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511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电磁感应节能的方法及电器,主要涉及的是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厨房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波包括微波、光波和电波、磁场波。米用电磁感应加工的电器包括工业、商业和家用电器;家用电器主要包括微波炉、电蒸炉、烤箱、电磁炉、洗衣机、干燥机和其它采用电磁感应加工的电器等。微波炉、电蒸炉、烤箱和电磁炉都有台式和嵌入式,也有组合有其它功能的厨具,电器一般由箱体、箱门、能量部、控制器等组成。根据现有电器和专利申请文件可知,电磁波通过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微晶玻璃板、或陶瓷板、或塑料板、或复合材料板等,这多是全幅面的;二是早期微波炉采用的侧面有一窗形部分上有若干个透波孔的金属板;电器内箱体至少有一个面为电磁波通过面。电磁感应均匀方式:大多是通过电磁感应线圈结构和磁体分布等结构优化方法。为叙述方便以家用电器为例说明。现有电磁感应加工技术多用于电磁炉,也有用于烤箱、洗衣机、干衣机等,最近无线充电也有许多的产品和技术方案出现。电磁波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电磁感应的电磁波在电磁感应线圈两侧都有,电磁感应的电磁波多是短距离作用,现有技术都只在如何充分利用电磁感应线圈工作侧的效率和方式上努力,而在非工作侧的效率和方式上没有研究。用于工作时,重要的问题是电器内电磁波控制的准确性和满足设计要求,也就是电磁波在电器内分布的控制方法要更全面和科学;电器内温度或强度要均匀和更高的效率,也就是电磁波在电器内的分布按照设计要求分布。所以要提出控制电器内电磁感应非工作侧电磁波控制的新方法和使电器内电磁波分布均匀的技术方案,达到使用时提高工作效率、时间短、温度均匀、节能、效果好的目的。·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出采用控制电器内电磁感应线圈非工作侧电磁波分布的新方法和使电器内电磁波优化分布的新技术方案。一种电磁感应节能的方法,其主要特征是电器内通过在电磁感应线圈非工作面配合有电磁波反射面,控制电磁波的运动方向。电磁波经反射面反射后可以控制电磁波的运动方向朝向工作侧。由于电磁感应多是近距离作用,所以需注意电磁感应线圈和反射面的距离。电磁感应线圈非工作面电磁波经反射后起到加强电磁感应线圈工作效率的效果,充分利用了电磁感应线圈的能量,达到了节能目的,减少了电磁波泄露。电磁波反射面分别为平面、或至少有一面开口的立体,至少有其中一种。电磁波立体反射面分别为多面体、或曲面体、或其组合,至少有其中一种。电磁波控制的方法,其主要特征是电器内与电磁感应线圈配合的方射表面形状至少是有一部分为有焦点的曲面,电磁感应线圈发出的电磁波经N次反射后的焦点至少有一个位于最终反射曲面的焦点区,电磁波经曲面反射后至少是近似按曲面反射规律运动。N为反射次数。曲面多为反射镜型。曲面包括抛物面、椭圆面、双曲面、球面等;还可以分为二次曲线旋转形成的曲面和二次曲线平行移动形成的(柱形)曲面。旋转曲面的焦点是点,柱形曲面的焦点是线。焦点区是焦点到曲面四周连线围成的空间与垂直于旋转轴或对称轴的平面相交区域,假如曲面是中心在座标轴上的标准曲面,每一个与座标轴垂直的平面和焦点到曲面四周连线围成的空间相交的区域就是理论焦点区,当电磁感应线圈的中心与相交区域中心重合且面积不大于相交区域面积,这时电磁波经曲面反射后至少是按曲面反射规律运动。由于电磁感应线圈不是理论上的点、以及可以接受的误差和设计原因,电磁感应线圈的面积有时大于相交区域面积、或电磁感应线圈的中心与相交区域中心不重合、或电磁感应线圈的平面与相交区域平面相交、或电磁感应线圈的平面与相交区域平面不重合,这就是近似按曲面反射规律运动的原因。比如为了减小厚度就需要适当靠近曲面,这时比理论焦点区到曲面的距离要短一些;在实际运用时是以理论焦点区为参考标准,根据设计需要选择曲面参数和确定实际的焦点区。N为O,1,2,3,……,当N为O时,电磁感应线圈位于最终曲面焦点区为I时,说明系统内有一个中间反射面,比如在与简单型反射式望远镜类型类似的结构中,如牛顿式系统、格雷戈里系统、卡塞格林系统、R-C系统和里奇.克莱琴式系统、内史密斯系统等都是由2个反射镜组成,电磁波经历一次中间反射;这时人眼位置相当于电磁感应线圈的位置。曲面体包括有焦点曲面;表面形状至少有一部分为抛物面,至少有一个电磁感应线圈位于抛物面焦点区,电磁波经抛物面反射后至少是近似平行。电器内与电磁感应线圈配合的反射表面至少由两段曲面组成。曲面包括相同曲面不同部位的曲面和不同曲面的部分组合。不同曲面的焦点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理论焦点区可以参考上面的方法,根据设计需要选择曲面参数和确定实际的焦点区。电器内与电磁感应线圈配合的反射表面形状至少有一部分为抛物面,电磁感应线圈发出的电磁波经N次反射后的焦点至少有一个位于最终抛物面焦点区,电磁波经抛物面反射后至少是近似平行。N为反射次数。采用本条发明的电磁波均匀的方法,电器可以没有电磁波搅拌部件,比如微波炉中的微波搅拌部件;但若同时有电磁波搅拌部件可以使电磁
波在电器内分布更均匀。N为0,1,2,3,......,当N为0时,电磁感应线圈位于抛物面焦点
区。当N为I时,说明系统内有 一个中间反射面,比如在与简单型反射式望远镜类型类似的结构中,如牛顿式系统、格雷戈里系统、卡塞格林系统、R-C系统和里奇.克莱琴式系统、内史密斯系统等都是由2个反射镜组成,电磁波经历一次中间反射;这时人眼位置相当于电磁感应线圈的位置。电器内至少有一个电磁波通过面采用有透波结构的阻碍电磁波材料制作、或透波材料制作、或阻碍电磁波材料与透波材料复合制作,至少有一种;电磁波通过面内透波结构的大小、或形状、或两者结合的调整,按照使电器内至少有一个截面的电磁波能量强度均匀分布调整确定。电磁波通过面多是构成电器的某一个内面或内面与箱体外面之间的结构面。电器内至少有一个电磁波通过面采用有透波结构的阻碍电磁波材料包括金属和表面有阻波或反射电磁波涂层的材料。阻碍电磁波材料与透波材料复合制作可以采用涂刷、印刷、压力复合箔/板、热喷涂、电镀等方法;形状可为点、条、曲线、或其组合。根据设计需要可以同时或依次选择多个截面测量。电磁波能量强度在截面内均匀分布参考值的选择,可以截面内若干个选定测量点的测量值的各种算法平均值为参考。选定测量点的测量值既可以是电磁波强度值,也可以是温度等间接反映电磁波强度的物理量。电器内电磁波通过面至少有一个为全幅面。电磁波通过面分别为阻碍电磁波材料与透波材料复合制作,阻碍电磁波材料在透波材料的上面、或下面,至少有一种。采用本条发明的电磁波均匀的方法电器可以没有电磁波搅拌部件,比如微波炉中的微波搅拌部件;但同时有电磁波搅拌部件可以使电磁波在电器内分布更均匀。电磁波通过面内透波结构的大小或形状的调整按与参照截面上测量点距离最近的点优先调整的方法调整。可以逐步采用多个截面或参照截面的一部分作为参照标准。反射面至少有一个表面经过处理,分别为抛光加工、或有功能复合层、或其组合,至少有一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至少包括箱体和电磁感应部,其主要特征是电器内在电磁线圈非工作面配合有反射面。反射面包括平面和曲面、平面组合如折面或角形平面、立体反射面。包括规则型和不规则型,规则型如圆形、方形、三角形、正六边形等。形状也可为点、条、曲线。优选的反射面的表面形状至少有平面、或至少有一面开口的立体,至少有其中一种。一面开口的立体,开口首先是面向电磁感应线圈方向。立体包括多面体、或旋转体和组合体。优选的有一面开口的立体分别为多面体、或旋转体,至少有其中一种。如圆柱体、或棱柱体。优选的反射面的表面形状至少有一部分为有焦点曲面。曲面至少由两段曲面组成。相同和不同的曲面相连。不同的曲面有相同的焦点区。电磁波控制方法的电器,至少包括箱体和电磁感应线圈,其主要特征是电器内与电磁感应线圈配合面的表面形状至少有一部分为有焦点的曲面,电磁感应线圈发出的电磁波经N次反射后的焦点至少有一个位于最终曲面焦点区。N为反射次数。电器包括烤箱、微波炉、电蒸炉、电磁炉等。N为0,1,2,3,......,当N为0时, 电磁感应线圈位于曲面焦点区。优选的反射面的表面形状至少有一部分为抛物面、或双曲面、或椭圆面、或球面,至少有其中一种。抛物面至少由两段抛物面组成。相同和不同的抛物面相连。电器内与电磁感应线圈配合面的表面形状至少有一部分为抛物面,电磁感应线圈发出的电磁波经N次反射后的焦点至少有一个位于最终抛物面焦点区。N为反射次数,N为0,1,2,3,……,当N为0时,电磁波出口位于抛物面焦点区。抛物面至少由两段抛物面组成。相同和不同的抛物面相连。不同的抛物面有相同的焦点区。优选的电磁感应线圈位于曲面的焦点区。电器内至少有一个电磁感应线圈位于双曲面的焦点区、或椭圆面的焦点区、或抛物面的焦点区、或球面的焦点区,至少有其中一种。不同的抛物面有相同的焦点区。优选的电器内至少有一个电磁感应线圈位于反射面的中心点、或中心区,至少有其中一种。中心区的概念与焦点区的概念类似,由于电磁波源不是理论上的点以及可以接受的误差和设计原因,是以中心点为参考标准,电磁波源的中心点可以和反射面的中心点重合,也可以在允许的误差和设计原因的情况下适当有所偏离。优选的电磁感应线圈至少部分嵌入有一面开口的立体内。也可以完全嵌入有一面开口的立体内。这样可以减少未利用电磁波的数量、电磁波泄露和电磁波辐射。优选的电磁感应线圈至少部分固定连接在有一面开口的立体上。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粘接、卡扣连接等。优选的反射面至少有一个表面经过抛光加工、或有功能复合层、或其组合,至少有其中一种。电器的面板材料经常采用金属板、塑料板、陶瓷板和玻璃板等。板材表面越光滑反射率越高,板材表面可以通过研磨、抛光剂、电化学等各种方法提高表面光洁度。功能复合层至少包括金属涂层、不沾涂层、反射涂层、电磁波屏蔽涂层等。可以通过涂刷、印刷、电镀、热喷涂等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包括平面和曲面。电器内至少有一个电磁波通过面采用有透波结构的阻碍电磁波材料制作、或透波材料制作、或阻碍电磁波材料与透波材料复合制作,至少有一种;电磁波通过面内透波结构的大小、或形状、或两者结合的调整,按照使电器内至少有一个截面的电磁波能量强度均匀分布调整确定。电磁波通过面内透波结构的大小或形状的调整按与参照截面上测量点距离最近的点优先调整的方法调整。电器内电磁感应线圈形状分别为多边形、曲线形、或其组合,至少有其中一种。与电磁感应线圈相对面分别为有透波结构的阻碍电磁波材料制作、或透波材料制作、或两者复合制作,至少有其中一种。电器内电磁波通过面内有透波结构,透波结构的形状分别为多边形、曲线形、或其组合,至少有一种。电器内电磁波通过面为可更换结构。电器内电磁波通过面内有透波结构,透波结构的形状分别为多边形、曲线形、或其组合,至少有一种。包括规则型和不规则型,规则型如圆形、方形、三角形、正六边形等。形状可为点、条、曲线。电器内透波结构在厚度范围内可以内大外小、或内小外大、或其组合,至少有其中一种;这就是锥形。电器内电磁波通过面为可更换结构。可更换结构主要包括电磁波通过面为可拆卸结构或固定的电磁波通过面与活动的电磁波通过面复合等定位结构连接。定位结构一般通过螺纹、卡扣、阻尼、弹力夹持等方式定位。通过更换有不同透波结构的电磁波通过面,可以改变电磁波通过的数量、分布和方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控制电器内电磁感应线圈非工作侧电磁波分布的新方法和使电器内电磁波分布更优化、节能的新技术方案。达到使用时提高工作效率、温度均匀、节能的目的

S1:圆柱形平面反射镜S2:电磁线圈部件图1是具体实施例3中电磁线圈部件在圆柱形平面反射镜内相对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电器为电磁炉,包括箱体、微晶面板、电磁线圈、控制器等,微晶面板为电磁波通过面,在微晶面板内侧近邻有一电磁线圈部件,与电磁线圈部件相对的为一旋转抛物面反射镜,抛物面反射镜固定连接在箱体上,抛物面反射镜和电磁线圈部件在抛物面反射镜焦点区互相配合,抛物面反射镜焦点和电磁线圈部件中心重合,其它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需要选择采用现有技术。具体实 施例2:电器为电磁炉,包括箱体、微晶面板、电磁感应线圈、控制器等,微晶玻璃面板为电磁波通过面,在微晶面板内侧面有一电磁线圈部件,电磁感应线圈部件与箱体结构连接固定,与电磁感应线圈部件相对的为一平面反射镜,平面反射镜尺寸大于电磁感应线圈部件,平面反射镜固定在箱体上,其它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需要选择采用现有技术。具体实施例3:电器为电磁炉,包括箱体、微晶面板、电磁感应线圈、控制器等,微晶玻璃面板为电磁波通过面,在微晶面板内侧面有一电磁线圈部件,与电磁感应线圈部件相对的为一圆柱形平面反射镜,平面反射镜尺寸大于电磁感应线圈部件,电磁感应线圈部件至少部分在圆柱形平面反射镜内,电磁感应线圈部件与圆柱形平面反射镜连接固定,平面反射镜固定连接在箱体上,电磁感应线圈部件与圆柱形平面反射镜间应该绝缘良好,其它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 需要选择采用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采用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至少包括箱体和电磁感应部,其主要特征是电器内在电磁感应线圈非工作面侧配合有电磁波反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其特征是电磁波反射面分别为平面、或至少有一面开口的立体,至少有其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其特征是有一面开口的立体分别为多面体、或旋转体,至少有其中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其特征是反射面的表面形状至少有一个为有焦点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其特征是有焦点曲面的反射面表面形状至少有一个为抛物面、双曲面、或椭圆面、或球面,至少有其中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其特征是电磁感应线圈位于曲面的焦点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其特征是电器内至少有一个电磁感应线圈位于反射面的中心点、或中心区,至少有其中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其特征是电磁感应线圈至少部分嵌入有一面开口的立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其特征是电磁感应线圈至少部分固定连接在有一面开口的立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其特征是反射面至少有一个表面经过抛光加工、或有功 能复合层、或其组合,至少有其中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采用电磁感应节能方法的电器,至少包括箱体和电磁感应部,其主要特征是电器内在电磁感应线圈非工作面侧配合有电磁波反射面。
文档编号H05B6/00GK203136210SQ20132006437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杨俊新 申请人:杨俊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