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20015发布日期:2020-05-29 14:0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梁、板、壳结构件,它普遍应用于建筑、桥梁、防撞等领域负荷较大的结构件,如:桥面板、道路面板、墙面板、楼面板、防撞面板等。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最外层面板、中间层芯材和连接芯材和面板的格构腹板。最外层面板主要承受弯曲变形引起的正应力,采用高强度、高模量的材料制造,如层压的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布等;中间层芯材为夹芯结构提供足够的截面惯性矩,主要承受剪应力,常用蜂窝、泡沫、轻木等材料。面板和芯材之间是格构腹板,通过树脂将两者粘接在一起,常用不饱和聚酯、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

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纤维材料强度高、重量轻的优势,又巧妙地借助轻质芯材所获得的截面惯性矩,可以达到理想的结构性能(如强度、刚度和吸能性能等),由于其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可设计性强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特点,以及适应于轻质、高速、安全、抗疲劳、耐腐蚀、隐形等特性的发展趋势,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可涉及军事设施、国防工程、车辆、舰船、建筑、桥梁等领域;如发达国家采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制造舰船构件、火车及大型客车的车厢、集装箱、运料罐车以及化工储罐等,甚至用于美国宇航局漫游者号月球登陆车;在桥梁建筑领域,可用于屋面板、建筑模板、墙体隔板、桥面板、机场临时垫板、轻便舟桥等。由此可见,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材料与结构形式。

在我国,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多以蜂窝为芯材,但蜂窝夹芯结构的面板与芯材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其粘结性能相对较弱。另外,我国也有以聚氨酯等泡沫为芯材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但由于该泡沫的抗压和抗剪能力较低,因此并不能充分利用纤维面板的抗拉能力,从而使得该夹芯结构形式不能得以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夹芯构件的弹性承载力突然下降,且弹性压缩行程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可显著改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破坏模式,减少夹芯结构承载力的弹性突变,增加弹性压缩行程,降低夹芯结构的脆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包括芯材、波型格构腹板和纤维面板层;

所述夹芯结构为多个芯材叠加在一起的多层结构,每个芯材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波形切割,在切开位置填充纤维布并导入树脂形成波型格构腹板,所述芯材的上下表面包裹纤维布并与树脂固化形成纤维面板层,所述纤维布为一层或多层;

所述夹芯结构的相邻芯材沿弦同向垂直切开,或沿弦反向垂直切开,形成的波型格构腹板在芯材平面方向上呈单向或双向布置。

所述的波型格构腹板的振幅和周期、排列方式均任意,所述的纤维面板布置于芯材上、下表面的厚度既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而且纤维布层的铺设方向与层数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的芯材为泡沫、轻木或其他任意材质,它包括:聚氨酯泡沫、聚氯乙烯泡沫、碳泡沫、balsa木、泡桐木、杉木、橡木或胶合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纤维面板层为纤维材质,它包括:单轴向或双轴向或多轴向的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或杂交纤维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树脂包括:不饱和聚酯、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上述的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沿芯材的厚度方向按波形切开,切开的位置、尺寸与数量可根据受力需要布置;

b.切开完毕的芯材可根据夹芯结构的需要,加工成梁、板、壳等形状;

c.将一层或多层纤维布填充于切开的位置上,再将一层或多层纤维布铺设于芯材的上、下表面。

d.通过真空袋成型工艺、真空导入成型工艺等工艺将树脂灌入到真空袋或模具中;

e.待树脂固化成型后,取出,填充有纤维布的切开位置与树脂固化形成波型格构腹板,纤维布与树脂固化成纤维面板层。通过上述方法即可获得一种结构承载力显著提高、弹性承载力突变显著降低、破坏模式显著改善的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

有益效果:本发明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与其他产品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沿芯材厚度方向的波型格构腹板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夹芯结构的承载能力、面板与芯材的抗剥离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夹芯结构承载力的弹性突变,改善其破坏模式,降低夹芯结构的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实施例1示意图一。

图2为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实施例1示意图二。

图3为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实施例2示意图。

附图中:1为芯材;2为空间格构腹板;3为纤维面板层,t1为泡沫夹芯厚度,t2为上、下面板厚度。

波形格构采用正弦函数l为波型格构长度,该长度由n个波型本体组成,l=nl1,t3为波型格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包括芯材1、波型格构腹板2和纤维面板层3;

所述夹芯结构为两个芯材1叠加在一起的双层结构,每个芯材1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波形切割,相邻芯材1沿弦同向垂直切开,在切开位置填充纤维布并导入树脂形成波型格构腹板2,所述芯材1的上下表面包裹纤维布并与树脂固化形成纤维面板层3,所述纤维布为一层。

所述的芯材1为聚氨酯泡沫,所述的纤维面板层3为单轴向的碳纤维布,所述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

上述的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沿芯材的厚度方向按波形切开,切开的位置、尺寸与数量可根据受力需要布置;

b.切开完毕的芯材可根据夹芯结构的需要,加工成梁、板、壳等形状;

c.将一层或多层纤维布填充于切开的位置上,再将一层或多层纤维布铺设于芯材的上、下表面。

d.通过真空袋成型工艺、真空导入成型工艺等工艺将树脂灌入到真空袋或模具中;

e.待树脂固化成型后,取出,填充有纤维布的切开位置与树脂固化形成波型格构腹板,纤维布与树脂固化成纤维面板层。通过上述方法即可获得一种结构承载力显著提高、弹性承载力突变显著降低、破坏模式显著改善的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波型格构腹板增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包括芯材1、波型格构腹板2和纤维面板层3;

所述夹芯结构为三个芯材1叠加在一起的三层结构,每个芯材1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波形切割,相邻芯材1沿弦反向垂直切开,在切开位置填充纤维布并导入树脂形成波型格构腹板2,所述芯材1的上下表面包裹纤维布并与树脂固化形成纤维面板层3,所述纤维布为多层。

所述的芯材1为泡桐木,所述的纤维面板层3为玻璃纤维布,所述的树脂包括乙烯基树脂。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出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发明的原理和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