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037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与冷却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是保证核电站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设备,而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是核电站安全壳循环冷却系统的关键设备,提供核电厂安全壳厂房内空气的冷却或加热功能,从而为核电厂的设备运行或员工工作提供一个合适环境。

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一般由箱体、风机和换热器组成,机组需要通过换热器带走反应堆产生的大量热量,而保证换热器高效换热的前提是换热器进风的均匀度。由于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的整体为四面进风上出风式结构,且进风断面高度方向跨度大,所以在进风断面垂直方向上必然存在较大的风速梯度差异,造成换热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能够减小进风断面垂直方向上的风速梯度,使得进风的风速更加均匀,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包括箱体、风机和换热器,所述箱体具有侧部进风口和顶部出风口,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方,所述换热器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侧部进风口处,所述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还包括均流板,所述均流板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通风孔,所述均流板安装在所述换热器的上半部进风侧,以降低所述换热器上半部的进风速度。

在上述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中,所述均流板的孔隙率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在上述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中,所述通风孔的孔径为5mm~15mm,所述孔隙率的范围为0.16~0.5。

在上述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中,所述多个通风孔错列分布在所述均流板上。

在上述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中,所述均流板上设有呈U型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换热器的进风侧设有第二安装孔和螺母,螺钉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后锁紧在所述螺母上。

在上述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中,所述箱体顶部设有风机支架,所述风机支架与所述风机之间转动连接有安全拉杆,所述安全拉杆包括螺杆和旋接在所述螺杆两端的拉扣,两个所述拉扣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风机支架和所述风机上,所述安全拉杆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螺杆与所述拉扣相对位置的锁紧螺母。

在上述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中,所述螺杆上还设有键槽。

在上述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中,所述风机的四个边角处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风机支架的四个边角处设有第二安装座,所述安全拉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

在上述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中,所述换热器包括上换热器和下换热器,所述均流板安装在所述上换热器的进风侧,所述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安装在所述下换热器的进风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包括箱体、风机和换热器,箱体具有侧部进风口和顶部出风口,风机安装在箱体上方,换热器安装在箱体的侧部进风口处,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还包括均流板,均流板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通风孔,均流板安装在换热器的上半部进风侧,以降低换热器上半部的进风速度。现有技术中由于换热器的上半部更加靠近出风口,因此其进风速度大于换热器下半部的进风速度,从而在进风断面垂直方向上存在较大的风速梯度差异,而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上半部进风侧安装有均流板,由于均流板上间隔设有多个通风孔,相邻两个通风孔之间的连接部位会对空气产生阻力,因此可以减少换热器上半部的进风速度,以此减小换热器进风断面垂直方向上的风速梯度,使得进风流场分布更加均匀,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均流板的孔隙率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进风侧的风速由上自下逐渐降低,而均流板越接近风机位置的地方对空气产生的阻力越大,均流板越远离风机位置的地方对空气产生的阻力越小,因此均流板可以使风速自上而下降低的速度越来越小,由此保证换热器进风断面垂直方向上的风速均匀,大大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通风孔的孔径为5mm~15mm,孔隙率的范围为0.16~0.5。如此设计,可进一步降低整个换热器的最高风速和最低风速的差值,提高整个换热器的进风表面的风速均匀度,保证换热器的高效换热。

多个通风孔错列分布在均流板上。如此设计,保证了均流板在密集开孔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均流板上设有呈U型的第一安装孔,换热器的进风侧设有第二安装孔和螺母,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后锁紧在螺母上。由于换热器的第二安装孔位于壳体上,而壳体是由多块护板组成,因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距离易产生较大的偏差,U型第一安装孔可保证在第二安装孔有一定偏差时,仍然可以使均流板顺利装配在换热器上。

箱体顶部设有风机支架,风机支架与风机之间转动连接有安全拉杆,安全拉杆包括螺杆和旋接在螺杆两端的拉扣,两个拉扣分别转动连接在风机支架和风机上,安全拉杆还包括用于锁定螺杆与拉扣相对位置的锁紧螺母。如此设计,可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螺杆的方式使两端的拉扣收紧或者远离,从而调节安全拉杆的整体长度,保证安全拉杆对风机不产生推拉的作用力。

螺杆上还设有键槽。如此设计,可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扳手等工具旋转螺杆。

风机的四个边角处设有第一安装座,风机支架的四个边角处设有第二安装座,安全拉杆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如此设计,保证风机在地震工况下不会发生倾倒。

换热器包括上换热器和下换热器,均流板安装在上换热器的进风侧,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还包括防护网,防护网安装在下换热器的进风侧。如此设计,可降低换热器加工制造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安全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顶”、“底”、“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包括箱体1、换热器2和风机3,箱体1具有侧部进风口11和顶部出风口10,风机3安装在箱体1上方并位于出风口10处,换热器2安装在箱体1的侧部进风口11处,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还包括均流板4,均流板4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通风孔41,均流板4安装在换热器2的上半部进风侧,以降低换热器2上半部的进风速度。现有技术中由于换热器的上半部更加靠近出风口,因此其进风速度大于换热器下半部的进风速度,从而在进风断面垂直方向上存在较大的风速梯度差异,而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2的上半部进风侧安装有均流板4,由于均流板4上间隔设有多个通风孔41,相邻两个通风孔41之间的连接部位会对风产生阻力,因此可以减少换热器上半部的进风速度,以此减小换热器进风断面垂直方向上的风速梯度,使得进风流场分布更加均匀,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具体的,当换热器为一整体结构时,换热器的上半部是靠近出风口10的一半,为了简化换热器2的加工制造,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器2包括上换热器21和下换热器22,此时均流板4安装在上换热器21的进风侧。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均流板4的孔隙率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孔隙率是指通风孔的总面积占均流板4原始面积的百分比,也就是通风孔41的分布情况自上而下由稀疏变为密集,即每个横排中通风孔41的数量自上而下逐渐增多,以使均流板4对空气造成梯度阻力,即越接近风机3的位置对空气产生阻力越大,远离风机3的位置对空气产生的阻力越小。由于上换热器21进风侧的风速是由上自下逐渐减少的,而均流板4对空气造成梯度阻力自上而下也是减小的,因此可以使上换热器21进风侧的风速自上而下降低的差值越来越小,从而使上换热器21进风侧的风速与下换热器22进风侧的风速差值减小,以此减小换热器进风断面垂直方向上的风速梯度,使得进风流场分布更加均匀,提高换热器2的换热效率。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的通风孔的孔径为5mm~15mm,当孔径小于5mm时,不便于通风孔41的加工,当孔径大于15mm时,均流板4对空气产生的阻力效果较差,不利于降低风速梯度,为此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孔41的孔径优选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等,本实施例优选8mm,此时孔隙率自上而下从0.16逐渐变大至0.5。此时,由于孔隙率小的区域通风孔41稀疏,进风阻力大,孔隙率大的区域通风孔41密集,进风阻力小,因此,均流板4通过改变孔隙率的方式,实现均流板4不同位置的梯度阻力,即靠近风机3的区域阻力大,远离风机3的区域阻力小,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个换热器的最高风速和最低风速的差值,使进风流场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断面风速均匀度,保证换热器2的高效换热。另外,通风孔41采用错列方式排布在均流板4上,保证了均流板4在密集开孔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高结构强度。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设置其他大小的通风孔和孔隙率,每排通风孔的数量自上而下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也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用新型中的均流板4上设有呈U型的第一安装孔42,换热器2的进风侧设有第二安装孔和螺母,也就是上换热器2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和螺母,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42和第二安装孔后锁紧在螺母上。由于上换热器21的第二安装孔位于壳体上,而壳体是由多块护板组成,因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相邻两个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距离易产生较大的偏差,U型第一安装孔42可保证在第二安装孔有一定偏差时,仍然可以使均流板4顺利装配在上换热器21上。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壳循环冷却机组还包括防护网5,防护网5安装在下换热器22的进风侧,以实现通风和保护的作用。防护网5采用不锈钢丝编制而成,网格尺寸为25mm×25mm,网面四周设有安装扣,安装扣可根据下换热器22进风侧的安装孔位置来进行定位,然后再和网面焊接固定,避免了因下换热器22的安装孔位偏差而造成的装配问题。

此外,箱体1顶部设有风机支架6,风机支架6与风机3之间转动连接有安全拉杆7,安全拉杆7包括螺杆71和旋接在螺杆71两端的拉扣72,风机支架6为方形,其四个边角处设有第二安装座61,四个第二安装座61呈对角线设置,风机3的四个边角处设有第一安装座31,四个第一安装座31呈对角线设置,一个拉扣72通过转轴与第一安装座31转动连接,另一个拉扣72也通过转轴与第二安装座61转动连接,螺杆71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拉扣72与螺杆71螺纹连接,安全拉杆7还包括锁紧螺母73。在机组正常状态下,为不影响机组的减振性能,可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螺杆71的方式使两端的拉扣72收紧或者远离,从而调节安全拉杆7的整体长度,保证安全拉杆7对风机3不产生推拉的作用力。此外,在螺杆71调整到合适的长度后,可通过锁紧螺母73锁定拉扣72与螺杆71的相对位置,保证安全拉杆7的整体长度不再发生变化。

由于风机支架6的四个角落共设置四根高强度安全拉杆7,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安全拉杆7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与风机机壳之间处于假性接触状态;而在地震情况下,一旦减振器失效,风机3发生超过限值的位移偏离,此时风机3与风机支架6之间至少有两根安全拉杆7起到安全支撑的作用,防止风机3发生倾倒。

进一步的,螺杆71上还设有键槽711,如此设计,可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扳手等工具插装在键槽711内以旋转螺杆7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