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585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可拆式构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今科技与信息不断地发展与进步,笔记本电脑已经相当地普遍,且成为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上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之一。现有笔记本电脑的键盘是透过螺丝锁固于笔记本电脑的壳体上,而其过程繁复,在锁合及拆卸都极不方便。加上笔记本电脑内部的其他单元,如硬碟、中央处理器或各种显卡的拆装或维修也须先将键盘移除。若以现有的如此方式锁合键盘,将更增维修时的不方便,费工且费时。于现有技术中通常以一活动式扣件相对于键盘移动以达到把键盘固定在壳体或自壳体上拆卸的目的。此时欲对键盘进行拆装时,使用者通常需以一手以工具抵压住活动式扣件,使其维持退出的状态,再以另一手方能将键盘取出,因而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困难 度,如此往往容易因使用者不注意而于操作过程中施力不当而造成相关构件损坏。如此,由上可知,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在其键盘的拆装过程中显然具有相当不便与缺失存在,因此仍须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可拆式构件无须使用额外工具便可自壳体拆装。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板件以及一可拆式构件。壳体具有一第一容置区、一第二容置区与一活动式扣件。第一容置区与第二容置区彼此相邻。活动式扣件适于在第一容置区与第二容置区之间来回移动。板件组装在壳体上且位在第二容置区。可拆式构件组装在第一容置区。当活动式扣件位于第一容置区时,活动式扣件将可拆式构件卡固在壳体上。当活动式扣件移动至第二容置区时,活动式扣件卡固于板件。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活动式扣件卡固于板件时,活动式扣件在第二容置区的正投影,位在板件在第二容置区的正投影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活动式扣件卡固于板件时,板件覆盖活动式扣件
于该第二容置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活动式扣件具有一弹臂,及位在弹臂上的一拨动部与一第一卡合部。拨动部适于受力而躯动弹臂,而使第一卡合部在第一容置区与第二容置区之间来回移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板件具有朝向壳体的第二容置区延伸的一第二卡合部。当活动式扣件移动至第二容置区时,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以使活动式扣件停止在第二容置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合部为一扣孔与一凸柱的其中之一,第二卡合部为此扣孔与此凸柱的其中的另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卡合部具有第一斜面,第二卡合部具有一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平行第二斜面,且第二斜面位在第一斜面的移动路径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活动式扣件还具有的一第三卡合部,且第三卡合部与拨动部、第一卡合部分别位在弹臂的相对两侧。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拆式构件具有对应第三卡合部的一第四卡合部。当活动式扣件位于第一 容置区时,第三卡合部卡固于第四卡合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电池模块,而壳体还具有一第三容置区,且此第三容置区与上述的第一容置区分别位在壳体的两侧。电池模块适于组装至第三容置区。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藉由其壳体上的活动式扣件具有来回移动的特性,以使可拆式构件在组装至壳体之前,先驱动活动式扣件朝向第二容置区移动并卡固于板件上,以让可拆式构件能安置在壳体上,继而可拆式构件安置壳体上之后,再解除活动式扣件与板件之间的卡固关系,而使活动式扣件移动至第一容置区以卡固住可拆式构件。如此,使用者无须利用额外的手工具,便能将可拆式构件在壳体上进行拆装,因而降低电子装置组装的困难度与提高其便利性。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爆炸图。图2是图I的电子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图2的电子装置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A与图4B分别为图I的电子装置中可拆式构件的拆装示意图。附图标记10 电子装置100 :壳体110:活动式扣件112:弹臂114:拨动部114a:凸肋116:第一^^合部116a:第一斜面118:第三卡合部200 :板件210 :第二卡合部210a :第二斜面300 :可拆式构件310:第四卡合部400 电池模块Al :第一容置区
A2 :第二容置区A3 :第三容置区Gl :高度断差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爆炸图。请参考图I,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例如是一笔记本电脑,其包括一壳体100、一板件200以及一可拆式构件300。壳体100具有一第一容置区Al、一第二容置区A2与一活动式扣件110,其中第一容置区Al与第二容置区A2彼此相邻。活动式扣件110位在第一容置区Al,且在第一容置区Al与第二容置区A2之间来回移动。板件200例如是配置在笔记本电脑上的功能控制面板,其组装在壳体100上且位在第二容置区A2。可拆式构件300例如是一键盘模块,其组装在壳体100上且位在第一容置区Al。当活动式扣件110位于第一容置区Al时,活动式扣件110将可拆式构件300卡固在壳体100上,以完成电子装置10的组装工艺。相对地,当欲将可拆式构 件300自壳体100上移除时,便将活动式扣件110移动至第二容置区A2,以让活动式扣件110卡固于板件200而解除活动式扣件110对可拆式构件300的卡固关系。基于上述,电子装置10藉由壳体100上的活动式扣件110,便能对可拆式构件300进行拆装,而无须使用额外的工具。此举让电子装置10具有较简易的结构设计,以降低其组装工艺的困难度并提高其拆装的便利性。图2是图I的电子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在此仅绘出部分构件并局部放大活动式扣件,以清楚辨识其与板件、可拆式构件之间的相对关系。请同时参考图I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置区A2位在第一容置区Al的一周缘上,因而使分别位在第一容置区Al上与第二容置区A2上的可拆式构件300与板件200于位置上彼此相邻。据此,位在第一容置区Al的活动式扣件110便能藉由其活动性,而分别在卡固可拆式构件300与卡固板件200等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当活动式扣件110卡固于板件200时,活动式扣件110在第二容置区A2的正投影,位在板件200在第二容置区A2的正投影的范围内。换句话说,当活动式扣件110卡固于板件200时,板件200实质上会将活动式扣件110覆盖在第二容置区A2上。如此,若从图2所显示的视角视之,活动式扣件110便会隐藏在板件200之后,因而可拆式构件300得以轻易地自壳体100上卸下。本实施例并未限定第一容置区Al与第二容置区A2之间的相对位置,于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容置区亦可指在电子装置10的壳体100上环绕且相邻第一容置区Al的任何位置。图3是图2的电子装置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A与图4B分别为图I的电子装置中可拆式构件的拆装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图4A与图4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区Al与第二容置区A2之间存在一高度断差G1,而活动式扣件110便位在此高度断差Gl处,以使其能来回移动在第一容置区Al与第二容置区A2之间,并在可拆式构件300组装至第一容置区Al时,电子装置10能以暴露在高度断差Gl外的活动式构件110将可拆式构件300扣持在壳体100上。详细而言,活动式扣件110具有一弹臂112,及位在弹臂112上的一拨动部114、一第一卡合部116与一第三卡合部118。在本实施例中,弹臂112例如是在塑胶材质的壳体100上加以破孔而产生,拨动部114为从弹臂112朝向第二容置区A2的延伸结构,第一卡合部116为在此延伸结构上的一扣孔,且位在弹臂112与拨动部114之间,而第三卡合部118与拨动部114、第一卡合部116为弹臂112所区隔而位在弹臂112的相对两侧。据此,当弹臂112位在第一容置区Al时,此时弹臂112实质上并未受到任何施力,因而活动式扣件110得以藉由第三卡合部118卡固于可拆式构件300上的一第四卡合部310 (例如是键盘侧缘上的一唇部),藉此将可拆式构件300固定在壳体100的第一容置区Al上。相对地,使用者藉由施力于拨动部114,便能驱动弹臂112及其上的拨动部114与第一卡合部116朝向第二容置区A2移动。再者,板件200具有朝向壳体100的第二容置区A2延伸的一第二卡合部210。当活动式扣件110移动至第二容置区A2时,第一卡合部116与第二卡合部210相互卡合,以使活动式扣件110停止在第二容置区A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合部210为一凸柱,以利其与同位在第二容置区A2的第一卡扣部116 (扣孔)相互结合。接着,当可拆式构件300已安装至第一容置区Al (或已从第一容置区Al卸下)时,使 用者施力在拨动部114上以使第二卡合部210 (凸柱)脱离第一^^合部116 (扣孔),此时弹臂112的弹性力便会驱动第一卡合部116与拨动部114移回第一容置区Al。本实施例并未限制上述弹臂112、拨动部114、第一^^合部116与第二卡合部210的结构型式及其形成方式,亦即凡是能达到让活动式扣件110于移动至第二容置区A2时卡固于板件200上者,皆可适用于本实施例。此外,请再参考图4A与图4B,第一卡合部116具有一第一斜面116a,而第二卡合部210具有一第二斜面210a,其中第一斜面116a平行第二斜面210a,且第二斜面210a位在第一斜面116a的移动路径上。据此,当活动式扣件110从第一容置区Al朝向第二容置区A2移动时,拨动部114得以藉由第一斜面116a与第二斜面210a的相互导引,而让第二卡合部210能顺利地卡合位在拨动部114与弹臂112之间的第一卡合部116中。另一方面,电子装置10还包括一电池模块400,而壳体100还具有一第三容置区A3,其与第一容置区Al分别位在壳体100的两侧,以适于将电池模块400组装至第三容置区A 3。详细而言,组装后的电池模块400,其与板件200位在活动式扣件110的相对两侧,而活动式扣件110的拨动部114还具有朝向电池模块400延伸的一凸肋114a。换句话说,使用者仅需将电池模块400从壳体100的第三容置区A3上拆卸下来,活动式扣件110便会暴露于壳体100外,让使用者以目视便能发现其上的拨动部114及凸肋114a,并进而直接施力在拨动部114的凸肋114a上以带动活动式扣件110移动。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藉由其壳体上的活动式扣件具有来回移动的特性,以使可拆式构件在组装至壳体之前,先驱动活动式扣件朝向第二容置区移动并卡固于板件上,以让可拆式构件能安置在壳体上,继而可拆式构件安置壳体上之后,再解除活动式扣件与板件之间的卡固关系,而使活动式扣件移动至第一容置区以卡固住可拆式构件。再者,当使用者欲进行上述拆装工艺时,仅需将电子装置的电池模块从壳体移除,便能目视到其内的活动式扣件。如此,使用者无须利用额外的手工具,便能将可拆式构件在壳体上进行拆装,因而降低电子装置组装的困难度与提高其便利性。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容置区、一第二容置区与一活动式扣件,该第一容置区与该第二容置区彼此相邻,该活动式扣件位适于在该第一容置区与该第二容置区之间来回移动; 一板件,组装在该壳体上且位在该第二容置区;以及 一可拆式构件,组装于该第一容置区,其中当该活动式扣件位于该第一容置区时,该活动式扣件将该可拆式构件卡固在该壳体上,当该活动式扣件移动至该第二容置区时,该活动式扣件卡固于该板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活动式扣件卡固于该板件时,该活动式扣件在该第二容置区的正投影,位在该板件在该第二容置区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活动式扣件卡固于该板件时,该板件覆盖该活动式扣件于该第二容置区。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活动式扣件具有一弹臂,及位在该弹臂上的一拨动部与一第一卡合部,其中该拨动部适于受力而躯动该弹臂,而使该第一卡合部在该第一容置区与该第二容置区之间来回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板件具有朝向该壳体的该第二容置区延伸的一第二卡合部,当该活动式扣件移动至该第二容置区时,该第一卡合部与该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以使该活动式扣件停止在该第二容置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卡合部为一扣孔与一凸柱的其中之一,该第二卡合部为该扣孔与该凸柱的其中的另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卡合部具有一第一斜面,该第二卡合部具有一第二斜面,该第一斜面平行该第二斜面,且该第二斜面位在该第一斜面的移动路径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活动式扣件还具有的一第三卡合部,且该第三卡合部与该拨动部、该第一卡合部分别位在该弹臂的相对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可拆式构件具有对应该第三卡合部的一第四卡合部,当该活动式扣件位于该第一容置区时,该第三卡合部卡固于该第四卡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电池模块,该壳体还具有一第三容置区,该第三容置区与该第一容置区分别位于该壳体的两侧,而该电池模块适于组装至该第三容置区。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板件以及可拆式构件。壳体具有第一容置区、第二容置区与活动式扣件。第一容置区与第二容置区彼此相邻。活动式扣件在第一容置区与第二容置区之间来回移动。可拆式构件地组装在第一容置区。板件组装在第二容置区。当活动式扣件位于第一容置区时,活动式扣件卡固可拆式构件在壳体上。当活动式扣件移动至第二容置区时,活动式扣件卡固于板件。藉此,可以降低电子装置组装的困难度与提高其便利性。
文档编号H05K5/02GK102762054SQ20111010419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
发明者林志宪, 葛发智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