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冷却腔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556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冷却腔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及非易燃液体的加热装置,特别是一种带冷却腔的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加热装置,对电磁加热器感应线圈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往往通过在感应线圈与线圈骨架间留空隙,并引入空气进行冷却、散热;也有采用散热板结构或散热板连接冷却水管结构进行散热的。采用空气进行冷却、散热,虽然方法简单,但效果较差。散热板结构的应用范围及散热效果也有较大的局限性。电磁加热装置内部的冷却、散热,直接影响到电磁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及其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如何强化电磁加热装置内部的冷却散热,并尽可能充分利用加热过程中感应线圈发出的热量,即解决线圈的冷却、散热问题,又将线圈发出的热量加以充分利用,这是目前电磁加热装置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来的,其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即可解决线圈的冷却、 散热问题,又可将线圈发出热量加以充分利用的电磁加热装置。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法实现带冷却腔的电磁加热装置由电力高频发生器与电磁加热器组成,电磁加热器由感应线圈组件、电磁加热器壳体、感应线圈组件定位装置、加热器端盖等构成,电磁加热器壳体为一端封闭,一端开放的容器结构,感应线圈组件、电磁加热器壳体、感应线圈组件定位装置等置于电磁加热器壳体内,电磁加热器壳体开放端通过螺纹结构或通过扣合结构与加热器端盖连接,通过下面三种结构,得到具体实现第一种结构在电磁加热器壳体封闭端中间部位设有向上凸起的冷却腔,冷却腔呈筒状或管状,冷却腔顶部为封闭状,下端为开放状;感应线圈组件置于电磁加热器壳体内腔,电磁加热器壳体的冷却腔段置于感应线圈组件的中心部位;通过冷却腔开放端处,将液体引入冷却腔内;第二种结构在冷却腔开放端处设置封闭盖,封闭盖上设进、出水管接头,或者,在封闭盖上设进水管接头,在冷却腔伸出段壁面上设出水管接头,分别连接进、出水管;出水管呈螺旋状或呈蛇形状环绕在电磁加热器壳体外侧,或为多管竖直并联状环绕在电磁加热器壳体外侧;水通过进水管接头进入冷却腔内,并通过出水管接头处流向出水管;靠冷却腔侧进水接头出口处设有引水管,将进入冷却腔的水引向冷却腔顶部;第三种结构
在冷却腔内部及电磁加热器壳体外部设液体输送管,液体输送管呈螺旋状或呈蛇形状环绕在冷却腔内部及电磁加热器壳体外部。在上述结构的电磁加热装置中,置于电磁加热器壳体内的感应线圈组件,由单个或多个感应线圈组件构成;在感应线圈骨架中间部位设有上、下贯通的冷却腔;沿骨架周边,设有数个磁条安装槽,在磁条安装槽间的骨架主体上,设有贯通骨架上、下端面的通孔, 并设有感应线圈进、出线孔与该通孔连通。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根据本发明,可以形成直接对液体加热的电磁加热装置,也可形成通过管道,间接对管道中的液体加热的电磁加热装置。2、带冷却腔的电磁加热装置,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线圈的冷却、散热问题,而且还将线圈发出热量加以充分利用,效果显著。


图1至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磁加热器的五种典型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全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全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全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全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中水管呈蛇形状环绕在加热器壳体外,将水管沿圆周展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水管呈多管竖直并联状环绕在加热器壳体外,将水管沿圆周展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带冷却腔的电磁加热装置由电力高频发生器与电磁加热器组成,电磁加热器由感应线圈组件1、电磁加热器壳体2、感应线圈组件定位装置3、加热器端盖4构成,电磁加热器壳体为一端封闭,一端开放的容器结构,感应线圈组件、电磁加热器壳体、感应线圈组件定位装置等置于电磁加热器壳体内,电磁加热器壳体开放端通过螺纹结构或通过扣合结构与加热器端盖连接,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是在电磁加热器壳体2封闭端中间部位设有向上凸起的冷却腔5,冷却腔呈筒状或管状,冷却腔顶部为封闭状,下端为开放状;感应线圈组件置于电磁加热器壳体内腔,电磁加热器壳体的冷却腔段置于感应线圈组件的中心部位;通过冷却腔开放端处,将被加热液体引入冷却腔内。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冷却腔5开放端处设置封闭盖6,封闭盖上设进、出水接头7、8,分别连接进、出水管,进、出水接头内腔与冷却腔连通;出水管9呈螺旋状环绕在电磁加热器壳体外侧;水通过进水管接头进入冷却腔内,并通过出水管接头处流向出水管;靠冷却腔侧进水接头出口处设有引水管10,将进入冷却腔的水引向冷却腔顶部。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在冷却腔5开放端封闭盖6上设进水管接头7, 在冷却腔伸出段壁面上设出水管接头8,分别连接进、出水管,进、出水接头内腔与冷却腔连通;出水管9呈螺旋状环绕在电磁加热器壳体外侧;水通过进水管接头进入冷却腔内,并通过出水管接头处流向出水管;靠冷却腔侧进水接头出口处设有引水管10,将进入冷却腔的水引向冷却腔顶部。实施例4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水管9呈螺旋状环绕在电磁加热器壳体2外侧及冷却腔5内,水从进水接头7处进入管内,由出水管接头8处流出。实施例5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仅在于,出水管9呈蛇形状环绕在电磁加热器壳体外侧。实施例6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之处仅在于,出水管9呈多管竖直并联状环绕在电磁加热器壳体外侧。上述实施例中,电磁感应线圈组件的骨架11上,在磁条安装槽间的骨架主体上设有贯通骨架上、下端面的通孔13,并设有感应线圈进、出线孔12与该通孔连通,见图1所示。
权利要求
1.带冷却腔的电磁加热装置由电力高频发生器与电磁加热器组成,电磁加热器由感应线圈组件(1)、电磁加热器壳体( 、感应线圈组件定位装置C3)、加热器端盖(4)等构成,电磁加热器壳体为一端封闭,一端开放的容器结构,感应线圈组件、电磁加热器壳体、感应线圈组件定位装置等置于电磁加热器壳体内,电磁加热器壳体开放端通过螺纹结构或通过扣合结构与加热器端盖连接,其特征是在电磁加热器壳体封闭端中间部位设有向上凸起的冷却腔(5),冷却腔呈筒状或管状, 冷却腔顶部为封闭状,下端为开放状;感应线圈组件置于电磁加热器壳体内腔,电磁加热器壳体的冷却腔段置于感应线圈组件的中心部位;通过冷却腔开放端处,将液体引入冷却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腔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在冷却腔开放端处设置封闭盖(6),封闭盖上设进、出水接头(7) (8),或者,在封闭盖上设进水管接头(7),在冷却腔伸出段壁面上设出水管接头(8),分别连接进、出水管,进、 出水接头内腔与冷却腔连通;出水管(9)呈螺旋状或呈蛇形状环绕在电磁加热器壳体外侧,或为多管竖直并联状环绕在电磁加热器壳体外侧;水通过进水管接头进入冷却腔内,并通过出水管接头处流向出水管;靠冷却腔侧进水接头出口处设有引水管(10),将进入冷却腔的水引向冷却腔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腔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在冷却腔内部及电磁加热器壳体外部设液体输送管(9),液体输送管呈螺旋状或呈蛇形状环绕在冷却腔内部及电磁加热器壳体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腔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是置于电磁加热器壳体内的感应线圈组件,由单个或多个感应线圈组件构成;感应线圈骨架(11)的中间部位设有上、下贯通的冷却腔;沿骨架周边,设有数个磁条安装槽,在磁条安装槽间的骨架主体上,设有贯通骨架上、下端面的通孔(13),并设有感应线圈进、出线孔 (12)与该通孔连通。
全文摘要
带冷却腔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电磁加热器壳体2封闭端中间部位设有向上凸起的冷却腔5,冷却腔呈管状或呈筒状,冷却腔顶部为封闭状,下端为开放状,感应线圈组件置于电磁加热器壳体内腔,电磁加热器壳体的冷却腔段置于感应线圈组件的中心部位,冷却腔开放端的封闭盖6上设有进水管接头7,冷却腔伸出段壁面上设有出水管接头8,水通过进水管接头及引水管10进入冷却腔内,并通过出水管接头处流向出水管9,出水管呈螺旋状环绕在电磁加热器壳体外侧;感应线圈组件由单个或多个感应线圈组件构成;根据本发明,可以形成直接或间接对液体加热的电磁加热装置;本发明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线圈的冷却、散热问题,而且还将线圈发出的热量加以充分利用,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H05B6/42GK102202435SQ20111009477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1日
发明者苏阳东 申请人:苏阳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