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聚酯膜复合纺织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1059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洗涤以及蒸汽灭菌处理的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市场上相应地出现了各种功能性面料。其中的复合纺织品通过将面料和功能性膜结合起来获得防水透湿的功能,深受大众喜爱,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户外服装、医疗防护服以及消防防护服等。

其中,作为户外用途的复合纺织品考虑到在户外自然环境下使用,常会遇到雨雪等气象条件,而且人们在户外活动时会消耗较多热量而出汗,因此这些纺织品将开发重点放在防水透湿功能性。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223528A中介绍了一种防水透湿复合面料,包括面料、PTFE/静电纺复合膜和里料的三层结构,具有优越的防水透湿性(透湿量高达8000g·m-2·d-1以上,耐静水压高达5000mmwc以上)和保暖性等,但是未对复合面料的工业洗涤以及蒸汽灭菌处理后的性能进行研究。

作为医疗防护服常采用无纺布或者薄膜等面料制成的一次性医用手术衣,这样的手术衣具有较好的透气、阻液等性能。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550646U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外层为防水透湿透气、防血液渗透的TPU膜,内层为高密度聚乙烯无纺布,外层和内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点状接着,同时结合一体式缝制的方式,所得医用防护服具有抗菌杀毒、吸湿防水、透湿透气、防血液渗透的性能,但是由于这样的复合纺织品的薄膜裸露在外面极易被损坏,影响穿着性能。此外,一次性医用手术衣利用率低,灭菌处理困难,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过多次工业洗涤以及蒸汽灭菌处理后,仍可以保持高耐水压·高剥离强度的改性聚酯膜复合纺织品。

本发明的改性聚酯膜复合纺织品,包括面料层、改性聚酯膜和里料层,该纺织品中的改性聚酯膜经过工业洗涤和蒸汽灭菌处理后,测得其水解率小于1.0%、耐水压为10000mmwc以上。

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即便经过多次工业洗涤以及蒸汽灭菌处理后,其各层之间也不易剥离、洗涤收缩率小,而且能保持较高的耐水压,具有优异的洗涤耐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包括面料层、改性聚酯膜和里料层三层结构。该纺织品经过多次工业洗涤以及蒸汽灭菌处理后,仍可以保持高耐水压·高剥离强度。

在复合纺织品行业,常用的防水膜为PTFE和其他热塑性弹性体膜,然而PTFE膜难于降解,影响生态环境。因此,本发明采用热塑性弹性体膜中的改性聚酯膜作为防水膜。

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中的改性聚酯膜,经过工业洗涤和蒸汽灭菌处理后,测得其水解率小于1.0%、耐水压为10000mmwc以上。

这里的工业洗涤和蒸汽灭菌处理的具体条件如下:

工业洗涤和蒸汽灭菌处理:

1个循环:工业洗涤→晾干→蒸汽灭菌,连续循环80回。

工业洗涤:

采用常规工业洗涤机进行洗涤,80℃×30min/回(液量60L、浴比1:20、洗液用量为0.5g/l)→脱水→水洗(常温25℃×25min)→脱水→水洗(常温25℃×25min)→脱水→热水洗(40℃×10min)→热水洗(40℃×10min)→脱水。

蒸汽灭菌处理:

采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的LDZF-30KB-III蒸汽灭菌机,在温度134℃、时间5min/回条件下进行蒸汽灭菌处理。

当该纺织品中的改性聚酯膜水解率小于1.0%时,该纺织品能保持优异的耐水压和剥离强度。优选水解率为0.1~0.5%。

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中的改性聚酯膜(热塑性弹性体)中用于聚酯改性的成分没有特别限定。优选,本发明所用改性聚酯膜的表面张力为25~60mN/m。这样可以确保复合时热熔胶能在改性聚酯膜表面有更大的接触面,使其能与膜、织物更好地接着。表面张力更优选为35~40mN/m。

优选,本发明所用改性聚酯膜的厚度为15~60μm、克重为10~70g/m2

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面料层和改性聚酯膜之间、里料层和改性聚酯膜之间存在热熔胶,其中热熔胶在改性聚酯膜上胶的形式可以是点涂,线涂也可以是全面涂。由于点涂会使纺织品具有更好的手感。因此,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上述热熔胶可以是乙烯—醋酸乙烯类、聚酯类、聚酰胺类、聚氨酯类等中的一种。由于聚氨酯类热熔胶经过湿固化处理后热熔胶大分子会发生交联反应,因此,耐加水分解性能好。即便经过工业洗涤和蒸汽灭菌处理,热熔胶也不易发生水解现象,可以保证各层之间的剥离强度。

本发明选用的面料层以及里料层所用纤维原料优选为聚酰胺类纤维或者聚酯类纤维。由于聚酯类纤维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能,更优选面料层选用聚酯纤维机织物、里料层选用聚酯纤维针织物。

优选,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经过工业洗涤和蒸汽灭菌处理后测得其经向、纬向收缩率均小于8.0%。

考虑到本发明的纺织品主要用于医疗纺织行业,需要高强度的工业洗涤以及蒸汽灭菌处理。因此,需要面料层、改性聚酯膜和里料层三者之间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优选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经过工业洗涤和蒸汽灭菌处理后,面料层和改性聚酯膜间的剥离强度、里料层和改性聚酯膜间的剥离强度均为3N以上。

同样考虑到本发明的纺织品主要用于医疗行业,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遇到血液或者其他医疗用液体的冲击,这就要求复合纺织品保持较高的耐水压。因此,优选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经过工业洗涤和蒸汽灭菌处理后其耐水压仍为10000mmwc以上。

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具体加工方法如下:

①准备原料:面料、改性聚酯膜以及里料。

②面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轧辊,在温度60~130℃、压力0.1~0.9MPa的条件下,均匀地的将热熔胶1~40g/m2转移到改性聚酯膜(主要成分为改性聚酯)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压力0.1~0.9MPa的条件下将面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30~60℃、湿度40~80%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半成品。

③里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轧辊,在温度80~130℃、压力0.1~0.9MPa的条件下,均匀的将热熔胶1~20g/m2转移到改性聚酯膜(主要成分为改性聚酯)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0.1~0.9MPa条件下将里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30~60℃、湿度40~80%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上述轧辊优选为点状轧辊。

实施例

本发明中涉及的各指标的测试方法如下:

(1)耐水压

JIS L 1092:2009 B法标准(膜单体测试时在膜上方加100目的过滤网作基材,控制膜的弹性变形)。

(2)剥离强度

JIS L1089:2007标准进行剥离强度测定。

(3)工业洗涤和蒸汽灭菌处理

工业洗涤和蒸汽灭菌处理:

1个循环:工业洗涤→晾干→蒸汽灭菌,连续循环80回。

工业洗涤:

采用常规工业洗涤机进行洗涤,80℃×30min/回(液量60L、浴比1:20、洗液用量为0.5g/l)→脱水→水洗(常温25℃×25min)→脱水→水洗(常温25℃×25min)→脱水→热水洗(40℃×10min)→热水洗(40℃×10min)→脱水。

蒸汽灭菌处理:

采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的LDZF-30KB-III蒸汽灭菌机,在温度134℃、时间5min/回条件下进行蒸汽灭菌处理。

(4)水解率

①从复合纺织品上剪取3块样布(40cm*40cm),分别将3块样布的面料层和里料层剥离掉(完全分离即可),得到3块改性聚酯膜(膜上附着有热熔胶)放入恒温恒湿室内调湿24h。精确称取上述改性聚酯膜的重量,记作W1;

②将上述改性聚酯膜(膜上附着有热熔胶)放入经过本发明所述的工业洗涤和蒸汽灭菌处理;

③再在80℃烘箱中烘干两个小时;

④然后将3块TPE热塑性薄膜(所述薄膜上含有点状热熔胶)放入恒温恒湿室内调湿24h称量其重量,记下重量为W2;

水解率W0(%)=(W1-W2)/W1*100%,精确到0.0001g。

(5)收缩率

从复合纺织品上剪取3块样布(400mm*400mm),在3块样布上分别采用记号笔在经、纬向相距200mm处两端对称地各作一个标记,测定长度为L1。将上述3块样布经过工业洗涤和蒸汽灭菌处理后测得的标记处的长度记为L2,其收缩率(L0)的计算公式为:

收缩率(L0)%=(L1-L2)*100%/L1

分别计算3块样布的经、纬向尺寸变化率,取平均值。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①准备原料:面料(100%聚酯机织物、克重91.2g/m2)、改性聚酯膜(主要成分为改性聚酯,厚度40μm、克重42.6g/m2)以及里料(100%聚酯针织物、克重33.4g/m2)。

②面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点状轧辊,在温度120℃、压力0.3MPa的条件下,均匀地的将聚氨酯热熔胶23g/m2转移到改性聚酯膜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压力0.3MPa的条件下将面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40℃、湿度65%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半成品。

③里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点状轧辊,在温度120℃、压力0.3MPa的条件下,均匀的将聚氨酯热熔胶11g/m2转移到改性聚酯膜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0.3MPa条件下将里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40℃、湿度65%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2

改性聚酯膜的厚度为50μm、克重为54.2g/m2,其余同实施例1,获得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3

改性聚酯膜的厚度为20μm、克重为21.7g/m2,其余同实施例1,获得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4

①准备原料:同实施例1。

②面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点状轧辊,在温度100℃、压力0.3MPa的条件下,均匀地的将聚氨酯热熔胶27g/m2转移到改性聚酯膜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压力0.3MPa的条件下将面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40℃、湿度65%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半成品。

③里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点状轧辊,在温度100℃、压力0.3MPa的条件下,均匀的将聚氨酯热熔胶13g/m2转移到改性聚酯膜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0.3MPa条件下将里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40℃、湿度65%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5

①准备原料:同实施例1。

②面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点状轧辊,在温度80℃、压力0.3MPa的条件下,均匀地的将聚氨酯热熔胶35g/m2转移到改性聚酯膜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压力0.3MPa的条件下将面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40℃、湿度65%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半成品。

③里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点状轧辊,在温度80℃、压力0.3MPa的条件下,均匀的将聚氨酯热熔胶13g/m2转移到改性聚酯膜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0.3MPa条件下将里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40℃、湿度65%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6

面料层贴合时聚氨酯热熔胶用量为31g/m2,里料层贴合时聚氨酯热熔胶用量为7g/m2,其余同实施例1,获得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7

面料层贴合时聚氨酯热熔胶用量为18g/m2,里料层贴合时聚氨酯热熔胶用量为9g/m2,其余同实施例1,获得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8

面料采用聚酰胺机织物,里料采用聚酰胺针织物,其余同实施例1,获得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其性能见表1。

实施例9

贴合所用热熔胶为聚醋酸乙烯,其余同实施例1,获得本发明的复合纺织品,其性能见表1。

比较例1

①TPU膜(主要成分为聚氨酯,厚度40μm、克重48.6g/m2),面料以及里料同实施例1。

②面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点状轧辊,在温度80℃、压力0.3MPa的条件下,均匀地的将聚氨酯热熔胶27g/m2转移到TPU膜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压力0.3MPa的条件下将面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80℃、湿度65%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半成品。

③里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点状轧辊,在温度80℃、压力0.3MPa的条件下,均匀的将聚氨酯热熔胶10g/m2转移到TPU膜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0.3MPa条件下将里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40℃、湿度65%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复合纺织品,其性能见表2。

比较例2

①TPU膜(主要成分为聚氨酯,厚度30μm、克重38g/m2),面料以及里料同实施例1。

②面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点状轧辊,在温度100℃、压力0.3MPa的条件下,均匀地的将聚氨酯热熔胶18g/m2转移到TPU膜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压力0.3MPa的条件下将面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100℃、湿度65%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半成品。

③里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点状轧辊,在温度100℃、压力0.3MPa的条件下,均匀的将聚氨酯热熔胶11g/m2转移到TPU膜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0.3MPa条件下将里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40℃、湿度65%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复合纺织品,其性能见表2。

比较例3

①TPU膜(主要成分为聚氨酯,厚度12μm、克重18.5g/m2),面料以及里料同实施例1。

②面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点状轧辊,在温度110℃、压力0.3MPa的条件下,均匀地的将聚氨酯热熔胶20g/m2转移到TPU膜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压力0.3MPa的条件下将面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100℃、湿度65%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半成品。

③里料层贴合

通过贴合机器的点状轧辊,在温度100℃、压力0.3MPa的条件下,均匀的将聚氨酯热熔胶7g/m2转移到TPU膜上,再通过贴合轧辊在0.3MPa条件下将里料层和改性聚酯膜贴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40℃、湿度65%的条件下湿固化灭菌处理48h,获得复合纺织品,其性能见表2。

1

表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