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非织造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2669发布日期:2018-11-02 23:16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的领域,特别是一种医用非织造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医疗手术过程中,病患的血液、体液等液体易喷溅至手术医生身上,若防护措施不足,则容易造成感染。目前常规的有拒液整理非织造布用于阻隔,但经拒液整理非织造布透气性明显减弱,长时间穿着会闷热积汗,使穿着者不适,因此提出一种医用非织造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医用非织造布,经多层复合而层,中间层为拒液微孔膜,以中间微孔层为拒液层,发挥拒液作用,上下层为热风非织造布,较传统水刺非织造布舒适感提升,并以微孔拒液层代替拒液整理,保留了最终非织造布具有较好的透气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医用非织造布,包括表层无纺布层、拒液层和里层基布层,所述表层无纺布层与里层基布层之间设有拒液层,所述拒液层为拒液微孔膜,所述拒液微孔膜表面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圆孔,所述表层无纺布层为热风非织造布,所述里层基布层为热风非织造布。

作为优选,所述表层无纺布层包括ES皮芯纤维和抗菌纤维,所述ES皮芯纤维和抗菌纤维通过热风熔融皮层结构固结成布,所述抗菌纤维为竹纤维或甲壳素纤维。

作为优选,所述里层基布层包括ES皮芯纤维、吸水纤维和抗菌纤维,所述 ES皮芯纤维、吸水纤维和抗菌纤维通过热风熔融皮层结构固结成布,所述吸水纤维为粘胶纤维或棉纤维,所述抗菌纤维为竹纤维或甲壳素纤维。

作为优选,所述拒液层和里层基布层之间还设有导湿层,所述导湿层为超细纤维层,所述超细纤维层内均布有纳米银离子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表层无纺布层、拒液层、里层基布层和导湿层经热风穿刺进行加固形成复合非织造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非织造布,经多层复合而成,中间层为拒液微孔膜,以中间微孔层为拒液层,发挥拒液作用,上下层为热风非织造布,热风非织造布以ES皮芯纤维为原料,通过热风熔融皮层结构固结成布,最终多层复合布再经热风穿刺进行加固;采用热风非织造布质轻且表面柔软舒适,较传统水刺非织造布舒适感提升,并以微孔拒液层代替拒液整理,保留了最终非织造布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且缩短了工艺降低了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非织造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非织造布,包括表层无纺布层1、拒液层2和里层基布层3,所述表层无纺布层1与里层基布层3之间设有拒液层2,所述拒液层2为拒液微孔膜,所述拒液微孔膜表面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圆孔,所述表层无纺布层1为热风非织造布,所述里层基布层3为热风非织造布。所述表层无纺布层1包括ES皮芯纤维和抗菌纤维,所述ES皮芯纤维和抗菌纤维通过热风熔融皮层结构固结成布,所述抗菌纤维为竹纤维或甲壳素纤维。所述里层基布层3包括ES皮芯纤维、吸水纤维和抗菌纤维,所述ES皮芯纤维、吸水纤维和抗菌纤维通过热风熔融皮层结构固结成布,所述吸水纤维为粘胶纤维或棉纤维,所述抗菌纤维为竹纤维或甲壳素纤维。所述拒液层2和里层基布层3之间还设有导湿层4,所述导湿层4为超细纤维层,所述超细纤维层内均布有纳米银离子颗粒。所述表层无纺布层1、拒液层2、里层基布层3和导湿层4经热风穿刺进行加固形成复合非织造布。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非织造布,一种医用非织造布,经多层复合而成,中间层为拒液微孔膜,以中间微孔层为拒液层,发挥拒液作用,上下层为热风非织造布,热风非织造布以ES皮芯纤维为原料,通过热风熔融皮层结构固结成布,最终多层复合布再经热风穿刺进行加固;采用热风非织造布质轻且表面柔软舒适,较传统水刺非织造布舒适感提升,里层基布层内增加抗菌纤维和吸水纤维,能够增强面料的抗菌性和吸水性,通过导湿层及时吸除里层基布层的水分,使人体皮肤保持清爽,并以微孔拒液层代替拒液整理,保留了最终非织造布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且缩短了工艺降低了环境污染。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