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膜和沥青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112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膜和沥青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水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滑膜和沥青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目前,沥青防水卷材按照产品有无增强体分为有胎类和无胎类沥青防水卷材。有胎类沥青防水材料表面的矿物粒料使得该卷材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而无胎类沥青防水材料表面通常采用平整、光滑的PET或HDPE膜,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坡面防水施工中存在滑倒方面的风险。

因此,针对无胎类防水卷材存在的上述问题,亟需一类新的能防滑的防水卷材用防滑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膜和沥青防水卷材。所述防滑膜具有一定的防滑系数,使得设有所述防滑膜的沥青防水卷材能降低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滑到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防滑膜,包括底层和表面层,该防滑膜的表面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压制的图案,所述压制的图案内设有多个凸起。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密度为25万个/平方米~160万个/平方米。

优选地,所述凸起为圆柱体,所述凸起的直径为0.3~1mm,高为0.08~0.5mm。

优选地,所述压制的图案为菱形、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菱形的边长为5~20mm,相邻菱形之间的间距为0.5~4mm。

优选地,所述圆形的半径r为2~10mm,相邻圆形圆心之间的间距为2r~2r+10mm。

优选地,所述椭圆形的长轴2a为30~50mm,短轴2b为7~16mm,相邻椭圆形的原点沿长轴方向的间距为2a~2a+10mm,沿短轴方向的间距为2b~2b+10mm。

优选地,所述防滑膜为多层交错叠压的高密度聚乙烯膜。

一种沥青防水卷材,其中,包括所述的防滑膜以及隔离膜,其中所述防滑膜与隔离膜通过沥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膜的防滑性高,防滑安全摩擦系数(即防滑系数,按照ASTM D1984-14标准测试)通常为0.5~0.9,优选在0.65以上。所述沥青防水卷材由于包括防滑膜,能提高沥青防水卷材的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滑膜的局部表面防滑结构。

图2示出了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滑膜的局部表面防滑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又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滑膜的局部表面防滑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凸起;2:菱形图案;3:椭圆形图案;4:圆形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一种防滑膜,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防滑膜上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压制的图案,所述压制的图案内设有多个凸起。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凸起的密度为25万个/平方米~160万个/平方米。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凸起为圆柱体,所述凸起的直径为0.3~1mm,高为0.08~0.5mm。

按照本实用新型,多个所述压制的图案可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压制的图案为菱形、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按照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菱形的边长为5~20mm,相邻菱形之间的间距为0.5~4mm。

按照另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圆形的半径r为2~10mm,相邻圆形圆心之间的间距为2r~2r+10mm。

按照又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椭圆形的长轴2a为30~50mm,短轴2b为7~16mm,相邻椭圆形的原点沿长轴方向的间距为2a~2a+10mm,沿短轴方向的间距为2b~2b+10mm。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防滑膜为多层交错叠压的高密度聚乙烯膜(以下简称“复合的高密度聚乙烯膜”),这样能使所述防滑膜兼具较高的抗拉强度、耐咯破和耐撕裂强度,特别适应用到沥青防水卷材中。其中,叠压的层数例如为二层、三层或四层。高密度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为80000~200000。防滑膜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每层薄膜单向定型后,90℃垂直复合粘结,得到多层复合膜;最后通过压制等工艺形成所述防滑结构。所述防滑膜的厚度可以为0.08~0.18mm。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厚度是指在多层薄膜复合粘结后,压制前的厚度(即,所述多层复合膜的厚度)。

一种沥青防水卷材,其中,包括所述的防滑膜以及隔离膜,其中所述防滑膜与隔离膜通过沥青连接。

优选地,所述沥青为自粘沥青。

所述隔离膜优选为压纹隔离膜,更优选为压纹涂硅隔离膜。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防滑膜为三层复合的高密度聚乙烯膜,如图1所示,防滑结构为菱形,特征数据如下:

1)菱形边长5mm,相邻菱形边间距为1mm,菱形内呈现直径为0.3mm、高为0.1mm的圆柱体凸起,凸起的密度为50万个/平方米,防滑膜的厚度为0.135mm。

2)防滑膜的最大拉力412N/50mm,最大拉力时延伸率325%,防滑系数0.65。

实施例2

防滑膜为三层复合的高密度聚乙烯膜,如图1所示,防滑结构为菱形,特征数据如下:

1)菱形边长10mm,相邻菱形边间距1mm,菱形内呈现直径为0.5mm、高为0.25mm的圆柱体凸起,凸起的密度为120万个/平方米,防滑膜的厚度为0.135mm。

2)防滑膜的最大拉力415N/50mm,最大拉力时延伸率336%,防滑系数0.85。

实施例3

防滑膜为三层复合的高密度聚乙烯膜,如图3所示,防滑结构为圆形,特征数据如下:

1)圆形的半径为5mm,相邻圆形圆心之间的间距为12mm,圆形内呈现直径为0.6mm、高为0.25mm的圆柱体凸起,凸起的密度为130万/平方米,防滑膜的厚度为0.135mm。

2)防滑膜的最大拉力410N/50mm,最大拉力时延伸率312%,防滑系数0.88。

实施例4

防滑膜为二层复合的高密度聚乙烯膜,如图3所示,防滑结构为圆形,特征数据如下:

1)圆形的半径为4mm,相邻圆形圆心之间的间距为12mm,圆形内呈现直径为0.3mm、高为0.2mm的圆柱体凸起,凸起的密度为30万个/平方米,防滑膜的厚度为0.085mm。。

2)防滑膜的最大拉力321N/50mm,最大拉力时延伸率310%,防滑系数0.68。

实施例5

防滑膜为四层复合的高密度聚乙烯膜,如图2所示,防滑结构为椭圆形,特征数据如下:

1)椭圆形的长轴为30mm,短轴为12mm,相邻椭圆形的原点沿长轴方向的间距为32mm,沿短轴方向的间距为18mm,椭圆形内呈现直径为0.6mm、高为0.30mm的圆柱体凸起,凸起的密度为120万个/平方米,防滑膜的厚度为0.178mm。

2)防滑膜的最大拉力485N/50mm,最大拉力时延伸率332%,防滑系数0.87。

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