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门架的平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0075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龙门架的平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门架的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包括耳轴和套在耳轴后端的导轨轮,耳轴为空心的钢管,耳轴内部设有自前端面向后端面贯通的螺栓,螺栓的尾部螺纹连接有由塑料制成的半球形帽子,所述帽子紧靠在所述耳轴的后端面,所述导轨轮为一轴承,可在所述耳轴上转动。
【专利说明】一种龙门架的平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门架,尤其涉及一种龙门架的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龙门架是叉车上常用的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装置,由于龙门架在会经常性的在叉车的支架上来回滑动,这样容易导致龙门架上耳轴受损,现在市场主要是利用在耳轴中设有钢球,防止耳轴受损,但是钢球在滑动过程中容易在支架上留下划痕,影响其平衡性,最终会影响叉车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龙门架的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具有良好的平衡性能,不会在支架在留下划痕,不会影响叉车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龙门架的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包括耳轴和套在耳轴后端的导轨轮,耳轴为空心的钢管,耳轴内部设有自前端面向后端面贯通的螺栓,螺栓的尾部螺纹连接有由塑料制成的半球形帽子,所述帽子紧靠在所述耳轴的后端面,所述导轨轮为一轴承,可在所述耳轴上转动。。
[0005]进一步地,所述耳轴的前端面上开有凹槽,螺栓的头部位于凹槽中。
[0006]进一步地,所述帽子的直径小于所述耳轴后端面的外径,大于所述耳轴后端面的内径。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塑料制成的帽子代替原有的钢球,减少龙门架在叉车支架上滑动时的划痕,防止长期使用造成的平衡性不稳定,增加其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一种龙门架的平衡装置,包括耳轴I和套在耳轴I后端的导轨轮2,耳轴I为空心的钢管,耳轴I的前端面11上开有凹槽111,耳轴I内部设有自前端面11向后端面12贯通的螺栓13,螺栓13的头部位于凹槽111中,螺栓13的尾部从耳轴I后端面12中突出来,螺栓13的尾部螺纹连接有由塑料制成的半球形帽子131,帽子131紧靠在耳轴I的后端面,帽子131的直径小于耳轴I后端面12的外径,大于耳轴I后端面12的内径,导轨轮2为一轴承,可在耳轴I上转动。采用塑料制成的半球形帽子代替原有的钢球能防止龙门架在滑动过程中的出现划痕问题,继而增强了其平衡性能,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001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龙门架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装置包括耳轴和套在耳轴后端的导轨轮,耳轴为空心的钢管,耳轴内部设有自前端面向后端面贯通的螺栓,螺栓的尾部螺纹连接有由塑料制成的半球形帽子,所述帽子紧靠在所述耳轴的后端面,所述导轨轮为一轴承,可在所述耳轴上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架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轴的前端面上开有凹槽,螺栓的头部位于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门架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子的直径小于所述耳轴后端面的外径,大于所述耳轴后端面的内径。
【文档编号】B66F9/075GK203715191SQ201420022669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4日
【发明者】钱长征 申请人:安徽三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