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4110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热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膜,包括膜片,所述膜片上设置有两根主干线,两根所述主干线上连接有导电浆料印刷成的支线,所述支线间隔设置,相邻的两根支线分别于不同的主干线相连,所述支线为环形设置。这个设计一方面可以缩短主干线的长度,减少银浆用量。另一方面便于调节电热膜片各个部位的局部加热功率,使整个回路各个部位温度均匀。
【专利说明】一种电热膜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膜。

【背景技术】
[0002]电热膜主要由导电物质和成膜物质或膜状材料组成。不同的导电物质和成膜基体可以形成许多种电热膜。电热膜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它有许多传统电热元件所不可比拟的优点。电热膜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1、面状发热、热效率高,节能省电。
[0003]电热膜是面状发热材料,与被加热体形成最大限度的导热面,传热热阻小。通电加热时热量可以很快传给被加热体,并且由于这种加热方式热传导性好,所以电热膜本身温度并不太高,没有发红、炽热现象产生,辐射热损失很小,因此用电热膜制成的电热器具,热效率相当高,一般都在90%以上。而传统的点热源由于散热面积小,与被加热体要靠其他物体间接传导,在电热转换过程中,电能所产生的热能不能很快传给被加热体,造成电热元件上热量过于集中,元件本身很快变得炽热,电能的很大一部分变成光能而散失,造成电热转换效率较低。
[0004]2、寿命长,不易损坏。
[0005]一般的电热源总是在炽热的状态下使用,所以很容易产生氧化,造成接头断路。而电热膜工作时由于接触面大、导热快,所以自身温度较低,这就改善了电热膜材料在通电加热状态下的自身的氧化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
[0006]对于有机电热膜而言,其柔软性极好,耐弯折。电热膜的耐折寿命大于8000次。这个特点又是电热丝所不能比拟的。所以有机电热膜适用于电热丝所不能适用的需要经常弯曲折叠的产品,如电热服、电热围腰、电热垫、电热围肩等产品。
[0007]3、外型可选择性强、适用范围广。
[0008]电热膜可做成膜状、线状、板状,能根据需要截取不同长度和大小,用包复、粘贴、缠绕等方法固定在被加热物表面。
[0009]4、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
[0010]用电热膜取代电热丝、电热管、电热盘等传统电热元件,可以省去云母片、石棉板、炉盘、管子等辅助零部件,从而使元件结构大为简化,且制造工艺简单重量、厚度和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电热膜的原材料都是普通工业原料,成本低廉。
[0011]5、无明火、安全可靠。
[0012]电热膜在电热转换过程中不产生明火。当电热膜加热器处于加热至100°C沸水状态时,电热膜不会烧蝴纸张、棉花、火柴,与之接触也不会引燃。因此电热膜很适合于有些需要加热保温,而又不允许有明火的特殊场所应用。
[0013]电热膜目前正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并且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种电热膜品种具有正温度系数(PTC,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电阻,也就是说具有限温特性。这种特性是普通电热膜所不具备的,这种特性可避免电热膜出现局部高温烧毁的现象。还可在电网电源出现过电压、过电流时保护元件不被烧毁。
[0014]参见图1,目前,最常见的电热膜包括膜片100,膜片100上印刷有两根主干导线101、102和连接在这两根主干导线101、102上的支线103、104。PTC导电油墨层是主体加热电阻,具有自限温特性,银线是电路的电流载体,在PTC导电油墨表面方阻一定的情况下,银线的结构决定了电热膜的加热功率(整体并联电阻)。由于PTC导电油墨的方阻通常较大(1ΚΩ/?以上),在设计电热膜电路时,往往需要银线并联来降低整体加热体的电阻,尤其是应用于以6-36V电源为能源的民生和工业用品时,需要很多的银线来形成并联电路,图1是一个典型PTC导电油墨应用于低压电源的银线设计电路,电源电压为24V,电热膜加热功率60W,PTC导电油墨覆盖整个银线电路区域,其方阻5ΚΩ/?,这种设计存在以下主要缺点:1、两边的主干银线需要承载整个电路的电流,需要很宽的银线,而且两个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需要贯穿整个电热膜长度,导致银线占整个电热膜面积比较很大(40%),耗用的银浆很多,大大增加了电热膜的成本,限制了电热膜的使用范围;2、电热膜各个部位的加热功率不易于调节,容易出现局部过热现象,由于整个膜片的各个部位的散热快慢有差异,这个设计通常会出现膜片中央部位过热现象,容易造成电热膜高温烧毁。


【发明内容】

[001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热膜,其电路可以降低银浆用量,减少电热膜成本,而且方便调节电热膜片各个部位的加热功率,使整个电热膜片各个部位温度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过热现象。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电热膜,包括膜片,所述膜片上设置有两根主干线,两根所述主干线上连接有导电浆料印刷成的支线,所述支线间隔设置,相邻的两根支线分别于不同的主干线相连,所述支线为环形设置。这个设计一方面可以缩短主干线的长度,减少银浆用量。另一方面便于调节电热膜片各个部位的局部加热功率,使整个回路各个部位温度均匀。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从起始端到终端为从粗到细的设计,所述起始端为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与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相连的一端。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从起始端到终点都采用由粗至细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回路电流分布的特点,这个设计也大大降低了银浆的用量。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线从起始端到终端为从粗到细的设计,所述起始端为所述支线与主干线相连的一端。充分利用了回路电流分布的特点,这个设计也大大降低了银浆的用量。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主干线从外到内逐渐变细。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为环形设计,这个设计一方面可以缩短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长度,减少银浆用量。另一方面便于调节电热膜片各个部位的局部加热功率,使整个回路各个部位温度均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电热膜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电热膜,包括膜片,所述膜片I上设置有两根主干线11、12,两根所述主干线11、12上连接有导电浆料印刷成的支线13、14,所述支线13、14间隔设置,相邻的两根支线13、14分别于不同的主干线11、12相连,所述支线13、14为环形设置。
[0024]所述支线13、14从起始端到终端为从粗到细的设计,所述起始端为所述支线13、14与主干线相连的一端。
[0025]所述主干线11、12从外到内逐渐变细。
[0026]使用时,电源电压为24V,电热膜加热功率60W,PTC导电油墨覆盖整个银线电路区域,其方阻5ΚΩ/?,这个设计相对于同样条件下图1典型PTC导电油墨应用于低压电源的银线设计电路,具有以下优点:1、主干线的长度只有图1中的四分之一,且所有银线都采用由粗到细的设计,从而降低了银浆的用量,相对图1设计,银浆可以减少25% ;2、每一个银线回路都是相对独立的,可以方便调节各个部位银线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根据散热条件调节每一个局部的加热功率,实现整个电热膜各个部位温度均匀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热膜,包括膜片,所述膜片(I)上设置有两根主干线(11、12 ),两根所述主干线(11、12)上连接有导电浆料印刷成的支线(13、14),所述支线(13、14)间隔设置,相邻的两根支线(13、14)分别于不同的主干线(11、1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线(13、14)为环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线(13、14)从起始端到终端为从粗到细的设计,所述起始端为所述支线(13、14)与所述主干线相连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线(11、12)从外到内逐渐变细。
【文档编号】H05B3/02GK204090174SQ201420520156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肖淑勇, 吴开, 李智慧 申请人:宁波市加一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