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纺粘型非织造物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69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生产纺粘型非织造物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非织造一纺粘型织物料的设备,该设备按照静压原理通过处理空气的膨胀和加速以及引拉出丝束而工作,具有在其上排出长丝束的喷丝板;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连续运动的用于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的码布筛带;和在该码布筛带下方的抽吸装置;其中,该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从上边往下边观察,具有一个规定长度和宽度的骤冷段,一个在骤冷段上连接的并以圆锥甬收缩的中间通道,一个在中间通道上连接的拉伸通道以及在该拉伸通道上连接的一个扩散道;静压原理则指一个特别的处理空气系统,其中,在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的骤冷段中,输入的处理空气应保持一个确定的静压,直到拉伸通道,在此,得以膨胀加速。为此该抽吸装置便用于此,它设置在码布筛带的下方。
与此相反,还存在工作射流原理,其中,应用适当的空气动力喷嘴以产生工作射流,它在长丝的拉伸方向上握住该长丝。该术语处理空气指冷却空气。该处理空气以与长丝束成横向地输入到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的骤冷段。喷丝板为一个喷嘴板并大多带有以几何规则设置的喷嘴孔,从中排出形成长丝束的长丝。前边说明的以及下面还要描述的几何特征是基于相应结构件的垂直剖面图,结构件是横向于丝束导入方向设置的。该纺丝—和下部位拉伸甬道其结构件占有一个和截面成横向的与长丝束相应的深度。
开头所述目的用途和所述结构的设备公知的有不同的实施方式。它们证明是可行的。但是它们按能量的观点,特别是关于过渡系数都是大有改进潜力的。过渡系数为处理空气速度和长丝速度得出的商数,即不变的拉伸值,并是通过长丝束的所有长丝取平均值。它在公知的设备中处于2.4至4的范围内。亦即该处理空气速度比最大的长丝速度和依此其拉伸值大一个位于2.4至4范围内的因数。而且在这个相互关系中表现出一个不好的效率。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的问题,并在开头所述结构类型的设备中,改善其效率和与此相关的过渡系数。
为解决这一任务,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个用于生产非织造—纺粘型织造物料的设备,它按照静压原理通过处理空气的膨胀和加速并借助长丝拉伸而工作,具有喷丝板和从中排出的长丝束;纺丝—和下部位抻甬道;连续运动的用于纺粘型织物料的码布筛带和在该筛带下方的抽吸装置,其中,该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从上方往下边看,置有一个规定宽度的骤冷段,一个在该骤冷段上连接的并以圆锥甬收缩的中间通道,一个在中间通道上连接的拉伸通道以及一个其上连接的扩散段;其中,该处理空气输入到骤冷段中,并在一个至拉伸通道始端的启动距离以后加速到其最大的速度;同时,一旦长丝从喷丝板排出以后长丝的速度就达到其稳定的拉伸值;其中,在一个简图中,沿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的垂直轴线描绘的处理空气速度的曲线以及和长丝速度对应的拉伸值(曲线)在中间通道的区域内相交在一个交点上,和同时,实现下列的特征a,该交点至纺喷丝板的距离小于从拉伸通道的端部至该交点的距离;b,中间通道的圆锥角在0.05°至2°的范围内;c,长丝束的宽度在骤冷段区域内比骤冷段的宽度要小一个小于0.7的因数;同时,该处理空气系统如此设置,即处理空气速度的最大值比长丝速度的稳定拉伸值大一个1.2至1.6的因数。该处理空气速度此处指的是一个通过纺丝—和下部拉伸通道横截面的平均值。按照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该长丝束中长丝的间距处于1.5至12mm的范围内。可以理解,该长丝束本身与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的限界壁必须具有足够的距离。给人们特别有深刻印象有结果是,从交点到喷丝板的距离比从拉伸通道端部至交点的距离小一个约0.5的因数。此外最好,在骤冷段区域内长丝束的宽度比骤冷段的宽度小一个约0.3的因数。另外本设备按照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关于处理空气在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中的压力损失设置在一个大于600至2500Pa的数值上。
本发明是基于这些公知的事实,即在从喷丝板排出的长丝上,并且在其离开拉伸通道的长度上施加有制动的及拉伸的通过流动的处理空气导致的空气作用力。本发明应用这种空气作用力来配置本整体设备和为此结合到一个关键参数上,亦即结合到已提到的交点上,对于它人们在沿一个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之垂直轴线描绘的简图中,通过处理空气速度的曲线以及与长丝速度相对应的拉伸值(曲线)发现了它。本发明不是根据属于现有技术的知识,亦即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a,b,c,的组合使得制动的空气作用力可以明显地减少。此外,获得一个过渡系数的改进和依此效率的改进。另外,按照发明要求,通过在这些特征中选用适当数目的参数就可实现,如此设置该处理空气系统,即处理空气速度的最大值比长丝速度的稳定拉伸值大一个1.2至1.6的因数。该相应的数值通过试验也不难得到。这也适用于压力损失的数值。
下面,借助仅描述一个实施例的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以简图表示

图1是通过本发明设备的与长丝束成横向的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的垂直截面图,和图2是解释本发明的图解描述。
在图1中人们看出一个用于制造非织造一纺粘型织物料的设备1基本结构件,和特别是该喷丝和下部拉伸甬道4的具体细节,该设备1是按照静压工作原理借助处理空气的膨胀和加速以及通过拉伸长丝而工作的。此外属于基本的结构有一个喷丝板2,其具有从中排出的长丝束3,还有一个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4,一个连续运动的用于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的码布筛带5和一个在该码布筛带5下方的抽吸装置6。
该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4具有一个规定长度和宽度的骤冷段7,其中,该长丝束3被处理空气所吹击,如箭头所示。此外该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4具有一个在骤冷段7上连接的并以圆锥甬8收缩的中间通道9,一个在中间通道9上连接的拉伸通道10以及一个其上连接的扩散段11。该处理空气,如已提及的,被输入到骤冷段7中,在此,待一段启动距离后得以加速,并直至拉伸通道10的始端达到其最大的速度。该长丝的速度,在该长丝束3从喷丝板2排出以后直接达到其稳定的拉伸值。
在图2中人们看到的一个简图,其中沿该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4的一个垂直轴,其可以说表示横坐标,描绘了处理空气的速度曲线13和长丝速度的相应拉伸值的曲线14。就此范围而言,轴15表示纵坐标。该纵坐标15对于两个曲线13及14具有相同的标准尺度。人们可看出,这两个曲线13及14在中间通道9的区域内交叉在一个交点S上。
从图1和图2作对比考虑,人们可获知,从交点S至喷丝板2的距离A1小于从拉伸通道10的端部至这个交点S的距离A2。在本实施例中以及按照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该交点S至喷丝板2的间距A1比从拉伸通道10的端部至交点S的间距A2小一个约0.5的因数。
在图1中人们看出,该中间通道9的圆锥角8处于0.05°至2°的范围内。此外从图1人们还可看出,长丝束3的宽度B1在骤冷段7的区域内,比该骤冷段7的宽度B2要小,并且小一个0.7的因数,且最好小一个0.3的因数。
总之该处理空气系统是如此设置的,即该处理空气速度的最大值VLmax比长丝速度VFa的稳定拉伸值要大一个1.2至1.6的因数。
权利要求
1.按照静压原理借助处理空气的膨胀和加速并通过长丝拉伸而工作的设备(1),用于生产非织造—纺粘型织造物幅,具有喷丝板(2)和从其中排出的长丝束(3);纺织—和下部拉伸甬道(4);用于非织造织物(3)的连续运动的码布筛带(5)和在该码布筛带(5)下方的抽吸装置(6),其中,该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4),从上边往下边观察,具有一个规定长度和宽度的骤冷段(7),一个在骤冷段(7)上连接的并具有圆锥甬(8)收缩的中间通道(9),一个在中间通道(9)上连接的拉伸通道(10)以及一个其上连接的扩散段(11),其中,该处理空气被输入到骤冷段(7)中并在一个至拉伸通道(10)的始端的起动距离之后加速到其最大速度;其中,长丝的速度,一旦在该长丝束(3)从喷丝板(2)排出之后就达到其稳定的拉伸值;其中,在一个简图中沿纺丝一和下部拉伸甬道(4)的垂直轴描绘的表示处理空气速度的曲线(13)以及长丝速度相应的拉伸值(曲线)在中间通道的区域内相交在一个交点(S)上和同时实现下面的特征a)交点(S)至喷丝板(2)距离(A1)小于从拉伸通道(10)的端部至该交点的距离(A2),(A1<A2);b)中间通道(9)的圆锥角(8)处于0.05°至2°之间的区域内;c)长丝束(3)的宽度(B1)在骤冷段(7)的区域内小于骤冷段(7)的宽度(B2)且小0.7的一个因数,即(B1<0.7B2)同时,该处理空气系统是如此设置的,即该处理空气速度的最大值(VLmax)比长丝速度的稳定拉伸值(VFa)大一个1.2至1.6的因数(VLmax=VFa(1.2至1.6))。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长丝束(3)中长丝的间距处于1.5至12mm的范围内。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交点(S)至喷丝板(2)的距离(A1)比从拉伸通道(10)的端部至交点(S)的距离(A2)小一个约0.5的因数(A1=0.5xA2)。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该长丝束(3)的宽度(B1)在骤冷段(7)的范围内,比骤冷段(7)的宽度(B2)小约3的因数,(B1=0.3B2)。
5.按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设备,其中,该处理空气的压力损失在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4)中设置在一个大于600至2500Pa的数值上。
全文摘要
用于生产非织造-纺粘型织物料的设备,借助处理空气的膨胀和加速并通过拉伸长丝而工作,它具有喷丝板;纺丝-和下部拉伸甬道;码布筛带;和抽吸装置。处理空气的速度曲线和与长丝速度相应的拉伸值(曲线)的一交点至喷丝板的距离小于从拉伸通道的端部至交点的距离。中间通道的圆锥角为0.05°至2°,长丝束的宽度在骤冷段小于该段宽度0.7的因数。处理空气系统使得处理空气速度的最大值比长丝速度的稳定拉伸值大一约1.2至1.6的因数。
文档编号D04H3/16GK1114990SQ9510577
公开日1996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3日
发明者汉斯·G·古斯, 德特利夫·弗莱, 伯恩德·昆兹 申请人:赖芬豪泽机械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