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121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附于窗玻璃上的功能性薄膜,特别是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窗口玻璃、玻璃帷幕、房屋玻璃窗上常见贴附有遮光、隔热的功能性薄膜,使到在利用太阳光进行照明的同时,降低太阳光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对玻璃内侧的辐射,以及调节太阳光对玻璃内侧的照射亮度等。这种功能性薄膜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成为快速发展的技术课题。

中国专利第201620323664.6号提供了一种隔热变色多功能透光基板,其结构由透光氮化硅耐磨层、透光氮化硅耐磨层上表面的透光变色膜层、透光变色膜层上表面的透光红外阻隔膜层和透光红外阻隔膜层上表面的透光第一基片层构成,透光氮化硅耐磨层底面可以覆盖有透光粘合层,透光粘合层底面覆盖有透光第二基片层,透光第一基片层和透光第二基片层均可为透明玻璃层。这一方案的缺点:一是没有设置阻隔紫外线的功能层,无法降低太阳光的紫外线对人的损害;二是变色膜层没有智能自动调节变色功能,只能选择一个变色档次,其使用舒适性不高。

中国专利第201120392534.5号提供了一种外贴式玻璃变色隔热防护膜,其结构包括外层较厚的透光防护膜、内层较薄的变色隔热膜和底层离型膜,外层较厚的透光防护膜与内层较薄的变色隔热膜经粘胶互相粘合,内层变色隔热膜与底层离型膜之间设有自粘胶。其中变色隔热膜是由PET薄膜适度染色并在其表面涂布无机三氧化钨溶液。这一方案的缺点:一是采用PET薄膜适度染色进行隔热,其阻隔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效率不高;二是采用无机三氧化钨作为智能光变剂,其光控变色和复原的速度较慢,也导致使用舒适性不高。

中国专利第201420098960.1号提供了一种光致变色调光隔热膜,其结构自下往上依次叠设有剥离层、粘贴层、第一PET层、功能膜层、第二PET层和防刮层。功能膜层为PVB、EVA或丙烯酸交联树脂,通过在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之间夹设功能膜层,利用添加在该功能膜层的功能粒子实现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吸收达到隔热效果,同时,利用添加在该功能膜层的功能粒子实现该膜在太阳光照射下可光致变色的特点对可见光透过率进行调整,达到进一步的遮阳和隔热效果。这一方案的缺点是:没有提供功能膜层的功能粒子的具体对象,所以不能保证其阻隔紫外线和红外线以及智能光变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同类现有技术存在阻隔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效率不高、光控变色和复原的速度慢,使用舒适性不高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智能光控隔热窗膜,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是多层叠设结构的功能性薄膜,其特征是:所述功能性薄膜自下而上依次附着叠设有PET离型膜层、压敏胶涂层、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或镀有金属隔热膜的光学级PET膜层、复合胶涂层、智能光控混合物涂层、隔热混合物涂层、光学级PET膜层和耐磨涂层构成。

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是多层叠设结构的功能性薄膜,其特征是:所述功能性薄膜由下而上依次附着叠设有PET离型膜层、压敏胶涂层、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或镀有金属隔热膜的光学级PET膜层、复合胶涂层、隔热混合物涂层、智能光控混合物涂层、光学级PET膜层和耐磨涂层。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光控混合物涂层是指一个含有二氧化锡和苯并吡喃的混合物涂层;所述隔热混合物涂层是指一个含有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的混合物涂层。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耐磨涂层可以采用紫外线固化的丙烯酸共聚物为主体树脂的耐磨涂层。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混合物涂层的里面所含的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的粒径可以控制在30—50纳米,所述智能光控混合物涂层的里面所含的三氧化钨粒径可以控制在40—60纳米。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混合物涂层的干厚度可以控制在500—800纳米。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光控合物涂层的干厚度可以控制在200—400纳米。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敏胶涂层、复合胶涂层、隔热混合物涂层、隔热混合物涂层和耐磨涂层均为透光性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隔热层采用含有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的混合物涂层,同时设置了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或镀有金属隔热膜的光学级PET膜层,所以功能性薄膜的紫外线阻隔率能够达到99%以上,红外线阻隔率能够达到60—80%,其隔热效果十分理想;由于智能光控层采用含有无机智能光变色剂的三氧化钨和有机智能光控剂的苯并吡喃的混合物涂层,将无机智能光变色剂具有逆变化耐疲劳性较好与有机智能光变色剂具有变色和复原速度较快的优点进行了有机整合,使功能性薄膜的智能光控速度和耐疲劳性均能达到最佳水平,有效提高了使用舒适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功能性薄膜;2、PET离型膜层;3、压敏胶涂层;4、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或镀有金属隔热膜的光学级PET膜层;5、复合胶涂层;6、智能光控混合物涂层;7、隔热混合物涂层;8、光学级PET膜层;9、耐磨涂层;10、功能性薄膜;11、PET离型膜层;12、压敏胶涂层;13、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或镀有金属隔热膜的光学级PET膜层;14、复合胶涂层;15、隔热混合物涂层;16、智能光控混合物涂层;17、光学级PET膜层;18、耐磨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智能光控隔热窗膜,是多层叠设结构的功能性薄膜1,其特征是:所述功能性薄膜1自下而上依次附着叠设有PET离型膜层2、压敏胶涂层3、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或镀有金属隔热膜的光学级PET膜层4、复合胶涂层5、智能光控混合物涂层6、隔热混合物涂层7、光学级PET膜层8和耐磨涂层9构成。

参照图2,本智能光控隔热窗膜,是多层叠设结构的功能性薄膜10,其特征是:所述功能性薄膜10下而上依次附着叠设有PET离型膜层11、压敏胶涂层12、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或镀有金属隔热膜的光学级PET膜层13、复合胶涂层14、隔热混合物涂层15、智能光控混合物涂层16、光学级PET膜层17和耐磨涂层18。

另外,图1和图2中,所述耐磨涂层9和18均采用紫外线固化的丙烯酸共聚物为主体树脂的耐磨涂层。所述隔热混合物涂层7和15的里面所含的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锑的粒径均控制在30—50纳米;所述智能光控混合物涂层6和16的里面所含的三氧化钨的粒径均控制在40—60纳米。所述隔热混合物涂层7和15的干厚度均控制在500—800纳米。所述智能光控混合物涂层6和16的干厚度均控制在200—400纳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