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面隔声陶瓷砖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024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面隔声陶瓷砖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面隔声陶瓷砖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楼板的隔声多采用浮筑楼板,即采用交联聚乙烯橡胶垫作为隔声垫层,再在垫层上再做40-50 mm配筋混凝土作为浮筑保护层,不仅占用层高,增加荷载,而且施工步骤多,隔声垫易于破损,增加了施工难度,由此带来的增量成本也相对较高。

为此,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建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经潜心研究,发明并公开了一种隔声陶瓷砖(专利号ZL 2015 2 0550584.X)。该隔声陶瓷砖材料通过复合隔声底层从而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可以代替普通陶瓷砖使用,无需增加施工工序和单独的隔声构造层次,构造和施工工艺简单,隔声性能好,具有很好的施工方便性。但是,该隔声陶瓷砖的隔声底层与水泥基材料的粘结性较差,难以满足统楼地面铺设工艺和材料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面隔声陶瓷砖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能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各段工艺精确衔接,从原料到成品快速连续,能够满足砂面隔声陶瓷砖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砂面隔声陶瓷砖生产工艺,包括砂面处理工段和复合工段,其中,

(1) 砂面处理工段:采用辊胶机在隔声底层的底面上辊涂一层热固化胶水形成辊胶层,然后在所述辊胶层上抛洒砂料,经烘道烘干且加热固化形成抛砂层,然后清扫抛砂层余砂;

(2) 复合工段:用翻转机使砂面处理后的隔声底层的砂面朝下,在隔声底层的顶面上辊涂热固化胶水形成粘结层,然后将经烘道加过热的陶瓷砖的底面与隔声底层的顶面对正粘结并加压压紧且利用陶瓷砖和隔声底层的余热加热固化后再卸压,或者将未加热的陶瓷砖的底面与隔声底层的顶面对正粘结并加压压紧而后经烘道烘干加热固化后再卸压,即得砂面隔声陶瓷砖成品。

所述砂面处理和复合两个工段所用的加热固化胶水,热固化温度为55~70℃,热固化时间为5~20 min,包括但不限于环氧树脂胶水、聚氨酯胶水、或不饱和树脂胶水等。

所述砂面处理工段中辊胶层的厚度为0.1~0.5 mm。

所述砂料为粒度为60~80 目的石英砂或陶瓷废渣粉。

所述粘结层厚度为0.1~0.5 mm。

所述隔声底层若有沟槽,有沟槽凸面为砂面处理面。

所述辊胶机用胶需预先核算工作时间和用量,并按用胶说明进行混胶,辊胶厚度可控,胶层均匀、无气泡。

所述烘道烘干温度和时间根据辊胶用胶的要求设定,温度误差为+2℃,烘干时间误差+2 min。

所述经烘道加过热的陶瓷砖的温度为55~70℃。

所述砂面处理工段和复合工段的输送、翻转、烘干过程,陶瓷砖、隔声底层及陶瓷砖和隔声底层复合体等工件均保持足够的水平度。

所述加压压紧方式为在陶瓷砖和隔声底层构成的复合体上放置压力块,施以0.5~1.0MPa的压力使陶瓷砖和隔声底层贴紧并使它们的周边边缘不上翘。在加压过程中对瓷砖四边多余的胶水进行清扫处理。

所述压力块材质为铸铁,底面外形尺寸与隔声底层和陶瓷砖等工件相同,外表面包覆柔性垫或柔性胶。

本发明提供的砂面隔声瓷砖生产工艺,分为砂面处理和复合两段工艺,两段工艺的工件在线时间均能控制在20min以内,可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快速连续生产,能够实现砂面隔声瓷砖的产业化提供规模化生产能力。本发明通过对隔声陶瓷砖的隔声底层进行砂面处理,提高隔声陶瓷砖与水泥基材料的可粘结性能,使得隔声陶瓷砖的可以满足统楼地面铺设工艺和材料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砂面隔声陶瓷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砂面隔声陶瓷砖生产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一部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代表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其他人根据本发明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修改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中所示,砂面隔声瓷砖生产工艺包括砂面处理工段和复合工段两段工艺。砂面处理工段和复合工段所用胶均采用环氧树脂胶水,热固化温度为60℃,热固化时间为10 min。

砂面处理工段:采用辊胶机在底面无沟槽的隔声底层的底面上辊一层0.1 mm厚的环氧树脂胶水形成辊胶层,然后在辊胶层上抛洒一层0.2 mm厚的粒度为80 目的陶瓷废渣粉,经烘道烘干加热固化后,清扫砂面余砂。

复合工段:用翻转机使经砂面处理后的隔声底层的砂面朝下,在隔声底层的顶面上辊一层0.2 mm厚的环氧树脂胶水,然后将陶瓷砖面层的底面与隔声底层的顶面对正粘结,然后放置压力块对复合后的陶瓷砖施加0.5MPa压力使陶瓷砖面层与隔声底层贴紧并使它们的周边边缘不上翘,加压过程对瓷砖四边多余的胶水进行清扫处理。经烘道烘干加热固化后再卸压,即得砂面隔声陶瓷砖成品。如图2所示,砂面隔声陶瓷砖自上而下依次为陶瓷砖面层1、粘结层2、隔声底层3、辊胶层4和抛砂层5。

在砂面处理工段和复合工段中,辊胶机用胶需预先核算工作时间和用量,并按用胶说明进行混胶,辊胶厚度可控,胶层均匀、无气泡。烘道烘干温度和时间根据辊胶用胶的要求设定,温度误差为+2℃,烘干时间误差+2 min。砂面处理工段和复合工段的输送、翻转、烘干过程,隔声底层以及陶瓷砖与隔声底层复合体等工件均保持足够的水平度。而且两个工段中,工件在线时间均控制在15min以内。压力块材质为铸铁,底面外形尺寸与工件相同,外表面包覆柔性垫。

实施例2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砂面处理工段和复合工段所用胶均采用不饱和树脂胶水,热固化温度为65℃,热固化时间为8 min。

砂面处理工段:采用辊胶机在底面有沟槽结构的隔声底层的底面上辊一层0.3 mm厚的不饱和树脂胶水形成辊胶层,然后在辊胶层上抛洒一层0.4 厚度的粒度为60 目的石英砂,经烘道烘干加热固化后,清扫砂面余砂。

复合工段:用翻转机使经砂面处理后的隔声底层的砂面朝下,在隔声底层的顶面上辊一层0.3 mm厚的不饱和树脂胶水,然后将经烘道加过热的陶瓷砖面层的底面与隔声底层的顶面对正粘结,然后放置压力块对复合后的陶瓷砖施加0.7MPa压力使陶瓷砖面层与隔声底层贴紧并使它们的周边边缘不上翘,加压过程对瓷砖四边多余的胶水进行清扫处理。经陶瓷砖和和隔声底层的余热加热固化后再卸压,经打包机打包后即得砂面隔声陶瓷砖成品。

砂面处理工段和复合工段,工件在线时间均控制在10 min。

实施例3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砂面处理工段和复合工段所用胶均采用聚氨酯胶水,热固化温度为55℃,热固化时间为20min。

砂面处理工段:采用辊胶机在底面有沟槽结构的隔声底层的底面上辊一层0.5mm厚的聚氨酯胶水形成辊胶层,然后在辊胶层上抛洒一层0.5厚度的粒度为70 目的石英砂,经烘道烘干加热固化后,清扫砂面余砂。

复合工段:用翻转机使经砂面处理后的隔声底层的砂面朝下,在隔声底层的顶面上辊一层0.5 mm厚的聚氨酯胶水,然后将陶瓷砖面层的底面与隔声底层的顶面对正粘结,然后放置压力块对复合后的陶瓷砖施加1.0MPa压力使陶瓷砖面层与隔声底层贴紧并使它们的周边边缘不上翘,加压过程对瓷砖四边多余的胶水进行清扫处理。经烘道烘干加热固化后再卸压,经打包机打包后即得砂面隔声陶瓷砖成品。

砂面处理工段和复合工段,工件在线时间均控制在20min。

实施例4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砂面处理工段和复合工段所用胶均采用环氧树脂胶水,热固化温度为70℃,热固化时间为5min。

砂面处理工段:采用辊胶机在底面有沟槽结构的隔声底层的底面上辊一层0.2 mm厚的环氧树脂胶水形成辊胶层,然后在辊胶层上抛洒一层0.2 cm厚度的粒度为60 目的石英砂,经烘道烘干加热固化后,清扫砂面余砂。

复合工段:用翻转机使经砂面处理后的隔声底层的砂面朝下,在隔声底层的顶面上辊一层0.2 mm厚的环氧树脂胶水,然后将经烘道加过热的陶瓷砖面层的底面与隔声底层的顶面对正粘结,然后放置压力块对复合后的陶瓷砖施加0.5MPa压力使陶瓷砖面层与隔声底层贴紧并使它们的周边边缘不上翘,加压过程对瓷砖四边多余的胶水进行清扫处理。经陶瓷砖和隔声底层的余热加热固化后再卸压,经打包机打包后即得砂面隔声陶瓷砖成品。

砂面处理工段和复合工段,工件在线时间均控制在8min。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