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片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5649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发泡片材。



背景技术:

发泡片材通常是用于填充提包,或者是用于汽车的橡胶支架等。

目前,市场上的发泡片材,它包括发泡片材本体。传统的发泡片材的减震支撑效果较差,容易对提包内的物件造成损坏,或者是对汽车的橡胶支架造成损伤,因此发泡片材就需要起到一定减震支撑效果,以及传统的发泡片材的耐磨效果较差都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支撑效果好,耐磨效果好的发泡片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泡片材,包括发泡片材本体,所述发泡片材本体包括上发泡层、支撑层以及下发泡层,支撑层包括与上发泡层相互连接的上连接层、与下发泡层相互连接的下连接层以及置于上连接层和下连接层之间的弹性支撑层,所述弹性支撑层包括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互交替设置,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上连接层相抵触,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下连接层相抵触,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与上连接层相抵触,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与下连接层相抵触,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呈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泡片材本体包括上发泡层、支撑层以及下发泡层,支撑层包括与上发泡层相互连接的上连接层、与下发泡层相互连接的下连接层以及置于上连接层和下连接层之间的弹性支撑层,通过设置得弹性支撑层,则可以保证上发泡层和下发泡层之间的弹性支撑效果,并且将弹性支撑层包括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进一步地将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互交替设置,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上连接层相抵触,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下连接层相抵触,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与上连接层相抵触,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与下连接层相抵触,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则可以提高第一、二支撑件之间的支撑效果,并且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呈圆弧状,圆弧状结构具有圆弧的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圆弧开口方向和第二支撑件的圆弧开口方向相对设置,上连接层、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下连接层连接形成有支撑区,支撑区均布于支撑层上,支撑区包括第一支撑件形成的左支撑壁以及第二支撑件形成的右支撑壁,两相邻支撑区的左支撑壁和右支撑壁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件的圆弧开口方向和第二支撑件的圆弧开口方向相对设置,通过将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设置,使得上连接层、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下连接层连接形成有支撑区,且支撑区均布于支撑层上,使得不论从上发泡层和下发泡层进行受力,均能通过形成的支撑区进行弹性支撑,进一步的将支撑区包括第一支撑件形成的左支撑壁以及第二支撑件形成的右支撑壁,两相邻支撑区的左支撑壁和右支撑壁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相邻支撑区,使得支撑区之间的能够形成相互支撑的效果,并形成一个连接整体,从而保证良好的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下发泡层上均设有耐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下发泡层上均设有耐磨层,通过在上、下发泡层上设有的耐磨层,则可以提高上、下发泡层的耐磨效果,从而提高实用效果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片材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片材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发泡片材,包括发泡片材本体,发泡片材本体包括上发泡层1、支撑层以及下发泡层2,支撑层包括与上发泡层1相互连接的上连接层31、与下发泡层2相互连接的下连接层32以及置于上连接层31和下连接层32之间的弹性支撑层33,通过设置得弹性支撑层,则可以保证上发泡层1和下发泡层2之间的弹性支撑效果,并且将弹性支撑层33包括第一支撑件34以及第二支撑件35,进一步地将第一支撑件34和第二支撑件35相互交替设置,第一支撑件34的一端与上连接层31相抵触,第一支撑件34的另一端与下连接层32相抵触,第二支撑件35的一端与上连接层31相抵触,第二支撑件35的另一端与下连接层32相抵触,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则可以提高第一、二支撑件之间的支撑效果,并且第一支撑件34和第二支撑件35均呈圆弧状,圆弧状结构具有圆弧的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支撑件34的圆弧开口方向和第二支撑件35的圆弧开口方向相对设置,通过将第一支撑件34和第二支撑件35相对设置,使得上连接层31、第一支撑件34、第二支撑件35以及下连接层32连接形成有支撑区36,且支撑区36均布于支撑层上,使得不论从上发泡层1和下发泡层2进行受力,均能通过形成的支撑区36进行弹性支撑,进一步的将支撑区36包括第一支撑件34形成的左支撑壁以及第二支撑件35形成的右支撑壁,两相邻支撑区的左支撑壁和右支撑壁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相邻支撑区,使得支撑区之间的能够形成相互支撑的效果,并形成一个连接整体,从而保证良好的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下发泡层上均设有耐磨层,通过在上、下发泡层上设有的耐磨层,则可以提高上、下发泡层的耐磨效果,从而提高实用效果以及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