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液压顶升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0680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液压顶升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到可调式液压顶升装置。它包括穿心千斤顶、顶升架、顶升螺母、调整螺母、顶升螺杆、可调螺杆、螺母、分配梁。其中,穿心千斤顶安装在顶升柱上方的垫板上,顶升螺杆穿过穿心千斤顶和顶升柱并通过顶升螺母与穿心千斤顶相连接。可以利用小行程千斤顶实现大行程顶升,实现利用20cm行程的千斤顶将需要顶升的构件顶升至200cm以上的效果,工作效率高和顶升能力强,机械自锁紧,最大顶升力可达到2000KN。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大型构件如楼板、大梁的安装和提升,既有建筑改造增加层高和构筑物局部增高。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到顶升装置。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大型构 件如楼板、大梁的安装和提升,既有建筑改造增加层高和构筑物局部增高。 一种可调式液压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工业化凭 借其可以提高建设效率、提升建筑品质、低碳节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成为建筑转变发 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0003] 在装配式结构施工过程当中,人们常常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顶升并加以安装,但 通常的顶升装置难以确保顶升过程的平稳性和精准度,工作效率较低,顶升能力较差,顶升 行程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顶升能力强、顶升行程 大的可调式液压顶升装置。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种可调式液压顶升装置,包括穿心千斤顶、顶升架、顶升螺母,调整螺母,顶升螺 杆,可调螺杆,螺母,分配梁。
[0007] 其中,穿心千斤顶的下部固定在顶升架的上表面,顶升螺杆穿过穿心千斤顶和顶 升架,顶升螺母与顶升螺杆连接,下部顶升螺母与穿心千斤顶的上部接触,可调式螺杆通过 螺母与顶升架和分配梁相连接。
[0008] 本发明的优点为:可以利用小行程千斤顶实现大行程顶升,实现利用20cm行程的 千斤顶将需要顶升的构件顶升至200cm以上的效果,工作效率高和顶升能力强,机械自锁 紧,最大顶升力可达到2000KN。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0010] 图中:1、穿心千斤顶,2、顶升螺母,3、顶升螺杆,4、顶升架,5、可调式螺杆,6、螺母, 7分配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尽的说明。
[0012]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穿心千斤顶1、顶升螺母2、顶升螺杆3、顶升架4、可调 式螺杆5、螺母6、分配梁7组成。
[0013] 本发明穿心千斤顶1的下部固定在顶升架4的上表面,顶升螺杆3穿过穿心千斤 顶和顶升架,顶升螺母2与顶升螺杆3连接,下下部顶升螺母2与穿心千斤顶1的上部接触, 可调式螺杆3通过螺母6与顶升架4和分配梁7相连接。
[001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〇〇15] 通过夹具将需要顶升的构件与分配梁7固定,分配梁7与上部顶升螺母2接触,下 部顶升螺母2与穿心千斤顶1接触,上下两个顶升螺母2又与同一根顶升螺杆3相连接,穿 心千斤顶1顶升时,通过带动下部顶升螺母2向上移动,进而带动顶升螺杆3和上部顶升螺 母2,最终通过对分配梁8的带动而平稳地顶升构件。在顶升过程中,采用扳手同步较紧螺 母6,使可调式螺杆5与分配梁7紧紧接触,当穿心千斤顶1作动头顶起时,荷载替换后,穿 心千斤顶1作动头回收,回拧下部顶升螺母2待下一级继续加载,通过分级加载,最终实现 对构件的顶升。
【权利要求】
1. 一种可调式液压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式液压顶升装置包括穿心千斤 顶(1)、顶升螺母(2)、顶升螺杆(3)、顶升架(4)、可调式螺杆(5)、螺母(6)、分配梁(7),穿 心千斤顶(1)的下部固定在顶升架(4)的上表面,顶升螺杆(3)穿过穿心千斤顶(1)和顶升 架(4),顶升螺母(2)与顶升螺杆(3)连接,下部顶升螺母(2)与穿心千斤顶(1)的上部接 触,可调式螺杆(5)通过螺母(6)与顶升架(4)和分配梁(7)相连接,通过夹具将需要顶升 的构件与分配梁(7)固定,分配梁(7)与上部顶升螺母(2)接触,下部顶升螺母(2)与穿心 千斤顶(1)接触,上下两个顶升螺母(2)又与同一根顶升螺杆(3)相连接,穿心千斤顶(1) 顶升时,通过带动下部顶升螺母(2)向上移动,进而带动顶升螺杆(3)和上部顶升螺母(2), 最终通过对分配梁(8)的带动而平稳地顶升构件,在顶升过程中,采用扳手同步较紧螺母 (6),使可调式螺杆(5)与分配梁(7)紧紧接触,当穿心千斤顶(1)作动头顶起时,荷载替换 后,穿心千斤顶(1)作动头回收,回拧下部顶升螺母(2)待下一级继续加载,通过分级加载, 最终实现对构件的顶升。
【文档编号】B66F3/08GK203889990SQ201420255389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9日
【发明者】刘明, 周博, 冷连志, 徐硕娟 申请人:沈阳建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