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浸机调粘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1247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含浸机调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含浸机调粘装置,包括由桶槽、搅拌装置组成;所述桶槽的顶部靠近侧壁的位置设有进料管,桶槽的底部在中间位置设有出料管;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马达和搅拌杆,马达固定在桶槽的顶部中间位置,搅拌杆的一端与马达相连,搅拌杆的另一端在桶槽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马达带动搅拌杆进行搅拌。使的搅拌更加均匀,减少了后工序的不良率。另外采用了自动搅拌的方式,降低了用工成本。
【专利说明】含浸机调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浸机辅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搅拌的含浸机的调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含浸机是制作印刷电路板过程中的重要处理设备之一,利用含浸机可将玻纤布在树脂中进行含浸,然后经过烘烤制成所需的半固化片,包括预含浸、含浸、烘干、冷却等工序。其中在含浸过程中为保证含浸槽区中料液比重的稳定,在含浸过程之前,需要对树脂进行搅拌,目前的搅拌工艺:将树脂原料导入桶槽内部,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树脂搅拌均匀,然后将搅拌好的树脂倒入含浸机内进行后工序的作业。而采用人工搅拌的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搅拌不够均匀,影响后工序的产品质量。2、需要专人负责搅拌,增加了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的人工搅拌树脂方式存在的用工成本高和搅拌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搅拌的含浸机调粘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浸机调粘装置,包括由桶槽、搅拌装置组成。所述桶槽的顶部靠近侧壁的位置设有进料管,在桶槽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出料管。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马达和搅拌杆,马达固定在桶槽的顶部中间位置,搅拌杆的一端与马达相连,搅拌杆的另一端在桶槽内。
[0005]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延伸到略靠近桶槽底部的位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延伸到略靠近桶槽底部的位置。
[0007]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马达带动搅拌杆进行搅拌处理,1、节约了用工成本,人员只要使马达开始工作后,就可以去别的工序继续进行工作,等搅拌充分之后,关掉马达即可。2、采用自动搅拌的方式进行搅拌,能够使树脂的搅拌更加均匀,减少了后工序产品的不良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调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其中:1、桶槽,2、搅拌装置,11、进料管,12、出料管,21、马达,22、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
[0011]图1中的箭头代表树脂溶液的进入和排除桶槽的示意状态。
[0012]如图1所示,一种含浸机调粘装置,包括由桶槽1、搅拌装置2组成。桶槽I的顶部靠近侧壁的位置设有进料管11,进料管11延伸到略靠近桶槽I底部的位置。桶槽I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出料管12。搅拌装置2包括马达21和搅拌杆22,马达21固定在桶槽I的顶部中间位置,搅拌杆22的一端与马达21相连,搅拌杆22的另一端在桶槽I内,延伸到略靠近桶槽I底部的位置。
[0013]工作原理:当含浸机开始工作后,进料管11开始对调粘装置进行供料,进料管11一直延伸到略靠近桶槽I的底部位置,防止了在进料的过程产生的飞溅和气泡。搅拌杆22也延伸到略靠近桶槽I底部的位置,使桶槽I底部的树脂溶液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防止搅拌不充分产生的大分子颗粒,对后工序的影响。
[001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浸机调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桶槽、搅拌装置组成;所述桶槽的顶部靠近侧壁的位置设有进料管,桶槽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出料管;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马达和搅拌杆;马达固定在桶槽的顶部中间位置,搅拌杆的一端与马达相连,搅拌杆的另一端在桶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浸机调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延伸到略靠近桶槽底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浸机调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延伸到略靠近桶槽底部的位置。
【文档编号】H05K3/00GK204017730SQ201420466386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9日
【发明者】李海民, 胡继中, 姜立勇, 楊磊 申请人:无锡宏仁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