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92975发布日期:2020-11-10 18:3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高nv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仅仅是造型优美的外观,而且对内部装饰的舒适度、功能性和抗噪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会有各种噪音传到车厢内,给驾乘人员造成噪音污染,因此,在汽车驾舱的车身钣金上一般会安装前围内隔音垫来进行吸隔音。在现有技术中,前围内的结构单一、吸隔音性能低等缺点成为瓶颈,制约着车内前围隔音垫的发展,且不能满足某些汽车对前围内隔音垫的性能要求。cn104908393a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围板隔音垫制备工艺,其中主要步骤为;(1)毛毡层热压成型;(2)eva层吸塑成型;(3)毛毡层与eva层粘接;(4)pu发泡成型;(5)pvc海绵层热压成型;(6)超声波焊接;(7)水刀切割。该现有技术优化了隔音垫制备工艺,使得隔音垫的制备过程速度快、效率高、精度好,由该现有技术制备出的隔音垫结合了各原材料的优点,吸音性能、隔音性能、隔热性能、耐老化性能等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导致成本高。cn105034972a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汽车隔音垫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隔音垫上分别设有不同密度的重质层,隔音垫的中央设有孔,位于孔的左侧设有重质层一,重质层一的密度为5.4kg/m2;位于孔的右侧及下方设有重质层二,重质层二的密度为6.3kg/m2;位于孔的上方、重质层一的下方、重质层二的下方右侧分别设有重质层三,重质层三的密度为4.5kg/m2;位于重质层二的下方设有重质层四,重质层四的密度为3.6kg/m2;位于重质层一、重质层二、重质层三、重质层四的外围设有重质层五,重质层五的密度为2.7kg/m2。同现有技术相比,相比吸塑工艺,边角废料减少,零件的尺寸准确性和一致性都得到提升。但是其组成单一,吸音效果差。cn110216950a公开了一种汽车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汽车隔音垫包括依次相叠的epdm层、pe膜层和热塑性回纺棉层。该现有技术所涉及的汽车隔音垫采用epdm,pe膜和热塑性回纺棉三种材料的组合方式,其中pe膜起到类似粘合剂的作用,但比传统粘合剂更加绿色环保以及更加牢固;epdm与热塑性回纺棉的组合方式能保证隔音垫在满足低重量、高强度的前提下,其隔音性能也十分优良。且该汽车隔音垫的生产工序相对于现有技术简单易操作,产品一步成型,无需再利用冲断装置或水刀设备进行产品的切割,也大幅度地减少了生产成本;且整个生产过程没有有害物质产生,安全环保。但采用pe膜作为粘贴剂,或导致粘贴不牢、脱胶等问题。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驾驶体验,而目前的汽车前围隔音垫结构单一,隔音效果差,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隔音效果好、结构多元化的汽车前围隔音垫,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提供一种高nv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产品结构丰富,具有隔音性能好,吸音效果强的特点。其中nv指噪音与振动。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本发明中的隔音棉层、重涂层与pu发泡层能起到隔音效果,脚踏垫块能起到吸音效果,采用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pu发泡层的结构,不仅可以解决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结构单一的问题,也能提高隔音性能。优选地,所述隔音棉层的材料包括棉毡和/或回纺棉。优选地,所述回纺棉包括热塑性回纺棉。上述棉毡和回纺棉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能显著提高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隔音能力。优选地,所述重涂层的材料包括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上述epdm和eva具有隔音减震、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能显著提高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隔音能力。优选地,所述脚踏垫块包括聚丙烯塑料(epp)脚踏垫块。上述epp脚踏垫块具有吸音抗震的效果,并且能起到支撑的效果,驾舱脚踏位置更加牢固。脚踏垫块在重涂层发泡前预埋进去,能节约工时和人工成本。优选地,所述隔音棉层的厚度为10~15mm。优选地,所述重涂层的厚度为1~1.5mm。优选地,所述脚踏垫块的厚度为10~15cm。优选地,所述脚踏垫块的密度为25~30kg/m3。优选地,所述pu发泡层的厚度为15~20cm。其中隔音棉层的厚度可以是10mm、10.5mm、11mm、11.5mm、12mm、12.5mm、13mm、13.5mm、14mm、14.5mm或15mm等,重涂层的厚度可以是1mm、1.05mm、1.1mm、1.15mm、1.2mm、1.25mm、1.3mm、1.35mm、1.4mm、1.45mm或1.5mm等,脚踏垫块的厚度可以是10cm、10.5cm、11cm、11.5cm、12cm、12.5cm、13cm、13.5cm、14cm、14.5cm或15cm等,密度可以是25kg/m3、25.5kg/m3、26kg/m3、26.5kg/m3、27kg/m3、27.5kg/m3、28kg/m3、28.5kg/m3、29kg/m3、29.5kg/m3或30kg/m3等,pu发泡层的厚度可以是15cm、15.5cm、16cm、16.5cm、17cm、17.5cm、18cm、18.5cm、19cm、19.5cm或20c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依照上述特定数值范围的组合制备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具有更显著的隔音吸音效果以及舒适度。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制备方法,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重涂层材料进行烘温,得到加热后的重涂层材料;(2)将步骤(1)中所述加热后的重涂层材料放置在吸附模具中,进行吸附成型,得到吸附半成品;(3)将脚踏垫块与步骤(2)中吸附半成品粘贴在一起,得到附合半成品;(4)将步骤(3)中所述附合半成品放入发泡模具中,然后进行pu发泡得到发泡半成品;(5)将步骤(4)中所述发泡半成品与成型半成品进行粘贴,得到前围内半成品;所述成型半成品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隔音棉层材料进行烘温,得到加热后的隔音棉层材料;(2’)将步骤(1’)中所述加热后的隔音棉层材料放入冲切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6)将步骤(5)中所述前围内半成品切割,得到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烘温包括预加热步骤和主加热步骤。优选地,所述烘温采用烘箱进行。优选地,所述预加热步骤中上烘箱温度为300~310℃,边沿温度为315~325℃,下烘箱关闭,烘温时间为45~50s。优选地,所述主加热步骤中上烘箱温度为310~330℃,边沿温度为335~345℃,下烘箱关闭,烘温时间为45~50s。其中预加热步骤中上烘箱温度可以是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或310℃等,边沿温度可以是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23℃、324℃或325℃等,烘温时间可以是45s、45.5s、46s、46.5s、47s、47.5s、48s、48.5s、49s、49.5或50s等;主加热步骤中上烘箱温度可以是310℃、312℃、314℃、316℃、318℃、320℃、322℃、324℃、326℃、328℃或330℃等,边沿温度可以是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或345℃等,烘温时间可以是45s、45.5s、46s、46.5s、47s、47.5s、48s、48.5s、49s、49.5或50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上述特定温度范围和时间范围的组合能够将材料充分烘透,为下一步的吸附成型提供良好的准备。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吸附模具的真空吸附力为-1.5~-0.5mbar,吸附时间为35~45s。其中,真空吸附力可以是-1.5mbar、-1.4mbar、-1.3mbar、-1.2mbar、-1.1mbar、-1.0mbar、-0.9mbar、-0.8mbar、-0.7mbar、-0.6mbar或-0.5mbar等,吸附时间可以是35s、36s、37s、38s、39s、40s、41s、42s、43s、44s或45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粘贴的粘贴剂为胶水。优选地,所述胶水用量为40~50g。优选地,所述胶水的加热温度为210~230℃。优选地,所述胶水保存在胶管中。优选地,所述胶管的保温温度为190~210℃。其中,胶水的用量可以是40g、41g、42g、43g、44g、45g、46g、47g、48g、49g或50g等,加热温度可以是210℃、212℃、214℃、216℃、218℃、220℃、222℃、224℃、226℃、228℃或230℃等,保温温度可以是190℃、192℃、194℃、196℃、198℃、200℃、202℃、204℃、206℃、208℃或21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发泡模具的温度为50~55℃。优选地,所述发泡的时间为150~170s。其中发泡模具的温度可以是50℃、50.5℃、51℃、51.5℃、52℃、52.5℃、53℃、53.5℃、54℃、54.5℃或55℃等,发泡时间可以是150s、152s、154s、156s、158s、160s、162s、164s、166s、168s或170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地,所述发泡模具包括物料桶和灌注枪,所述物料桶与灌注枪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物料桶包括ios/pol桶。优选地,所述物料桶内装有物料,所述物料通过所述灌注枪灌注至所述附合半成品脚踏垫块侧表面。优选地,所述物料桶的料温为20~35℃。优选地,所述物料桶的压力为2.3~3.7kg/m2。其中,料温可以是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或35℃等,压力可以是2.3kg/m2、2.4kg/m2、2.5kg/m2、2.6kg/m2、2.7kg/m2、2.8kg/m2、2.9kg/m2、3.0kg/m2、3.1kg/m2、3.2kg/m2、3.3kg/m2、3.4kg/m2、3.5kg/m2、3.6kg/m2或3.7kg/m2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地,所述物料包括a料和b料;所述a料包括多元醇组合料,所述b料包括异氰酸酯组合料。所述多元醇组合料包括聚酯多元醇组合料;优选地,所述a料与b料的体积比为100:(55~60)。优选地,所述a料与b料质量比为41:(120~130)。其中,体积比可以是100:55、100:56、100:57.1、100:58、100:59或100:60等,质量比可以是41:120、41:121、41:122、41:123、41:124、41:125、41:126、41:127、41:128、41:129或41:13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比例,上述各比例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比例同样适用。优选地,所述灌注枪包括第一灌注枪和第二灌注枪。优选地,所述第一灌注枪灌注物料的时间为2.6~3.1s。优选地,所述第二灌注枪灌注物料的时间为2.7~3.3s。优选地,所述灌注的流量为343~459g/s。其中,第一灌注枪灌注物料的时间可以是2.6s、2.65s、2.7s、2.75s、2.8s、2.85s、2.9s、2.95s、3.0s、3.05s或3.1s等,第二灌注枪灌注物料的时间可以是2.7s、2.75s、2.8s、2.85s、2.9s、2.95s、3.0s、3.05s、3.1s、3.15s、3.2s、3.25s或3.3s等,流量可以是343g/s、350g/s、360g/s、370g/s、380g/s、390g/s、400g/s、410g/s、420g/s、430g/s、440g/s、450g/s或459g/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上述特定温度、发泡时间、灌注时间和流量的组合能够控制pu发泡层的厚度以及发泡效果,使得pu发泡层具有更好的隔音效果。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粘贴的粘贴剂为胶水。优选地,所述胶水用量为110~130g。优选地,所述粘贴中保压压力为4~6mpa。优选地,所述粘贴中保压时间为40~60s。其中,胶水用量可以是110g、112g、114g、116g、118g、120g、122g、124g、126g、128g或130g等,保压压力可以是4mpa、4.2mpa、4.4mpa、4.6mpa、4.8mpa、5mpa、5.2mpa、5.4mpa、5.6mpa、5.8mpa或6mpa等,保压时间可以是40s、42s、44s、46s、48s、50s、52s、54s、56s、58s或60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地,步骤(1’)所述烘温采用烘箱进行。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烘箱的上烘箱温度为330~350℃,下烘箱温度为330~350℃,烘温时间为65~70s。其中,上烘箱温度可以是330℃、332℃、334℃、336℃、338℃、340℃、342℃、344℃、346℃、348℃或350℃等,下烘箱温度可以是330℃、332℃、334℃、336℃、338℃、340℃、342℃、344℃、346℃、348℃或350℃等,烘温时间可以是65s、65.5s、66s、66.5s、67s、67.5s、68s、68.5s、69s、69.5s或70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上述特定温度范围和时间范围的组合能够将材料充分烘透,为下一步的压制成型提供良好的准备。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冲切模具的保压压力为18~22mpa。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冲切模具的保压时间为40~50s。其中,保压压力可以是18mpa、18.5mpa、19mpa、19.5mpa、20mpa、20.5mpa、21mpa、21.5mpa或22mpa等,保压时间可以是40s、41s、42s、43s、44s、45s、46s、47s、48s、49s或50s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切割方法为水切,所述水切通过水切治具进行。优选地,所述水切治具的水刀压力为15000~25000psi。优选地,所述水切治具的真空吸力为-1.5~-0.5mbar。其中,水刀压力可以是15000psi、16000psi、17000psi、18000psi、19000psi、20000psi、21000psi、22000psi、23000psi、24000psi或25000psi等,真空吸力可以是-1.5mbar、-1.4mbar、-1.3mbar、-1.2mbar、-1.1mbar、-1.0mbar、-0.9mbar、-0.8mbar、-0.7mbar、-0.6mbar或-0.5mbar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隔音棉层材料送入上烘箱温度为330~350℃、下烘箱温度为330~350℃烘箱进行烘温,烘温67~70s,得到加热好的隔音棉层材料;(2)将步骤(1)中所述加热好的隔音棉层材料放入冲切模具中,设置保压压力为18~22mpa,保压时间为40~50s,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3)将重涂层材料送入烘箱,以上烘箱温度为300~310℃、边沿温度为315~325℃、下烘箱关闭条件进行预加热,烘温时间为45~50s,之后以上烘箱温度为310~330℃、边沿温度为335~345℃、下烘箱关闭条件进行主加热,烘温时间为45~50s,得到加热好的重涂层材料;(4)将步骤(3)中所述加热好的重涂层材料放置在吸附模具中,设置真空吸附力为-1.5~-0.5mbar,吸附35~45s,得到吸附半成品;(5)将脚踏垫块与步骤(4)中吸附半成品通过胶水40~50g粘贴在一起,得到附合半成品;(6)将步骤(5)中所述附合半成品放入发泡模具中以温度50~55℃为条件,进行pu发泡,发泡时间为150~170s,得到发泡半成品;(7)将步骤(6)中所述发泡半成品与步骤(2)中所述成型半成品通过胶水110~130g在保压压力为4~6mpa,保压时间为40~60s条件下进行粘贴,得到前围内半成品;(8)将步骤(7)中所述前围内半成品放入水切治具中以水刀压力为15000~25000psi、真空吸力为-1.5~-0.5mbar条件进行水切,得到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在汽车内饰制造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上采用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pu发泡层来解决结构单一问题,并且由于结构的改进提高了整体的吸音隔音效果;隔音棉层和重涂层能起到隔音效果,脚踏垫块能起到吸音支撑的效果,最后pu发泡层进一步加强隔音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在声音2000hz下隔音量达到6.4db以上,500hz下隔音量达到3.7db以上,具有隔音吸音效果好、结构多元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并非局限在实施例范围内。下述实施例中:毛毡购自于:镇江立达纤维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热塑性回纺棉购自于:镇江立达纤维工业有限责任公司;epdm/eva购自于:武汉市伍尔德新材料有限公司;epp垫块购自于:无锡华亿达工贸有限公司;聚酯多元醇购自于:江阴陆威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lw-sw-3398a;异氰酸酯购自于:江阴陆威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lw-sw-3398b;上述材料厚度与密度可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其中隔音棉层的材料为热塑性回纺棉,重涂层的材料为epdm,脚踏垫块为epp脚踏垫块,各层参数如下:组成参数热塑性回纺棉层厚度13mmepdm层厚度1.3mmepp脚踏垫块厚度13cm;密度27kg/m3pu发泡层厚度17cm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制备方法为:(1)将热塑性回纺棉放置在网链上;(2)基于步骤(1)将热塑性回纺棉送入烘箱进行烘温;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40℃,下烘箱温度设定为:340℃,烘温时间为:67s;(3)基于步骤(2)将加热好的热塑性回纺棉放入冷成型冲切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然后暂时存放起来后续备用;其中保压压力为:20mpa,保压时间为45s;(4)将epdm放置在网链上;(5)基于步骤(4)将epdm送入烘箱进行烘温;预加热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05℃(边沿位置温度为320℃),预加热时间:47s;主加热烘箱温度设定为:320℃(边沿位置温度为340℃),主加热时间:47s;(6)基于步骤(5)将epdm放置在吸附模具中,进行吸附成型,得到吸附半成品;其中吸附时间40s,真空吸附压力为-1mbar;(7)基于步骤(6)将epp脚踏垫块与吸附半成品粘贴在一起,得到附合半成品;胶水用量:45g,胶水加热温度:220℃,胶管保温温度:200℃;(8)基于步骤(7)将附合好的半成品放入发泡模具中,然后进行发泡得到发泡半成品;发泡模具加温至53℃,发泡时间:160s,ios/pol桶料温:29℃,ios/pol桶压力:3.0kg/m2,灌注体积比: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100:57.1,灌注量:聚酯多元醇246g,异氰酸酯756g,灌注时间:第一灌注枪:2.9s,第二灌注枪:3.0s,注射流量:400g/s;(9)基于步骤(8)将发泡半成品与步骤(3)的成型半成品进行粘贴,得到前围内半成品;胶水用量:120g,保压压力:5mpa,保压时间:50s;(10)基于步骤(9)将前围内半成品放入水切治具中进行水切,得到汽车前围内成品;水刀压力设置为20000psi,真空吸力设置为-1mbar。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其中隔音棉层的材料为热塑性回纺棉,重涂层的材料为epdm,脚踏垫块为epp脚踏垫块,各层参数如下:组成参数热塑性回纺棉层厚度10mmepdm层厚度1mmepp脚踏垫块厚度10cm;密度25kg/m3pu发泡层厚度15cm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制备方法为:(1)将热塑性回纺棉放置在网链上;(2)基于步骤(1)将热塑性回纺棉送入烘箱进行烘温;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30℃,下烘箱温度设定为:330℃,烘温时间为:70s;(3)基于步骤(2)将加热好的热塑性回纺棉放入冷成型冲切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然后暂时存放起来后续备用;其中保压压力为:18mpa,保压时间为40s;(4)将epdm放置在网链上;(5)基于步骤(4)将epdm送入烘箱进行烘温;预加热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10℃(边沿位置温度为325℃),预加热时间:45s;主加热烘箱温度设定为:330℃(边沿位置温度为345℃),主加热时间:45s;(6)基于步骤(5)将epdm放置在吸附模具中,进行吸附成型,得到吸附半成品;其中吸附时间35s,真空吸附压力为-0.5mbar;(7)基于步骤(6)将epp脚踏垫块与吸附半成品粘贴在一起,得到附合半成品;胶水用量:40g,胶水加热温度:210℃,胶管保温温度:190℃;(8)基于步骤(7)将附合好的半成品放入发泡模具中,然后进行发泡得到发泡半成品;发泡模具加温至50℃,发泡时间:150s,ios/pol桶料温:20℃,ios/pol桶压力:2.3kg/m2,灌注体积比: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100:57.1,灌注量:聚酯多元醇246g,异氰酸酯756g,灌注时间:第一灌注枪:2.6s,第二灌注枪:2.7s,注射流量:400g/s;(9)基于步骤(8)将发泡半成品与步骤(3)的成型半成品进行粘贴,得到前围内半成品;胶水用量:110g,保压压力:4mpa,保压时间:40s;(10)基于步骤(9)将前围内半成品放入水切治具中进行水切,得到汽车前围内成品;水刀压力设置为15000psi,真空吸力设置为-0.5mbar。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其中隔音棉层的材料为毛毡,重涂层的材料为eva,脚踏垫块为epp脚踏垫块,各层参数如下:组成参数毛毡层厚度15mmeva层厚度1.5mmepp脚踏垫块厚度15cm;密度30kg/m3pu发泡层厚度20cm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制备方法为:(1)将毛毡放置在网链上;(2)基于步骤(1)将毛毡送入烘箱进行烘温;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50℃,下烘箱温度设定为:350℃,烘温时间为:65s;(3)基于步骤(2)将加热好的毛毡放入冷成型冲切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然后暂时存放起来后续备用;其中保压压力为:22mpa,保压时间为50s;(4)将eva放置在网链上;(5)基于步骤(4)将eva送入烘箱进行烘温;预加热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00℃(边沿位置温度为315℃),预加热时间:50s;主加热烘箱温度设定为:310℃(边沿位置温度为335℃),主加热时间:50s;(6)基于步骤(5)将eva放置在吸附模具中,进行吸附成型,得到吸附半成品;其中吸附时间45s,真空吸附压力为-1.5mbar;(7)基于步骤(6)将epp脚踏垫块与吸附半成品粘贴在一起,得到附合半成品;胶水用量:50g,胶水加热温度:230℃,胶管保温温度:210℃;(8)基于步骤(7)将附合好的半成品放入发泡模具中,然后进行发泡得到发泡半成品;发泡模具加温至55℃,发泡时间:170s,ios/pol桶料温:35℃,ios/pol桶压力:3.2kg/m2,灌注体积比: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100:57.1,灌注量:聚酯多元醇246g,异氰酸酯756g,灌注时间:第一灌注枪:3.1s,第二灌注枪:3.3s,注射流量:343g/s;(9)基于步骤(8)将发泡半成品与步骤(3)的成型半成品进行粘贴,得到前围内半成品;胶水用量:130g,保压压力:6mpa,保压时间:60s;(10)基于步骤(9)将前围内半成品放入水切治具中进行水切,得到汽车前围内成品;水刀压力设置为25000psi,真空吸力设置为-1.5mbar。实施例4各个组成部分参数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除了步骤(2)中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00℃,下烘箱温度设定为:310℃,烘温时间为:80s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各个组成部分参数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除了步骤(2)中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70℃,下烘箱温度设定为:380℃,烘温时间为:50s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6各个组成部分参数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除了步骤(5)中预加热上烘箱温度设定为:270℃(边沿位置温度为300℃),预加热时间:65s;主加热烘箱温度设定为:280℃(边沿位置温度为310℃),主加热时间:65s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7各个组成部分参数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除了步骤(5)中预加热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30℃(边沿位置温度为340℃),预加热时间:35s;主加热烘箱温度设定为:350℃(边沿位置温度为365℃),烘温时间为:35s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8各个组成部分参数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除了步骤(8)发泡模具加温至40℃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9各个组成部分参数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除了步骤(8)发泡模具加温至70℃外,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其中重涂层的材料为epdm,脚踏垫块为epp脚踏垫块,各层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方法如下:(1)将epdm放置在网链上;(2)基于步骤(1)将epdm送入烘箱进行烘温;预加热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05℃(边沿位置温度为320℃),预加热时间:47s;主加热烘箱温度设定为:320℃(边沿位置温度为340℃),主加热时间:47s;(3)基于步骤(2)将epdm放置在吸附模具中,进行吸附成型,得到吸附半成品;其中吸附时间40s,真空吸附压力为-1mbar;(4)基于步骤(3)将epp脚踏垫块与吸附本成品粘贴在一起,得到附合半成品;胶水用量:45g,胶水加热温度:220℃,胶管保温温度:200℃;(5)基于步骤(4)将附合好的半成品放入发泡模具中,然后进行发泡得到发泡半成品;发泡模具加温至53℃,发泡时间:160s,ios/pol桶料温:29℃,ios/pol桶压力:3kg/m2,灌注体积比: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100:57.1,灌注量:聚酯多元醇246g,异氰酸酯756g,灌注时间:第一灌注枪:2.9s,第二灌注枪:3.0s,注射流量:400g/s;(6)基于步骤(4))将发泡半成品放入水切治具中进行水切,得到汽车前围内成品;水刀压力设置为20000psi,真空吸力设置为-1mbar。对比例2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其中隔音棉层的材料为热塑性回纺棉,脚踏垫块为epp脚踏垫块,各层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方法如下:(1)将热塑性回纺棉放置在网链上;(2)基于步骤(1)将热塑性回纺棉送入烘箱进行烘温;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40℃,下烘箱温度设定为:340℃,烘温时间为:67s;(3)基于步骤(2)将加热好的热塑性回纺棉放入冷成型冲切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其中保压压力为:20mpa,保压时间为45s;(4)基于步骤(3)将epp脚踏垫块与成型半成品粘贴在一起,得到附合半成品;胶水用量:45g,胶水加热温度:220℃,胶管保温温度:200℃;(5)基于步骤(4)将附合好的半成品放入发泡模具中,然后进行发泡得到发泡半成品;发泡模具加温至53℃,发泡时间:160s,ios/pol桶料温:29℃,ios/pol桶压力:3kg/m2,灌注体积比: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100:57.1,灌注量:聚酯多元醇246g,异氰酸酯756g,灌注时间:第一灌注枪:2.9s,第二灌注枪:3.0s,注射流量:400g/s;(6)基于步骤(5)将发泡半成品放入水切治具中进行水切,得到汽车前围内成品;水刀压力设置为20000psi,真空吸力设置为-1mbar。对比例3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和pu发泡层,其中隔音棉层的材料为热塑性回纺棉,重涂层的材料为epdm,各层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方法如下:(1)将热塑性回纺棉放置在网链上;(2)基于步骤(1)将热塑性回纺棉送入烘箱进行烘温;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40℃,下烘箱温度设定为:340℃,烘温时间为:67s;(3)基于步骤(2)将加热好的热塑性回纺棉放入冷成型冲切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然后暂时存放起来后续备用;其中保压压力为:20mpa,保压时间为45s;(4)将epdm放置在网链上;(5)基于步骤(4)将epdm送入烘箱进行烘温;预加热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05℃(边沿位置温度为320℃),预加热时间:47s;主加热烘箱温度设定为:320℃(边沿位置温度为340℃),主加热时间:47s;(6)基于步骤(5)将epdm放置在吸附模具中,进行吸附成型,得到吸附半成品;其中吸附时间40s,真空吸附压力为-1mbar;(7)基于步骤(6)将吸附半成品放入发泡模具中,然后进行发泡得到发泡半成品;发泡模具加温至53℃,发泡时间:160s,ios/pol桶料温:29℃,ios/pol桶压力:3kg/m2,灌注体积比: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100:57.1,灌注量:聚酯多元醇246g,异氰酸酯756g,灌注时间:第一灌注枪:2.9s,第二灌注枪:3.0s,注射流量:400g/s;(8)基于步骤(7)将发泡半成品与步骤(3)的成型半成品进行粘贴,得到前围内半成品;胶水用量:120g,保压压力:5mpa,保压时间:50s;(9)基于步骤(8)将前围内半成品放入水切治具中进行水切,得到汽车前围内成品;水刀压力设置为20000psi,真空吸力设置为-1mbar。对比例4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和脚踏垫块,其中隔音棉层的材料为热塑性回纺棉,重涂层的材料为epdm,脚踏垫块为epp脚踏垫块,各层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方法如下:(1)将热塑性回纺棉放置在网链上;(2)基于步骤(1)将热塑性回纺棉送入烘箱进行烘温;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40℃,下烘箱温度设定为:340℃,烘温时间为:67s;(3)基于步骤(2)将加热好的热塑性回纺棉放入冷成型冲切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然后暂时存放起来后续备用;其中保压压力为:20mpa,保压时间为45s;(4)将epdm放置在网链上;(5)基于步骤(4)将epdm送入烘箱进行烘温;预加热上烘箱温度设定为:305℃(边沿位置温度为320℃),预加热时间:47s;主加热烘箱温度设定为:320℃(边沿位置温度为340℃),主加热时间:47s;(6)基于步骤(5)将epdm放置在吸附模具中,进行吸附成型,得到吸附半成品;其中吸附时间40s,真空吸附压力为-1mbar;(7)基于步骤(6)将epp脚踏垫块与吸附本成品粘贴在一起,得到附合半成品;胶水用量:45g,胶水加热温度:220℃,胶管保温温度:200℃;(8)基于步骤(7)将附合半成品与步骤(3)的成型半成品进行粘贴,得到前围内半成品;胶水用量:120g,保压压力:5mpa,保压时间:50s;(9)基于步骤(8)将前围内半成品放入水切治具中进行水切,得到汽车前围内成品;水刀压力设置为20000psi,真空吸力设置为-1mbar。对比例5某市售汽车前围内隔音垫。评价试验:隔音效果验证试验:测试方法:参见astmc423。测试结果如表1:表1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隔音效果在声音2000hz下隔音量达到6.4db以上,500hz下隔音量达到3.7db以上,充分说明本发明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pu发泡层的多元化结构具有优秀吸音隔音效果,相比对比例及目前通常采用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效果明显,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产品及制备方法具有更好的隔音吸音效果,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