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2391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之间连接有平衡用链条的电梯。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升降行程长的电梯中,电梯轿厢位于最上层时与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时相比,由于悬吊在电梯轿厢上的主吊索和控制电缆的长度会发生变化,所以作用在电梯轿厢上的重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结果是,卷扬机的牵引负荷和电动机负荷随着升降行程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少上述卷扬机的牵引负荷和电动机负荷的变化,使得所述负荷在整个升降行程上大致保持一定,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的下方悬吊有连接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之间的平衡用链条。作为现有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一种方案,其通过调整悬吊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之间的平衡用链条的间隔来避免平衡用链条与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设备发生干扰。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国专利特开平4-20481号公报根据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方案,为了调整从电梯轿厢和平衡重悬吊下来的平衡用链条的间隔,将从电梯轿厢侧悬吊下来的平衡用链条朝着平衡重侧推出,或者使该平衡用链条朝着离开平衡重的方向后退。可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电梯轿厢的悬吊平衡用链条的位置附近,为了能够调整角度,需要使枢轴支撑的链条推出臂朝向下方突出,并且还需要设置对链条推出臂的角度进行调整和固定的支持件。此外,还需要采用防止平衡用链条在电梯轿厢升降时因晃动而从链条推出臂脱落的结构,存在整体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此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了使链条推出臂朝着电梯轿厢的下方突出的结构,所以存在为了避免链条推出臂在电梯轿厢位于最下层时与底坑内的设备发生干扰而必须加深底坑深度的问题。在卷扬机与平衡重从平面看设置在电梯轿厢宽度方向的一侧而使得电梯轿厢与平衡重之间的间隔变大的电梯中,上述问题尤为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其不需要加深底坑的深度,并且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和简单的操作方便地对平衡用链条的间隔进行调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梯中,从平面看在电梯轿厢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卷扬机,并且在卷扬机的与电梯轿厢相反的一侧设置平衡重,将滑轮枢轴支承在电梯轿厢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对称位置上,该滑轮上卷绕有主吊索,该主吊索经由所述卷扬机悬吊所述平衡重,平衡用链条连接在所述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之间并悬吊在所述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的下方,所述电梯被构造成,在所述滑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在垂直投影面与所述滑轮重叠的位置,设置连接所述平衡用链条的链条支撑部分,并且使得所述链条支撑部分从平面看可以在所述滑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位移。在上述结构中,在垂直投影面与电梯轿厢的所述滑轮重叠的位置上,以可以在所述滑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位移的方式设置链条支撑部分,所以能够在不设置朝向电梯轿厢的下方突出的构件的情况下,使链条支撑部分从平面看在滑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移动,从而能够方便地对悬吊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下方的平衡用链条的间隔进行调整。其结果是,由于不存在朝向电梯轿厢的下方突出的构件,所以不需要加深底坑的深度。由于电梯轿厢侧的平衡用链条与链条支撑部分连接在一起,所以平衡用链条即使在电梯轿厢升降时发生晃动,也不会从链条支撑部分脱落出来。此外,由于将平衡用链条从电梯轿厢侧伸出的位置设置为从平面看与滑轮相重叠的位置即垂直投影面与滑轮重叠的位置,所以在升降通道的整个电梯轿厢升降区间内不存在会与滑轮发生干扰的设备,也就是不存在会与平衡用链条发生干扰的设备,因此,在对升降通道内的设置设备的布置进行设计时,不会因平衡用链条从电梯轿厢侧伸出的位置而受到限制。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梯,其不需要加深底坑的深度,并且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和简单的操作方便地对平衡用链条的间隔进行调整。


图I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俯视示意图。图2是表示图I所示电梯的平衡用链条的悬吊状态的放大侧视示意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平衡用链条的靠电梯轿厢侧的链条支撑部分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链条支撑部分的变形例的主视图。图5表示平 衡用链条的靠电梯轿厢侧的链条支撑部分的调整方法,图5 (A)表示调整前的状态,图5(B)表示调整后的状态。符号说明I升降通道2A、2B轿厢用导轨3电梯轿厢3A电梯出入口4卷扬机5平衡重6A、6B平衡重用导轨7A、7B 滑轮8平衡用链条9滑轮梁10链条安装梁
11、13连接构件12、16 支持件14、17U字型螺栓15 螺母18 夹具19紧固构件RB1、RB2 导轨支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I至图3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进行说明。在形成在建筑结构物中的升降通道I内,电梯轿厢3在左右一对的轿厢用导轨2A、2B的引导下升降,从平面看,在该电梯轿厢3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卷扬机4,并且在该卷扬机4的与电梯轿厢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平衡重5。从电梯出入口 3A方向观察电梯轿厢3时,所述轿厢用导轨2A、2B设置在左右对称的位置上,也就是说设置在电梯轿厢3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对称位置上,并由设置在升降通道I内的导轨支架RBl支撑。所述卷扬机4从平面看邻近电梯轿厢3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如图2所示,在升降通道I内,所述卷扬机4固定在比电梯轿厢3停靠在最下层时的电梯轿厢3的停靠位置更下方的位置上。此外,由于卷扬机4在升降通道I内的上下方向的设置位置取决于电梯轿厢3的驱动方式和升降通道I内的布置,所以上下方向的设置位置不受到限制,但平面上的设置位置限定在电梯轿厢3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另一方面,所述平衡重5从平面看呈电梯轿厢3的进深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矩形,并且从平面看,平衡重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侧由通过导轨支架RB2支撑在升降通道I内的平衡重用的一对导轨6A、6B引导。此外,从电梯出入口 3A方向看,所述电梯轿厢3的一对滑轮7A、7B被枢轴支撑在左右对称的位置即位于电梯轿厢下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对称位置上。在所述滑轮7A、7B上卷绕有一端固定在升降通道I顶部的固定部分上的未图示的主吊索。卷绕在该对滑轮7A、7B上的主吊索的另一端朝着上方延伸,经由枢轴支撑在升降通道I顶部的未图示的滑轮后朝下方延伸并卷绕在卷扬机4的驱动绳轮4D上,之后再次朝上方延伸,经由枢轴支撑在升降通道I顶部的其它的未图示的滑轮上后朝下方延伸并与平衡重5连接。此外,也可以设置成不将朝下方延伸的主吊索与平衡重5连接而将其卷绕到枢轴支撑在平衡重5上的未图示的滑轮上,此后第三次朝上方延伸后固定在升降通道I的固定部件上。主吊索的卷绕顺序和固定位置等,如上所述,取决于电梯轿厢3的驱动方式和升降通道I内的布置,而并不仅限于上述顺序和位置。在上述结构中,通过驱动卷扬机4,并由驱动绳轮4D使主吊索沿上下方向移动,能够使电梯轿厢3和平衡重5在相反方向上升降。
为了在升降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主吊索和未图示的控制电缆等的重量变化,以便消除卷扬机4的牵引负荷和电动机负荷的变化,通过平衡用链条8将电梯轿厢3和平衡重5连接起来。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 及的平衡用链条8与电梯轿厢3以及平衡重5的连接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在电梯轿厢3的下部设置并固定有用于枢轴支撑滑轮7A、7B的滑轮梁9,该滑轮梁9沿着电梯轿厢3的宽度方向延长,所述滑轮7A、7B由该滑轮梁9枢轴支撑,并且从电梯轿厢3的侧部略微伸出。该滑轮梁9的截面呈颠倒的帽形,在该滑轮梁9的端部外侧以重叠的方式设置有略小的截面呈颠倒的帽形的链条安装梁10。所述滑轮梁9和链条安装梁10在凸缘部9F、IOF通过螺栓和螺母等公知的连接构件11进行连接和固定。在所述滑轮梁9和链条安装梁10的凸缘部9F、10F上,沿着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螺栓孔等连接用孔,通过在梁的长度方向上使所述连接用孔位移而连接,能够调整链条安装梁10从滑轮梁9的端部突出的尺寸。在链条安装梁10的前端部的下部,通过公知的连接构件13连接和固定有支持件12,并且在该支持件12的下部,通过螺母15固定有与平衡用链条8的端部连接的U字型螺栓14。另ー方面,如图2所示,在平衡重5的下部通过公知的连接构件连接和固定有支持件16,并且在该支持件16上固定有与所述平衡用链条8的端部连接的U字型螺栓17。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电梯被构造成从平面看在电梯轿厢3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卷扬机4,在卷扬机4的与电梯轿厢3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平衡重5,滑轮7A、7B枢轴支撑在电梯轿厢3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对称位置上,在该滑轮上7A、7B卷绕有主吊索,该主吊索经由所述卷扬机4悬吊所述平衡重5,平衡用链条8连接在电梯轿厢3和平衡重5之间并悬吊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的下方,在所述电梯中,在所述滑轮7A、7B的径向的延长线上,在垂直投影面与所述滑轮7A、7B重叠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所述平衡用链条8的链条支撑部分即支持件12和U字型螺栓14,并且所述链条支撑部分(12、14)被构造成从平面看可以在所述滑轮7A、7B的径向的延长线(滑轮梁9的长度方向)上位移。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在滑轮7A、7B的径向的延长线上,在垂直投影面与滑轮7A、7B重叠的位置设置连接平衡用链条8的支持件12和U字型螺栓14,能够将平衡用链条8设置成不仅能够避免与卷扬机4发生干扰,而且还能够避免与设置在卷扬机下方的卷扬机检修台19等的升降通道内设置设备4发生干扰。此外,通过将链条支撑部分(支持件12和U字型螺栓14)构造成从平面看能够在所述滑轮7A、7B的径向的延长线上(滑轮梁9的长度方向)位移,能够方便地对平衡用链条8下部的U字形部分的悬吊半径进行调整,所以能够在电梯轿厢3的整个升降通道区域内避免平衡用链条8与升降通道I内的设置设备发生干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平衡用链条8从电梯轿厢3的下部垂直地悬吊在下方,所以与具有将悬吊在下方的平衡用链条推出而调整悬吊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之间的平衡用链条的间隔的机构的现有的电梯相比,悬吊结构更为简单,并且不需要设置防止被推出的平衡用链条脱落的机构,所以能够完全解决因推出平衡用链条而出现的问题。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与滑轮梁9 一体设置的链条安装梁10的下部安装了支持件12和U字型螺栓14,所以在电梯轿厢3的下部多了ー些构件,但由于所述构件都是小型构件,并且可以视为平衡用链条8的一部分,所以没有必要因所述构件而加深升降通道I底坑的深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调整平衡用链条8从电梯轿厢3伸出的尺寸,也就是链条安装梁10从滑轮梁9伸出的尺寸时,将螺栓和螺母等公知的连接构件11从设置在滑轮梁9和链条安装梁10上的多个连接用孔中拆卸下来,使连接用孔位移,然后将连接构件再次插入连接用孔中,并进行紧固。可是,将连接构件11从连接用孔拆卸下来,之后使连接用孔位移,然后将连接构件11再次插入连接用孔中进行紧固,不仅调整作业繁琐,而且调整位置取决于多个连接用孔的间隔,所以存在位置调整只能阶段性地进行这一问题。以下参照图4和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图4和图5的变形例中,与图I至图3相同的结构部件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本变形例与图3相比,将链条安装梁10固定在滑轮梁9上这一结构不同。具体来说是,在本变形例中,如图4所示,在从下方将截面呈颠倒的帽形的链条安装梁10重叠地安装在截面呈颠倒的帽形的滑轮梁9上时,将滑轮梁9的凸缘部9F的延长长度设定得比链条安装梁10的凸缘部IOF的延长长度短,并在长度较短的凸缘部9F和长度较长的凸缘部IOF 上设置横跨两者的夹具18,该夹具18通过螺栓和螺母等紧固构件19固定在凸缘部IOF上。通过设置成如上的结构,在进行调整以增大处于图5(A)所示状态的链条安装梁10从滑轮梁9伸出的尺寸时,首先松开紧固构件19,此后,由于紧固构件19松开后能够使链条安装梁10相对于滑轮梁9在梁的长度方向(电梯轿厢3的宽度方向)上移动,所以如图5(B)所示,使链条安装梁10向滑轮梁9的前端侧移动,以增大链条安装梁10从滑轮梁9伸出的尺寸,此后,对紧固构件19进行紧固和固定后结束调整作业。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在调整时不需要将紧固构件19从链条安装梁10上拆卸下来,所以能够简化调整作业以及缩短调整作业的时间。此外,在调整作业中,由于紧固构件19不需要从链条安装梁10上拆卸下来,所以能够防止紧固构件19在进行调整作业时遗失。另外,由于滑轮梁9被夹具18按压在链条安装梁10上,所以通过松开紧固构件19,能够以任意间隔来调整链条安装梁10从滑轮梁9伸出的尺寸。其结果是,能够通过调整而使平衡用链条8处于最佳的悬吊位置。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以卷扬机4设置在升降通道I底部侧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从平面看卷扬机4设置在电梯轿厢3的侧方,则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卷扬机4设置在升降通道I的上部或中部的情况。并且,在以上的说明中,卷扬机4从平面看设置在电梯轿厢3的侧方,并且位于电梯轿厢3与平衡重5之间,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平衡重5设置在电梯轿厢3的侧方,并且卷扬机4位于该平衡重5外侧的结构。作为本发明的结构,只要构造成利用枢轴支撑在电梯轿厢3下部的滑轮7A、7B的下部悬吊平衡用链条8,并且使得该平衡用链条8的链条支撑部分从平面看能够在滑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位移即可,其它的结构可以任意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从平面看在电梯轿厢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卷扬机和平衡重,滑轮枢轴支承在电梯轿厢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对称位置上,在该滑轮上卷绕有主吊索,该主吊索经由所述卷扬机悬吊所述平衡重,平衡用链条连接在所述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之间并悬吊在所述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的下方,所述电梯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在垂直投影面与所述滑轮重叠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所述平衡用链条的链条支撑部分,并且从平面看所述链条支撑部分可以在所述滑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位移。
2.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具有平衡重,从平面看所述平衡重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卷扬机,从平面看所述卷扬机设置在平衡重与电梯轿厢之间;滑轮,所述滑轮枢轴支承在电梯轿厢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对称位置上;主吊索,所述主吊索卷绕在所述滑轮上,经由所述卷扬机悬吊所述平衡重;平衡用链条,所述平衡用链条连接在所述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之间并悬吊在所述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的下方;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平衡用链条的链条支撑部分,所述链条支撑部分在所述电梯轿厢的所述滑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设置在垂直投影面与所述滑轮重叠的位置,并且从平面看,所述链条支撑部分可以在所述滑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位移。
3.如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轮枢轴支撑在电梯轿厢下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对称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条支撑部分可在电梯轿厢的宽度方向上阶段性位移。
5.如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条支撑部分可在电梯轿厢的宽度方向上任意地位移。
6.一种电梯,从平面看在电梯轿厢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卷扬机和平衡重,滑轮梁固定在电梯轿厢上,并通过滑轮梁将滑轮枢轴支撑在电梯轿厢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对称位置上,在该滑轮上卷绕有主吊索,该主吊索经由所述卷扬机悬吊所述平衡重,平衡用链条连接在所述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之间并悬吊在所述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的下方,所述电梯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以使垂直投影面与所述滑轮重叠的方式将链条安装梁支撑在所述滑轮梁上,同时使得所述链条安装梁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轮梁在滑轮梁的长度方向上位移,并且,在所述链条安装梁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平衡用链条的链条支撑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轮梁沿着所述电梯轿厢的宽度方向固定在所述电梯轿厢的下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条安装梁被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轮梁在滑轮梁的长度方向上阶段性地位移。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条安装梁被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轮梁在滑轮梁的长度方向上任意地位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其不需要加深底坑的深度,且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和简单的操作方便地对平衡用链条的间隔进行调整。在本发明的电梯中,从平面看在电梯轿厢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卷扬机,在卷扬机的与电梯轿厢相反的一侧设置平衡重,将滑轮(7A、7B)枢轴支撑在电梯轿厢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对称位置上,在该滑轮上卷绕有主吊索,该主吊索经由所述卷扬机悬吊所述平衡重,平衡用链条连接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之间并悬吊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的下方,在所述电梯中,在所述滑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在垂直投影面与所述滑轮重叠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所述平衡用链条的链条支撑部分(12、14),并且所述链条支撑部分从平面看可以在所述滑轮的径向的延长线上位移。
文档编号B66B7/00GK102616622SQ20121000874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5日
发明者大菅重幸, 西野克典, 金山泰裕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