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294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胎基层、叠加在所述胎基层的上表面上的第一沥青层、叠加在所述胎基层的下表面下的第二沥青层、叠加在所述第一沥青层的上表面上的第一防水层、叠加在所述第二沥青层的下表面下的第二防水层、叠加在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表面上的第一保护层、叠加在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下表面下的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均为高分子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为聚氯乙烯材料层或者氯化聚乙烯材料层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防水层为聚氯乙烯材料层或者氯化聚乙烯材料层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厚度均为5mm~8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防水卷材的相邻层之间通过弹性体改性沥青胶层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改性沥青胶层包括35%~55%的植物生长抑制剂、40%~65%的石油沥青、20%~35%的软化剂、10%~25%的热塑性弹性体、10%~30%的改性剂、5%~10%的增粘剂、2%~10%的界面活性剂、3%~5%的防老剂、15%~45%的填充剂。

6.一种复合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将胎基布展开,形成胎基层;

步骤S2:在所述胎基层的上表面上形成第一沥青层,在所述胎基层的下表面下形成第二沥青层;

步骤S3:采用高分子材料在所述第一沥青层的上表面上形成第一防水层,采用高分子材料在所述第二沥青层的下表面下形成第二防水层;

步骤S4:在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表面上形成第一保护层,在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下表面下形成第二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1: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在所述第一沥青层的上表面上形成第一防水层;或者,采用氯化聚乙烯材料在所述第一沥青层的上表面上形成第一防水层;

步骤S32: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在所述第二沥青层的下表面下形成第二防水层;或者,采用氯化聚乙烯材料在所述第二沥青层的下表面下形成第二防水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厚度均为5mm~8mm。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S5:在所述胎基层和沥青层之间、沥青层和防水层之间、防水层和保护层之间分别对应形成弹性体改性沥青胶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改性沥青胶层包括35%~55%的植物生长抑制剂、40%~65%的石油沥青、20%~35%的软化剂、10%~25%的热塑性弹性体、10%~30%的改性剂、5%~10%的增粘剂、2%~10%的界面活性剂、3%~5%的防老剂、15%~45%的填充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