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爆效果的抗菌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433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爆效果的抗菌保护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提供保护膜主要结构是三层防刮保护膜,其主要结构是上层PET保护膜,中层是使用膜层,下层是剥离层;

其中使用膜层为PET基材,该基材一面为硬化面,一面为粘胶面,其上层PET保护膜用于贴合使用膜层的抗菌涂层,下层剥离层贴合粘胶面,起保护膜作用。

但市场反馈许多用户将保护膜贴合电子产品的屏幕后,若不小心掉落,屏幕易破碎,一旦破碎换屏幕价格几乎是电子产品一半的价格;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抗菌材料的生产已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众所周知只要是人手经常触碰的地方或者物品其表面的致病细菌数量都会很高,手经常触摸的手机屏幕,而且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要贴近嘴巴、耳朵和皮肤等肌肤,这些细菌很容易就被传播开了,所以对我们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目前手机保护膜除了满足客户对保护膜的一般需求,如耐磨、防刮花、防紫外光线、静电吸附、防指纹、无彩虹纹、无眩光、减少反光、透光率高、贴膜时不易产生气泡,还必须向人体健康、环境卫生、科技含量高、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安全等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爆效果的抗菌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防爆效果的抗菌保护膜,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贴合的保护膜层、保护胶层、使用膜层、剥离胶层和剥离膜层;使用膜层包括贴合于保护胶层下表面的抗菌涂层、贴合于抗菌涂层下表面的上薄膜层、贴合于上薄膜层下表面的高粘胶层、以及贴合于高粘胶层下表面的下薄膜层,下薄膜层的下表面与剥离胶层的上表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层、上薄膜层和下薄膜层均为PET薄膜、PE薄膜、OPP薄膜、BOPET薄膜和BOPP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剥离膜层为PET剥离膜、PE剥离膜、OPP剥离膜、BOPET剥离膜和BOPP剥离膜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涂层为添加有抗菌剂的丙烯酸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高粘胶层为剥离力在500-1500g的丙烯酸胶层、有机硅胶层和聚氨酯胶层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胶层、剥离胶层均为剥离力在1-6g的有机硅胶层或聚氨酯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层、上薄膜层和下薄膜层的厚度均为23-150μm。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涂层的厚度为1-5μm。

进一步的,所述高粘胶层的厚度为10-50μm。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胶层、剥离胶层的厚度均为20-6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爆效果的抗菌保护膜,透光率高达92%以上,贴合电子产品屏幕能抗剧烈冲击,可以有效地隔热剥离并不受到撞击损害,经过长期使用证明,可以达到长期的稳定透明效果,且使用膜层的抗菌涂层具有防菌效果,有利于使用者的健康。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爆效果的抗菌保护膜,相对于市场上其它类型的三层防刮保护膜,具有简化安装程序,能自己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为:1—保护膜层、2—保护胶层、3—使用膜层、31—抗菌涂层、32—上薄膜层、33—高粘胶层、34—下薄膜层、4—剥离胶层、5—剥离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见图1,一种具有防爆效果的抗菌保护膜,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贴合的保护膜层1、保护胶层2、使用膜层3、剥离胶层4和剥离膜层5;使用膜层3包括贴合于保护胶层2下表面的抗菌涂层31、贴合于抗菌涂层31下表面的上薄膜层32、贴合于上薄膜层32下表面的高粘胶层33、以及贴合于高粘胶层33下表面的下薄膜层34,下薄膜层34的下表面与剥离胶层4的上表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爆效果的抗菌保护膜,透光率高达92%以上,贴合电子产品屏幕能抗剧烈冲击,可以有效地隔热剥离并不受到撞击损害,经过长期使用证明,可以达到长期的稳定透明效果,且使用膜层3的抗菌涂层31具有防菌效果,有利于使用者的健康。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爆效果的抗菌保护膜,相对于市场上其它类型的三层防刮保护膜,具有简化安装程序,能自己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层1、上薄膜层32和下薄膜层34均为PET薄膜、PE薄膜、OPP薄膜、BOPET薄膜和BOPP薄膜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薄膜作为保护膜层1、上薄膜层32和下薄膜层34,其透光率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剥离膜层5为PET剥离膜、PE剥离膜、OPP剥离膜、BOPET剥离膜和BOPP剥离膜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剥离膜作为剥离膜层5,其剥离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抗菌涂层31为添加有抗菌剂的丙烯酸胶层。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添加有抗菌剂的丙烯酸胶层作为抗菌涂层31,其抗菌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粘胶层33为剥离力在500-1500g的丙烯酸胶层、有机硅胶层和聚氨酯胶层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胶层作为高粘胶层33,其粘合效果好,环保。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胶层2、剥离胶层4均为剥离力在1-6g的有机硅胶层或聚氨酯胶层。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胶层作为保护胶层2、剥离胶层4,其粘合效果好,环保。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层1、上薄膜层32和下薄膜层34的厚度均为23-150μm。优选的,所述保护膜层1、上薄膜层32和下薄膜层34的厚度可以为23μm、50μm、80μm、120μm或150μm。更为优选的,所述保护膜层1、上薄膜层32和下薄膜层34的厚度均为80μm。

本实施例中,所述抗菌涂层31的厚度为1-5μm。优选的,所述抗菌涂层31的厚度可以为1μm、2μm、3μm、4μm或5μm。更为优选的,所述抗菌涂层31的厚度为3μm。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粘胶层33的厚度为10-50μm。优选的,所述高粘胶层33的厚度可以为10μm、20μm、30μm、40μm或50μm。更为优选的,所述高粘胶层33的厚度为30μm。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胶层2、剥离胶层4的厚度均为20-60μm。优选的,所述保护胶层2、剥离胶层4的厚度可以为20μm、30μm、40μm、50μm或60μm。更为优选的,所述保护胶层2、剥离胶层4的厚度均为40μm。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