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门锁装置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843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电梯轿门锁装置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门锁装置及电梯,包括皮带、门刀底座、第一摆杆、及与第一摆杆相对设置的第二摆杆、水平横杆、伸缩装置和轿门锁钩,皮带与第一摆杆连接,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均可转动连接于门刀底座上,水平横杆的一端与轿门锁钩连接,另一端设有凸块,凸块与第二摆杆远离第一摆杆的一侧相抵靠,伸缩装置包括通电磁铁、连接杆、限位板、推板、及套设于连接杆上的伸缩弹簧,第二摆杆设有与连接杆配合的通孔,连接杆一端与限位板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与推板连接,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推板和第二摆杆与第一摆杆的相对面相抵接。本发明大大减小了层门和轿门之间的行程差,提高了层门和轿门的同步性,大大减小了轿门上坎的长度,可使井道设计得更窄。
【专利说明】电梯轿门锁装置及电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轿门锁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电梯都是依靠轿门行程触发轿厢门锁和厅门锁的解开,如图1所示,电梯达到平层区时,轿厢门I带动右摆杆3先左移动距离a(厅门锁动滚轮4与右摆杆3存在的间距),右摆杆3与厅门锁动滚轮4相切,轿厢门I继续向左移动距离b (轿门锁抬钩的水平行程),轿厢门锁勾6打开,轿厢门I继续向左移动距离c (层门锁两轮间的距离),厅门锁动滚轮4和厅门锁静滚轮5相贴,厅门锁打开。由此可见,当轿厢门I单门移动的距离为a+b+c时,厅门2才开始打开,因此轿厢门I与厅门2不同步,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门行程差。使得乘客在轿厢内能看到厅门2内壁,缺乏美观,给电梯使用者档次不够的感觉;同时为了使厅门2在开门末端与出入口宽对齐,轿厢门I完全打开后所占宽度比层门长2 (a+b+c),轿厢门I需配套比厅门2更长的导轨,对门导轨的受力要求更高,而且令轿厢门上坎7加长,影响井道布置;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轿厢门I先开门再解锁,有时会造成轿厢门在I开门过程中轿厢门锁勾6卡死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门锁装置,能达到层门和轿门同步性高和避免轿门锁卡死的目的。
[0004]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门和轿门同步性高的电梯。
[0005]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电梯轿门锁装置,包括皮带、门刀底座、第一摆杆、及与第一摆杆相对设置的第二摆杆、水平横杆、伸缩装置和轿门锁钩,皮带与第一摆杆连接,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均可转动连接于门刀底座上,水平横杆的一端与轿门锁钩连接,另一端设有凸块,凸块与第二摆杆远离第一摆杆的一侧相抵靠伸缩装置包括通电磁铁、限位板、连接杆、推板、及套设于连接杆上的伸缩弹簧,第二摆杆与第一摆杆的相对面设有与连接杆配合的通孔,连接杆一端与限位板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与推板连接,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推板和第二摆杆与第一摆杆的相对面相抵接,限位板可与通电磁铁相吸。
[0007]电梯在非平层区时,通电磁铁通电,限位板与通电磁铁相吸,伸缩弹簧被压缩。电梯到达平层区后,层门锁静滚轮和层门锁动滚轮落入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之间,层门锁动滚轮与第一摆杆存在的间距为a,轿门锁抬钩的水平行程b,层门锁静滚轮和层门锁动滚轮之间的距离为C,通电磁铁断电,限位板和通电磁铁之间的吸力消失,伸缩弹簧展开,推板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推板和层门锁静滚轮相贴,伸缩装置和第二摆杆可视为一个整体,即第二摆杆和层门锁静滚轮之间不存在间隙;同时皮带启动,并带动第一摆杆绕着门刀底座向开门方向转动,由于第一摆杆和轿门没有连接,因此轿门不随第一摆杆移动,轿门未打开;第一摆杆向开门方向移动距离a后,与层门锁动滚轮相贴,此时轿门依然未打开;第一摆杆和层门锁动滚轮在皮带的带动下一起向开门方向移动,移动距离为C时,层门锁动滚轮和层门锁静滚轮相贴,层门锁打开,此时轿门依然未打开,且第一摆杆、层门锁动滚轮、层门锁静滚轮、推板、第二摆杆和水平横杆依此相贴,皮带继续移动,第二摆杆在层门锁静滚轮的作用下,绕门刀底座向开门方向转动,并同时带动水平横杆向开门方向移动,轿门锁钩在水平横杆的带动下慢慢打开,皮带移动距离为b后,轿门锁打开,此时层门单门移动距离为b,轿门的移动距离为O ;最后由于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夹紧层门锁静滚轮和层门锁动滚轮,使层门和轿门实现联动打开。因此层门和轿门的门行程差只有b,即为轿门锁抬钩的水平行程。相对于一般的电梯而言,该装置大大减小了层门和轿门之间的行程差,提高了层门和轿门的同步性,不仅提高电梯的美观感,而且大大减小了轿门上坎的长度,可使井道设计得更窄;同时由于该装置使轿门先解锁后开门,避免了轿门在开门过程中轿门锁卡死的情况。
[0008]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09]进一步的是,电梯轿门锁装置还包括轿门上坎和限位装置,轿门上坎设有导轨,导轨位于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之间,导轨由靠近第二摆杆的一端向靠近第一摆杆的一端逐渐远离门刀底座,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第一限位杆一端与导轨滑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卡口部,第二限位杆一端与第一摆杆连接,另一端设有与卡口部配合的卡头。在轿门开门过程中,由于导轨由靠近第二摆杆的一端向靠近第一摆杆的一端逐渐远离门刀底座,第一限位杆随着轿门的移动,并沿着导轨逐渐下落,与此同时第二限位杆也随第一摆杆向开门方向移动,当第一限位杆下落至一定距离时,第一限位杆的卡口部和第二限位杆的卡头相互配合并卡紧,使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对层门锁静滚轮和层门锁动滚轮夹紧地更稳固,进一步提高层门和轿门的联动性。在轿门和层门关门的时候,皮带带动第一摆杆向关门方向移动,但由于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相互卡紧,使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夹紧层门锁静滚轮和层门锁动滚轮一起向关门方向移动,直至第一限位杆提升至导轨的最高点时,第二限位杆才失去约束,第一摆杆才开始向关门方向转动,此时轿门和层门已完全关闭。因此通过设置限位装置,使轿门和层门在关闭过程中,也能实现联动,进一步提高轿门和层门的联动性。
[0010]进一步的是,限位装置还包括弹簧限位板和套设于第一限位杆上的限位弹簧,弹簧限位板设于门刀底座上,弹簧限位板设有限位孔,第一限位杆穿过限位孔,限位空位于第一限位杆的两端,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限位板弹簧限位板和卡口部相抵触。由于限位弹簧设置在弹簧限位板和卡口部之间,当卡口部和卡头配合的时候,使卡口部和卡头之间配合得更紧固,提高限位装置的稳定性。
[0011]进一步的是,电梯轿门锁装置还包括同向设置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均与门刀底座可转动连接,水平横杆上连接有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通过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使水平横杆绕着门刀底座转动,并使水平横杆在上下左右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使水平横杆工作得更稳定。
[0012]进一步的是,电梯轿门锁装置还包括同向设置的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分别连接于第一摆杆的两端,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均与门刀底座可转动连接。通过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使第一摆杆可绕着门刀底座转动,并使第一摆杆在上下左右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使第一摆杆工作得更稳定。
[0013]进一步的是,电梯轿门锁装置还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五摆臂和第六摆臂,第五摆臂和第六摆臂分别连接于第二摆杆的两端,第五摆臂和第六摆臂均与门刀底座可转动连接。通过第五摆臂和第六摆臂,使第二摆杆可绕着门刀底座转动,使第二摆杆在上下左右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使第二摆杆工作得更稳定。
[0014]进一步的是,电梯轿门锁装置还包括锁钩轴和锁座,轿门锁钩通过锁钩轴可转动地连接于门刀底座上,轿门锁钩与锁座相配合,水平横杆与轿门锁钩连接的一端位于锁钩轴远离锁座的一侧。通过锁座和轿门锁钩的配合,实现轿门的开启和关闭。
[0015]进一步的是,电梯轿门锁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门刀底座连接,另一端与轿门锁钩连接、并位于锁钩轴和锁座之间。当电梯在非平层区需要厅外手动关门时,三角钥匙操作者需关闭层门,层门向关门方向运动初始阶段,轿门处于静止状态,层门继续运行,层门锁静滚轮与第二摆杆脱离,接着水平横杆与第二摆杆脱离,轿门锁钩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复位,并拉动水平横杆向关门方向运动,轿门锁完成复位。
[0016]进一步的是,第二摆杆与第一摆杆的相对面凹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与推板形状配合。当电梯在非平层区时,推板在通电吸铁的作用下,推板和伸缩弹簧容纳于容纳槽内,避免电梯在上下运行中,推板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00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包括门吊板、电梯轿门锁装置和拉绳,门刀底座设于轿门上,锁座设于门吊板上,拉绳与轿门锁钩连接、并位于锁钩轴远离锁座的一侧。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发明电梯轿门锁装置通过皮带、第一摆杆、第二摆杆、水平横杆、伸缩装置和层门锁静滚轮及层门锁动滚轮的相互作用,大大减小了层门和轿门之间的行程差,提高了层门和轿门的同步性,不仅提高电梯的美观感,而且大大减小了轿门上坎的长度,可使井道设计得更窄;同时由于该装置使轿门先解锁后开门,避免了轿门在开门过程中轿门锁卡死的情况;且使轿门的安全触板凸出量更多,动作更灵敏,更好地防止乘客被门夹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般电梯轿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电梯轿门锁装置在非平层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1的A向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电梯轿门锁装置在平层区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3的B向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电梯轿门锁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0026]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电梯轿门锁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
[0027]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电梯轿门锁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三;
[0028]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轿厢门,2.厅门,3.右摆杆,4.厅门锁动滚轮,5.厅门锁静滚轮,6.轿厢门锁钩,7.轿厢门上坎,10.皮带,20.门刀底座,30.第一摆杆,301.第三摆臂,302.第四摆臂,40.第二摆杆,401.第五摆臂,402.第六摆臂,403.通孔,50.水平横杆,501.第一滚轮,502.第二滚轮,503.第一摆臂,504.第二摆臂,60.伸缩装置,601.通电磁铁,602.连接杆,603.限位板,604.推板,605.伸缩弹簧,70.轿门,710.轿门锁钩,711.锁钩轴,712.锁座,713,复位弹簧,714.拉绳,720.轿门上坎,730.导轨,740.门吊板,80.层门,801.层门锁静滚轮,802.层门锁动滚轮,90.限位装置,910.第一限位杆,911.卡口部,912.第三动滚轮,920.第二限位杆,921.第四动滚轮,930.弹簧限位板,940.限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2]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电梯轿门锁装置,包括皮带10、门刀底座20、第一摆杆30、及与第一摆杆30相对设置的第二摆杆40、水平横杆50、伸缩装置60和轿门锁钩710,皮带10与第一摆杆30连接,第一摆杆30和第二摆杆40均可转动连接于门刀底座20上,水平横杆50的一端与轿门锁钩710连接,另一端设有凸块,凸块与第二摆杆40远离第一摆杆30的一侧相抵靠,伸缩装置60包括通电磁铁601、连接杆602、限位板603、推板604、及套设于连接杆602上的伸缩弹簧605,第二摆杆40与第一摆杆30的相对面设有与连接杆602配合的通孔403,连接杆602 —端与限位板603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403与推板604连接,伸缩弹簧605的两端分别与推板604和第二摆杆40与第一摆杆30的相对面相抵接,限位板603位于第二摆杆40远离第一摆杆30的一侧、并与通电磁铁601相对,限位板603为磁感应件,可与通电磁铁601相吸。
[0033]如图2和图3所示,电梯在非平层区时,通电磁铁601通电,限位板603与通电磁铁601相吸,伸缩弹簧605被压缩。如图4和图5所示,电梯到达平层区后,层门锁静滚轮801和层门锁动滚轮802落入第一摆杆30和第二摆杆40之间,层门锁动滚轮802与第一摆杆30存在的间距为a,层门锁静滚轮801和层门锁动滚轮802之间的距离为C,通电磁铁601断电,限位板603和通电磁铁601之间的吸力消失,伸缩弹簧605展开,推板604在伸缩弹簧605的作用下,推板604和层门锁静滚轮801相贴,伸缩装置60和第二摆杆40可视为一个整体,即第二摆杆40和层门锁静滚轮801之间不存在间隙;同时皮带10启动,并带动第一摆杆30绕着门刀底座20向开门方向转动,由于第一摆杆30和轿门70没有连接,因此轿门70不随第一摆杆30移动,轿门70未打开;如图6所示,第一摆杆30向开门方向移动距离a后,与层门锁动滚轮802相贴,此时轿门70依然未打开;第一摆杆30和层门锁动滚轮802在皮带10的带动下一起向开门方向移动,如图7所示,移动距离为c时,层门锁动滚轮802和层门锁静滚轮801相贴,层门锁打开,此时轿门70依然未打开,且第一摆杆30、层门锁动滚轮802、层门锁静滚轮801、推板604、第二摆杆40和水平横杆50依此相贴,皮带10继续移动,第二摆杆40在层门锁静滚轮801的作用下,绕门刀底座20向开门方向转动,并同时带动水平横杆50向开门方向移动,轿门锁钩710在水平横杆50的带动下慢慢打开,如图8所示,皮带10移动距离为轿门锁抬钩的水平行程后,轿门70锁打开,此时层门单门移动距离为轿门锁抬钩的水平行程,轿门70的移动距离为O ;最后由于第一摆杆30和第二摆杆40夹紧层门锁静滚轮801和层门锁动滚轮802,使层门80和轿门70实现联动打开。因此层门80和轿门70的门行程差只有轿门锁抬钩的水平行程。相对于一般的电梯而言,该装置大大减小了层门80和轿门70之间的行程差,提高了层门80和轿门70的同步性,不仅提高电梯的美观感,而且大大减小了轿门70上坎的长度,可使井道设计得更窄;同时由于该装置使轿门70先解锁后开门,避免了轿门70在开门过程中轿门70锁卡死的情况。
[003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水平横杆50的凸块设为第一动滚轮501,水平横杆5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动滚轮502。第一动滚轮501和水平横杆50轴接,第一动滚轮501与第二摆杆40相抵靠;水平横杆50、第二动滚轮502和轿门锁钩710依次通过同一轴连接。
[0035]如图2和图3所示,水平横杆50两端之间连接有同向设置的第一摆臂503和第二摆臂504,第一摆臂503和第二摆臂504均与门刀底座20可转动连接,水平横杆50连接有第一摆臂503和第二摆臂504。通过第一摆臂503和第二摆臂504,使水平横杆50绕着门刀底座20转动,并使水平横杆50在上下左右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使水平横杆50工作得更稳定。
[0036]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摆杆30的两端分别设有同向设置的第三摆臂301和第四摆臂302,第三摆臂301和第四摆臂302与门刀底座20可转动连接。通过第三摆臂301和第四摆臂302,使第一摆杆30可绕门刀底座20转动,并使第一摆杆30在上下左右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使第一摆杆30工作得更稳定。
[0037]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摆杆40的两端分别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五摆臂401和第六摆臂402,第五摆臂401和第六摆臂402与门刀底座20可转动连接。通过第五摆臂401和第六摆臂402,使第二摆杆40可绕门刀底座20转动,并使第二摆杆40在上下左右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使第二摆杆40工作得更稳定。
[0038]如图2和图9所示,电梯轿门锁装置还包括轿门上坎720和限位装置90,轿门上坎720设有导轨730,导轨730位于第一摆杆30和第二摆杆40之间,导轨730由靠近第二摆杆40的一端向靠近第一摆杆30的一端逐渐远离门刀底座20,限位装置90包括第一限位杆910和第二限位杆920,第一限位杆910 —端与导轨730滑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卡口部911,第二限位杆920 —端与第一摆杆30连接,另一端设有与卡口部911配合的卡头。如图6至图8所示,在轿门70开门过程中,由于导轨730由靠近第二摆杆40的一端向靠近第一摆杆30的一端逐渐远离门刀底座20,第一限位杆910随着轿门70的移动,并沿着导轨730逐渐下落,与此同时第二限位杆920也随第一摆杆30向开门方向移动,当第一限位杆910下落至一定距离时,第一限位杆910的卡口部911和第二限位杆920的卡头相互配合并卡紧,使第一摆杆30和第二摆杆40对层门锁静滚轮801和层门锁动滚轮802夹紧地更稳固,进一步提高层门80和轿门70的联动性。在轿门70和层门80关门的时候,皮带10带动第一摆杆30向关门方向移动,但由于第一限位杆910和第二限位杆920相互卡紧,使第一摆杆30和第二摆杆40夹紧层门锁静滚轮801和层门锁动滚轮802 —起向关门方向移动,直至第一限位杆910提升至导轨730的最高点时,第二限位杆920才失去约束,第一摆杆30才开始向关门方向转动,此时轿门70和层门80已完全关闭。因此通过设置限位装置90,使轿门70和层门80在关闭过程中,也能实现联动,进一步提高轿门70和层门80的联动性。
[0039]如图2和图9所示,限位装置90还包括弹簧限位板弹簧限位板930和套设于第一限位杆910上的限位弹簧940,弹簧限位板弹簧限位板930设于门刀底座20上弹簧限位板弹簧限位板930设有限位孔(附图未标识),第一限位杆910套设于限位孔内,弹簧限位板930位于第一限位杆90的两端之间,第一限位杆910可在限位孔内沿着导轨730方向滑动,限位弹簧940的两端分别与弹簧限位板弹簧限位板930和卡口部911相抵触。由于限位弹簧940设置在弹簧限位板弹簧限位板930和卡口部911之间,当卡口部911和卡头配合的时候,使卡口部911和卡头之间配合得更紧固,提高限位装置90的稳定性。
[00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杆910与导轨730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三动滚轮912,第一限位杆910通过第三动滚轮912与导轨730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杆920远离第一摆杆30的一端设有第四动滚轮921,第四动滚轮921作为第二限位杆920的卡头,第一限位杆910的卡口部911呈倒L形,第一限位杆910和第二限位杆920通过呈倒L形的卡口部911和第四动滚轮921配合进行卡紧。
[0041]如图2所示,电梯轿门锁装置还包括锁钩轴711和锁座712,轿门锁钩710通过锁钩轴711可转动地连接于门刀底座20上,轿门锁钩710与锁座712相配合,水平横杆50与轿门锁钩710连接的一端位于锁钩轴711远离锁座712的一侧。通过锁座712和轿门锁钩710的配合,实现轿门70的开启和关闭。
[0042]如图2所示,电梯轿门锁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7012,复位弹簧713 —端与门刀底座20连接,另一端与轿门锁钩710连接、并位于锁钩轴711和锁座712之间。当电梯在非平层区需要厅外手动关门时,三角钥匙操作者需关闭层门80,层门80向关门方向运动初始阶段,轿门70处于静止状态,层门80继续运行,层门锁静滚轮801与第二摆杆40脱离,接着水平横杆50与第二摆杆40脱离,轿门锁钩710在复位弹簧713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复位,并拉动水平横杆50向关门方向运动,轿门70锁完成复位。
[0043]如图5所示,第二摆杆40与第一摆杆30的相对面凹设有容纳槽404,容纳槽404与推板604形状配合。当电梯在非平层区时,推板604在通电吸铁的作用下,推板604和伸缩弹簧605容纳于容纳槽404内,避免电梯在上下运行中,推板604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0044]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包括门吊板740、电梯轿门锁装置和拉绳714,门刀底座20设于门吊板740上,拉绳714与轿门锁钩710连接、并位于锁钩轴711远离锁座712的一侧。
[0045]通过电梯轿门锁装置,使电梯的层门80和轿门70同步性高。当电梯遇到故障,需要从外面打开轿门70时,通过拉伸对轿门70进行解锁。
[0046]本发明电梯轿门锁装置通过皮带10、第一摆杆30、第二摆杆40、水平横杆50、伸缩装置60和层门锁静滚轮801及层门锁动滚轮802的相互作用,大大减小了层门80和轿门70之间的行程差,提高了层门80和轿门70的同步性,不仅提高电梯的美观感,而且大大减小了轿门上坎720的长度,可使井道设计得更窄;同时由于该装置使轿门70先解锁后开门,避免了轿门70在开门过程中轿门锁卡死的情况;且使轿门70的安全触板凸出量更多,动作更灵敏,更好地防止乘客被门夹伤。
[004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门刀底座、第一摆杆、及与所述第一摆杆相对设置的第二摆杆、水平横杆、伸缩装置和轿门锁钩,所述皮带与所述第一摆杆连接,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均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门刀底座上,所述水平横杆的一端与所述轿门锁钩连接,另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摆杆远离所述第一摆杆的一侧相抵靠,所述伸缩装置包括通电磁铁、限位板、连接杆、推板、及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的伸缩弹簧,所述第二摆杆与所述第一摆杆的相对面设有与所述连接杆配合的通孔,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板和所述第二摆杆与所述第一摆杆的相对面相抵接,所述限位板可与所述通电磁铁相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轿门上坎和限位装置,所述轿门上坎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位于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之间,所述导轨由靠近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摆杆的一端逐渐远离所述门刀底座,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一端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卡口部,所述第二限位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卡口部配合的卡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弹簧限位板和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上的限位弹簧,所述弹簧限位板设于所述门刀底座上,所述弹簧限位板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孔,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两端之间,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限位板和所述卡口部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向设置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均与所述门刀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横杆上连接有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向设置的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所述第三摆臂和所述第四摆臂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摆杆的两端,所述第三摆臂和所述第四摆臂均与所述门刀底座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向设置的第五摆臂和第六摆臂,所述第五摆臂和所述第六摆臂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摆杆的两端,所述第五摆臂和所述第六摆臂均与所述门刀底座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钩轴和锁座,所述轿门锁钩通过所述锁钩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门刀底座上,所述轿门锁钩与所述锁座相配合,所述水平横杆与所述轿门锁钩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锁钩轴远离所述锁座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门刀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轿门锁钩连接、并位于所述锁钩轴和所述锁座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杆与所述第一摆杆的相对面凹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推板形状配合。
10.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吊板、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门锁装置和拉绳,所述门刀底座设于所述门吊板上,所述拉绳与所述轿门锁钩连接、并位于所述锁钩轴远离所述锁座的一侧。
【文档编号】B66B13/00GK104444734SQ20141062921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7日
【发明者】霍俊超, 肖永恒, 吕智强 申请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