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418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具有机身薄、省电、无福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通过玻璃基板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现有的液晶显不装置一般包括后壳、与后壳配合设置的前壳及设于后壳内的液 晶显示模组。所述液晶显示模组一般通过螺丝从前往后锁合固定安装于后壳内,再将前壳卡合安装于后壳上。请参阅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外框100上设有螺丝安装区300,该螺丝安装区300上设有螺丝孔500,螺丝穿过该螺丝孔500将液晶显示模组安装于后壳内,由于螺丝安装区300的设置,前壳需相应设置较宽的边框以遮挡螺丝安装区300,因此液晶显示模组的非显示区域相应增加,进而显示区域700相应减小。同时,由于固定方式是螺丝从前往后固定,相应的增加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生产技术不断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逐步趋向窄边框及薄型化发展,而液晶显示模组固定于后壳的方式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液晶显示装置边框宽度及整体的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其结构简单,易组装,能有效的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及薄型化,且能有效的控制维修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后壳、与后壳配合设置的前壳及设于后壳内的液晶显示模组,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相对两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后壳上对应该凸起部设有卡合部,所述凸起部卡合于所述卡合部内,进而将液晶显示模组固定于后壳内。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框及容置于背框内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框包括基板及连接基板的数个第一侧板,所述凸起部设于相对两第一侧板一端的外表面上。所述凸起部包括限位部及由限位部延伸设置的延伸部,所述限位部的宽度大于延伸部的宽度。所述延伸部由限位部自由端的一侧延伸设置,进而在限位部的另一侧形成第一卡合槽。所述后壳包括底板及连接于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二、第三侧板及连接该底板、第二、第三侧板的第四侧板,所述卡合部分别对应第一卡合槽设于所述二与第三侧板的自由端分,该卡合部的宽度小于第二与第三侧板的宽度,进而形成第二卡合槽。
所述底板、第二、第三及第四侧板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槽,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容置于该容置槽内。所述前壳包括框体,及由框体延伸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对应开口设置,组装后,该挡板完全覆盖所述开口。所述延伸部由限位部自由端的中部延伸设置,所述卡合部为槽部,该延伸部卡合于该卡合部内,进而将液晶显示模组固定于后壳内。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框、容置于背框内的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液晶显示模组上 设置凸起部,在后壳上设置卡合部,组装时所述凸起部容置并卡合于卡合部,进而将液晶显示模组组装于后壳内,其结构简单,易组装,能有效的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及薄型化,且在需要对液晶显示模组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方便拆卸,能有效的控制维修成本。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I为现有的液晶显示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结构右视图;图4为本发明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右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及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后壳2、与后壳2配合设置的前壳4及设于后壳2内的液晶显示模组6,所述液晶显示模组6的两侧设有凸起部602,所述后壳2上对应该两凸起部602设有卡合部202,所述凸起部602卡合于所述卡合部202内,进而将液晶显示模组6固定于后壳2内。其结构简单,易组装,能有效的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及薄型化,且在需要对液晶显示模组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方便拆卸,能有效的控制维修成本。所述液晶显示模组6包括背框62及容置于背框62内的液晶显示面板64。所述背框62包括基板622及连接基板622的数个第一侧板624,所述凸起部602设于相对两第一侧板624 —端的外表面上。所述凸起部602包括限位部604及由限位部604延伸设置的延伸部606,所述限位部604的宽度大于延伸部606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606由限位部604自由端的一侧延伸设置,进而在限位部604的另一侧形成第一卡合槽608。所述后壳2包括底板22及连接于底板22相对两侧的第二、第三侧板24、26及连接该底板22、第二、第三侧板24、26的第四侧板28,所述卡合部202分别对应第一卡合槽608设于所述二与第三侧板24、26的自由端,该卡合部202的宽度小于第二与第三侧板24、26的宽度,进而形成第二卡合槽248。所述底板22、第二、第三及第四侧板24、26、28形成一具有开口 468的容置槽864,所述液晶显示模组6容置于该容置槽864内。 所述前壳4包括框体42,及由框42体延伸设置的挡板422,所述挡板422对应开口 468设置,组装后,该挡板422完全覆盖所述开口 468。组装时,所述液晶显示模组6由开口 468插入容置空间864内,所述延伸部606卡合于第二卡合槽248内,并抵靠于第二、第三侧板24、26的端面上,卡合部202卡合于第一卡合槽608内,并抵靠于限位部604的端面上,然后将前壳4扣设于后壳2上,这时,挡板422完全覆盖于开口 468上,进而将液晶显示模组6固定于前壳4与后壳2之间。请参阅图4,为发明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右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606’由限位部604自由端的中部延伸设置,进而形成一“凸”字形凸起部602’,所述卡合部202’为槽部,该延伸部606’卡合于该卡合部202’内,进而将液晶显示模组6固定于后壳2’内。本实施例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液晶显示模组上设置凸起部,在后壳上设置卡合部,组装时所述凸起部容置并卡合于卡合部,进而将液晶显示模组组装于后壳内,其结构简单,易组装,能有效的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及薄型化,且在需要对液晶显示模组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方便拆卸,能有效的控制维修成本。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与后壳配合设置的前壳及设于后壳内的液晶显示模组,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相对两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后壳上对应该凸起部设有卡合部,所述凸起部卡合于所述卡合部内,进而将液晶显示模组固定于后壳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框及容置于背框内的液晶显示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包括基板及连接基板的数个第一侧板,所述凸起部设于相对两第一侧板一端的外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限位部及由限位部延伸设置的延伸部,所述限位部的宽度大于延伸部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由限位部自由端的一侧延伸设置,进而在限位部的另一侧形成第一卡合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包括底板及连接于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二、第三侧板及连接该底板、第二、第三侧板的第四侧板,所述卡合部分别对应第一卡合槽设于所述二与第三侧板的自由端,该卡合部的宽度小于第二与第三侧板的宽度,进而形成第二卡合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第二、第三及第四侧板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槽,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容置于该容置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包括框体,及由框体延伸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对应开口设置,组装后,该挡板完全覆盖所述开口。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由限位部自由端的中部延伸设置,所述卡合部为槽部,该延伸部卡合于该卡合部内,进而将液晶显示模组固定于后壳内。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框、容置于背框内的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后壳、与后壳配合设置的前壳及设于后壳内的液晶显示模组,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相对两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后壳上对应该凸起部设有卡合部,所述凸起部卡合于所述卡合部内,进而将液晶显示模组固定于后壳内。本发明提供的窄边框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液晶显示模组上设置凸起部,在后壳上设置卡合部,组装时所述凸起部容置并卡合于卡合部,进而将液晶显示模组组装于后壳内,其结构简单,易组装,能有效的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及薄型化,且在需要对液晶显示模组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方便拆卸,能有效的控制维修成本。
文档编号H05K5/02GK102879930SQ20121039532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俞刚, 杨流洋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