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空气和气体处理的新型圆形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284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具体是一种用于核空气和气体处理的新型圆形过滤器,适用于核空气和气体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高放射性等辐射防护要求较高的场所。



背景技术:

在核空气和气体处理系统中,为使气体洁净度达到所要求的工艺标准或排放标准,常采用空气过滤器对气体进行处理。空气过滤器主要通过惯性、重力、拦截、扩散等机理,去除气流中的尘埃粒子,从而将系统内部流动的气体净化。圆形过滤器是一种常用的空气过滤器,相比于方形过滤器,圆形过滤器可将污染物容纳在过滤器内部,降低了捕集的污染物逸出飞散的风险。

在工程实践中发现,传统圆形过滤器在更换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污染物逸出问题。传统圆形过滤器的进风口始终处于敞开状态,在过滤器更换过程中,由于过滤器的移动、振动等因素,有可能导致过滤器内部容纳的污染物掉落飞散,污染现场环境,给设备维护带来风险。第二:密封垫脱落问题。传统圆形过滤器的密封大多依靠过滤器端面所设置的密封垫,通过密封垫的压缩变形实现密封。密封垫与端盖的连接采用粘接剂粘接或梯形槽固定的方式。过滤器达到设计寿命后,由于密封垫粘接剂老化或使用环境的酸碱腐蚀等原因,更换过滤器时密封垫有可能从过滤器上脱落,掉入工艺系统或通风系统的设备内,难以取出,给设备维护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而设计一种用于核空气和气体处理的新型圆形过滤器,该过滤器可将污染物封闭在过滤器内部,降低了捕集的污染物逸出飞散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核空气和气体处理的新型圆形过滤器,为轴向进风、圆周径向出风结构,包括上端盖,下端盖,连接在上、下端盖之间的支撑杆以及位于在上、下端盖之间的设有防护网的滤芯,滤芯与上、下端盖之间均通过密封胶密封固定,下端盖上开设有中心进风孔,其中:上端盖上也开设有中心孔,在过滤器中沿其轴心设置有防尘板组件,沿下端盖中心进风孔圆周外侧布设有双环式密封垫组件,所述防尘板组件包括防尘板、起吊杆、穿装在起吊杆上的轴套及弹簧,起吊杆下端固接在防尘板中心且与防尘板板面垂直,起吊杆贯穿过滤器中心且上端伸出上端盖中心孔,弹簧顶装在轴套下端与防尘板之间,在起吊杆与轴套之间设有O型圈,轴套上端通过一倒锥形环与上端盖中心孔沿口固接,起吊杆可上下位移进而带动防尘板封闭或打开下端盖上的中心进风孔。

所述双环式密封垫组件由截面为“双半圆形”密封垫及环形压条构成,环形压条压装在“双半圆形”密封垫的两半圆之间,环形密封垫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在下端盖上。

所述起吊杆上端设有拉环或手柄。

轴套上端与倒锥形环之间、倒锥形环与上端盖中心孔沿口之间均采用焊接方式固接在一起。

相比于传统圆形过滤器,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增设了防尘板组件。防尘板组件主要由起吊杆、轴套、O形圈、弹簧、防尘板等组成。起吊杆可满足过滤器在高放射性等辐射防护要求较高场所的远距离操作要求。起吊杆与轴套之间采用O形圈密封,即可保证起吊杆的轴向运动,又可保证密封。防尘板用于在过滤器更换时封堵进风口,防止污染物掉落飞散。弹簧的设置实现了过滤器防尘板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不同位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防尘板开启,保证了顺利进风;当过滤器达到设计寿命需要更换,提起吊环,防尘板关闭,保证过滤器在更换过程中污染物都封闭在过滤器内腔中而不会逸出。

本新型圆形过滤器的密封垫采用“双半圆形”截面设计,中部采用环形压条及螺钉,将密封垫固定在端盖上。密封垫由模具整体制作成形,无拼缝,双半圆形的截面实现了过滤器密封的双保险,保证密封无泄漏,采用环形压条及螺钉的机械固定方式,使密封垫的连接牢固可靠,同时压条及螺钉处为密封垫压缩预留了空间,不会影响密封垫的压缩变形,既保证了密封性能,又保证过滤器更换时密封垫不会脱落。

综上,本新型圆形过滤器针对传统圆形过滤器所存在的问题,在结构设计方面进行了改进,增设了防尘板组件,采用的新的密封垫截面设计,改进了密封垫的固定方式,提高了过滤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组成图,过滤器防尘板处于开启状态。

图1中:1.上端盖,1-1.中心孔;2.支撑杆;3.防护网;4.滤芯;5.密封胶;6.下端盖,6-1.中心进风孔;7.双环式密封垫组件;8.防尘板组件。箭头为进、出风方向。

图2是防尘板组件的结构组成图,过滤器防尘板处于关闭状态。

图2中:8-1.起吊杆;8-2.倒锥形环;8-3.轴套;8-4.O形圈;8-5.弹簧;8-6.防尘板。

图3是密封垫组件的结构组成图(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中:7-1.螺钉;7-2.环形压条;7-3.“双半圆形”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核空气和气体处理的新型圆形过滤器,为轴向进风、圆周径向出风结构,包括上端盖1,下端盖6,连接在上、下端盖之间的支撑杆2以及位于在上、下端盖之间的设有防护网3的滤芯4,滤芯4与上、下端盖之间均通过密封胶5密封固定,下端盖6上开设有中心进风孔6-1,其中:上端盖上也开设有中心孔1-1,在过滤器中沿其轴心设置有防尘板组件8,沿下端盖中心进风孔圆周外侧布设有双环式密封垫组件7,所述防尘板组件8包括防尘板8-6、起吊杆8-1、穿装在起吊杆8-1上的轴套8-3及弹簧8-5,起吊杆下端固接在防尘板中心且与防尘板板面垂直,起吊杆贯穿过滤器中心且上端伸出上端盖中心孔,弹簧8-5顶装在轴套下端与防尘板8-5之间,在起吊杆8-1与轴套8-3之间设有O型圈8-4,轴套上端通过一倒锥形环8-2与上端盖中心孔沿口固接,起吊杆可上下位移进而带动防尘板8-6封闭或打开下端盖上的中心进风孔6-1。

所述双环式密封垫组件7由截面为“双半圆形”密封垫7-3及环形压条7-2构成,环形压条压装在双半圆密封环的两半圆之间,双环式密封垫组件7通过螺钉7-1固定在下端盖6-1上。

所述起吊杆上端设有拉环或手柄。

轴套上端与倒锥形环8-2之间、倒锥形环8-2与上端盖中心孔沿口之间均采用焊接方式固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中的防尘板处于开启状态。上端盖1与下端盖6间通过支撑杆2连接支撑,形成整个过滤器的框架,保证了整体刚性;滤芯4与防护网3与上下端盖间通过密封胶5密封固定。

图2中的防尘板处于关闭状态。在防尘板组件8中,起吊杆8-1与轴套8-3之间通过O形圈8-4密封,O形圈的密封方式,即可保证起吊杆的轴向运动,又可保证密封;轴套8-3与防尘板8-6间设置有压缩弹簧8-5,弹簧8-5的设置实现了过滤器防尘板8-6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不同位置。

图3中的密封垫组件7由螺钉7-1、环形压条7-2和“双半圆形”密封垫7-3组成。密封垫由模具整体制作成形,无拼缝,双半圆形的截面实现了过滤器密封的双保险,保证密封无泄漏。“双半圆形”密封垫通过螺钉7-1和环形压条7-2机械固定在过滤器下端盖6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