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737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包含多个散热鳍片。这些散热鳍片沿一组装轴向相互组装,每一散热鳍片包含一主体及一延伸板。延伸板自主体的一侧朝主体的相对一侧延伸,且延伸板与主体夹锐角。其中每一延伸板分别介于相邻二散热鳍片的主体之间。藉此,可增加散热鳍片的散热面积,以提升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
【专利说明】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散热结构,特别是一种关于增加散热面积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领域的技术不断演进,所生产出的电子元件的效能也不断提升。然而,一般来说电子元件的效能提升,其所产生的热量就会增加。这些热量不断累积于电子元件上而导致电子元件本身的温度升高。若无法有效将热量自电子元件排除,让电子元件的温度下降,则将会使电子元件发生当机,甚或烧毁。因此,现在电子业普遍上会面临到的问题不是效能上的提升,而是如何有效地排除热量。
[0003]一般来说,业界通过水冷式散热装置及气冷式散热装置来排除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水冷式散热装置的散热原理指利用压缩机或泵驱动冷却管内的冷却流体与电子元件进行热交换以排除电子元件的热量。气冷式散热装置的散热原理指利用风扇导引冷空气流经电子元件进行热交换以排除电子元件的热量。与水冷式散热装置相比,由于气冷式散热装置无需装设压缩机、泵及冷却流体而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因此业界普遍利用气冷式散热装置来排除电子元件的热量。
[0004]然而现今气冷式散热装置仍无法有效排除市面上较高阶的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故在成本和散热效益的考量下,实有必要研发出具有更高散热效益的气冷式散热装置。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藉以提升气冷式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益。
[0006]本发明所公开的散热结构,包含多个散热鳍片。这些散热鳍片沿一组装轴向相互组装,每一散热鳍片包含一主体及一延伸板。延伸板自主体的一侧朝主体的相对一侧延伸,且延伸板与主体夹锐角。其中每一延伸板分别介于相邻二散热鳍片的主体之间。
[0007]根据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散热结构,散热鳍片额外增加延伸板以增加散热鳍片的散热面积,且延伸板与主体夹锐角,使延伸板与主体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让气体流动,进而令散热结构获得良好的散热效率。
[0008]有关本发明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附图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的的剖面示意图。
[0011]图3为图1的散热鳍片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剖面示意图。
[0013]图5A为第三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5B为第四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5C为第五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剖面示意图。[0016]图6为第六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剖面示意图。
[0017]其中,附图标记:
[0018]10散热结构100散热鳍片
[0019]105 主体
[0020]110 第一板体
[0021]120 第二板体
[0022]130第三板体
[0023]140延伸板
[0024]200 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散热鳍片的剖面示意图。
[0026]本实施例的散热结构10包含多个散热鳍片100及一热管200。这些散热鳍片100沿一组装轴向(如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相互组装,且热管200沿组装轴向贯穿这些散热鳍片100。每一散热鳍片100包含一主体105及一延伸板140。该延伸板140自主体105的一侧朝主体105的相对一侧延伸,且延伸板140与主体105夹锐角0。其中每一延伸板140分别介于相邻二散热鳍片100的主体105之间。
[0027]详细来说,主体1 05包含一第一板体110、一第二板体120及一第三板体130。第二板体120及第三板体130连接于第一板体110的相对两侧,使主体105的横切面例如为注音符号的C字形。延伸板140连接于第二板体120,且自第二板体120朝第三板体130延伸而增加散热鳍片100的散热面积。延伸板140与第一板体110夹锐角0。在本实施例中,延伸板140抵靠于第三板体130,且延伸板140与第二板体120夹一锐角0。换言之,延伸板140靠近第二板体120的一端至第一板体110的间距大于延伸板140靠近第三板体130的一端至第一板体110的间距。此外,组装轴向指垂直于第一板体的方向。
[0028]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延伸板140与第二板体120间夹锐角,使得延伸板140与相邻的二第一板体110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让气体流动而获得良好的散热效率,因此,在有限的空间中,本实施例的散热结构10能够藉由延伸板140来增加散热结构10的散热面积以及藉由延伸板140与第二板体120间的夹角来保持散热鳍片100内的气体流动空间,进而提升散热结构10的散热效率。
[0029]在本实施例中,热管200同时贯穿各第一板体110及各延伸板140,以将热管200所吸收的热量传导至各第一板体110及各延伸板140进行散热。
[0030]上述的散热结构10是以有热管200的散热鳍片100作为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结构10也可以是无热管200的散热鳍片100。
[0031]上述图1的实施例的延伸板140抵靠于第三板体130,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延伸板140也可以无抵靠于第三板体130。请参阅图4,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散热结构10包含多个散热鳍片100及一热管200。这些散热鳍片100沿一组装轴向(如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相互组装,且热管200沿组装轴向贯穿这些散热鳍片100。[0032]每一散热鳍片100包含主体105及一延伸板140。详细来说,主体105包含一第一板体110、一第二板体120及一第三板体130。第二板体120及第三板体130分别自第一板体110的相对两端朝第一板体110的同一侧延伸。延伸板140连接于第二板体120,并朝第三板体130延伸而增加散热鳍片100的散热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延伸板140并未抵靠于第三板体130,也就是说延伸板140与第三板体130彼此分离。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延伸板140的长度约等于第一板体110的一半,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延伸板140的长度可依实际需求调整。
[0033]上述图1的实施例中,主体105的横切面的形状为Cl字形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105的横切面的形状例如为英文字母的L字形结构、类L字形结构或I字形结构。请参阅图5A至图6,图5A为第三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剖面示意图,图5B为第四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剖面示意图,图5C为第五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第六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A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鳍片100包含一主体105及一延伸板140。主体105包含一第一板体110及一第二板体120。第二板体120设于第一板体110的一侧,也就是说,主体105的横切面的形状为L字形结构。延伸板140自第二板体120朝第一板体100的另一侧延伸,且延伸板140与第二板体120夹锐角0。
[0034]如图5B所不,本实施例的散热鳍片100包含一主体105及一延伸板140。主体105包含一第一板体110及一第二板体120。第二板体120设于第一板体110的一侧,也就是说,主体105的横切面的形状为L字形结构。延伸板140的第一板体110远离第二板体120的一侧朝第二板体120延伸,且延伸板140与第一板体110夹锐角0。
[0035]如图5C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鳍片100包含一主体105及一延伸板140。主体105包含一第一板体110及一第二板体120,第二板体120连接于第一板体110的一侧,且第二板体120与第一板体110夹钝角,也就是说,主体105的横切面的形状为类L字形结构。延伸板140自第二板体120朝第一板体110的另一侧延伸,且延伸板140与第二板体120夹锐角Q。
[0036]如图6所不,本实施例的散热鳍片100包含一主体105及一延伸板140。主体105包含一第一板体110,也就是说,主体105的横切面的形状为I字形结构。延伸板140自第一板体110的一侧朝第一板体110的另一侧延伸,且延伸板140与第一板体110夹锐角0。
[0037]根据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散热结构,散热鳍片额外增加延伸板以增加散热鳍片的散热面积,且延伸板与主体夹锐角,使延伸板与主体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让气体流动,进而令散热结构获得良好的散热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结构,包含多个散热鳍片,该些散热鳍片沿一组装轴向相互组装,每一该散热鳍片包含: 一主体;以及 一延伸板,自该主体的一侧朝该主体的相对一侧延伸,且该延伸板与该主体夹锐角; 其中每一该延伸板分别介于相邻二该散热鳍片的该主体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包含一第一板体与一第二板体,该第二板体连接于该第一板体的一侧,且该第二板体与该第一板体夹钝角,该延伸板自该第二板体朝该第一板体的另一侧延伸,且该延伸板与该第二板体夹锐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包含一第一板体与一第二板体,该第二板体设于该第一板体的一侧,该延伸板自该第二板体朝该第一板体的另一侧延伸,且该延伸板与该第二板体夹锐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延伸板的该第一板体远离该第二板体的一侧朝该第二板体延伸,且该延伸板与该第一板体夹锐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包含一第一板体、一第二板体及一第三板体,该第二板体及该第三板体连接于该第一板体的相对两侧,该延伸板连接于该第二板体,且自该第二板体朝该第三板体延伸,该延伸板与该第二板体夹锐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延伸板与该第二板体彼此分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延伸板抵靠于该第二板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热管,该热管沿该组装轴向贯穿该些散热鳍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为I字形结构、C字形结构、L字形结构或类L字形结构。
【文档编号】H05K7/20GK103796480SQ201210427755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郑懿伦, 杨智凯, 陈桦锋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