,造成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损坏。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电池盖卡锁结构。
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一第一盖体、 一与第一盖体卡持配合的电池盖,该电池盖 卡锁结构还包括一按钮及一复位件,所述按钮卡持于电池盖上,该按钮上设有抵持部,所述 复位件包括二端部及一与该二端部弹性连接的变形部,该复位件的一端部连接于第一盖体, 其另一端部与按钮的抵持部弹性抵持,且复位件的变形部弹性抵持于电池盖上。
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电池盖卡锁结构通过装设于第一盖体上的按钮推压装设于电池盖 上的复位件而使复位件发生弹性变形将电池盖顶出,使电池盖与第一盖体脱离而实现电池盖 的自动拆开。


图l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电池盖卡锁结构的组装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电池盖卡锁结构的立体分解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电池盖卡锁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电池盖卡锁结构的按钮与复位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电池盖卡锁结构的按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6是图1所示的电池盖卡锁结构沿VI-VI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适用于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装置,在本实施例 中以移动电话为例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电池盖卡锁结构100包括一机体11、 一按钮15及一复位件17。
机体11包括一第一盖体111及一与第一盖体111相配合的电池盖113。
第一盖体lll具有一顶壁llll、 一与该顶壁1111相对设置的底壁1113、连接该顶壁llll 及底壁1113的一第一侧壁1115及第二侧壁1117。该第一盖体lll于其顶壁llll、底壁1113、 第一侧壁1115及第二侧壁1117所围成的区域中设置一隔板1114,该隔板1114设置有容置部 1116,用以容置移动电话的电子组件(图未示)。所述隔板1114的容置部1116的中部开设有 矩形的电池容置空间1112,用以容置移动电话的电池(图未示)。
容置部1116开设有一与所述底壁1113邻接的第一通孔1118,底壁1113上开设有一第二通 孔l 119,且该第一通孔l 118与第二通孔1119相连通。第二通孔l 119的两侧孔壁分别延伸出二 挡块1121,每一档块1121呈阶梯状,其形成有一阶梯1124。所述容置部1116邻近第一通孔 1118处凸设有二定位柱1120。
第一盖体l 11的第一侧壁l 115的外侧上间隔设置有二第一卡槽l 122,第二侧壁l 117的外 侧上设置有一第二卡槽1123。
电池盖113具有一顶壁1131、 一与该顶壁1131相对设置的底壁1132以及连接该顶壁1131 及底壁1132的一第一侧壁1133、第二侧壁1134。该顶壁1131、底壁1132、第一侧壁1133及第 二侧壁1134围成一矩形的容置槽1135,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盖体lll于其内。该底壁1132上贯 通开设有一矩形通孔1136。该通孔1136与容置槽1135相连通。该电池盖113的第一侧壁1133 的内侧上面向容置槽1135间隔设置有二第一卡块1137,第二侧壁1134的内侧上面向容置槽 1135设置有一第二卡块1138。该二第一卡块l 137及第二卡块1138分别可与所述第一盖体111 的二第一卡槽1122及第二卡槽1123相卡持,以使电池盖113与第一盖体111组合为一体。所述 电池盖113靠近通孔1136凸设二定位柱l 139 。
请参阅图4至图5,按钮15大致为矩形片状,其具有一按压部151。该按压部151大致呈阶 梯状,其具有一正按压面1511及一与正按压面1511相对的副按压面1512。该按压部151由其 两侧及一端向外凸设一邻接所述副按压面1512的抵持肋1514。该副按压面1512形成有一矩形 凹槽1513,所述矩形凹槽1513的底面上凸设有一抵持部1520。该抵持部1520大致为长方体块
5状,其远离凹槽1513的一端形成一斜面1515。所述抵持肋1514的一端延伸出二对称的弹性定 位环1516,该二弹性定位环1516位于所述副按压面1512的一侧。每一定位环1516具有一连接 部1517及一定位部1518,该连接部1517的一端与抵持肋1514相接,另一端与定位部1518连为 一体。定位部1518开设有一圆形定位孔1519,该定位孔1519用以套设在所述电池盖113的定 位柱1139上使按钮15固定于电池盖113上。所述弹性定位环1516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发生弹性 变形。
所述复位件17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弹片,该复位件17包括二分别位于其二端部的第一片体 171、第二片体172,及与其二端部弹性连接的变形部即第三片体173。该第一片体171、第二 片体172及第三片体173之间的夹角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改变,并在外力撤销后可自行恢复原 状。该第一片体171的自由端巻曲成一巻圆部1711。第二片体172上对应第一盖体111的二定 位柱1120对称开设有二圆形定位孔174,用以固定复位件17于第一盖体111上。第三片体173 大致呈"U"形,当复位件17固定于第一盖体111上时,所述第三片体173容置于第一盖体 111的第一通孔l 118中,所述第一片体171与盖体111的第二通孔l 119相对准。
请参阅图6,装配时,首先将复位件17的第二片体172的定位孔174套设于第一盖体111的 二定位柱1120上,使复位件17的第一片体171的巻圆部1711部分抵持于挡块1121的阶梯1124 上,且该巻圆部1711部分突出于挡块1121;再将按钮15安装于电池盖113上,使按钮15的按 压部151部分容置于电池盖113的通孔1136上,按钮15的定位环1516的定位孔1519套设于电池 盖113的定位柱l 139上,且按钮l 5的抵持肋1514紧紧抵持于电池盖113的底壁l 132的内侧;然 后将安装有复位件17的第一盖体111与安装有按钮15的电池盖113相组合,使电池盖113的第 一侧壁1133的二第一卡块1137与第一盖体111的第一侧壁1115的二第一卡槽1122相卡持,电 池盖113的第二侧壁1134的第二卡块1138与第一盖体111的第二侧壁1117的第二卡槽1123相卡 持,如此即将该电池盖卡锁结构100安装完毕,此时按钮15的抵持部1520的斜面1515与复位 件17的第一片体171的巻圆部1711突出于挡块1121的部分相抵持。
需开启电池盖113时,只需按压按钮15的正按压面1511,使按钮15的抵持部1520推压复 位件17的第一片体171,同时第一盖体111的二定位柱1120给第二片体172以反方向的作用力 ,所述第二片体172受到的反方向的作用力与第一片体171受到的推力一起使第三片体173受 到挤压而发生弹性弯曲变形,其底端移出第一盖体l 11的第一通孔l 118并逐步推压电池盖 113,当第三片体173推压电池盖113的力克服第一盖体111与电池盖113的卡持力时,电池盖 113即可脱离第一盖体111,完成自动解锁。
可以理解,所述复位件17的第二片体172也可螺纹连接或固结于第一盖体111上。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电池盖卡锁结构100通过装设于第一盖体111上的按钮15推压装设 于电池盖113上的复位件l7而使复位件17发生弹性变形将电池盖113顶出,使电池盖113与第 一盖体l 11脱离而实现电池盖113的自动拆开。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一第一盖体、一与第一盖体卡持配合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盖卡锁结构还包括一按钮及一复位件,所述按钮卡持于电池盖上,该按钮上设有抵持部,所述复位件包括二端部及一与该二端部弹性连接的变形部,该复位件的一端部连接于第一盖体,其另一端部与按钮的抵持部弹性抵持,且复位件的变形部弹性抵持于电池盖上。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盖包括 一底壁,该底壁上贯通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按钮大致为片状,其包括一按压部,该按压部包 括一正按压面及一与正按压面相对的副按压面;所述按压部部分容置于电池盖的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的 两侧及一端向外凸设一邻接所述副按压面的抵持肋,该抵持肋抵持于电池盖的底壁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副按压面形 成有一凹槽,该凹槽的底面上凸设有所述抵持部,该抵持部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形成一斜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肋的 一端延伸出二对称间隔的弹性定位环,所述电池盖靠近其通孔处凸设二定位柱,所述弹性定 位环分别套设于所述电池盖的定位柱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定位 环包括一连接部及一定位部,该连接部的一端与抵持肋相接,另一端与定位部连为一体;所 述定位部开设有一定位孔,该定位孔用以套设在所述电池盖的定位柱上使按钮固定于电池盖 上。
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 一弹片,其二端部分别为第一片体、第二片体,其变形部为与该二端部分别弹性连接的第三 片体;该第一片体、第二片体及第三片体之间的夹角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改变,在外力撤销后 自行恢复原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体包括一底壁及连接该底壁的隔板,该隔板上邻近所述底壁开设有一矩形第一通孔,该隔板上临 近第一通孔凸设有二定位柱,该第二片体对称开设有二定位孔,该第二片体通过该二定位孔与所述二定位柱的配合而定位且连接于第一盖体上,该第三片体大致呈"u"形,其容置于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一通孔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壁上开设有一与第一通孔相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侧孔壁分别延伸出二挡块,每一档块呈阶梯状,其形成有一阶梯;该第一片体的自由端巻曲成一巻圆部,该巻圆部部分抵持于所述 二挡块的阶梯上,且其突出于所述二挡块的部分与所述按钮的抵持部相抵持。
10.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 体包括二相对侧壁,该第一盖体的二相对侧壁的外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电池盖包括二相对 侧壁,电池盖的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持配合。
全文摘要
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一第一盖体、一与第一盖体卡持配合的电池盖,该电池盖卡锁结构还包括一按钮及一复位件,所述按钮卡持于电池盖上,该按钮上设有抵持部,所述复位件包括二端部及一与该二端部弹性连接的变形部,该复位件的一端部连接于第一盖体,其另一端部与按钮的抵持部弹性抵持,且复位件的变形部弹性抵持于电池盖上。
文档编号H05K5/03GK101577320SQ20081030152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9日
发明者张智强, 政 施, 申志云, 陈思全 申请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