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556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印刷电路板I上设置有第一电流区11与第二电流区12,第一电流区11的一个侧边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负载相连的连接端13。第一电流区11与第二电流区12具有不同的操作电流,但其操作电压可以相同,例如12V电压。鉴于外部负载的驱动电流较高,一般需要通过连接元件14、15、16、17、18将第一电流区11与第二电流区12连接起来。但是,流经该多个连接元件14、15、16、17、18的电流不均匀,容易导致印刷电路板I的局部温度过高,缩短印刷电路板I的寿命并降低其可靠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使流经多个连接元件的电流较为均匀的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可避免流经其中一连接元件的电流过大。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电流区、第二电流区及多个连接元件。该第一电流区与该第二电流区之间通过该多个连接元件形成电连接,该第一电流区的一个侧边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负载相连的连接端。该连接端具有一个位于该印刷电路板上且垂直于该侧边的中心线。该多个连接元件中与该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越小的连接元件与该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越大。上述印刷电路板中连接两个电流区的多个连接元件中与连接端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越小的连接元件与设置有该连接端的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越大,以使流经各个连接元件的电流较为均匀,避免了因流经某一连接元件的电流过大而导致印刷电路板的局部温度过闻。


图I是现有的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印刷电路板|1,2,3、4第一电 11,21,31,41
第二电流区 12,22,32、42~
连接端 13,23、33、43~
连接元件 14、15、16、17、1824、25、26、27、2834、35、36、37、3844、45、46、47、48
侧边|29、39、49—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2包括第一电流区21,第二电流区22以及连接元件24、25、26、27、28。根据实际需要,印刷电路板2中也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连接元件。第一电流区21的一个侧边29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负载(图未示)相连的连接端23,印刷电路板2通过连接端23将驱动电流输入外部负载中,所以连接端23可以被理解为负载端。连接端23可为符合USB、PCI等规范的金手指。连接端23具有一个位于该印刷电路板2上且垂直于侧边29的中心线00’。印刷电路板2上通常设置有多个电压区用以同时驱动多个电脑主板,但是,在每个电压区中会进一步根据负载的不同分成多个具有不同的操作电流的电流区。本实施例中 设置有连接端23的第一电流区21的操作电流大于第二电流区12的操作电流。第一电流区21与第二电流区22之间通过该五个连接元件24、25、26、27、28形成电连接,也就是说,第二电流区22中的电流通过连接元件24、25、26、27、28流入第一电流区21,并进一步流向连接端23。连接元件24、25、26、27、28可为电阻,MOS管等阻抗元件。根据第一电流区21与第二电流区22对接处的具体分布,连接元件24、25、26、27、28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SP设定连接元件24、25、26、27、28与中心线00’的垂直距离为X,连接元件24、25、26、27、28与侧边29的垂直距离为y,X值越小,则y值越大。也可以理解为,连接元件24、25、26、27、28中与该中心线00’的垂直距离越小的连接元件与侧边29之间的垂直距离越大,越靠近中心线00’的连接元件与侧边29之间的垂直距离越大,如此设计使得越靠近中心线00’的连接元件与连接端23之间的等效电阻就越大。从连接元件24、25、26、27、28排布形状来看,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元件24、25、26、27、28呈阶梯状排布。由于经由连接元件24、25、26、27、28流入第一电流区21中的电流会以扇形的方式向连接端23集中,而连接元件24、25、26、27、28中靠近中心线00’的连接元件与连接端23之间的等效电阻较大,这等效于由连接端23的设置位置决定的电流密度较高的区域的等效电阻较大。所以,靠近中心线00’的电流密度较高的区域内的电流会被引流分散到其他相对远离中心线00’的连接元件上,使得流经各个连接元件24、25、26、27、28的电流较为均匀,流向连接端23的电流也较为均匀,印刷电路板2的可靠性及寿命得以提高。对该印刷电路板2进行仿真计算可以得到流经每一连接元件的电流值,如表I所示
表I
连接元件 |24 |25 |26 |27 丨28 电流(A) 卜.8615 |8. 0822 \7. 6984 \7. 6779 !8. 6801
从表I可以得知,流经连接元件24、25、26、27、28的电流较为接近,从而避免某一连接
元件上流经过大的电流。请参考图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3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连接元件34、35、36、37、38呈弧状排布。连接元件34、35、36、37、38中与连接端33中心线00’的垂直距离x越小的连接元件与侧边39之间的垂直距离y越大。同理,靠近中心线00’的电流密度较高的区域内的电流会被引流分散到其他相对远离中心线00’的连接元件上,使得流经各个连接元件34、35、36、37、38的电流较为均匀,从第二电流区32流入第一电流区31中并进一步流向连接端23的电流也较为均匀,印刷电路板3的可靠性及寿命得以提高。请参考图4,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4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2基本相同,但印刷电路板4中的连接元件44、45、46、47、48的排布方式不同。连接元件44、45、46、47、48位于以连接端43上的预定点A为中心并以预定距离D为半径的圆弧上,优选的,连接元件44、45、46、47、48与连接端43的直线距离相等。预定点A可以选定在连接端43上的任何一点,距离D也可以根据第一电流区41与第二电流区42对接处的具体分布进行设定。连接元件44、45、46、47、48中与连接端43中心线00’的垂直距离x越小的连接元件与侧边49之间的垂直距离y越大。同理,靠近中心线00’的电流密度较高的区域内的电流会被引流分散到其他相对远离中心线00’的连接元件上,使得流经各个连接元件44、45、46、47、48的电流较为均匀,从第二电流区42流入第一电流区41中并进一步流向连接端43的电流也较为均匀,印刷电路板4的可靠性及寿命得以提高。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电流区、第二电流区及多个连接元件,该第一电流区与该第二电流区之间通过该多个连接元件形成电连接,该第一电流区的一个侧边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负载相连的连接端,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端具有一个位于该印刷电路板上且垂直于该侧边的中心线,该多个连接元件中与该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越小的连接元件与该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越大。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连接元件呈阶梯状排布。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连接元件呈弧状排布。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连接元件位于一个以该连接端上的一个预定点为中心并以一个预定距离为半径的圆弧上。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连接元件与该连接端的直线距离相等。
全文摘要
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电流区、第二电流区及多个连接元件。该第一电流区与该第二电流区之间通过该多个连接元件形成电连接,该第一电流区的一个侧边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负载相连的连接端。该连接端具有一个位于该印刷电路板上且垂直于该侧边的中心线。该多个连接元件中与该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越小的连接元件与该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越大。上述印刷电路板可避免因流经某一连接元件的电流过大而导致印刷电路板的局部温度过高。
文档编号H05K1/02GK102740588SQ2011100948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
发明者何敦逸, 周玮洁, 陈俊仁, 黄宗胜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